聆赏乐剧歌剧22年全记录之九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23321y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北部,距离慕尼黑约145英里,距离法兰克福约170英里,有个7.6万人口的小城叫做拜罗伊特,城里有座举世闻名的剧场,专演瓦格纳的《乐剧》,那就是这位作曲家在1875年建造完工、次年在那里首演自己的《指环》系列四联剧的場地。这个剧场,德文叫做《Bayreuther Festspielhaus》,英文叫做《Bayreuth Festival Theatre》,从1876年开幕至今,除了《二战》结束被盟军占领期间,曾经偶尔演出过贝多芬Ⅸ第九交响曲》、轻歌剧《蝙蝠》等有限的几部古典音乐作品及歌剧外,仅上演瓦格纳的十部乐剧作品,目前也是每年一度的《瓦格纳乐剧节》的演出场所。它的演出水平,堪称举世无双。
  建造的经过
  瓦格纳选择拜罗伊特这个小城(当年仅有2万多人)建造他的理想剧场有几个原因。第一就是那时的欧洲没有一家歌剧院的设备可以演出他那规模宏大的《指环》系列,他也希望观众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专诚往访一个并无旅游景点的小城,目的仅是欣赏这套《指环》的演出。其实另外还有没有明说的原因,就是那时瓦格纳虽已获得路德维希二世(Ludwig II)君王的赞助与宠信,但也遭到巴伐利亚宫廷重臣的排挤,必须离开慕尼黑了。还有,他已经迫于债务问题而出售了歌剧作品的版权,如若是在边缘小城搬演作品。似乎可以逃避引发的版权纠纷。当然,小城居民及当地议会对他的极度欢迎,也是主因之一。
  节日剧场在1872年5月22日奠基,正逢瓦格纳的59岁生日。本打算在次年就建成,但开工后不久经费即用完,瓦格纳不得不巡游欧洲指挥赚钱,也成立了几个《瓦格纳协会》募款,最后还是靠路德维希二世的大笔借款,才得以在1875年把剧场建造完毕,1876年8月13日至17日的五天内首演了《指环》系列四联剧。
  剧场的特色
  节日剧场的设计基本采自德国建筑师戈特弗里德·森佩尔(Gottfried Semper,1803~1879,德国建筑师)一座并未实际建造的歌剧院设计方案,但也包含了许多瓦格纳在剧场建筑方面的理念。节日剧场在结构形式上与当时欧洲的歌剧院大为不同。例如,其观众席的座次是扇型向后大幅倾斜的,没有中间走道,也没有那种马蹄形三面围绕池座的形态,更没有四五层高叠的包厢;通常歌剧院所青睐的豪华装饰,在这剧场里几乎绝迹。它其实颇像碗形斜升的古希腊户外剧场,每个座位都有很好的视线。当年1800余座,现今1925座,在歌剧院中算是规模小的,在19世纪的剧场中可谓是相当平民化了。
  节日剧场的内部全部木结构,因此音响奇佳,残音仅1.55秒,是欧美歌剧院中最好的;而它在舞台及乐池的设计上更有妙处,都须分别叙述。
  首先说它的舞台。30米×30米×40米的尺寸,两侧虽没有巨大的侧台,但它的纵深却是欧美剧院中少见的。舞台背墙可以整个打开,让整座的巨大布景可以从剧场正后方的制景工厂直接推上舞台,这是其他大型剧院无法办到的,当初如此,如今优势更是明显。1988年德国导演哈瑞-库普弗(Harry Kupfer)在拜罗伊特制作的《指环》系列,其中《莱茵的黄金》一剧运用激光效果,后台背墙打开,激光机放在距台口180英尺的地方照射,这样设计出的舞台纵深感可谓空前。
  舞台上有完备的台板升降设备,让布景可以快速而安静地升起或降入台底;百余英尺高的吊景台,可以完全吊起巨大的景片直至消失;它还有特大的旋转舞台,占满整个舞台镜框的宽度。节日剧场设有双重舞台镜框,根据瓦格纳的理论它应该可以创造出更大的幻象感,令观众感觉舞台上的虚幻世界似乎离他们更远。19世纪末叶,拜罗伊特的演出常用两层舞台镜框之间安装的《蒸汽幕》,也是营造出这种幻觉的手法之一。
  神奇的下陷乐池
