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民营经济近几年发展很快,但也存在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 信用
一、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存在的问题
1.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具体表现为:(1)直接融资渠道堵塞。目前在中国资本市场体系中,适应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需要的小资本市场还不顺畅。我国对于股票发行上市的企业有一定的规模要求,民营企业一般难以达到我国发行上市的条件,要想利用上市比较困难。(2)间接融资渠道单一。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的方式有金融机构的贷款、票据贴现、融资租赁、基金融资、典当融资等,而以金融机构的贷款为主。
2.银行贷款期限结构不能满足民营企业的需求。银行贷款是民营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期限通常在1年以内。由于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尚未到位,加上银行担心长期贷款带来的风险,几乎还没有一家银行向民营企业真正开放基建和技改贷款科目,因而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长期资金基本上没有可能。
3.民营企业的经营资金来源不稳定。由于部分民营企业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满足资金需求的现实,非正式金融活动便应运而生。虽然民间借贷市场一直没有停止活动且十分活跃,但监管部门还是严格限制各种形式的民间融资活动,并对民间“乱集资”活动坚决取缔。目前民营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的问题相当突出,有的企业甚至全部依靠拖欠占用货款来周转资金。这种融资方式不仅使社会债务链问题更加严重,也导致了竞争环境和信用状况的恶化。几年前民营企业之间的相互担保比较盛行,但是由于风险很大,绩优企业已经不愿意为他人承担联带责任。到目前为止,民营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是非正规渠道融资,缺乏稳定的经营资金来源。
二、民营企业融资障碍的原因
1.民营企业自身有三大原因。(1)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具有特殊性。民营企业融资有着自身特点:贷款周期短、数额小;次数频繁、方式要求灵活。现行的商业银行信贷机制僵硬,对民营企业的要求过高,难以为民营企业雪中送炭。(2)经营管理不够完善。许多民营企业主在管理水平、守法、诚信等方面的素质依然较低,缺乏对市场的正确判断,粗放经营;依然靠关系、靠避税逃税、靠运气来发财,难以通过科学管理来提高经营效益。当企业遭受市场风险后,就想办法将风险转嫁给银行。(3)财务行为不规范,财务信息严重失真。民营企业普遍财务管理水平低,报表账册不全,内控制度不严,财务信息失真严重。这样金融机构无法判断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从而在客观上导致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
2.金融机构方面(银行)的原因。目前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的控制,责任风险管理制度日益强化,并且大部分实行了终身责任追究,银行贷款的门槛在不自觉中抬高。信贷管理权限过分上收,一些最了解本地企业状况的基层银行不具备贷款权限。同时,为了减少信贷风险,大部分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资信认定以大企业的指标做参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难以达到发放贷款的条件。
3.法律的原因。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针对民营经济的法律文件也相应增多,但从整体的法律规范来看,存在明显的所有制歧视,如《公司法》第四条规定,“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却并未明确公司中的其他主体投入资产在法律意义上的归属问题。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应该是平等的,这种厚此薄彼的条文在突出了对公有产权保护的同时,必然冷落了对私有产权的保护,直接影响了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
三、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障碍的对策
1.健全财务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资金管理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民营企业应加强资金管理,尽快收回资金,增加企业流动资金。同时,应节约费用,减少企业库存积压,增加流动资金。科学的资金结构的确定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则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前提。
2.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的运行绩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公司治理结构是决定着企业融资能力的必要条件。民营企业要加强企业管理,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3.强化信用观念,构筑良好的企银关系。民营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保全银行债权,尽量按时还本付息,有困难及时与银行协商解决。建立良好的企银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4.加大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众多民营企业是银行重要的负债对象,银行应认识到服务民营企业的重要性。银行在商业化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定位,选择相应的目标市场,认识到民营企业贷款的商机所在,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5.加大政府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给予民营企业与其他经济成分平等的法律地位, 消除民营企业在产业准入、银行贷款、上市发债、兼并破产、项目投资、进出口权等方面的诸多限制,消除国民待遇方面存在的歧视现象。政府对民营企业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 信用
