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课堂教学中,讲授的教学形式会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对大学生创造性的发展造成弊处。本文在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作者本人教学实践,提出了“反诘”课堂教学,并根据课堂实例介绍了其操作方法及实施效果。旨在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关键词]大学生;创造性;反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249-01
创造性是个体能够独立产生新异的,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过程。其中要求个体需具备主动性、独立性,产品需是首创的,有社会价值的。个体能够具备创造性,使自身的独创性思维成果能够顺利涌现,就需不断对于知识经验进行加工重组产生出新产品,这对个体思维的主动性,流畅性,灵活性就有较高要求。
根据我个人在大学执教期间的思考,发现大学课堂教学,尤其是人文社科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为主,积极突显了教师对于知识的分析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但学生处于听课状态中,更容易被教师生动的讲解所吸引,自身在大量信息涌入过程中无法自主思考。在课后进行回味反思对于学生回忆总结加工的要求较高,绝大多数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另部分课堂中学生以记笔记,记录概念性知识为主,只能做简单笔录,连提炼能力尚缺乏,更无法独立加工。
从学生角度看,長期的被动接受亦造成了一些不良现象:1.缺乏灵活性。上课若遇到提问,很多学生会头脑一片空白答不上来。所以再生动的课堂也需要学生高度的主动参与。2.流畅性不足。在学习完某概念之后,复习提问,学生无法顺利表达。比如讲到“后象”,在解释完后象这一概念及一些生活中常见例子给学生当堂体验后提问,大多数学生无法表达“后象”是怎样一种现象,而回答说“知道就是那样”。3.在知识理解过程中易局限于对概念的字面理解,不善于掌握概念结构,难以形成知识系统倾向于对无意义成果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难以从深广度上把握知识,从而对其进行组织加工,分析综合,有碍于创造性思维成果的萌发。针对以上几种现象,为了能真正意义上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我在部分课堂中试用了自己的“反诘”课堂教学。其中整节课使用过的就是在公共心理学中讲至创造性思维这一部分的“头脑风暴法”时。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提出某观点-学生准备-发表个人观点-教师有针对性提问-辩解-(师或生)追问-辩解。
二、原则:1.不反对任何观点,而是提出质疑反问。2.不即时评价,但要提醒能促进延伸思考的关键点。3.支持多种观点,但要接受诘问。4.问至学生无法迅速辩解时请他保留问题自主思考。
三、对于“提问回答”过程中“提问”的解释:此方法是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为创造性培养起了促进作用还是只给学生徒增压力的关键点在于教师“提问”、“追问”的科学性。1.针对性。要针对的是学生可能散乱的思想表达中隐藏的根本观点和症结。比如在案例“教师判错题但当众批评某成绩优秀学生,第二天发现错误又当众道歉”事件中,学生所受的伤害是什么。学生分析很多总结为“自尊心”受伤害,而事实上是被案例中“当众批评”所牵引,有感觉但无法表达,那么教师需明确其中的根源,即“信任”的因素,这样才能有效提问。2.启发性。提问并非简单的旧知识重复,更非将学生思考引入固定知识的死胡同。可运用正反例证反诘。3.扩充、衍生。提问应是在学生回答知识基础上将其知识点引入关联知识,引进知识系统的过程,所以要更高一个角度。4.鼓励多种问答。5.当学生被教师有意识误导时要提醒其保持自主独立思考。
四、目的及预期效果:1.锻炼反应能力,即敏捷性。能对于问题迅速反应。2.锻炼承压思考能力。这是意志力的培养,也是抗压力的锻炼,坚韧、积极是创造性产生的重要环境。3.主动反思。在思考是学会反思,正向逆向思维结合。4.善于发现。在现存知识中通过加工发现新问题。5.分析、综合、衍生。形成知识网络。扩充知识。6.了解知识结构,加深知识理解。7.培养对于问题的敏感性,形成思考习惯。8.在生活中不断思考,能利用丰富的感性材料,及时把握产生灵感,激发培养创造性。
五、操作效果:按上述观点在课堂使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并作出了解释。
开始学生不适应,很有压力。被问到一定程度时有的脸红了觉得不好意思,有得说不出来因为不知道怎么说或想不出来。我就一个衍生问题问到一个学生时(关于教学方法中问题设置的),她说:“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老师您这样就是不对的,这样把我们问到无路可走”。我问:“是不是觉得答不上来很尴尬?”她肯定了。
这个是我预期的现象,但未料学生会当面提出反对。但是既然有问题就要尽可能回答。于是我解释并反问“有未发现自己有很多漏洞?”“有未发现原来可以换个角度理解?”“有未发现原来这个知识和其他知识有这个层面的联系?”“有未觉得思路变宽,想到的更多?”诸如此类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响应了我的解释,并引起讨论。课后亦有学生就未能在课堂中解决的疑问与我交流。
