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修长城对榆林生态环境的影响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ie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榆林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北部,与内蒙古大草原接壤,是草原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最佳路线,为防止游牧民族的入侵和扰掠,中原历代王朝多在榆林境内修筑长城,长城的修筑很大程度上是保护了汉族的农耕文化,但也使榆林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生态环境逐步遭到破坏,促进榆林沙漠化进程。
  关键词:长城;榆林;生态环境
  ●   背景
  榆林地处陕西省的最北端,东面临着黄河与山西隔河相望,西面连着宁夏、甘肃,北面是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而向南是草原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最佳路线。榆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万多年前,就是“河套人”的生息繁衍之地。新石器时代晚期,华夏祖先们就在榆林神木的石峁建了方圆4平方公里的大型史前石城。商代榆林的清涧县为游牧部族鬼方栖居地。西周时境内多游牧民族占据。春秋战国时晋、魏、秦的疆土都延伸到这里。秦统一六国后,是秦三十六郡之一的上郡。汉武帝时榆林城北的古城滩设龟兹属国都尉治所来安置降民。三国至唐之前,多属少数民族政权统辖:三国至西晋,是羌胡之地。东晋匈奴铁弗部的赫连勃勃建大夏国,筑大夏国都统万城。南北朝时设统万镇、夏州等。唐贞观二年,榆林分属夏、绥、银州。宋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建西夏国,榆林又归西夏统辖。元代长城以南为农耕地,长城以北为游牧地。明洪武二年(1369)始有榆林庄,永乐元年(1403)置榆林寨,成化七年(1471)建榆林卫,成化九年(1473),将延绥镇治所由绥德迁往榆林城,辖长城三十六营堡,成为明九边重镇之一。清代将榆林卫改为榆林府。民国时榆林为陕北道,陕西蒲城人井岳秀统治近20年,榆林民风淳朴、治安良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必争之地。各朝各代多在此筑城建防,尤其是为防草原游牧民族而筑的长城,给榆林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明显的影响,促进榆林地区沙漠化进程。
  ●   长城对榆林生态环境的影响
  历史上的榆林地区并不是“山高尽秃头,灘地无树木,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的荒凉之地,而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这里有成片的水田,有茂密的森林,有碧绿的草原,还有成群的牛羊马匹。榆林境内出土的史前遗址和汉代墓葬就是很好的证明。榆林神木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峁遗址,占地4平方公里,比5个故宫的占地面积还大,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重组成,在皇城台出土了大约几十万头左右的绵羊骨头。考古专家认为,4000多年前的这里,地貌起伏缓和,河流交汇,水草丰美,周边不仅种植农作物,还有大量的草原羊群,是农牧业都发达的地区,下然如何会建起一座规模如此宏大的古城呢?汉朝尚书令虞诩在给汉顺帝上书的《议复三郡疏》里也记载,这里“沃野千里,谷稼殷积……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榆林境内出土的汉代墓葬壁画也描绘了许多的农耕农作图、放牧图、狩猎图等,侧面反映出秦代乃至东汉时期榆林还是一个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环境优美的绿洲。然“北控河套,南屏关中,东扼雁朔,西卫宁夏”的重要地理位置使榆林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争夺战此消彼长。争得榆林之地者多在榆林与内蒙接壤之地修筑长城以防草原游牧民族的侵扰,在榆林境内筑过长城的朝代有战国七雄的魏、秦两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秦朝、隋朝及明朝这几个朝代,他们筑长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农耕产业,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在长城的修建和使用过程中,逐步就引起了榆林生态环境的变化。
