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集综合性和开放性于一体的学科,语文的教学功能和目标是多样性的,而生命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文章将就初中语文中的生命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生命教育 探讨反思
语文是最具人文特色的学科,散发着强烈的人文精神。而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以人为本,就是要解放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心智,提升人的适应能力,并强化人的生命价值观。不论是学生个体,还是语文教育本身,都需要生命教育的切入。而在当前的语文教育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功利性依然占据着主导位置,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生命教育本身,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笔者认为,在新课改之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适当的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
一、用语文,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我们所说的生命意识,指的是人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先天基因,以及后天教化之下,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欲求,也直接表现为每一个现存的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其中包括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等等。对大部分初中学生而言,生命意识是模糊的,他们对生命的本质认识还有所欠缺,往往会被生活中的挫折打击,无法看到生活美的一面,这也是当前许多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所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尽可能地将生命教育融入课堂之中,不仅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更能够开启潜在深处的生命意识。
从哲学的角度上看,生命如流水,只有在急流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对于这一点,教师可以在《三个太阳》的教学中插入《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就故事本身看,“夸父”追日,实际上就是我们祖先的生命体验,而“日”无疑是祖先们生命意识的载体。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围绕“太阳”这一具象进行分析。太阳,象征的是时间,时间是生命的根本。没有时间,就不存在生命,时间的逝去,代表的是生命的不断消逝。笔者在教学中,就抓住了时间的象征“太阳”这一中心,让学生从中认识到生命的本质。
首先,笔者提问:“你认为太阳,象征着什么?”学生在这一问题下,很快进行讨论和思考,最终得出这样的认识:没有太阳,就没有光,就没有生命,因此太阳是生命的象征。
其次,笔者继续追问:“夸父追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得出答案:为了赶上太阳。笔者接着追问:“追上太阳,意味着什么?”学生讨论后得出:是为了追上时间。
最后,笔者再结合学生的讨论,进行“夸父追日”的概念性总结:夸父追日,是为了赶上太阳,也就是为了追赶时间,是为了给生命赢得更多的时间,是希望生命能够超越时间的存在,这虽然不可能,但是足见我们的祖先对生命充满渴望,是祖先们强烈生命意识的体现。祖先们对生命尚如此执著,那我们是否应该认真对待生命,是否应该在生命的有限时间内,丰富我们的生命,尊重我们的生命呢?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生命的可贵,意识到生命与时间之间微妙的关系,这能够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生命意识,能让学生对生命,对生活进行更多的反思。
二、用语文,让学生认识自己
我们进行生命教育的出发点,是为了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更是为了让学生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因此,初中语文的生命教育,也需要让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生命的美。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生命充满希望,但是很多时候又因为种种挫折而彷徨,语文教师需要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功能,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处境,能够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并能够找到自己的优点,树立未来生活的信心。对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首先,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发掘属于自己的“个性”;其次,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认识自我,找出真实的自我;再次,鼓励学生开发未被认识的潜能,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如,在《多一些宽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等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发现自己的品性,发现内心深处的灵魂,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我”,做一个能够宽容和帮助他人的“我”,做一个富有思想和高尚灵魂的“我”。
三、用语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大自然的一切生命
能够发现自己的美,是对自己的尊重,能够发现别人的美,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豁达,能够超越人类之上,认识整个世界的美,是一种精神。对初中学生而言,过于深厚的哲理并不容易被读懂,但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去提升自己的思想品性和灵魂深度。我们所说的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人自身的生命教育,还是整个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命教育。也就是说,学生的生命意识,包括对自身生命存在的思考,更包括对整个自然界生命存在的反思。特别是在地球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关于环保的课题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对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产生敬畏之心。
如,在《我骄傲,我是一棵树》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将自然生命之美,作为教学的思想核心,让學生在学习中,认识自然之美,尊重自然之美,学会用欣赏和尊重的目光去看待自然。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让学生在语文的大千世界中,认识生命,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并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将更多的人文知识融入其中,将更多的自然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
参考文献:
1.刘冬梅.初中语文导语设计略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5期.
