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芯国际”的速度神话走到了一个危情时刻。海外上市,只能暂解张汝京的燃眉之急,他必须更精确地踩好步点
海张江开发区张江路18号,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总部大楼门前,各国彩旗迎风招展,上午9点,上班的员工们步履匆忙,脸上洋溢着笑容。不久前,他们得到了一个消息:公司将于2004年初以3倍于公司总值,即高达7.5亿至10亿美元的筹资额于美国和香港两地上市。中芯国际公司实行全员持股制,这意味着,员工们手中的股票价值将几倍增长。“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一位员工笑眯眯地说。
知情人士透露,中芯国际在香港及纽约证交所挂牌一案,已经敲定由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担任全球协调人(Global Coordinator),并由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共同担任全球簿记人。摩根大通(JP Morgan)在入选全球簿记人资格后,因不堪与三流投行德意志银行齐名,在力争较德意志银行重要的位置时,被中芯国际取消承销资格。
对于上述消息,中芯国际资深院士张德江不予置评,但他向《今日东方》表示,将很快公布上市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
仓促上市
“根据日前公布的数据,中芯国际2002年亏损约9235万美元,在这个时候大张旗鼓准备上市,似乎稍显仓促。”一位著名投资银行的分析员认为。对于这个说法,中芯国际的融资部门一再否认,“我们从创立之时就已经开始准备海外市场上市”。
中芯国际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公司,于2000年4月注册于英属开曼群岛,总部位于上海,创始人和执行总裁为台湾芯片巨子张汝京。该公司创立三年,其惊人的发展速度被视为是“诞生在张江的奇迹”。
中芯国际创造了世界最快的芯片厂建厂纪录——从2000年8月1日打下第一根桩到2001年9月25日正式建成投产,前后只用了13个月;作为中国第一家8英寸专业芯片代工厂(foundry),改变了中国的芯片制造落后于国际先进工艺三、四代的现状,从0.25微米过渡到0.14微米的工艺--国际一流技术,仅仅用了两年时间。上海一厂更被《半导体国际》(Semiconductor International)杂志评为“2003年度最佳半导体厂”,并授予世界一流厂房的最高荣誉。
不过,国泰君安北京研究部分析师肖利娟认为,中芯国际盈利目标的实现尚需时日。按照中芯融资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2年中芯的营业收入估计在1亿美元左右。而中芯一期总投入达到14.8亿美元,假设60%投资于生产设备,这些设备需要在5年内折旧,粗略估计中芯目前要实现年盈亏持平并实现股东们的高回报期待,年生产订单总量应该在5亿美元左右。
至于张汝京日前曾经透露的“今年年底中芯能够实现盈亏持平”,应该是当月持平,估计最理想也只能是当季盈利。根据业界的平均水准,量产后需要4~5年时间芯片制造公司才能实现盈利,若按此常规计算,中芯当年收支持平最快也应该在2005年。
从目前美国、香港股市情形来看,芯片业发展依然处于低谷,高科技股并不被市场看好,受欢迎的是那些已经具备盈利能力的企业。可能也是因为意识到这些因素,中芯方面已经将上市日程从原计划今年年底延迟到明年年初。
“2004年第一季我们应该盈利有望”,中芯国际公关部负责人黄贵美强调。“中芯国际运营能力正在逐步提升,到今年年底,月产能有望突破6万片。”而一位中芯国际台湾订货商反映,随着其产能供不应求,中芯国际已经调高了其0.20微米制程的SDRAM和SRAM的代工价格,每片从先前的500美元提高到600~700美元。据说中芯国际还打算在第三季度早些时候提高0.18微米和0.20微米的逻辑晶片价格。
股东压力
张汝京的压力之一来自于股东。
1997年,张汝京全身心创办了台湾第三大芯片代工厂世大积体;2000年,该公司被张忠谋收购后,张在台湾如同“被缴了枪的战士”。张不得已单枪匹马北上,转战张江,凭借创办世大积体,以及在德州仪器的多年建厂和管理经验,获得了上海市政府、国际投融资机构、大企业、中国四大商业银行的青睐,顺利融到了初始投资14.8亿美元。
