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题材动画的现代化创作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tree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九大开幕报告中将“文化自信”这一理念提出,传统的民族文化也因而得到发展,然而并不是将所有的传统文化照搬,而是让其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使其趋近于现代文化的价值观。近些年的动画创作更多的是关注于民族文化,尤其是对中国动画辉煌时期动画的改编与重铸,例如2015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6年的《小门神》;2019年的《白蛇:缘起》等系列作品,其动画题材大多都来自中国古典传说、名著等方面。这些代表作品重拾“神话”这一题材,都将文化回归运用到动画题材编著上,然而这些题材的回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关键词:神话故事;现代化创作;改编
  神话题材在中国动画历史上一直是比较兴旺的题材,例如万氏兄弟创作的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以及1961年万氏兄弟的第一部彩色长篇动画《大闹天宫》等,都选自于《西游记》;1981年的《崂山道士》选自于《聊斋志异》;1999年与神话故事同名的动画《宝莲灯》等,掀起一波神话题材动画的浪潮。进入新时期,随着科学技术以及思想的发展,以神话题材作为动画这一浪潮开始消减,直到2015年国产新动画的上映,民族性的神话题材又得到了大众的关注。但这一次不再以动画的方式表现神话故事,而是以新时代的背景重新构建神话故事,为我国动画事业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   神话故事的重构建
  鲁迅先生曾指出,神话:“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意思是说神话故事有着道家、佛家、儒家传授的道德礼教。也有学者将神话故事当作历史的倒影,因此,神话故事大多反映社会现实。现如今的神话題材的动画都是根据现代社会背景重新改编的,因此神话题材的故事背景也顺应现代社会的背景改编。
  在原本的神话故事中社会等级被分为三类,一类是天界,对人间以及妖界拥有管理权;一类是人间,低于天界却高于妖界;一类是妖界,社会地位最为低下。
  在原始的神话故事中,天界为至高无上的,其拥有斩妖除魔的权力,也有管理人间的权力。而现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的分割与现象,所以导致了现代神话题材的背景,天界不再是管理人间的地方,甚至成为了服务人间的地方。例如在动画《小门神》电影中的场景表现,随处可见的现代管理以及现代建筑,除了称号没有改变其余都已经看不出仙界的样子。甚至《豆福传》中面临着现代的科技,神仙的法术也无能为力。
  民族化不能只停留在继承上,更要创新。在现代化神话题材的故事背景下,其故事也得到了创新。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魔王降世,逆天改命的故事结构完全改变了原始的故事结构,而主题思想不再是《封神演义》“顺应天命”的主题思想,而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现代思想。故事情节上摒弃了《封神演义》中“削骨还父削肉还母”的高潮情节和哪吒闹海等重要情节。《白蛇:缘起》是为爱牺牲的故事结构,故事情节是五百年前白素贞与许仙的前世许宣经历磨难,最终相爱,是《白蛇传》的前传,故事最终五百年后白素贞与许仙相逢,故事改编较大,形成了现代化的神话故事。现代化的神话故事题材的动画大多改变了原本神话故事的结构与主题思想,因此面对现代化的神话故事题材,不再延续以往将神话故事动画化的方式展现,首先要在神话故事的三个方面进行改编,分别是故事的结构、故事的主题思想、故事的情节,使其适应现代化的社会。
  ●   神话角色的再设计
  传统的神话题材动画中对于神与人之间有严格的划分,神一直是高高在上,而人一直受神的庇护,而新的神话动画处于现代社会必须进行改造才能符合社会观点,进而改变神话故事中角色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类神话故事改编中,神的身份地位的再设计是首要的重点。针对当代的社会,神话角色的旧身份地位需要有所改动来适应当代社会。例如《小门神》中“门神”这一主角,“门神”最初作为守护人民的神,是受人敬仰和敬畏的,具有英雄主义的光环。而在《小门神》中门神面临着现代社会的冲击,人们开始忘却传统,其褪去了英雄的光环,成为一个为业绩奔波的神,对于门神的角色而言他们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改变。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大圣孙悟空的角色性格由《西游记》中扬善惩恶的性格改编为一个颓废沮丧的性格;由一个民间英雄改编成一个颓废少年;而整个故事中并未出现唐三藏,而是以江流儿一个小和尚的形象出现。因此,针对于新时代的神话故事题材动画在角色的改编上将原本的角色的身份地位进行改编,使其成为顺应新时代的故事。
  角色的改编不仅是角色地位的改编,还有角色以及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情感的改编。例如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以江流儿小和尚来替代“唐僧”,他与孙悟空的关系不是师徒而是偶像与粉丝的关系,为救小和尚,孙悟空又回到自信英勇的自己。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在这个影片中哪吒与父亲之间的父子情谊成为了这部影片的一个催人泪下的部分,与《哪吒闹海》中反抗父权的思想完全相反。现代的神话题材动画在角色的改编上通过改编角色的地位、角色的关系、角色的情感以及角色的性格来符合现代观众的思维。