  2.1在建筑长城的过程中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
  长城属于军事设施,其主要功能是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多易守难攻。战国时期,魏所修筑河西长城经榆林境内的绥德、米脂,至榆阳区的鱼河堡。秦惠文王至秦昭襄王时期所筑的长城到陕西,一支经绥德到上郡治所,一支经靖边北折东行至榆阳、神木,最后到内蒙古十二连城附近的黄河岸边。秦统一六国后修的万里长城经榆林境内的靖边、横山、神木、榆阳等地。隋为防北方突厥入侵,修了西起宁夏经定边、靖边、横山、榆阳、神木、府谷,跨内蒙鄂旗到达山西大同的长城。而明是在榆林筑城规模最大,用工最多,且修筑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大边二边长城及延绥镇三十六营堡组成的军事防御工程为明北方边疆的安定起了重大的作用。榆林历代所修的长城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建造特征。府谷长城以本地黄土夯筑为主,土质纯净,并利用梁峁沟壑等自然险共同构成防御体系,建筑外侧多包砖。神木长城多利用悬崖沟壑等自然险与夯筑墙体一起形成防御体系,夯筑黄土墙体中含有大量的料礓石,部分墙体用片石或石块垒砌,建筑外侧多包石头。榆阳、横山、靖边等多沙之地修筑的长城以夯筑为主,夯土中夹杂大量的沙土,建筑多包砖。在定边荒漠草滩地区的长城以夯筑而成,夯土中含大量的细沙,盐碱含量较大,建筑外侧多包砖块。总之,榆林长城有的筑于起伏的黄土梁上,有的筑于平坦的毛乌素沙地里,有的依山形随地势,或铲削或挑堑成墙,无论哪种,其建筑材料多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筑城建堡所用的大量砖块、石灰等都是就近烧制而成。烧制这些砖块、石灰等要砍伐大量的树木柴草,做烧砖烧灰的燃料。夯墙用的成吨黄土沙石等都是随处挖取。恣意的攫取势必破坏了植被,破坏了土地,进而引起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等生态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长城附近,对榆林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明显的。
  2.2长城线上发生战争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变化
  历史上榆林的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北控河套,南屏关中,东扼雁朔,西卫宁夏,为九边锁钥,雄镇三秦,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秦汉时就已将长城修到阴山山脉,连绵起伏的阴山是一道天然的分界线,游牧民族从苦寒的高原下到阴山脉的南麓,就有了一定的农业缓冲带,更别说阴山以北的河套平原了,游牧民族农业种植有限,向河套平原挺进及越过长城到汉民族居住地来掠夺成为必然,而在冷兵器时代,“一墙可抵百万兵”,游牧民族能骑善射,他们的骑兵虽有优良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攻击力,但对于城垣防御却无能为力,榆林境内的长城虽有部分是少数民族政权修筑的,但大多都是汉族统治者为防北方游牧民族而修建的,在长城线上发生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长城并不是防御的最前线,而是攻击的起始线和交通线,纵深之地才是敌我双方的主战场,防守的这一方将长城以外相当宽阔地带的树木砍伐干净,以利于防守;而进攻一方不可避免要在战争中踩踏损坏植被。这种现象主要分布在长城沿线,对榆林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2.3驻军屯田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
  榆林北部是广阔的沙漠和草原,地势平坦,利于游牧民族的骑兵驰突,北方游牧民族屡次向南攻掠,使边民苦不堪言,为保障边疆安全,戍边将士数量庞大,秦时大将蒙恬领三十万驻守上郡,明时仅榆林镇的驻军达五万多人,解决驻军口粮成为边防事务的重中之重,所以长城沿线屯田垦荒成为必然。屯田垦荒对巩固边防和社会安定起到了保障作用,但另一方面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由于其沿线的山地、高原较多,地形坡度较大,而且春季多风沙夏季多暴雨,因此土壤水蚀和风蚀都很强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从秦代起,榆林地区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争频繁,战火弥漫,人口增多,为保障生存滥垦滥牧日趋严重。例如明朝在长城沿线屯田,即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明朝中期以后,人为形成的毛乌素沙漠南进,不仅淹没了榆林镇附近的土地,并且越过长城,堆埋城墙,使边将头痛不已,多次清除长城城墙积沙,但治标没治本,最终也没有成功。
