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浇带施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建设项目,但在实际应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着重探讨加强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控制,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建筑结构类型也逐渐变得复杂化、多样化了。后浇带这种结构构造做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后浇带主要用于解决建筑物自身因素所引起的不均匀沉降、混凝土收缩变形及混凝土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等。后浇带的主要作用与建筑结构中常采用的沉降缝、变形缝的作用是相同的,但是,采用后浇带可简化结构设计,加快施工进度,节约资金投入。
1后浇带的形式
1.1平直缝
其特点是施T时模板安装与拆除简便常作为事故性处理方法或应用于厚度较薄的T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渗水线路短,后浇带的界面结合质量不易保证。
1.2阶梯缝
其特点是支模简单,拆除容易,搞渗线路延长,混凝土结合面垂直于水压方向,界面结合质量容易保证,抗渗性好,后期施工清理容易。
1.3企口缝
其特点是混凝土结合面也垂直于水压方向,界面结合较好,抗渗线路延长。但这种后浇带形式支模较费工,浇注时有不易密实是死角,而且拆模清理困难。成型后还应注意保护边角,稍有疏忽就将影响后期施工接缝质量。
2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后浇带施工形式
采用何种形式的后浇带必须根据工程类型、工程部位、现场施工情况和结构受力情况而具体确定。
2.1 后浇带的缝宽与墙、板厚度有关。对底板厚度超过100厘米以上的,可根据后浇带处的接槎形式、钢筋搭接、施工难易程度等灵活掌握,当施工较困难时,后浇带缝宽可适当增加。
2.2 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当墙、板厚度小于30厘米时,可做成平直缝;当厚度大于30厘米小于60厘米时,可做成阶梯形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当墙板厚度大于60厘米时可做成企口缝。
2.3 后浇带的钢筋断开或贯通,在于后浇带缝的类型。对沉降后浇带而言,钢筋贯通为好;对收缩后浇带而言,钢筋断开为好;梁板结构的板筋断开,梁筋贯通,如果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缩将受到约束,产生拉力导致开裂,从而降低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2.4 对于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应使用无收缩混凝土,防止新老混凝土接缝收缩开裂。无收缩混凝土可在混凝土掺加微膨胀剂,也可直接采用膨胀水泥配制,如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先浇混凝土高一个强度等级。
2.5 后浇带后浇部分混凝土的浇灌时间,不同类型后浇带的浇灌时间是不同的。伸缩后浇带应根据先浇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不同水泥、水灰比、养护条件的混凝土,一般应控制在施工后60天进行。如工期非常紧迫,也应在2周以上。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再浇注后浇带。
3 后浇带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1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质量控制
后浇带的模板支撑系统是笔者近年见到的最易产生质量问题的环节。常见问题就是不设置独立的支模、拆模体系。由于不独立,拆模时后浇带处模板便只能连同其它部位模板一同拆除,甚至有些底层模板拆除后上层主体混凝土还正在施工。
这样做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后浇带往往设在跨中1/3处,混凝土未浇筑前只有钢筋相连(有些该部位钢筋也可能设计为断开),过早拆模后该处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悬挑结构(跨度越大,则1/3 跨越长,悬挑越长),在上面各种荷载及自重的作用下,等于给后浇带两侧构件施以向下的预应力。若遇到配筋及截面尺寸都较小的构件,过早拆模,则有整体断裂的可能性。针对这种情况有些监理工程师,可能要求施工方对该部位重新支顶,施工单位便使用钢管或木柱等材料支在后浇带底部。其实,拆模后(因混凝土未浇筑),构件钢筋已处于异常受力状态,再次支顶,已经远远达不到未拆时的效果,反而在构件局部形成支点,同样改变了构件的受力状态。
以上是支模不当造成早拆对结构产生的危害,监理对这种情况应做到事前控制,模板验收时对没有形成单独支设的应要求施工方及早整改。
3.2 后浇带平面布置及接缝的质量控制
后浇带的平面布置形式,大多在各楼层上下同一位置设计为一条贯通建筑横向的"直线带",这是大家知道的习惯做法。但其缺点为:因均是在上下同一位置布置,容易引起在该位置的应力集中,导致后浇带施工完毕后接缝处贯通裂缝的产生监理对该部位的监控,首先,要求施工方在后浇带施工方案中应有这方面的措施,杜绝那些野蛮施工方法,也应淘汰那种在断面接缝处夹木板条来支模的施工方法,这种方法易跑模、漏浆、板条夹杂在混凝土中难于清理。其次,优先考虑使用钢丝网,因其柔性好,施工方便,可作为永久性模板使用。
使用这种材料.应注意以下几点:钢丝网宜在钢筋骨架吊装入模前或侧模合模前敷设,以方便施工,入模后再作进一步固定;为防止在浇筑时从保护层处漏浆,可在接缝处底部保护层位置放置一短钢筋(与构件截面同宽,直径同保护层厚度),使钢丝网下翻缠在该钢筋上即可有力解决该问题,侧模处也可采取这种方法防止漏浆;钢丝网应就近绑扎于钢筋上,还应在背面配以小木方或扁铁等材料作为临时固定,以防浇筑混凝土时钢丝网向外鼓出,导致接缝达不到设计要求。