在这样的锻炼下,我感受到了比平时活跃的思考氛围,听到了更多产生于学生的新想法,直接感受到了此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创造性的激发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大学生;创造性;反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249-01
创造性是个体能够独立产生新异的,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过程。其中要求个体需具备主动性、独立性,产品需是首创的,有社会价值的。个体能够具备创造性,使自身的独创性思维成果能够顺利涌现,就需不断对于知识经验进行加工重组产生出新产品,这对个体思维的主动性,流畅性,灵活性就有较高要求。
根据我个人在大学执教期间的思考,发现大学课堂教学,尤其是人文社科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为主,积极突显了教师对于知识的分析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但学生处于听课状态中,更容易被教师生动的讲解所吸引,自身在大量信息涌入过程中无法自主思考。在课后进行回味反思对于学生回忆总结加工的要求较高,绝大多数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另部分课堂中学生以记笔记,记录概念性知识为主,只能做简单笔录,连提炼能力尚缺乏,更无法独立加工。
从学生角度看,長期的被动接受亦造成了一些不良现象:1.缺乏灵活性。上课若遇到提问,很多学生会头脑一片空白答不上来。所以再生动的课堂也需要学生高度的主动参与。2.流畅性不足。在学习完某概念之后,复习提问,学生无法顺利表达。比如讲到“后象”,在解释完后象这一概念及一些生活中常见例子给学生当堂体验后提问,大多数学生无法表达“后象”是怎样一种现象,而回答说“知道就是那样”。3.在知识理解过程中易局限于对概念的字面理解,不善于掌握概念结构,难以形成知识系统倾向于对无意义成果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难以从深广度上把握知识,从而对其进行组织加工,分析综合,有碍于创造性思维成果的萌发。针对以上几种现象,为了能真正意义上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我在部分课堂中试用了自己的“反诘”课堂教学。其中整节课使用过的就是在公共心理学中讲至创造性思维这一部分的“头脑风暴法”时。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提出某观点-学生准备-发表个人观点-教师有针对性提问-辩解-(师或生)追问-辩解。
二、原则:1.不反对任何观点,而是提出质疑反问。2.不即时评价,但要提醒能促进延伸思考的关键点。3.支持多种观点,但要接受诘问。4.问至学生无法迅速辩解时请他保留问题自主思考。
三、对于“提问回答”过程中“提问”的解释:此方法是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为创造性培养起了促进作用还是只给学生徒增压力的关键点在于教师“提问”、“追问”的科学性。1.针对性。要针对的是学生可能散乱的思想表达中隐藏的根本观点和症结。比如在案例“教师判错题但当众批评某成绩优秀学生,第二天发现错误又当众道歉”事件中,学生所受的伤害是什么。学生分析很多总结为“自尊心”受伤害,而事实上是被案例中“当众批评”所牵引,有感觉但无法表达,那么教师需明确其中的根源,即“信任”的因素,这样才能有效提问。2.启发性。提问并非简单的旧知识重复,更非将学生思考引入固定知识的死胡同。可运用正反例证反诘。3.扩充、衍生。提问应是在学生回答知识基础上将其知识点引入关联知识,引进知识系统的过程,所以要更高一个角度。4.鼓励多种问答。5.当学生被教师有意识误导时要提醒其保持自主独立思考。
四、目的及预期效果:1.锻炼反应能力,即敏捷性。能对于问题迅速反应。2.锻炼承压思考能力。这是意志力的培养,也是抗压力的锻炼,坚韧、积极是创造性产生的重要环境。3.主动反思。在思考是学会反思,正向逆向思维结合。4.善于发现。在现存知识中通过加工发现新问题。5.分析、综合、衍生。形成知识网络。扩充知识。6.了解知识结构,加深知识理解。7.培养对于问题的敏感性,形成思考习惯。8.在生活中不断思考,能利用丰富的感性材料,及时把握产生灵感,激发培养创造性。
五、操作效果:按上述观点在课堂使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并作出了解释。
开始学生不适应,很有压力。被问到一定程度时有的脸红了觉得不好意思,有得说不出来因为不知道怎么说或想不出来。我就一个衍生问题问到一个学生时(关于教学方法中问题设置的),她说:“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老师您这样就是不对的,这样把我们问到无路可走”。我问:“是不是觉得答不上来很尴尬?”她肯定了。
这个是我预期的现象,但未料学生会当面提出反对。但是既然有问题就要尽可能回答。于是我解释并反问“有未发现自己有很多漏洞?”“有未发现原来可以换个角度理解?”“有未发现原来这个知识和其他知识有这个层面的联系?”“有未觉得思路变宽,想到的更多?”诸如此类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响应了我的解释,并引起讨论。课后亦有学生就未能在课堂中解决的疑问与我交流。
在这样的锻炼下,我感受到了比平时活跃的思考氛围,听到了更多产生于学生的新想法,直接感受到了此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创造性的激发方面所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