2.庞淑平.探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0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生命教育 探讨反思
语文是最具人文特色的学科,散发着强烈的人文精神。而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以人为本,就是要解放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心智,提升人的适应能力,并强化人的生命价值观。不论是学生个体,还是语文教育本身,都需要生命教育的切入。而在当前的语文教育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功利性依然占据着主导位置,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生命教育本身,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笔者认为,在新课改之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适当的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
一、用语文,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我们所说的生命意识,指的是人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先天基因,以及后天教化之下,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欲求,也直接表现为每一个现存的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其中包括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等等。对大部分初中学生而言,生命意识是模糊的,他们对生命的本质认识还有所欠缺,往往会被生活中的挫折打击,无法看到生活美的一面,这也是当前许多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所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尽可能地将生命教育融入课堂之中,不仅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更能够开启潜在深处的生命意识。
从哲学的角度上看,生命如流水,只有在急流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对于这一点,教师可以在《三个太阳》的教学中插入《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就故事本身看,“夸父”追日,实际上就是我们祖先的生命体验,而“日”无疑是祖先们生命意识的载体。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围绕“太阳”这一具象进行分析。太阳,象征的是时间,时间是生命的根本。没有时间,就不存在生命,时间的逝去,代表的是生命的不断消逝。笔者在教学中,就抓住了时间的象征“太阳”这一中心,让学生从中认识到生命的本质。
首先,笔者提问:“你认为太阳,象征着什么?”学生在这一问题下,很快进行讨论和思考,最终得出这样的认识:没有太阳,就没有光,就没有生命,因此太阳是生命的象征。
其次,笔者继续追问:“夸父追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得出答案:为了赶上太阳。笔者接着追问:“追上太阳,意味着什么?”学生讨论后得出:是为了追上时间。
最后,笔者再结合学生的讨论,进行“夸父追日”的概念性总结:夸父追日,是为了赶上太阳,也就是为了追赶时间,是为了给生命赢得更多的时间,是希望生命能够超越时间的存在,这虽然不可能,但是足见我们的祖先对生命充满渴望,是祖先们强烈生命意识的体现。祖先们对生命尚如此执著,那我们是否应该认真对待生命,是否应该在生命的有限时间内,丰富我们的生命,尊重我们的生命呢?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生命的可贵,意识到生命与时间之间微妙的关系,这能够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生命意识,能让学生对生命,对生活进行更多的反思。
二、用语文,让学生认识自己
我们进行生命教育的出发点,是为了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更是为了让学生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因此,初中语文的生命教育,也需要让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生命的美。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生命充满希望,但是很多时候又因为种种挫折而彷徨,语文教师需要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功能,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处境,能够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并能够找到自己的优点,树立未来生活的信心。对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首先,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发掘属于自己的“个性”;其次,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认识自我,找出真实的自我;再次,鼓励学生开发未被认识的潜能,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如,在《多一些宽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等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发现自己的品性,发现内心深处的灵魂,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我”,做一个能够宽容和帮助他人的“我”,做一个富有思想和高尚灵魂的“我”。
三、用语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大自然的一切生命
能够发现自己的美,是对自己的尊重,能够发现别人的美,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豁达,能够超越人类之上,认识整个世界的美,是一种精神。对初中学生而言,过于深厚的哲理并不容易被读懂,但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去提升自己的思想品性和灵魂深度。我们所说的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人自身的生命教育,还是整个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命教育。也就是说,学生的生命意识,包括对自身生命存在的思考,更包括对整个自然界生命存在的反思。特别是在地球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关于环保的课题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对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产生敬畏之心。
如,在《我骄傲,我是一棵树》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将自然生命之美,作为教学的思想核心,让學生在学习中,认识自然之美,尊重自然之美,学会用欣赏和尊重的目光去看待自然。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让学生在语文的大千世界中,认识生命,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并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将更多的人文知识融入其中,将更多的自然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
参考文献:
1.刘冬梅.初中语文导语设计略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5期.
2.庞淑平.探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