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少年科普教育是新形勢下为了保障国家人才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所必修重视的基础性工程。随着当今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游乐园、主体公园等娱乐设施逐渐占据了青少年主要的休闲时间,科技馆等科普教育场所发挥的作用愈加淡薄,在这种新形势下,本文探究了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科普教育工作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现实问题;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G322;D4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238-01
我国的发展战略始终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列为重要内容,促进未成年人优良的思想道德建设,给未成年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协同教育作用,共青团、少先队、工会、科协等组织要增加工作合作,多方面联合起来,充分体现整体优势,提高整体效果,努力探究新形势下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问题和规律,开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1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中的现实问题
1.1 科普工作边缘化,经费不足
我国的科普工作已经形成了大协作的工作模式,但恰恰正是由于涉及单位较多,多方利益难以统一,容易出现管理上的盲点,导致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边缘化,经费出现不足,设施建设等难以落实。经费的投入是开展一系列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前提,我国曾加大对于科普工作的专项经费投入,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但由于地区差异,科普经费一半左右都集中在京津粤、江浙沪等发达地区,而偏远地区如甘肃、青海、西藏、海南、宁夏等欠发达地区经费仅有几个百分点。同时,农村城市差别显著,硬件设施、人员投入等问题使得农村青少年不能正常的接受科普教育。
1.2 科普宣传方式有差距,社会投入增加缓慢
目前的科普宣传活动大多缺乏创新思想,无法调动青少年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也直接影响了科普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例如,据调查,青少年对于平时较少接触的实验和模型制作抱以较大的兴趣,但碍于实验条件的欠缺和我国科普硬件资料建设的不均衡性,做不到对青少年实践创新能力的更好培养。此外,除了政府拨款,科普经费来源还有捐赠、自筹和其他收入途径,然而从最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社会投入部分增长缓慢,这反映了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还没有建立有效的社会融资渠道,社会对科普工作的重视不够,经费筹备方式过于单一。
1.3 科普工作队伍有待建设,场馆设施薄弱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团队的建设是直接影响青少年接受科普教育的程度和效果,这支队伍主要由科技教师、辅导员、科普场馆工作人员等组成,他们需要有一定水平的科学素养与所承担工作相适应,因此吸收新知识,不能局限于向学生传递固有的、老套的知识,要有根据的展示新的技术和科学,能解答青少年的疑问和前沿科学内容,以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普及更前沿的科学知识。科技馆作为科普工作的主要阵地,是青少年接受科普知识的主要场所,但目前我国科普设施较少,质量也参差不齐,中西部地区需要投入更多来建设优良的科技场馆。
2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未来的发展建议
2.1 各部门明确职责
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了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科技馆、科技活动中心和其他科普教育基地进行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职责,即把科普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走出校园,参观科技馆、科技活动中心和科普教育基地。各级部门做好本职工作,共同合作,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建设,为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贡献力量。
2.2 加大投入和队伍建设工作
《科普法》和《科学素质纲要》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了要逐步提高科普工作的资金投入,各级人民政府保证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省市均衡投入,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需进一步加快硬件设施和科普场馆的建设,完善现有科普场馆的软环境,提高相关教师、辅导员的科学素养,完善素质水平的考评和监督制度,加大对教师、辅导员的辅导力度,建立研讨机制,增加科普教育工作队伍中人员的思维方法和人才培养规律方面的培训。重点在学校有计划有目的的组建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学校、科技界和社会各领域的人才资源,开展科技活动,举办科普讲座,充分发挥公益性科普场馆的功能,提高利用率,达到普及青少年科技知识的目的,多渠道、多层次进行科普投入,形成全社会积极响应科普教育工作建设的大局。
2.3 开展针对性的科普活动
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并结合哲学、经济学、生命科学等理论,建立城市、县镇和乡村等不同学校的科普教育分类模式,探究如何在边远贫困地区大面积进行当地所需的科普教育的新模式,研究如何提高青少年辨别科学和迷信糟粕的能力,结合农村教育改革,把科普知识与实用技术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对青少年们进行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开辟青少年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农业示范园等供参观和研究,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收集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价值观。
3 总结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是提升国家科技创新力的基础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实践和系统性的教育工程。各级科技、教育、社会组织应加强合作,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明确现今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未来解决方案,为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增加国家未来的科技竞争力尽一份力。
参考资料
[1] 刘菁.浅论青少年天文科普活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大众科技,2012,(5):143-146.
[2] 张俊平(策划),朱从卫(策划),柳杭等.用科技引领学生成长[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3,(11):9-9.