根据中芯国际融资部门提供的数据,其中10亿美元来自股东资金,4.8亿为四大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股东包括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港股0363)、高盛、汉鼎亚太、华登国际、汉鼎亚泰、祥峰投资(新加坡)、张江高科等共16家。
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港股0363) 是上海市政府全资拥有的窗口公司,2002年总资产达到320亿港元,持有中芯国际17%股份,为第一大股东。2000年4月,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与中芯国际及其他合资方签订了入股协议,上实控股投资1.1亿美元(约8.85亿港元),占中芯11%的股份,后来追加投资后,上实控股目前占中芯17%的股份。
入股之初,上实控股的管理层纷纷表示,芯片制造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中芯从事半导体芯片专业化生产,可以拓展上实控股未来收益成长空间。但2002年上实公布的年报显示,对中芯投资是上实业绩下滑的主要根源之一 ——中芯给上实带来直接投资亏损达到1个多亿港币。
另外,上实资本运作比较频繁,对资金需求很大。上海实业负责人曾经坦言将通过投资收购实施跨国经营。
北大青鸟旗下的青鸟环宇曾累计投资5亿港元给中芯国际,占中芯国际5.29%股权,但是投资资本金3.9亿元至今尚欠银行。本来,北大青鸟是想通过青鸟环宇于2002年增发新股来筹集认购资金的,可鉴于香港股市以及青鸟环宇的股价表现欠佳,直到2003年6月份,公司才拿到中国证监会关于增发H股的批文,总融资额不到1亿港币,难抵银行的贷款。
青鸟环宇的3.9亿人民币银行贷款迫在眉睫,中芯自身4.8亿美元贷款的还贷期限转眼即到。
但从目前的总体经营情况来看,中芯不仅不能回报股东,反而需要加大投入。今年早些时候,张汝京就曾经宣布,要增资4亿美元扩大上海一期的产能,而北京工厂对资金的需求更大。
自2001年以来,全球芯片业一路下滑。至今台机电、联电8英寸生产线饱和程度都不到8成,中芯国际的情况不会更好。中芯国际的个别投资者认为“陷入误区”,似乎颇有悔意。尽管大陆有着神话般的前景,但是,和任何成熟的高科技行业一样,芯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玩得转的。
中芯像一头胃口极大的吃钱怪兽。这让不少股东感到头疼。
中芯国际如果能够按照预期按账面值3倍发售新股,股东们持有的股份市值便水涨船高,如上市由目前的1.856亿美元上升至10.2亿美元,或由每股1.6元升至8.8元。
“这对于某些风险投资商和国内背景资本的退出是一个好机会。”国泰君安分析师肖利娟如是说。即使不退出,中芯上市的消息也能够给这些投资者的上市公司带来利好消息,带动股价的上升。
张汝京的算盘
对于张汝京来说,上市是缓解各方矛盾的一个好机会。
阻击对手、并购、策略联盟都需要大量资金,而海外上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募集资金。
据美林证券统计,仅上海一地,到2005年,就将有12家芯片厂落成使用,NEC、飞利浦、摩托罗拉、三星、英特尔等著名企业也将在上海落地生根。
同在张江园区,中芯就有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宏力半导体。宏力半导体的董事长王文洋此前已经明确了投产时间表,2003年年初是一个底线。宏力半导体第一期8英寸建厂的总投资额约为16亿美元,在未来十年总投资额将超过60亿美元。
更加强大的对手是台积电和台联电,这两家台湾著名的芯片代工企业从2002年开始了在大陆的布局谋略。
世界第三大芯片代工企业——新加坡特许半导体近日也在上海悄无声息地建立了办事处。
随着代工厂商的日益增多,利润必然摊薄,订单将会更多地流向知名度高、制造工艺先进、质量稳定的大厂。台积电和台联电两个芯片巨头占据着超过70%的市场份额。
对于中芯这样的企业而言,提高制造技术和市场知名度迫在眉睫。中芯国际走了一条“股权换技术,产能换订单”的策略联盟道路。这个策略不仅让中芯国际获得技术,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客户。
2002年12月,中芯国际与德国英飞凌(Infineon)签订DRAM代工协议,英飞凌将把其0.14微米的DRAM沟道式技术转移给中芯,并考虑今后转移0.11微米技术。