  ●   神话时空的再设定
  传统的神话故事题材的动画都是将神话故事作为动画的剧本,所以都是以神话故事的时空来制作,针对于现代化的神话题材动画,也会将故事发生的时空重新设定,与神话故事不同的时空才会讲述不同的神话故事。时空针对于动画而言是故事发生的时间以及地点,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的改编就需要将时空重新设定。
  例如《白蛇:缘起》的故事设定在白素贞与许仙相遇的五百年前,在这个新时空的设定下讲述了修炼五百年的白蛇白素贞与许仙的前世许宣经历磨难最终为爱牺牲的故事,一个不同于《白蛇传》的故事。
  《小门神》的故事设定在现代,讲的是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引发科技对“神”的威胁,导致门神为了业绩奔波来避免自己被淘汰,一家馄饨店依旧粘贴着门神,最终门神守护了馄饨店的故事。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设定在一个全新的时空,才可以改编一个大圣追随者江流儿,由于江流儿的出现使原本颓废的大圣又回到了往日的荣光。   这些案例都体现了对神话时空的设定是神话故事改编的基础。
  ●   现代文化的融合
  改编并不是天花乱坠随意地改编,是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将原本神话故事中宗教、封建的思想转化为社会主义思想。例如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即体现了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舍弃个体利益的思想。在现代动画中“搞笑”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调皮捣蛋、太乙真人的四川口音、脾气火爆但是爱子如命的殷夫人、结巴的申公豹以及那个壮实但嗓音尖锐的村民都是这部影片的笑点。这些笑点不仅仅是“搞笑”的代表,更体现了每个人的缺陷,以及神仙的不完美,這些“搞笑”的融入使这部影片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以及产生共鸣。《小门神》中以夜游神为主的官僚化系统、现代的交通工具以及现代化的理性管理都将故事引入到现代,使观众更能产生共鸣。
  现代化神话题材动画作为一种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宣传,时空、角色的地位身份、故事发生的背景等都是虚构的,但都是对现实社会的反射,这也是神话故事题材的动画兴起的原因。无论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亦或是《哪吒之魔童降世》都展现了对中国传统的延续与创新,从而实现中国动画电影文化内涵上建立“文化自信”。现代社会的神话故事题材动画在延续与创新上需要重新构建观众能产生共鸣的故事。文化学者叶舒宪将新神话创作分为两类,其一是将民族神话传统的某一素材进行创作;其二是提炼多种的民族文化素材,将其进行融合、研究,重新创造出全新的神话。针对学者叶舒宪的总结,神话题材的现代再创作可从故事的重构建、角色的再设计、时空的再设定以及现代文化的融合这几个方面着手,来体现神话题材动画的现代化创作。
   (作者简介:张晓叶、张倩,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叶舒宪,再论新神话主义——兼评中国重述神话的学术缺失倾向[J],中国比较文学,2007,P39—50。
  2.陈建宪,神话解读——母题分析方法探索[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3.万建中,神话的现代理解与叙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P74—79。
  4.郝翰,中国神话传说角色动画造型中的传统绘画元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2。
  5.褚亚男,传统文化资源与动画创新策略研究——以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电影为例[J],当代动画,2019,(02)。
其他文献
摘要:普善寺位于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始建于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于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成,乾隆皇帝三十八年(1773)赐名御题“普善寺”,并将宫廷造办处制作的袈裟赐予普善寺。该袈裟现收藏于内蒙古新州博物館。这件袈裟见证了普善寺的兴衰和藏传佛教传入敖汉旗的历史过程,成为展现“敖汉部落”民族发展和融合的重要文物。  关键词:普善寺;藏传佛教;袈裟;民族发展  ● 普善寺的历史沿革 
期刊
摘要: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博物馆要重新审视其宣传教育工作,应当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和发展,注重将宣传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满足社会提出的要求,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功能。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博物馆宣传教育的意义、现状及人工智能内涵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人工智能应用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对人工智能在博物馆宣传教育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人工智能;博物馆