[3] 杨柳,路元巧.浅析青少年科普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海峡科学,2012,(3):42-43.
[关键词]新形势;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现实问题;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G322;D4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238-01
我国的发展战略始终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列为重要内容,促进未成年人优良的思想道德建设,给未成年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协同教育作用,共青团、少先队、工会、科协等组织要增加工作合作,多方面联合起来,充分体现整体优势,提高整体效果,努力探究新形势下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问题和规律,开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1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中的现实问题
1.1 科普工作边缘化,经费不足
我国的科普工作已经形成了大协作的工作模式,但恰恰正是由于涉及单位较多,多方利益难以统一,容易出现管理上的盲点,导致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边缘化,经费出现不足,设施建设等难以落实。经费的投入是开展一系列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前提,我国曾加大对于科普工作的专项经费投入,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但由于地区差异,科普经费一半左右都集中在京津粤、江浙沪等发达地区,而偏远地区如甘肃、青海、西藏、海南、宁夏等欠发达地区经费仅有几个百分点。同时,农村城市差别显著,硬件设施、人员投入等问题使得农村青少年不能正常的接受科普教育。
1.2 科普宣传方式有差距,社会投入增加缓慢
目前的科普宣传活动大多缺乏创新思想,无法调动青少年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也直接影响了科普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例如,据调查,青少年对于平时较少接触的实验和模型制作抱以较大的兴趣,但碍于实验条件的欠缺和我国科普硬件资料建设的不均衡性,做不到对青少年实践创新能力的更好培养。此外,除了政府拨款,科普经费来源还有捐赠、自筹和其他收入途径,然而从最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社会投入部分增长缓慢,这反映了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还没有建立有效的社会融资渠道,社会对科普工作的重视不够,经费筹备方式过于单一。
1.3 科普工作队伍有待建设,场馆设施薄弱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团队的建设是直接影响青少年接受科普教育的程度和效果,这支队伍主要由科技教师、辅导员、科普场馆工作人员等组成,他们需要有一定水平的科学素养与所承担工作相适应,因此吸收新知识,不能局限于向学生传递固有的、老套的知识,要有根据的展示新的技术和科学,能解答青少年的疑问和前沿科学内容,以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普及更前沿的科学知识。科技馆作为科普工作的主要阵地,是青少年接受科普知识的主要场所,但目前我国科普设施较少,质量也参差不齐,中西部地区需要投入更多来建设优良的科技场馆。
2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未来的发展建议
2.1 各部门明确职责
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了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科技馆、科技活动中心和其他科普教育基地进行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职责,即把科普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走出校园,参观科技馆、科技活动中心和科普教育基地。各级部门做好本职工作,共同合作,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建设,为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贡献力量。
2.2 加大投入和队伍建设工作
《科普法》和《科学素质纲要》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了要逐步提高科普工作的资金投入,各级人民政府保证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省市均衡投入,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需进一步加快硬件设施和科普场馆的建设,完善现有科普场馆的软环境,提高相关教师、辅导员的科学素养,完善素质水平的考评和监督制度,加大对教师、辅导员的辅导力度,建立研讨机制,增加科普教育工作队伍中人员的思维方法和人才培养规律方面的培训。重点在学校有计划有目的的组建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学校、科技界和社会各领域的人才资源,开展科技活动,举办科普讲座,充分发挥公益性科普场馆的功能,提高利用率,达到普及青少年科技知识的目的,多渠道、多层次进行科普投入,形成全社会积极响应科普教育工作建设的大局。
2.3 开展针对性的科普活动
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并结合哲学、经济学、生命科学等理论,建立城市、县镇和乡村等不同学校的科普教育分类模式,探究如何在边远贫困地区大面积进行当地所需的科普教育的新模式,研究如何提高青少年辨别科学和迷信糟粕的能力,结合农村教育改革,把科普知识与实用技术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对青少年们进行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开辟青少年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农业示范园等供参观和研究,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收集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价值观。
3 总结
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是提升国家科技创新力的基础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实践和系统性的教育工程。各级科技、教育、社会组织应加强合作,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明确现今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未来解决方案,为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增加国家未来的科技竞争力尽一份力。
参考资料
[1] 刘菁.浅论青少年天文科普活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大众科技,2012,(5):143-146.
[2] 张俊平(策划),朱从卫(策划),柳杭等.用科技引领学生成长[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3,(11):9-9.
[3] 杨柳,路元巧.浅析青少年科普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海峡科学,2012,(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