3.3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时间的控制。目前,对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因有关规范未做要求,导致具体施工中说法不一、做法不一。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9.1.3 的条文说明中给出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通常在两个月以上,现行《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5.7条中要求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 后再浇筑。但笔者认为.其浇筑时间至少应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毕,沉降变形趋于稳定后再进行。如对于一些主体结构较长或体积较大的建筑,施工时间可能远不止42d 或两个月,如按照上条中说法,42d 或两个月以后浇筑地下部分或底层后浇带混凝土,但上层主体结构有可能没有结束或只施工到一半,这样是不妥当的。随着上部荷载的不断增加,沉降及其它变形也在增加,提前浇筑完的后浇带很可能在短时间便产生裂缝。
4 后浇带的施工及注意事项
后澆带处的混凝土立面必须垂直,不得做成斜面,浇筑振捣过程中应防止漏浆,一旦漏浆不仅给下一步清理工作造成困难,并且也难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所以后浇带的支模很重要。经多年实践证明以下两种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简单、省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 1 后浇带界面处,施工时采用小孔径的铅丝网片做为模板,减少了模板钻孔或开槽的困难,并且施工时可不拆除,将其浇入混凝土中。
4. 2 后浇带界面处模板采用塑料泡沫板,即减少了模板钻孔或开槽的困难,也保证了振捣过程中不漏浆,并且拆除也很方便。
4. 3 后浇带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后浇带结合面凿毛,杂物、垃圾、水泥浮浆等应清理干净,并且用有压力的清水冲洗结合面。对于接缝处应仔细振捣,以求密实,待1~ 2 小时后再进行抹压收光,防止裂缝出现。
结 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后浇带,只要严格遵守有关的设计及施工规范,不仅可保证良好的质量,还可简化结构设计,缩短工期,从而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娜.后浇带设计和施工浅析[J].科技资讯,2011(06).
[2] 牛加顺.浅析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1(10).
[3]徐世伟。王秀娟.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质量探讨田.山西建筑,2008,33.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建筑结构类型也逐渐变得复杂化、多样化了。后浇带这种结构构造做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后浇带主要用于解决建筑物自身因素所引起的不均匀沉降、混凝土收缩变形及混凝土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等。后浇带的主要作用与建筑结构中常采用的沉降缝、变形缝的作用是相同的,但是,采用后浇带可简化结构设计,加快施工进度,节约资金投入。
1后浇带的形式
1.1平直缝
其特点是施T时模板安装与拆除简便常作为事故性处理方法或应用于厚度较薄的T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渗水线路短,后浇带的界面结合质量不易保证。
1.2阶梯缝
其特点是支模简单,拆除容易,搞渗线路延长,混凝土结合面垂直于水压方向,界面结合质量容易保证,抗渗性好,后期施工清理容易。
1.3企口缝
其特点是混凝土结合面也垂直于水压方向,界面结合较好,抗渗线路延长。但这种后浇带形式支模较费工,浇注时有不易密实是死角,而且拆模清理困难。成型后还应注意保护边角,稍有疏忽就将影响后期施工接缝质量。
2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后浇带施工形式
采用何种形式的后浇带必须根据工程类型、工程部位、现场施工情况和结构受力情况而具体确定。
2.1 后浇带的缝宽与墙、板厚度有关。对底板厚度超过100厘米以上的,可根据后浇带处的接槎形式、钢筋搭接、施工难易程度等灵活掌握,当施工较困难时,后浇带缝宽可适当增加。
2.2 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当墙、板厚度小于30厘米时,可做成平直缝;当厚度大于30厘米小于60厘米时,可做成阶梯形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当墙板厚度大于60厘米时可做成企口缝。
2.3 后浇带的钢筋断开或贯通,在于后浇带缝的类型。对沉降后浇带而言,钢筋贯通为好;对收缩后浇带而言,钢筋断开为好;梁板结构的板筋断开,梁筋贯通,如果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缩将受到约束,产生拉力导致开裂,从而降低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2.4 对于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应使用无收缩混凝土,防止新老混凝土接缝收缩开裂。无收缩混凝土可在混凝土掺加微膨胀剂,也可直接采用膨胀水泥配制,如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先浇混凝土高一个强度等级。