  明朝中后期,蒙汉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明朝廷在榆林境内的长城沿线上开设了多处贸易互市,长城失去了军事上的重要作用,不再是防御的重点,延绥镇长城中路、西路多被黄沙掩埋,放眼望去,四面黄沙,不产五谷,严重之处,沙土埋没墩台,与城墙相平,人们骑马就可以越过长城。
  总之,屯田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很明显。
  2.4农耕扩展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变化
  长城的修筑和使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减少了北方游牧民族势力对长城以南农耕经济的侵扰和破坏,保护了农耕文明,保护了农耕生态体系,使汉族的农耕一直向北扩展。战国期,已经将长城筑到了阴山线。秦统一六国后,将燕、赵、秦长城联在一起,并在此基礎上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驻守今榆林一带,蒙恬北逐匈奴,在匈奴退出的地方设郡设县,将内地人口大量迁徙到河套地区进行屯垦,使农业扩展到了阴山以南地区。西汉前期又在秦长城基础上扩建汉长城,汉武帝北击匈奴,迁徒民众,巩固边防。公元前120年的一次关东大水,就迁关东贫民达70多万到陇西、上郡等。大量的移民和戍边士卒在荒凉的原野上开辟耕地,种植谷物,加之黄士高原原有的农耕产业,新兴的农业尤为繁荣,堪与关中平原相媲美,在当时被称为“新秦中”。但黄土高原位于森林草原过渡地带,气候较干旱,降水也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所以黄土高原适宜于农、林、牧结合,而盲目的扩展农耕,势必破坏森林和草原,使失去植被保护的土地流失日趋严重。西汉末年土地破坏就已经相当的严重了,“新秦中”农业区开始衰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流入黄河,使黄河泥沙剧增,黄河下游洪涝频繁。盲目的农业扩展引起生态环境变化显然也是明显的。
  ●   结语
  总之,修筑长城对榆林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种恶性循环,首先是地表植被破坏,裸露的地表引起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大量的黄土泥沙流入黄河从而影响河流和地下水等水文条件,河流不畅又引起大气层下面的变化而影响气候,并使气象灾害增加。长城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使榆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促进榆林地区土地沙漠化进程。
  (作者简介:叶改芸,文博馆员,大学本科,单位:榆林市长城保护中心)
  参考文献
  1.孔繁德,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的破坏与长城位置的移动,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
  2.王富春,榆林的历代长城,陕西省榆林协力印刷厂,2015年12月。
  3.惠永明,榆林纪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其他文献
素有“康熙彩硬”“康彩恢奇”之称的康熙五彩,为清代彩瓷中的名品,有着极高的声誉。其因采用单线平涂法施彩,彩料浓艳深厚、透澈莹亮,而彩烧温度较粉彩略高,画面给人以艳丽、坚硬的感觉,故又称“硬彩”。它与后来具有柔和感的粉彩,是迥然不同的。但康熙以后,随着粉彩瓷器的盛行,五彩瓷器少有生产;且康熙五彩往往被作为摹古的对象,故康熙五彩又被称作“古彩”。  传世的康熙五彩器型较多,有各式瓶、花盆、盘、碗等,纹
期刊
古代避瘟驱疫,以香药熏治最为盛行。古代燃香器具熏炉既作为祛病养生的工具,更是我国的文物瑰宝,彰显出古人的智慧与传统艺术价值。本文以满城汉墓出土熏炉为例,阐释汉代熏香历史、熏炉的种类及熏香在古代防疫发挥的作用。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暴发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和健康。为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中医药广泛参加新冠肺炎治疗,深入介入诊疗全过程,发挥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成为抗疫“中国方法”的重要组
期刊
2019年7月27日,龙泉剑瓷作品爱心拍卖会在广东东莞举行,现场展出和拍卖的100件青瓷、宝剑作品,均为浙江省龙泉市新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龙泉青瓷新力量联盟、龙泉宝剑新力量联盟)会员中的高级工艺美术师的精品力作。当晚,涨幅最高的一件拍品,从3000元拍到了20000元,而创造这个纪录的,是一位当时年仅23岁的龙泉青瓷新秀——柳佳昊。这件名为《腰缠万贯》的青瓷作品,以唐代流行的酒樽样式为造型(图1)
