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2015年,不倒的黄河铁桥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uo1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很多济南人在周末喜欢“近郊游”,除了南部山区外,济南北部泺口的黄河大堤沿岸也是一个好去处。
  到了泺口,只要在黄河沿岸,就可以望见一座宏伟的铁桥,这就是著名的济南泺口黄河铁桥。说起这座铁桥来,很多“老济南”人可是津津乐道,因为这座铁桥的历史可不短,而且还保持着长时间的亚洲之最称号。
  这座泺口黄河大桥是随着津浦铁路的铺设诞生的。1898年9月,英、德资本集团背着中国,在伦敦举行会议,擅自决定承办自天津至镇江的津镇铁路。迫于帝国主义的压力, 1908年1月13日,清政府正式签署了《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借款英镑500万,续借480万,共980万英镑,年息5厘,借期50年,用来修筑津浦铁路。津浦铁路由英德两国工程管理公司负责工程管理,英国人负责南段,由山东韩庄至浦口,共383公里;德国人负责北段,由天津至山东韩庄,共626公里。
  1908年8月12日,孟阿恩桥梁公司与津浦铁路北段总局正式签订了建造泺口黄河铁路桥的合同,并于10月15日举行开工典礼。然而在大桥即将开工之际,山东省道员丁达意考虑到建桥既要对济南的繁荣有利,又不能因桥墩阻水而易引起河防险患,遂要求孟阿恩桥梁公司重新设计,以加大桥孔跨度、减少桥墩。但经多次磋商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1908年12月30日,清政府邮传部专门派中国铁路工程专家、京张铁路局会办兼总工程师詹天佑等来济南考察并协调建桥工作。对铁路桥梁建设非常有经验的詹天佑,经过实地勘察,认真测算,提出了两方都能接受的“减少桥墩、扩大桥孔、加固堤身”的方案。就这样,直到1909年下半年,泺口黄河铁路大桥的设计方案才最终确定:全桥11座桥墩12孔,桥长1255.20米,宽9.4米;梁下留有充分的通航空间;桥上铺设单线线路,留有铺设双线的余地;载重为E-35级;按7度地震烈度设防等。
  1912年11月16日,泺口黄河铁路大桥竣工,并举行落成典礼,总造价为1166万德国马克,折合当时白银454.56万两。至此,泺口黄河铁路大桥正式投入使用,也标志着津浦铁路全线贯通,结束了以黄河为界分南北两段通车的局面,使得南下北上的人员、物资得以畅通无阻地横渡黄河,极具战略和经济价值。
  由于设计、构造、用材在当时都堪称先进,并采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气压沉箱等技术,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建成伊始就成了旧中国最具现代化的建筑物之一,是当时全国孔径最大的铁路桥梁,在当时世界桥梁中也是罕见的。
  从1912年11月29日交付使用,到新中国成立前,这座桥一直是亚洲跨度最大的铁路桥,也是目前黄河上唯一一座百年铁路大桥。
  “民国”旧书中载:“我们试向黄河铁桥上小立片刻,对着黄河作一度展望,那么这情景实在是伟大的。你可以看见一座纯钢铁的大桥横跨在黄河面上,那巨大的铁梁的影子,静静的映卧在水波上,而黄河的水却是一片苍茫地向着东面奔流着,对着这历时四载、耗资千万的大桥,好像不值一顾的急流过去。刚好形成了一个自然力与人为力的对比。如果望得远一点,那么可以看见那黄河两岸的河堤,仿佛城垣一般的谨防着黄河的水流,又好像一个樊笼里囚着一条猛兽一般。在那河岸的上面,沿岸长着深绿的林荫,有些河兵们在走动着,他们是在防着、在修筑着,而河水有时激动起来,不断地向堤岸边打过去,这又是一幅人类与天然斗争的图画。”但就是这样一座具有无可替代历史价值的铁桥,其命运却也是随着历史的岁月而不断受到摧残。
  因为泺口黄河大桥具有很高的军事战略意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曾经历过四次战争破坏和修复: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攻打奉系军阀张作霖,5月打到济南。据守此地的直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溃逃而去,没忘下命令在大桥8号墩台安放炸药爆破,企图截断对手的通道,8号墩顶部因此被炸去约3.8米,第8孔梁及第9孔的端横梁坠落在桥墩上,致使大桥中断通车8个月之久。后来津浦铁路管理局发包给南京裕庆公司进行修复,共投资2.01万元,直到1929年9月才勉强修复。