2.5 后浇带后浇部分混凝土的浇灌时间,不同类型后浇带的浇灌时间是不同的。伸缩后浇带应根据先浇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不同水泥、水灰比、养护条件的混凝土,一般应控制在施工后60天进行。如工期非常紧迫,也应在2周以上。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再浇注后浇带。
3 后浇带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1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质量控制
后浇带的模板支撑系统是笔者近年见到的最易产生质量问题的环节。常见问题就是不设置独立的支模、拆模体系。由于不独立,拆模时后浇带处模板便只能连同其它部位模板一同拆除,甚至有些底层模板拆除后上层主体混凝土还正在施工。
这样做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后浇带往往设在跨中1/3处,混凝土未浇筑前只有钢筋相连(有些该部位钢筋也可能设计为断开),过早拆模后该处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悬挑结构(跨度越大,则1/3 跨越长,悬挑越长),在上面各种荷载及自重的作用下,等于给后浇带两侧构件施以向下的预应力。若遇到配筋及截面尺寸都较小的构件,过早拆模,则有整体断裂的可能性。针对这种情况有些监理工程师,可能要求施工方对该部位重新支顶,施工单位便使用钢管或木柱等材料支在后浇带底部。其实,拆模后(因混凝土未浇筑),构件钢筋已处于异常受力状态,再次支顶,已经远远达不到未拆时的效果,反而在构件局部形成支点,同样改变了构件的受力状态。
以上是支模不当造成早拆对结构产生的危害,监理对这种情况应做到事前控制,模板验收时对没有形成单独支设的应要求施工方及早整改。
3.2 后浇带平面布置及接缝的质量控制
后浇带的平面布置形式,大多在各楼层上下同一位置设计为一条贯通建筑横向的"直线带",这是大家知道的习惯做法。但其缺点为:因均是在上下同一位置布置,容易引起在该位置的应力集中,导致后浇带施工完毕后接缝处贯通裂缝的产生监理对该部位的监控,首先,要求施工方在后浇带施工方案中应有这方面的措施,杜绝那些野蛮施工方法,也应淘汰那种在断面接缝处夹木板条来支模的施工方法,这种方法易跑模、漏浆、板条夹杂在混凝土中难于清理。其次,优先考虑使用钢丝网,因其柔性好,施工方便,可作为永久性模板使用。
使用这种材料.应注意以下几点:钢丝网宜在钢筋骨架吊装入模前或侧模合模前敷设,以方便施工,入模后再作进一步固定;为防止在浇筑时从保护层处漏浆,可在接缝处底部保护层位置放置一短钢筋(与构件截面同宽,直径同保护层厚度),使钢丝网下翻缠在该钢筋上即可有力解决该问题,侧模处也可采取这种方法防止漏浆;钢丝网应就近绑扎于钢筋上,还应在背面配以小木方或扁铁等材料作为临时固定,以防浇筑混凝土时钢丝网向外鼓出,导致接缝达不到设计要求。
3.3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时间的控制。目前,对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因有关规范未做要求,导致具体施工中说法不一、做法不一。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9.1.3 的条文说明中给出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通常在两个月以上,现行《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5.7条中要求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 后再浇筑。但笔者认为.其浇筑时间至少应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毕,沉降变形趋于稳定后再进行。如对于一些主体结构较长或体积较大的建筑,施工时间可能远不止42d 或两个月,如按照上条中说法,42d 或两个月以后浇筑地下部分或底层后浇带混凝土,但上层主体结构有可能没有结束或只施工到一半,这样是不妥当的。随着上部荷载的不断增加,沉降及其它变形也在增加,提前浇筑完的后浇带很可能在短时间便产生裂缝。
4 后浇带的施工及注意事项
后澆带处的混凝土立面必须垂直,不得做成斜面,浇筑振捣过程中应防止漏浆,一旦漏浆不仅给下一步清理工作造成困难,并且也难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所以后浇带的支模很重要。经多年实践证明以下两种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简单、省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 1 后浇带界面处,施工时采用小孔径的铅丝网片做为模板,减少了模板钻孔或开槽的困难,并且施工时可不拆除,将其浇入混凝土中。
4. 2 后浇带界面处模板采用塑料泡沫板,即减少了模板钻孔或开槽的困难,也保证了振捣过程中不漏浆,并且拆除也很方便。
4. 3 后浇带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后浇带结合面凿毛,杂物、垃圾、水泥浮浆等应清理干净,并且用有压力的清水冲洗结合面。对于接缝处应仔细振捣,以求密实,待1~ 2 小时后再进行抹压收光,防止裂缝出现。
结 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后浇带,只要严格遵守有关的设计及施工规范,不仅可保证良好的质量,还可简化结构设计,缩短工期,从而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娜.后浇带设计和施工浅析[J].科技资讯,2011(06).
[2] 牛加顺.浅析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1(10).
[3]徐世伟。王秀娟.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质量探讨田.山西建筑,20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