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有些语文教育同仁关注不够,以致学生独立阅读时不知所措。论述整体阅读教学方法,以便关注与促进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整体教学自主阅读迁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028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只是一味地听教师讲课,听写段落大意,抄写人物特点、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等,如果再换一篇文章,仍需这样,结果听讲了很多篇,学生还是不会阅读与赏析,自然到了考试就不知所措。原因何在?一目了然:我们平时语文教学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我摸索出一个加强整体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加强单元课文整体性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苏教版初中语文每一册教材都由一个个单元构成,而每一单元又是由几篇各自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课文组成。教师要认真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在知识上通过几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整体的结构;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从教师教读到学生自读,逐步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如八下第二单元共五篇课文,其主题是“道德修养”,体裁都是议论文。据此可知编排意图,一是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这是本单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二是认识和掌握议论文相关知识及其阅读方法,这是本单元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五篇课文中前两篇是重点阅读课文,后两篇是略读课文,最后一篇是文言文(只要引导学生消除语义上的障碍,文体阅读上也可略读)。这就告诉我们,以前两课为例,教给学生学习议论文的知识与方法,使学生形成相关的良好品德,后面侧重让学生应用前面习得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这就是本单元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据这些目标,我先以《纪念白求恩》一课为例,在导入课文后,教给学生把握议论文“提出问题(引出论点)——分析问题(论证论点)——解决问题(得出结果)”的结构,顺此理出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赞扬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分为三个方面(分论点)。论据:事实论据——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以身殉职;道理论据:“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论证方法有摆事实、讲道理、正反对比论证等。课文教育学生要学习白求恩的这些精神。教学《敬业与乐业》一课时,再与学生一起采用前一课的“理结构——抓要素——明道理”的学习方法学习本课。其他三课则采取小组合作或个人运用学法阅读课文的方法。这样真正实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加强课文整体比较教学,教给学生深入阅读的方法
比较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引导学生求同存异,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如在学习八下《孔乙己》一课后,我让学生与八上的《最后一课》对比阅读,学生探讨出相同点有:体裁相同,都是小说;叙事角度相同,都用第一人称来写,且都用小孩的眼光来观察……同时发现不同点:两篇中“我”的作用不同,《孔乙己》中的“我”只不过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文章的线索而已,而《最后一课》中的“我”——小弗朗士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之一,与韩麦尔先生同等重要;作者的情感不同,《孔乙己》的作者对孔乙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最后一课》的作者对小弗朗士是歌颂;小说的主题不同,《孔乙己》批判封建科举制度,揭露封建社会世态炎凉,《最后一课》则表现法国人民对国土沦丧的悲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不仅对两篇作品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发展了求同存异思维。
三、加强教材与读本整体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迁移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所教的科目若不常有适当的反复和练习,教育便不能达到彻底的境地。”实践证明,只有经常、到位、举一反三的训练,才能形成迁移能力。苏教洪氏初中语文教材每册都相应配备了《语文读本》,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有适当的反复和练习”,从而使学生的自主阅读“达到彻底的境地”。
我谨记夸美纽斯的教导,深刻领会苏教洪氏初中《语文读本》的编写意图,加强教材与读本之间的整体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迁移能力。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春》后,让学生应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及其学法去阅读《语文读本》中沈从文的《春》。学生由朱自清的《春》的体裁是散文,抓住春的草、花、风、雨等景物来描写大自然景色的知识,阅读沈从文的《春》发现,其体裁是小说,抓住花草、白云、春風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由朱自清的《春》采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的表达形式,阅读沈从文的《春》发现,其是采用比喻、反问、拟人等修辞手法,歌颂爱情的美好……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阅读的迁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拓展阅读的良好习惯。
总之,加强阅读的整体性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还使教学过程简约、迅速,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关键词]整体教学自主阅读迁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028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只是一味地听教师讲课,听写段落大意,抄写人物特点、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等,如果再换一篇文章,仍需这样,结果听讲了很多篇,学生还是不会阅读与赏析,自然到了考试就不知所措。原因何在?一目了然:我们平时语文教学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我摸索出一个加强整体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加强单元课文整体性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苏教版初中语文每一册教材都由一个个单元构成,而每一单元又是由几篇各自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课文组成。教师要认真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在知识上通过几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整体的结构;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从教师教读到学生自读,逐步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如八下第二单元共五篇课文,其主题是“道德修养”,体裁都是议论文。据此可知编排意图,一是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这是本单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二是认识和掌握议论文相关知识及其阅读方法,这是本单元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五篇课文中前两篇是重点阅读课文,后两篇是略读课文,最后一篇是文言文(只要引导学生消除语义上的障碍,文体阅读上也可略读)。这就告诉我们,以前两课为例,教给学生学习议论文的知识与方法,使学生形成相关的良好品德,后面侧重让学生应用前面习得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这就是本单元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据这些目标,我先以《纪念白求恩》一课为例,在导入课文后,教给学生把握议论文“提出问题(引出论点)——分析问题(论证论点)——解决问题(得出结果)”的结构,顺此理出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赞扬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分为三个方面(分论点)。论据:事实论据——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以身殉职;道理论据:“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论证方法有摆事实、讲道理、正反对比论证等。课文教育学生要学习白求恩的这些精神。教学《敬业与乐业》一课时,再与学生一起采用前一课的“理结构——抓要素——明道理”的学习方法学习本课。其他三课则采取小组合作或个人运用学法阅读课文的方法。这样真正实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加强课文整体比较教学,教给学生深入阅读的方法
比较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引导学生求同存异,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如在学习八下《孔乙己》一课后,我让学生与八上的《最后一课》对比阅读,学生探讨出相同点有:体裁相同,都是小说;叙事角度相同,都用第一人称来写,且都用小孩的眼光来观察……同时发现不同点:两篇中“我”的作用不同,《孔乙己》中的“我”只不过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文章的线索而已,而《最后一课》中的“我”——小弗朗士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之一,与韩麦尔先生同等重要;作者的情感不同,《孔乙己》的作者对孔乙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最后一课》的作者对小弗朗士是歌颂;小说的主题不同,《孔乙己》批判封建科举制度,揭露封建社会世态炎凉,《最后一课》则表现法国人民对国土沦丧的悲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不仅对两篇作品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发展了求同存异思维。
三、加强教材与读本整体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迁移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所教的科目若不常有适当的反复和练习,教育便不能达到彻底的境地。”实践证明,只有经常、到位、举一反三的训练,才能形成迁移能力。苏教洪氏初中语文教材每册都相应配备了《语文读本》,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有适当的反复和练习”,从而使学生的自主阅读“达到彻底的境地”。
我谨记夸美纽斯的教导,深刻领会苏教洪氏初中《语文读本》的编写意图,加强教材与读本之间的整体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迁移能力。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春》后,让学生应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及其学法去阅读《语文读本》中沈从文的《春》。学生由朱自清的《春》的体裁是散文,抓住春的草、花、风、雨等景物来描写大自然景色的知识,阅读沈从文的《春》发现,其体裁是小说,抓住花草、白云、春風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由朱自清的《春》采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的表达形式,阅读沈从文的《春》发现,其是采用比喻、反问、拟人等修辞手法,歌颂爱情的美好……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阅读的迁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拓展阅读的良好习惯。
总之,加强阅读的整体性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还使教学过程简约、迅速,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