与英飞凌合作之前,中芯国际还从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厂商新加坡特许半导体那里取得0.18微米标准逻辑制程技术及专利使用权,从日本东芝获得低功率静态存储制程技术(Low power SRAM)的授权和订单等。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中芯的股东中,上实(17%)、高盛(大于11%,小于17%)、汉鼎亚太(接近11%)、张江高科(5%)、北大青鸟(5%)、管理层和员工持股(13%)、华登国际和祥峰投资(新加坡)持股分别在5%以上,上述股东掌握的股权就有75%左右,加上另外8家股东中芯股份基本上都是“名花有主”,如果不上市,中芯能够用于合作的股份已经非常有限。这些只有通过上市才能实现:海外上市,某些股东套现退出,退出的股份用于策略联盟;上市后,公司经营业绩理想,获得配股权,再用于股权交换。
由于美国对中国的技术管制的限制,摩托罗拉的天津MOS-17厂不能获得最新技术的转让,其产品并不能满足摩托罗拉手机和设备生产的需要。因此,天津MOS-17对摩托罗拉而言已是鸡肋。早在一年前,摩托罗拉跟中芯国际接洽并欲出售天津MOS-17厂部分股权给中芯的事情就已在业内传得沸沸扬扬。MOS-17厂作为天津半导体集成生产中心投资的重中之重,总投资额达到了10亿美元,同时也是中国大陆第二家8寸晶圆的工厂。摩托罗拉方面曾经透露的交易价格是2.6亿美元。
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芯片的制造也已在向中国转移世界是最达到两家芯片制造商台机电和台联电已在大陆投资,以中国市场为根基。目前,中芯国际40%的订单都来自国内芯片设计公司,想与台机电、联电抗衡,必然需要开拓大量的国际大客户,而直接到国际资本中心上市,无疑增加了国际客户了解中芯国际的机会。
中芯国际融资部门有关负责人说:“国内A股上市要求较高,需要连续3年的盈利记录,到具备条件时我们还会在国内上市。”
“中芯国际发展的每一步都巧到了极点。” 专事集成电路风险投资的翱科公司副总裁初晓光感叹道,中芯国际的成功在于时机:它在芯片最热的时候拿到投资;在芯片最低迷的时候建厂,使得购买设备的成本很低;在芯片业回升的时候逐渐量产。而通过海外上市解决股东问题,这更是关系中芯国际未来的一件大事。
3年前,在上海市政府的帮助下,中芯国际得到了四大商业银行和国内大企业的投资,加上张汝京吸引到的海外投资,这奠定了中芯日后快速发展的资本基础。但是,虽然政府的“拉郎配”出于好心,但结果未必理想。经营思路的不同和对经营预期的不一致,容易导致管理和沟通成本的增加。羽翼丰满之后,中芯国际当然希望“自由恋爱”。
海张江开发区张江路18号,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总部大楼门前,各国彩旗迎风招展,上午9点,上班的员工们步履匆忙,脸上洋溢着笑容。不久前,他们得到了一个消息:公司将于2004年初以3倍于公司总值,即高达7.5亿至10亿美元的筹资额于美国和香港两地上市。中芯国际公司实行全员持股制,这意味着,员工们手中的股票价值将几倍增长。“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一位员工笑眯眯地说。
知情人士透露,中芯国际在香港及纽约证交所挂牌一案,已经敲定由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担任全球协调人(Global Coordinator),并由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共同担任全球簿记人。摩根大通(JP Morgan)在入选全球簿记人资格后,因不堪与三流投行德意志银行齐名,在力争较德意志银行重要的位置时,被中芯国际取消承销资格。
对于上述消息,中芯国际资深院士张德江不予置评,但他向《今日东方》表示,将很快公布上市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
仓促上市
“根据日前公布的数据,中芯国际2002年亏损约9235万美元,在这个时候大张旗鼓准备上市,似乎稍显仓促。”一位著名投资银行的分析员认为。对于这个说法,中芯国际的融资部门一再否认,“我们从创立之时就已经开始准备海外市场上市”。
中芯国际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公司,于2000年4月注册于英属开曼群岛,总部位于上海,创始人和执行总裁为台湾芯片巨子张汝京。该公司创立三年,其惊人的发展速度被视为是“诞生在张江的奇迹”。
中芯国际创造了世界最快的芯片厂建厂纪录——从2000年8月1日打下第一根桩到2001年9月25日正式建成投产,前后只用了13个月;作为中国第一家8英寸专业芯片代工厂(foundry),改变了中国的芯片制造落后于国际先进工艺三、四代的现状,从0.25微米过渡到0.14微米的工艺--国际一流技术,仅仅用了两年时间。上海一厂更被《半导体国际》(Semiconductor International)杂志评为“2003年度最佳半导体厂”,并授予世界一流厂房的最高荣誉。