  1930年端午节前后,国民党军阀爆发中原大战。蒋介石的部队与冯玉祥、阎锡山的联军曾隔着黄河进行炮战,炮弹击伤钢梁多处,对大桥造成危害。1931年,津浦铁路管理局又耗资2.67万元,对此进行了大修加固,总算使大桥又完好如初。
  1937年11月,日本侵略军南犯济南,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韩复榘率部不战而退,还命令铁路工程队将大桥炸毁。第9、10号桥墩水面以上全部被炸飞,3孔悬臂梁断裂坠入河中,钢梁杆件被炸伤87处之多。日军占领济南后,1938年1月由日本黄河桥工程事务所施工维修,7月修复通车,共投资376万元,用钢材4000余吨才修复。但是,架梁时出于军事需要,未待铆合,即强行通车,致使第10孔孔梁下挠240毫米,给大桥留下隐患。
  最后一次则是1949年2月,出于军事需要,国民党派出飞机炸伤了大桥的三孔钢梁部分焊件,炸伤悬臂梁,当时由于技术有限,只采取了最为原始的电焊进行修补。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大桥存在的隐患,铁道部对大桥多次进行了整修加固。特别是1951年的那次维修,提高了原设计的通过能力,为南北交通发挥了巨大作用。鉴于泺口黄河铁路大桥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政府一直派部队常年守卫,客车过桥要关窗,行人通过桥下不得停留。
  1958年,黄河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洪峰。郑州黄河铁路大桥的一个桥墩被冲毁,周恩来得知后,立即赶到郑州视察,直到午夜,他才离开。回到住地,周总理又听说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也出现了险情,总理不顾劳累,于8月6日上午又飞抵济南视察。
  1959年,铁桥再次进行大修加固,至此这座大桥采用了中、德、日三国的材料。上世纪90年代,山东原省委书记赵志浩听取专家意见,作出科学决策,使险被拆除的黄河铁桥得以保留至今。
  据媒体报道,由于黄河水含沙量大,河床淤高快,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桥址河床平均淤高2.3米,其间河堤连续加高了三次。因防汛安全需要,当时国务院和铁道部文件规定,从1991年4月21日起,大桥停止客货列车通过,全桥封闭,所有客货列车改经位于齐河县的曹家圈大桥横渡黄河,饱经沧桑的泺口黄河铁路大桥似乎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然而,1992年,国家决定修建邯郸至济南的铁路,有关专家认为,泺口黄河铁路大桥仍有使用价值。经过一系列科学检测鉴定,证明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具有充足的剩余寿命,于是决定对泺口黄河铁路大桥进行修复改造。1998年伊始,泺口老桥抬高加固工程开工,将北端八孔钢梁抬高与主桥孔梁底相平。2000年5月31日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又正式恢复通车。据专家测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完全可以再使用50年。2006年,京沪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这座百年老桥再次焕发生机,日通行列车28对。
  如今的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已被列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人们凭吊历史,欣赏黄河风光的好去处。而且,很多摄影爱好者也非常喜爱为这座百年铁桥拍照,因为其所蕴含的历史内涵和其所散发的历史沧桑感,在镜头中能体现的更多、更美!