期刊
摘要:榆林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北部,与内蒙古大草原接壤,是草原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最佳路线,为防止游牧民族的入侵和扰掠,中原历代王朝多在榆林境内修筑长城,长城的修筑很大程度上是保护了汉族的农耕文化,但也使榆林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生态环境逐步遭到破坏,促进榆林沙漠化进程。  关键词:长城;榆林;生态环境  ● 背景  榆林地处陕西省的最北端,东面临着黄河与山西隔河相望,西面连着宁夏、甘肃,北面是
期刊
摘要:江南地区的博物馆在民间剪纸文创产品开发中存在开发种类少,趣味不高、创新不足等问题。本文从江南地区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定位和江南民间剪纸的自身特点着手,提出了加大博物馆对本地剪纸发掘、研究和收藏力度,提升文创产品趣味的建议。  关键词:江南;民间剪纸;博物馆;文创  本文基于江南民间剪纸资源及博物馆的分布与发展特点,选择学者李伯重教授著名的“八府一州”说为界定范围,也就是如今的南京、苏州、无锡
期刊
人面纹饰青铜器的出现有着历史的渊源。人面纹像最早出现在史前时期的岩画中。在北方的宁夏、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等地广泛分布,宁夏贺兰山有着大量的人面像岩画分布,同时在江苏、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东南沿海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在新石器时代,人面纹饰出现在仰韶文化的彩陶中,如陕西西安出土的半坡人面网纹盆。在安徽淮河流域的蚌埠双墩遗址出土了陶塑人头像。在大汶口、龙山、良渚等文化出土的玉器中出现了不少人面
期刊
信息技术时代下,数字图像修复技术顺势而生,在文物保护中应用数字图像修复技术,有利于高度还原文物图像内容,这对文化遗产留存、文明传承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定义和特点,然后分析当前文物数字化保护现状,以及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应用意义,最后重点探究文物保护中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应用路径。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促进数字图像修复技术与文物保护实践有机结合。
期刊
摘要:广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连城要塞遗址与友谊关”, 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军事、科技、艺术、社会和研究价值的文化遗产。其中,凭祥和龙州段是连城要塞遗址的精华所在,遗产最集中、数量最多。通过对凭祥、龙州段遗址的调查和研究,为进一步做好遗址的保护、研究和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广西;连城;凭祥;龙州;遗址;调查  广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连城要塞遗址与友谊关”,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军事
期刊
摘要:民国时期中外思潮相互碰撞、影响,自由意识萌发、释放,社会的变革催生出不同的经济发展产物,由此商业美术逐渐向艺术设计进化,商业美术在提供审美需求的同时为传递信息和争取利益而服务。在工业进步的基础上,印刷技术的发展对商业印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产品的装饰装潢、推销广告等产业应运而生,并迅速繁茂起来,成为我国近现代平面设计的雏形。  关键词:民国时期;商业印刷品;平面设计  ● 民国时期商业美
期刊
摘要: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受中国的立碑供奉纪念的影响,与中国古代的碑刻相结合,于是产生了佛教造像碑。佛教造像碑是一种具有特殊形制的宗教造像形式,是古代将佛像雕刻在石头上的碑刻,在其碑上开龛造像,并在碑上雕刻供养人、造像人姓名、官职、籍贯、造像缘由、祈福内容、造像时间、地点等。本文以张龙达造像碑为例,对其造像碑上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及碑上所体现的造像风格进行考释和分析,对其碑上体现的问题进行解读,得
期刊
摘要:张永造像是北魏武帝灭佛后的最早单体造像之一,是在《法华经》思想影响下的弥勒造像。主尊弥勒,与释迦、多宝二佛并坐组合,反映了5世纪北方影响最大的“三世佛”思想;佛像背面雕刻佛传、本生等故事图像,内容选取以北魏所倡导的“孝”道精神为准则。造像沿袭了犍陀罗晚期佛像表现形式,是北魏中期中亚与我国北方的宗教艺术交流的案例。  关键词:张永造像;弥勒佛;法华经;三世佛;佛教故事  现藏于日本藤井有邻馆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