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音乐课程标准》中,要求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借助音乐激发学生有情感地进行演唱,同时促使学生感受来自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将学生的演唱自信心充分培养起来,从而让学生在相应的歌唱中感受美和享受美以及创造美。
关键词:初中音乐 演唱歌曲 课堂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教学方法不再适应当前的农村音乐课堂教学,学生在被动的学校过程中没有积极性、主动性,不能调动自己的思维来感知音乐。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初中音乐教学经验,对初中音乐“演唱歌曲”的教学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音乐演唱歌曲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将学生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形成相应的学习动力,才能对所学内容进行主动学习。
(一)聆听和欣赏中激发兴趣
在音乐学习领域中,感知和欣赏是最为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欣赏来感知音乐,并且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在教学《水花花,泥巴巴》的时候,我让大家安静、专心地聆听歌曲。当旋律优美的歌声逐渐回荡在教室里,学生们的脸上流露出安静、认真而充满享受的表情。学生不断聆听中充分领会歌曲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当音乐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音乐的领悟,感知音乐展示出来的美感,从而激发学生对“演唱歌曲”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学生喜爱作品的兴趣
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因此,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材进行选择性应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那些不是书本上的歌曲充分引入到课堂中,与书本知识较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歌曲《五指山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平时热衷观看的动画的主题曲《一休哥》、《电击小子》、《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引入进来,同时也可以将学生都比较熟悉的《种太阳》、《七色光之歌》等歌曲加入到实际教学中。学生唱起这些自己感兴趣的歌曲,会显得感情真挚而充满激情。教师寻找适当时机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书本教学中,从而培养起对作品的热爱之情。
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音乐学习
教师应用丰富的教学手段,為学生在具体歌曲的演唱照中获得有效情感提供了相应的条件,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音乐学习。
(一)创设情景,寻找出适合学生的歌唱方法
为了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结合相应的音乐、实物、语言、道具等手段,同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音乐审美教育目标,创设良好的音乐情景。比如,在教学《十送红军》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歌词内容,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形式,向学生播放一段优美的电视片段,学生们在观看动画的时候将其中的事物进行语言上的展示,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来理解。教师在借此机会将教学转移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向生活迈进,进行歌曲模仿性演唱
在新课程教学中,具体的教学活动要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音乐学习,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情感。所以,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实际相应的创造性活动,并且同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联系起来。比如,在教学《七子之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相应的课堂游戏活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借助于前面的聆听,具体的歌曲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相应的印象,学生对此歌曲在聆听过程中产生一些模仿的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聆听几遍,然后以“la”的形式来代替歌词,对所听歌曲进行相应的模仿,跟着示范音乐进行小声演唱。教师在反复训练学生的歌曲聆听之后,让学生对具体的歌曲进行演唱,学生在演唱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个别字词的音准偏差,教师可以通过钢琴节奏来进行纠正,从而引导学生找寻到适合自己的演唱方法。
三、注重律动和声势在音乐歌唱中的运用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律动教学和声势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对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以及对音乐的领悟是非常有效的,从而可以让学生得到精神愉悦的审美活动,充分提高个人修养。具体运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音乐节奏的模仿
在音乐课堂上,这种模仿可以在师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学生之间进行。模仿的节奏可以反复进行,直到学生对节奏进行最大程度的掌握。在对节奏进行模仿的时候,可以从简单的节奏开始,逐步过度到较难的节奏。可以从较慢的节奏开始,逐渐进行较快的节奏。进行模仿训练的时候再时间上注意把握,不要进行过多的训练,否则就会让学生的兴趣减弱,失去教学的意义。
(二)对音乐节奏的训练
借助于肢体语言,在模仿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节奏训练。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可以让学生的反应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即兴创作能力得到提高。在进行节奏训练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速度进行节奏训练,也可以进行自己的节奏创作。在节奏训练中培养学生稳定的拍率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一些学生由于不重视这方面的练习,甚至已学了许多年音乐后仍然是拍子不稳,忽快忽慢,唱(奏)越来越赶,或拖拍子,有些音乐专业的学生也同样存在着这些问题。比如,在对《东方之珠》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先对音乐中的节奏进行讲解,让学生认识拍号。将二四拍拍号以及强弱规律进行板书。将简单的划拍方法教给学生。对于二四拍的强弱规律,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身边的物体敲击展现出来。可以拍桌椅、拍手、拍腿等等。同时,加上相应的动作,将作者歌唱的姿势展现出来。教师多引导学生对音乐的节奏进行反复的训练,最终让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进行最大程度的培养。
(三)对音乐节奏的创作
在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借助律动和声势教学法,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性。特别是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会表现出较强的创造性。因为学生的生活积累、记忆和想象力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感知音乐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创造力的时候,要因人而异,争取获得最佳效果。教师将同学分成相应的小组,对节奏进行共同创编。学生对一定的节奏词汇进行掌握之后,就可以进行节奏创作的训练了。学生在聆听音乐之后,可以创作出较多的律动和声势节奏,从而进行自主性创作学习。进行即兴创作的时候,可以从最简单的拍手开始,在制造不同音色的时候,可以从平拍手、空拍手和背手拍进行。可以让学生轮流着进行创作,如果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无法准确完成,教师可以将左手举起来,再用右手来数左手的手指1、2、3、4,学生进行创造练习的时候就可以看着教师的手进行。同时,对于学生的这些训练,教师要进行适当的修正,比如对拍膝和踏脚这些声势进行训练。将这些最为基本的训练好了之后,再进行其他略有难度的训练。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的初中音乐“演唱歌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把握学生身心结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同时结合律动和声势的有效辅助作用,促使教学有效性生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艺;初中音乐教学法探究[J];初中生;2012年第4期;