期刊
摘要:1983年南越王墓的发现,是岭南考古的重大成果,墓葬出土各类随葬品千余件。史书中关于南越国的记载较为简略,南越王墓为研究南越国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本文试从南越王墓的考古发现出发,探讨墓中所反映的南越王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内涵。  关键词:南越王墓;南越国  ● 西汉南越王国的历史及疆域  秦兼并六国,统一岭南,在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三郡。秦末大乱时,南海尉赵佗兼并桂林和象郡,
期刊
摘要:红色文创产品作为红色文化的载体,不仅对当地红色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满足了大众的文化需求。优秀的红色文创产品不仅能带动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文化水平。本文以彭德怀纪念馆为例,立足于地方文化特色,以传承红色文化为目的,运用版画艺术形式,以彭德怀红色文化为主题,提取彭德怀红色文化的元素,以此来进行红色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关键词:红色文化;彭德怀纪念馆;
期刊
摘要:《甘露王图》是韩国举办“水陆斋”等荐度亡灵仪式时供奉所使用的佛教题材绘画,与中国水陆画同宗同源,其性质大致相同。朝鲜王世为了荐度亡灵,在全國范围内建立了大量的“愿刹”,首尔的弥陀寺便是首尔地区的“愿刹”之一。虽然佛教在朝鲜时期受到了排挤,但是朝鲜王世比较重视水陆斋,随着水陆斋的兴盛,《甘露王图》也成为了朝鲜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佛教题材绘画。  关键词:水陆;甘露王图;朝鲜后期;弥陀寺  弥陀寺
期刊
上篇通过部分传世哥窑诸多特点,论证为北宋官窑。  哥窑名称最早记载于元末《至正直记》,这之前一直称其为宋官窑。传世哥窑不会是北宋官窑的唯一产品,极大可能是北宋官窑制作过程中存在有不开片、大开片和小开片等多种官釉(小开片被后人称为哥窑)。如果我们能找到北宋大开片官釉(现代称官窑),进行相互印证,就能进一步确认北宋官窑的存在和特征。  我在藏友处见到其购于日本名古屋藏家的物品——瓜棱水盂(图1、图2、
期刊
毓庆宫位于紫禁城内廷东路,是康熙年间专门为太子胤礽建造的宫殿。雍正、乾隆时期,毓庆宫成为诸皇子居住之所,皇子时期的嘉庆帝便居住在此。嘉庆帝对毓庆宫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以毓庆宫为主题的诗句贴落,为了保护和延续贴落画寿命,再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采取古代书画的传统修复技术对其进行重新修复,使这幅佳作最终重现原貌。  一、毓庆宫贴落画的时代风格及历史特点  毓庆宫是嘉庆帝皇子时代读书之处
期刊
摘要:普善寺位于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始建于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于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成,乾隆皇帝三十八年(1773)赐名御题“普善寺”,并将宫廷造办处制作的袈裟赐予普善寺。该袈裟现收藏于内蒙古新州博物館。这件袈裟见证了普善寺的兴衰和藏传佛教传入敖汉旗的历史过程,成为展现“敖汉部落”民族发展和融合的重要文物。  关键词:普善寺;藏传佛教;袈裟;民族发展  ● 普善寺的历史沿革 
期刊
摘要: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博物馆要重新审视其宣传教育工作,应当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和发展,注重将宣传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满足社会提出的要求,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功能。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博物馆宣传教育的意义、现状及人工智能内涵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人工智能应用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对人工智能在博物馆宣传教育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人工智能;博物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