  节日剧场最令人称道的就是它奇妙的音色。除了木结构剧场残音效果理想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那特别巨大的乐池,却是深藏在舞台底下的。这是瓦格纳的独家设计,举世仅此一个。如今节日剧场的乐池靠近观众席有个能盖住乐池四分之一的盖子,让观众看不见乐师及指挥,演出间但闻乐声自池中袅袅扬起,不见乐师的演奏及指挥的身子摆动,这在其他歌剧院是绝无仅有的,尤其是《指环》系列中开场及结尾的绝美音乐,还有几出乐剧的序曲演奏,都是爱乐人士津津乐道的聆听经验。
  这个深藏台底的乐池,瓦格纳将其称作《神秘的深渊》(the《Mystic Gulf》or《Mystic Chasm》),用以分隔观众的《现实世界》及舞台上的《虚幻世界》。因此,瓦格纳坚持演出中观众席灯光必须关掉,乐池中乐谱灯光也须尽量减低,演出前乐手也尽量避免试音练习。这些举措,都是当年的剧场及歌剧院中极少见到的。
  这个乐池可以容纳120位乐手,也是19世纪歌剧院中仅有的大编制。由于乐手见不到歌手,指挥见到歌手的视觉范围也有限,乐池里发出的音乐又要先经上盖的反射才能达到歌手那里,再与歌声一同传达观众的耳中,合成这些繁复的音乐、歌声非常难以控制,连最高明的指挥都有难以适应的感叹。英国名指挥乔治·索尔蒂(Georg Solti)于1983年初次在拜罗伊特指挥《指环》系列时,与时任艺术总监的沃尔夫冈·瓦格纳(Wolfgang Wagner,瓦格纳的孙子)闹得不可开交。事后有本专著追述了这次难忘的经验及这版英国团队制作的《指环》系列,里面就有相当的片段叙述索尔蒂如何在排练期间常与坐在观众席的助理指挥用打电话的方式来调整这烦难的《乐,歌组合》,他还必须多次让助理指挥主掌乐队,自己坐在观众席中感受这独特的音响调整问题。
  乐手座位的安排,在这个乐池中也与众不同:第一小提琴是在指挥的右边而非传统的左边,低音大提琴及大提琴则分成几个小组坐在指挥的两侧:竖琴若用两个,譬如伴奏《指环》系列,也须分置两侧,以期达到最好的音响效果(其实在现今拜罗伊特的《莱茵的黄金》演出中,常配置六架竖琴)。个别的指挥也会略微调整乐手座次,但上述那些与惯例不同的编制习惯,通常都会遵行。   在这音效奇佳的剧场里最后听到的乐声与歌声,却是绝对满意的感觉。不管某个制作的导演构思多么令人失望,在听觉的效果上绝对还是举世一流。过去22年来我在这座剧场已经看过68场演出:每当我进入节日剧场,听到乐池中肃静无声,满座观众正襟危坐,开幕时间一到。两侧近20扇大门准时齐声关闭,观众席灯光渐熄,留下《神秘的深渊》中微微的光影,然后美妙的音乐就从中袅袅扬起,大幕开启演出展开……这种难得的听觉享受与《幸福参与感》油然而生,也必须要亲临现场感受才能充分领略我所形容的这些妙处。
  灯光、投影及换景设备
  拜罗伊特的灯光、投影及换景设备,在19世纪末叶独步欧洲,直到如今还是领先欧美。目前的剧院有七八百架先进的灯光器材及操控设备,也有几十部功效极强的投影机,还有可以围绕整个舞台的机动天幕,在一流设计师的掌控之下,营造出来的视觉效果极其可观。
  我在拜罗伊特目睹过的许多换景上的《奇迹》,也真难令人忘却。很多换景都在观众面前直接呈现,随着音乐的演奏,那就是一幕幕的视觉听觉飨宴了。一般观众仅会叹奇,但从我作为资深舞台导演的角度来看,那往往是令内行赞叹的先进技术之最高展示,有些令人惊讶的《特技》,除非亲眼所见,也真难以置信。1995年《女武神》第三幕八位武神《策马》满天飞舞,2002年《汤豪舍》的高悬空中歌手的两次瞬间飞去,2008年《帕西法尔》35个场景转换得天衣无缝。这些都是我看过的举世演出中舞台技术展示的极致。
  2008年观赏瓦格纳曾孙女卡塔琳娜·瓦格纳(Katharina Wagner)执导的《纽伦堡的名歌手》,最后一幕歌唱比赛那场,眼见百位盛装的合唱队群众并非鱼贯上场,而是坐在三四组颇像看球赛的户外钢架座位上,在合唱声中自台底缓缓升起,然后依次滑开定位,逐渐占满演区后方及两侧。与此同时,其他布景也次第升起降下,合唱结束时刚好也是换景的结束,整个过程及画面,加上灯光的多次变换,真是精美绝伦,而这些机械舞台的运作,却是那么畅顺及无声无息,是为那次演出最最动人的一幕。