[2]周华明;情景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才智;2018年第8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 演唱歌曲 课堂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教学方法不再适应当前的农村音乐课堂教学,学生在被动的学校过程中没有积极性、主动性,不能调动自己的思维来感知音乐。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初中音乐教学经验,对初中音乐“演唱歌曲”的教学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音乐演唱歌曲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将学生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形成相应的学习动力,才能对所学内容进行主动学习。
(一)聆听和欣赏中激发兴趣
在音乐学习领域中,感知和欣赏是最为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欣赏来感知音乐,并且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在教学《水花花,泥巴巴》的时候,我让大家安静、专心地聆听歌曲。当旋律优美的歌声逐渐回荡在教室里,学生们的脸上流露出安静、认真而充满享受的表情。学生不断聆听中充分领会歌曲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当音乐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音乐的领悟,感知音乐展示出来的美感,从而激发学生对“演唱歌曲”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学生喜爱作品的兴趣
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因此,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材进行选择性应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那些不是书本上的歌曲充分引入到课堂中,与书本知识较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歌曲《五指山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平时热衷观看的动画的主题曲《一休哥》、《电击小子》、《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引入进来,同时也可以将学生都比较熟悉的《种太阳》、《七色光之歌》等歌曲加入到实际教学中。学生唱起这些自己感兴趣的歌曲,会显得感情真挚而充满激情。教师寻找适当时机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书本教学中,从而培养起对作品的热爱之情。
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音乐学习
教师应用丰富的教学手段,為学生在具体歌曲的演唱照中获得有效情感提供了相应的条件,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音乐学习。
(一)创设情景,寻找出适合学生的歌唱方法
为了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结合相应的音乐、实物、语言、道具等手段,同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音乐审美教育目标,创设良好的音乐情景。比如,在教学《十送红军》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歌词内容,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形式,向学生播放一段优美的电视片段,学生们在观看动画的时候将其中的事物进行语言上的展示,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来理解。教师在借此机会将教学转移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向生活迈进,进行歌曲模仿性演唱
在新课程教学中,具体的教学活动要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音乐学习,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情感。所以,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实际相应的创造性活动,并且同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联系起来。比如,在教学《七子之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相应的课堂游戏活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借助于前面的聆听,具体的歌曲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相应的印象,学生对此歌曲在聆听过程中产生一些模仿的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聆听几遍,然后以“la”的形式来代替歌词,对所听歌曲进行相应的模仿,跟着示范音乐进行小声演唱。教师在反复训练学生的歌曲聆听之后,让学生对具体的歌曲进行演唱,学生在演唱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个别字词的音准偏差,教师可以通过钢琴节奏来进行纠正,从而引导学生找寻到适合自己的演唱方法。
三、注重律动和声势在音乐歌唱中的运用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律动教学和声势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对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以及对音乐的领悟是非常有效的,从而可以让学生得到精神愉悦的审美活动,充分提高个人修养。具体运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音乐节奏的模仿
在音乐课堂上,这种模仿可以在师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学生之间进行。模仿的节奏可以反复进行,直到学生对节奏进行最大程度的掌握。在对节奏进行模仿的时候,可以从简单的节奏开始,逐步过度到较难的节奏。可以从较慢的节奏开始,逐渐进行较快的节奏。进行模仿训练的时候再时间上注意把握,不要进行过多的训练,否则就会让学生的兴趣减弱,失去教学的意义。
(二)对音乐节奏的训练
借助于肢体语言,在模仿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节奏训练。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可以让学生的反应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即兴创作能力得到提高。在进行节奏训练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速度进行节奏训练,也可以进行自己的节奏创作。在节奏训练中培养学生稳定的拍率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一些学生由于不重视这方面的练习,甚至已学了许多年音乐后仍然是拍子不稳,忽快忽慢,唱(奏)越来越赶,或拖拍子,有些音乐专业的学生也同样存在着这些问题。比如,在对《东方之珠》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先对音乐中的节奏进行讲解,让学生认识拍号。将二四拍拍号以及强弱规律进行板书。将简单的划拍方法教给学生。对于二四拍的强弱规律,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身边的物体敲击展现出来。可以拍桌椅、拍手、拍腿等等。同时,加上相应的动作,将作者歌唱的姿势展现出来。教师多引导学生对音乐的节奏进行反复的训练,最终让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进行最大程度的培养。
(三)对音乐节奏的创作
在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借助律动和声势教学法,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性。特别是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会表现出较强的创造性。因为学生的生活积累、记忆和想象力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感知音乐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创造力的时候,要因人而异,争取获得最佳效果。教师将同学分成相应的小组,对节奏进行共同创编。学生对一定的节奏词汇进行掌握之后,就可以进行节奏创作的训练了。学生在聆听音乐之后,可以创作出较多的律动和声势节奏,从而进行自主性创作学习。进行即兴创作的时候,可以从最简单的拍手开始,在制造不同音色的时候,可以从平拍手、空拍手和背手拍进行。可以让学生轮流着进行创作,如果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无法准确完成,教师可以将左手举起来,再用右手来数左手的手指1、2、3、4,学生进行创造练习的时候就可以看着教师的手进行。同时,对于学生的这些训练,教师要进行适当的修正,比如对拍膝和踏脚这些声势进行训练。将这些最为基本的训练好了之后,再进行其他略有难度的训练。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的初中音乐“演唱歌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把握学生身心结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同时结合律动和声势的有效辅助作用,促使教学有效性生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艺;初中音乐教学法探究[J];初中生;2012年第4期;
[2]周华明;情景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才智;201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