一、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存在的问题
1.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具体表现为:(1)直接融资渠道堵塞。目前在中国资本市场体系中,适应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需要的小资本市场还不顺畅。我国对于股票发行上市的企业有一定的规模要求,民营企业一般难以达到我国发行上市的条件,要想利用上市比较困难。(2)间接融资渠道单一。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的方式有金融机构的贷款、票据贴现、融资租赁、基金融资、典当融资等,而以金融机构的贷款为主。
2.银行贷款期限结构不能满足民营企业的需求。银行贷款是民营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期限通常在1年以内。由于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尚未到位,加上银行担心长期贷款带来的风险,几乎还没有一家银行向民营企业真正开放基建和技改贷款科目,因而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长期资金基本上没有可能。
3.民营企业的经营资金来源不稳定。由于部分民营企业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满足资金需求的现实,非正式金融活动便应运而生。虽然民间借贷市场一直没有停止活动且十分活跃,但监管部门还是严格限制各种形式的民间融资活动,并对民间“乱集资”活动坚决取缔。目前民营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的问题相当突出,有的企业甚至全部依靠拖欠占用货款来周转资金。这种融资方式不仅使社会债务链问题更加严重,也导致了竞争环境和信用状况的恶化。几年前民营企业之间的相互担保比较盛行,但是由于风险很大,绩优企业已经不愿意为他人承担联带责任。到目前为止,民营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是非正规渠道融资,缺乏稳定的经营资金来源。
二、民营企业融资障碍的原因
1.民营企业自身有三大原因。(1)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具有特殊性。民营企业融资有着自身特点:贷款周期短、数额小;次数频繁、方式要求灵活。现行的商业银行信贷机制僵硬,对民营企业的要求过高,难以为民营企业雪中送炭。(2)经营管理不够完善。许多民营企业主在管理水平、守法、诚信等方面的素质依然较低,缺乏对市场的正确判断,粗放经营;依然靠关系、靠避税逃税、靠运气来发财,难以通过科学管理来提高经营效益。当企业遭受市场风险后,就想办法将风险转嫁给银行。(3)财务行为不规范,财务信息严重失真。民营企业普遍财务管理水平低,报表账册不全,内控制度不严,财务信息失真严重。这样金融机构无法判断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从而在客观上导致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
2.金融机构方面(银行)的原因。目前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的控制,责任风险管理制度日益强化,并且大部分实行了终身责任追究,银行贷款的门槛在不自觉中抬高。信贷管理权限过分上收,一些最了解本地企业状况的基层银行不具备贷款权限。同时,为了减少信贷风险,大部分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资信认定以大企业的指标做参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难以达到发放贷款的条件。
3.法律的原因。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针对民营经济的法律文件也相应增多,但从整体的法律规范来看,存在明显的所有制歧视,如《公司法》第四条规定,“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却并未明确公司中的其他主体投入资产在法律意义上的归属问题。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应该是平等的,这种厚此薄彼的条文在突出了对公有产权保护的同时,必然冷落了对私有产权的保护,直接影响了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
三、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障碍的对策
1.健全财务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资金管理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民营企业应加强资金管理,尽快收回资金,增加企业流动资金。同时,应节约费用,减少企业库存积压,增加流动资金。科学的资金结构的确定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则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前提。
2.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的运行绩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公司治理结构是决定着企业融资能力的必要条件。民营企业要加强企业管理,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3.强化信用观念,构筑良好的企银关系。民营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保全银行债权,尽量按时还本付息,有困难及时与银行协商解决。建立良好的企银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4.加大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众多民营企业是银行重要的负债对象,银行应认识到服务民营企业的重要性。银行在商业化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定位,选择相应的目标市场,认识到民营企业贷款的商机所在,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5.加大政府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给予民营企业与其他经济成分平等的法律地位, 消除民营企业在产业准入、银行贷款、上市发债、兼并破产、项目投资、进出口权等方面的诸多限制,消除国民待遇方面存在的歧视现象。政府对民营企业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