  本文所配照片为1910年至20世纪40年代初期所拍摄的老照片,从这些老照片中可以看出泺口黄河铁桥在修建之初已显露出宏伟之姿,而其建成后的各个角度的照片,更是可以让现在的我们感受到100年、数十年前这座伟大的铁路桥傲人风采!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其他文献
杨富刚  杨富刚,字仙水杨玉,山东曹县人。1969年参加工作,原供职于兖矿集团济宁二号煤矿,曾任工会主任、政工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外名人文化研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榜书研究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1999年9月,获孔子诞辰2550周年全国大赛二等奖;2004年,获全国书画大赛王铎杯金奖;2005年,获“纪念颜真卿逝世1220周年”全国
期刊
12月9日,“问渠”——中国文联第八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视觉艺术)高级研修班学员暨林州艺术家红旗渠精神主题作品展在北京开幕。研修班学员、山东摄影家吕廷川的作品《基石》和《源》参展。  60多年前,10万太行山林州儿女在太行绝壁上一炮炮炸、一钎钎凿,苦干十年,在山梁峭壁上开凿出一条人工天河,为子孙后代引来了珍贵的水源。2015年6月,中青八班学员来到红旗渠的故乡开展为期四天的体验学习和实地创作,围
期刊
2015年11月20日,“中国梦·养老梦”——2015山东首届养老高峰研讨会在济南成功举办。来自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商会、老年大学等单位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三百多人共聚一堂,就我省养老事业展开积极热烈讨论,并为养老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本届研讨会是山东省首次多部门联合举办此类会议,规格高、规模大、权威性强,对于我省养老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国重汽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斌以
期刊
王荣元已经成了李家疃的“名人”,已经在老屋里住了七十多年的他有一个小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老屋的信息。据他自己说,他以前对自己的老屋也没多少了解,后来,随着来村里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他才知道,那每一块青砖背后都有历史,每一扇门板开合间都有故事。他的小本上,就记满了他听到的故事和历史。然后,他讲给每一个对村子感兴趣的人。如今,王荣元成了老屋的“百事通”,哪个院落有什么故事,哪个门楼的雕塑有什么寓
期刊
如果评选当下最神奇的赛事,非“马拉松”莫属。马拉松运动最近在国内各大城市轮番上演,从超级马拉松到迷你马拉松,各种马拉松衍生形式层出不穷。近年来,“马拉松”越来越热,大有遍地开花之势。“马拉松”热不仅带动了全民健身的热情,也拉动了路跑经济的发展。  “马拉松”持续发酵中  11月8日,全国共有6场马拉松比赛同时进行。其中上海马拉松3.5万人,西昌邛海湿地马拉松2万人,武夷山马拉松1万人,北京鸟巢半马
期刊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儿时的歌谣在耳畔响起,坝上的美景跃然出现在眼前。平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地方,有草原、有泡子(草原上渗出的地下水会自然形成的一个个小湖泊,称为“泡子”)、有白桦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一方神奇的土地。人们把这里叫做“坝上”,主要是指河北省张家口和承德以北的地区。地图上是没有这个地点的,民间统称为“坝上草原”,是内蒙古草原的一部分。  这里的草原,不是一马平川,蜿
期刊
八大山人是明太祖朱元璋十六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1626年(明天启六年)生于南昌,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甲申,清兵入关,明朝灭亡,八大山人结束了他的贵胄生活,沦为一个落魄的飘蓬者,时年十九岁,他一度为僧,后为道士,在南昌建青云谱道院,隐姓埋名,于笔墨间寻求精神之寄托,画中题款常书“哭之”“笑之”,寓哭笑不得之意。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曾自称朱道朗,良月、传棨、破云樵者、刃庵、个山、个山驴、人屋、驴屋
期刊
孔子一生经历坎坷,他有为鲁大司寇、俸禄二千石的富贵荣耀,又有困于陈蔡的穷困潦倒,因而在对财富问题时,他有着较一般人更为深切的感受,他的财富观也最为透彻。  每个人都会面对财富问题,那么,我们在这时候如何取舍?在这个问题上,孔子旗帜鲜明,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他肯定追求财富是人的天性,同时强调财富的获取要符合道义原则。人人都向往富贵,追求富贵可谓天经地义。孔子自然也没
期刊
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亦是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精神的画科之一。在绘画发展的长河中,它树立起一座座不朽的艺术丰碑。如何超越传统,推进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成为历史赋予当代山水画家的重要使命。齐鲁大地,民风纯朴,孕育了一代代艺术精英、丹青高手,单永进就是其中之一。  单永进,自幼酷爱绘画,家乡威海的秀美山水是他艺术上的第一任老师,此后他主攻山水画,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奠定了他坚实的笔墨基础。曾拜师周韶华、刘国
期刊
张楠,男,198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武警临沂市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班长,上士警衔。2004年12月份入伍,2015年1月31日赴索马里执行任务,7月26日晚,我驻索马里使馆遭受爆炸袭击,时任使馆警卫小组成员的张楠同志不幸壮烈牺牲。他用29岁的青春年华,在民众心中铸起一座忠诚卫士的不朽丰碑。  让我们追寻他的身影,一步步看清这个入伍11年的老兵,如何坚守自己爱党爱军的信念,又如何把个人生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