不过,国泰君安北京研究部分析师肖利娟认为,中芯国际盈利目标的实现尚需时日。按照中芯融资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2年中芯的营业收入估计在1亿美元左右。而中芯一期总投入达到14.8亿美元,假设60%投资于生产设备,这些设备需要在5年内折旧,粗略估计中芯目前要实现年盈亏持平并实现股东们的高回报期待,年生产订单总量应该在5亿美元左右。
至于张汝京日前曾经透露的“今年年底中芯能够实现盈亏持平”,应该是当月持平,估计最理想也只能是当季盈利。根据业界的平均水准,量产后需要4~5年时间芯片制造公司才能实现盈利,若按此常规计算,中芯当年收支持平最快也应该在2005年。
从目前美国、香港股市情形来看,芯片业发展依然处于低谷,高科技股并不被市场看好,受欢迎的是那些已经具备盈利能力的企业。可能也是因为意识到这些因素,中芯方面已经将上市日程从原计划今年年底延迟到明年年初。
“2004年第一季我们应该盈利有望”,中芯国际公关部负责人黄贵美强调。“中芯国际运营能力正在逐步提升,到今年年底,月产能有望突破6万片。”而一位中芯国际台湾订货商反映,随着其产能供不应求,中芯国际已经调高了其0.20微米制程的SDRAM和SRAM的代工价格,每片从先前的500美元提高到600~700美元。据说中芯国际还打算在第三季度早些时候提高0.18微米和0.20微米的逻辑晶片价格。
股东压力
张汝京的压力之一来自于股东。
1997年,张汝京全身心创办了台湾第三大芯片代工厂世大积体;2000年,该公司被张忠谋收购后,张在台湾如同“被缴了枪的战士”。张不得已单枪匹马北上,转战张江,凭借创办世大积体,以及在德州仪器的多年建厂和管理经验,获得了上海市政府、国际投融资机构、大企业、中国四大商业银行的青睐,顺利融到了初始投资14.8亿美元。
根据中芯国际融资部门提供的数据,其中10亿美元来自股东资金,4.8亿为四大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股东包括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港股0363)、高盛、汉鼎亚太、华登国际、汉鼎亚泰、祥峰投资(新加坡)、张江高科等共16家。
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港股0363) 是上海市政府全资拥有的窗口公司,2002年总资产达到320亿港元,持有中芯国际17%股份,为第一大股东。2000年4月,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与中芯国际及其他合资方签订了入股协议,上实控股投资1.1亿美元(约8.85亿港元),占中芯11%的股份,后来追加投资后,上实控股目前占中芯17%的股份。
入股之初,上实控股的管理层纷纷表示,芯片制造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中芯从事半导体芯片专业化生产,可以拓展上实控股未来收益成长空间。但2002年上实公布的年报显示,对中芯投资是上实业绩下滑的主要根源之一 ——中芯给上实带来直接投资亏损达到1个多亿港币。
另外,上实资本运作比较频繁,对资金需求很大。上海实业负责人曾经坦言将通过投资收购实施跨国经营。
北大青鸟旗下的青鸟环宇曾累计投资5亿港元给中芯国际,占中芯国际5.29%股权,但是投资资本金3.9亿元至今尚欠银行。本来,北大青鸟是想通过青鸟环宇于2002年增发新股来筹集认购资金的,可鉴于香港股市以及青鸟环宇的股价表现欠佳,直到2003年6月份,公司才拿到中国证监会关于增发H股的批文,总融资额不到1亿港币,难抵银行的贷款。
青鸟环宇的3.9亿人民币银行贷款迫在眉睫,中芯自身4.8亿美元贷款的还贷期限转眼即到。
但从目前的总体经营情况来看,中芯不仅不能回报股东,反而需要加大投入。今年早些时候,张汝京就曾经宣布,要增资4亿美元扩大上海一期的产能,而北京工厂对资金的需求更大。
自2001年以来,全球芯片业一路下滑。至今台机电、联电8英寸生产线饱和程度都不到8成,中芯国际的情况不会更好。中芯国际的个别投资者认为“陷入误区”,似乎颇有悔意。尽管大陆有着神话般的前景,但是,和任何成熟的高科技行业一样,芯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玩得转的。
中芯像一头胃口极大的吃钱怪兽。这让不少股东感到头疼。
中芯国际如果能够按照预期按账面值3倍发售新股,股东们持有的股份市值便水涨船高,如上市由目前的1.856亿美元上升至10.2亿美元,或由每股1.6元升至8.8元。