  后来我在一部纪录片中看到,节日剧院后台人员讲述这幕中整个顺序的换景,点出其中技术上的繁难之处,也展示了他们的解决方法。我才得知这百人合唱队及三四组钢架座位,每组都重达20吨,除了升降台的负荷,还要靠离开台面百余英尺高度的吊景钢索暗中拉卷,才能把这些坐满了人的钢架从台底升起牵引至固定的位置。而这些操作全靠自动,并无任何后台人员在背后推拉定位。上述一切都在观众面前《举重若轻》毫不费力地进行,居然能够如此畅顺、安静以及迅速,可见节日剧院的舞台机械及技术人员,又是多么优异及深具功力了。
  拜罗伊特节日剧场的舞台技术特别优异,除了硬件设施完善外,另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个剧场仅在7-8月间演出,其他时间都空着,那就可以让设计师及后台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在剧场内合成及调试。这些工作可以在导演及指挥展开排练之前就大致完成,再加上几个技术排练及彩排,这些换景程序就可以操練纯熟了。更令其他歌剧院眼红的是,节日剧场的每个新制作都将连续公演五个夏天,那就表示导演、设计师及后台人员可有四次机会改善原有的设计。这种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也是拜罗伊特独有的,难怪世界各地的指挥、导演、设计师及歌手乐手,都以能去那里工作为荣:而全世界的乐迷戏迷,也都千方百计找到入场券,前往《绿丘》上的节日剧场《朝圣》了。
其他文献
说起《西厢记》,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讲的是受制于封建社会礼教制度下的一对痴男怨女的爱情故事,但也不乏有人对此故事印象模糊到连故事结尾到底是悲是喜都模棱两可的程度。不怕笑话,最初笔者亦在此之列。在经历几番恶补相关史料之后,再来对照《摇滚·西厢》这部原创音乐剧,笔者对剧名中的“摇滚”一词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很难想象中国古代传奇小说与上世纪中期源起美国的这种音乐类型有什么联系。笔者尝试以这个“摇滚”标签
期刊
《女武神》  《女武神》(Die Walkure or Valkyrie)是四联剧里最受观众欢迎的一出,因此各大歌剧院往往仅单演此剧而不制作整个“《指环》系列”。  幕启前,我们听到简短而紧张的前奏,显示有人在林中奔跑。幕启,我们看到猎人洪丁(Hunding)的住所,台上空无一人。少年英雄齐格蒙德(Ssiegmund)随即进入,他已精疲力竭,倒在地上喘气。洪丁的妻子齐格琳德(Sieglinde)上
期刊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高歌一曲斜阳晚……”,一曲钢琴伴奏、郑燮的《渔翁》拉开了《雷佳博士毕业音乐会》的帷幕。这首“板桥道情”,在保持原曲淮扬古风的同时,又被雷佳赋予了一种清雅、明丽的气韵,雷佳的演唱吐字清晰、行腔婉转、顿挫抑扬,聆听者恍如身临其境,展眼便是青山绿水,徐徐清风扑面而来。这首旋律简约却韵味悠长的《渔翁》,一亮相便赋予了这场音乐会不俗的格调。  2017年6月
期刊
近期热点:4月中旬,丹尼尔·奥伦将执棒上海歌剧院完成新版《纳布科》在上海的首演。奥伦可谓是中国舞台上最为活跃的国际指挥家之一。2012年他在广州大剧院指挥深圳交响乐团演绎《蝴蝶夫人》,2013年在上海大剧院指挥过威尔第歌剧《阿蒂拉》的中国首演,2014年与上海歌剧院合作首演了《曼侬·莱斯科》,2017年执棒上海大剧院新年音乐会,以及去年9月的《阿依达》。今年1月他还在英国皇家歌剧院执棒了《乡村骑士
期刊
编者按:由上海歌剧院全新制作、上海歌剧院与上海大剧院联合出品的又一力作——《图兰朵》终于在1月24日至26日揭开神秘面纱,为上海歌剧院2018年演出季开启歌剧首秀,亦为上海大剧院20周年庆典季揭开序幕。作为《场团合作》的第二部经典大戏,《图兰朵》开票19天售罄,后续两次加座亦统统被《秒杀》。首演期间,虽然恰逢上海十年难遇的暴雪天气,上海大剧院大剧场仍然全场座无虚席,就连加座、包厢等也全部满座。上海
期刊
香港管弦乐团(下文简称为《港乐》)1月演出了联篇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最后一部——《众神的黄昏》(Gotterdammerung,港译《诸神的黄昏》)。1月18日首场演出翌日,在广州遇上英国伦敦《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特约评论家司马勤(Ken smith),他对首演夜的演出大为赞赏。按常理估计,相隔三天后(21日)的第二场,亦是全套《指环》的最后一场,也就有更高的期待了——
期刊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爱丁堡节日剧院  爱丁堡,苏格兰  一座历史悠久的剧院,如何被成功改建成可承载国内和国际活动的场所?爱丁堡节日剧院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40多年来,爱丁堡市一直在寻找一个建造新歌剧院的地方,然后才决定改造现存的但又因冗余而闲置着的帝国剧院。这座建于1928年的剧院地理位置很好,且被认为是拥有全英国最好的抒情戏剧观众席的剧院之一,但是它的舞台很小,还缺少许多当代剧院或歌剧院所需要的
期刊
2017年8月末的一天,上海歌剧院会议室迎来了上海国际艺术节和上海音乐学院的多位同仁,热烈的讨论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傍晚,而令与会人员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就是将在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举办的歌剧论坛以何主题呈现。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论坛是艺术节的一个重要交流窗口,也是缔结友好关系的平台。往年,艺术节论坛关注前沿艺术动态,连接国内外艺术节、艺术机构、艺术总监等,分享总结国际合作和创新创作上的经验。艺
期刊
编者按:戴鹏海,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著名中国音乐史学家,因病于美国纽约时间6月24日上午9点25分在纽约皇后医院逝世,享年87岁。戴鹏海作为《歌剧》杂志前身《歌剧艺术》的编委之一,他与《歌剧》杂志有着特殊的渊源。本期我们特邀戴先生的朋友与学生撰写文章,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位大家,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引言  2017年6月24日,音乐学家、评论家,上海音乐学院戴鹏海(1929—2017
期刊
万众瞩目的法国音乐剧《摇滚莫扎特》终于在音乐剧迷翘首期盼中来到上海。华丽梦幻的舞美服装、《燃》爆的摇滚乐、精良的制作,让这部讲述莫扎特一生故事的音乐剧2D09年一经问世便引发轰动,至今已巡演多国,圈粉无数。  此次来沪的卡司配置中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莫扎特》的饰演者就是2009年原版演出的米开朗琪罗·勒孔特(MikeIangeIo Loconte,俗称《小米》),而《萨列里》的扮演者也即原版的弗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