“这对于某些风险投资商和国内背景资本的退出是一个好机会。”国泰君安分析师肖利娟如是说。即使不退出,中芯上市的消息也能够给这些投资者的上市公司带来利好消息,带动股价的上升。
张汝京的算盘
对于张汝京来说,上市是缓解各方矛盾的一个好机会。
阻击对手、并购、策略联盟都需要大量资金,而海外上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募集资金。
据美林证券统计,仅上海一地,到2005年,就将有12家芯片厂落成使用,NEC、飞利浦、摩托罗拉、三星、英特尔等著名企业也将在上海落地生根。
同在张江园区,中芯就有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宏力半导体。宏力半导体的董事长王文洋此前已经明确了投产时间表,2003年年初是一个底线。宏力半导体第一期8英寸建厂的总投资额约为16亿美元,在未来十年总投资额将超过60亿美元。
更加强大的对手是台积电和台联电,这两家台湾著名的芯片代工企业从2002年开始了在大陆的布局谋略。
世界第三大芯片代工企业——新加坡特许半导体近日也在上海悄无声息地建立了办事处。
随着代工厂商的日益增多,利润必然摊薄,订单将会更多地流向知名度高、制造工艺先进、质量稳定的大厂。台积电和台联电两个芯片巨头占据着超过70%的市场份额。
对于中芯这样的企业而言,提高制造技术和市场知名度迫在眉睫。中芯国际走了一条“股权换技术,产能换订单”的策略联盟道路。这个策略不仅让中芯国际获得技术,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客户。
2002年12月,中芯国际与德国英飞凌(Infineon)签订DRAM代工协议,英飞凌将把其0.14微米的DRAM沟道式技术转移给中芯,并考虑今后转移0.11微米技术。
与英飞凌合作之前,中芯国际还从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厂商新加坡特许半导体那里取得0.18微米标准逻辑制程技术及专利使用权,从日本东芝获得低功率静态存储制程技术(Low power SRAM)的授权和订单等。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中芯的股东中,上实(17%)、高盛(大于11%,小于17%)、汉鼎亚太(接近11%)、张江高科(5%)、北大青鸟(5%)、管理层和员工持股(13%)、华登国际和祥峰投资(新加坡)持股分别在5%以上,上述股东掌握的股权就有75%左右,加上另外8家股东中芯股份基本上都是“名花有主”,如果不上市,中芯能够用于合作的股份已经非常有限。这些只有通过上市才能实现:海外上市,某些股东套现退出,退出的股份用于策略联盟;上市后,公司经营业绩理想,获得配股权,再用于股权交换。
由于美国对中国的技术管制的限制,摩托罗拉的天津MOS-17厂不能获得最新技术的转让,其产品并不能满足摩托罗拉手机和设备生产的需要。因此,天津MOS-17对摩托罗拉而言已是鸡肋。早在一年前,摩托罗拉跟中芯国际接洽并欲出售天津MOS-17厂部分股权给中芯的事情就已在业内传得沸沸扬扬。MOS-17厂作为天津半导体集成生产中心投资的重中之重,总投资额达到了10亿美元,同时也是中国大陆第二家8寸晶圆的工厂。摩托罗拉方面曾经透露的交易价格是2.6亿美元。
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芯片的制造也已在向中国转移世界是最达到两家芯片制造商台机电和台联电已在大陆投资,以中国市场为根基。目前,中芯国际40%的订单都来自国内芯片设计公司,想与台机电、联电抗衡,必然需要开拓大量的国际大客户,而直接到国际资本中心上市,无疑增加了国际客户了解中芯国际的机会。
中芯国际融资部门有关负责人说:“国内A股上市要求较高,需要连续3年的盈利记录,到具备条件时我们还会在国内上市。”
“中芯国际发展的每一步都巧到了极点。” 专事集成电路风险投资的翱科公司副总裁初晓光感叹道,中芯国际的成功在于时机:它在芯片最热的时候拿到投资;在芯片最低迷的时候建厂,使得购买设备的成本很低;在芯片业回升的时候逐渐量产。而通过海外上市解决股东问题,这更是关系中芯国际未来的一件大事。
3年前,在上海市政府的帮助下,中芯国际得到了四大商业银行和国内大企业的投资,加上张汝京吸引到的海外投资,这奠定了中芯日后快速发展的资本基础。但是,虽然政府的“拉郎配”出于好心,但结果未必理想。经营思路的不同和对经营预期的不一致,容易导致管理和沟通成本的增加。羽翼丰满之后,中芯国际当然希望“自由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