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近年来,郴州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竭尽全力“兴产业、强实体、提品质、增实效”,以产业主导引领推动经济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推动产业转型,夯实发展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高质量的产业作支撑。郴州坚定不移把培育产业、发展产业、壮大产业摆在战略位置,积极对接落实全省“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和“五个100”,深入实施产业建设“六个一工程”,实行一个产业链、一名联系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组龙头企业、一个发展规划的工作机制,坚持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主抓有色金属、旅游文化、精品会展和矿物宝石、生态绿色、石墨及新材料五大重点产业,全力培育壮大九大优势产业链,推动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着力构建“结构科学、特色鲜明、绿色低碳、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引进培育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有效益、有市场、可持续的产业,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郴州抢抓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发展机遇,持续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建设,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湖南省“135工程”和“双创”升级版,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以及“一带一路”为主要目的地,瞄准“500强”和湘商会、郴商会,持续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培育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东江湖大数据、淇滨玻璃、长星新材料、明大炭素、新兴铸管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兴起。
全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迈进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和重心所在。传统产业不等于夕阳产业、过时产业。郴州立足于资源型城市的实际,始终坚守实体经济之根,把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腾退化解污染产能、无效产能、不安全产能,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从产业生态高度把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企业稳定下来,做实做强做优郴州产业基础。
着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大机遇,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郴州坚持推动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抢占产业发展先机,致力于将农业与服务业、文化与旅游、服务业与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尤其是通过会展与旅游、餐饮、酒店、物流、广告等关联业态的融合,有效提升经济综合效益,郴州市三次产业比重优化至8.5∶45∶46.5。
强化要素支撑,承接产业转移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部地区要“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加强同东部沿海和国际上相关地区的对接,吸引承接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园区建设、企业帮扶、融资渠道等要素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金字招牌。近年来,郴州不断强化发展平台、要素支撑、企业帮扶,全力做好承接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
强化园区集约集群。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经济强。郴州市按照“布局优化、产业成链、企业集群、物质循环、创新管理、集约发展”的要求,在政策细化、工作实化上入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配套政策,解决园区发展面临的产业布局、体制机制、土地利用强度等问题,提升园区对实体经济的集聚力、承载力和孵化力。加大筑巢引凤、腾笼换鸟力度,严格产业定位,合力引导招商,统筹项目落户,引导各园区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初步形成了郴州经开区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资兴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湖南广东家具智造产业园、临武矿物宝石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强化企业培植帮扶。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秉承“帮企业就是帮自己、就是稳发展、就是保民生、就是培植税源”的思想认识,郴州市委市政府把帮扶企业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深入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计划”“一企一策”等,大力支持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进一步抓实主体培育、企业帮扶及惠企政策落实,引导企业“循规、专注、创新、尽责”。运用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等业务品种,提高贷款期限与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周期的匹配度,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强化重点要素保障。用地方面,优先保障园区内重大工业项目的用地需求,加大对闲置用地的清理力度,盘活现有土地存量,既评价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又评价产业用地比例和利用强度,以及土地投入产出效益及税收贡献等。用电方面,以嘉禾经开区机械装备制造园、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纳入国家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为契机,推进园区配售电、错峰用电等能源供应改革。人才方面,实施“林邑聚才”計划,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引导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培养重点产业行业急需紧缺人才。资金方面,鼓励民营企业、民间资本、战略投资者投资工业地产项目,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加快动能转换,激活动力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郴州获得了不少国家试点和“牌子”,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等机遇,以及被列入国家规划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等。郴州市委市政府深挖潜能、拓展动能,用好用足用活特有的机遇,向更深层次的改革创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具潜力的有效需求和更可持续的协调发展迈进。 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郴州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一次办结”等重大改革,大力实施“双创”三年行动计划、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倍增计划”,加快推进创新型郴州建设,着力破解“体制机制不活、创新驱动力不强”的难题,推动改革创新走深走实,不断创优环境、激发活力。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郴州自古为“楚粤孔道”,是东部沿海与内陆地区交通联系的桥头堡、湖南的南大门,处于“一带一部”最前沿和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的多重辐射地区,拥有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各1个,省级产业园区10个。郴州市委市政府不断深化“红三角”、大湾区区域合作,加强交通设施互联、商贸物流互通、文化旅游互动,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大力开展节会招商、商会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乡情招商,提高招商精准度,促成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永驻郴州。同时,积极参与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支持本土优势产业和企业“抱团出海”“借船出海”。
积极扩大有效需求。有效需求重点在于投资和消费两方面。郴州将投资重点、投资方式、产业项目、投资来源以及投资导向作出战略性调整,高度重视产业投资的有效性。2018年,郴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9%,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全省投资考核排名第一位。同时,积极培育消费热点,优化消费结构,深入实施文化旅游体育千亿产业四年行动计划,推进旅游市场营销、主体培育壮大和服务质量提升,大力发展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消费服务,推进有利于支撑和扩大消费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使发展动能更可持续、发展潜能充分释放。
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发展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8点意见,其中一条就是“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国际一流水平,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能否吸引要素集聚的关键。近年来,郴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增强综合吸引力,打造发展新优势,先后获评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地市级案例)十佳城市和中国发展营商环境奖,城市创新竞争力进入全国百强。
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郴州旗帜鲜明地尊重市场主体、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和创业者,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综合执法改革,全面开展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反造假售假执法,规范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效纠正和坚决制止指定交易、地方保护和组织经营者垄断行为,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全面清理和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平稳推进北湖市场、马家坪市场整体搬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优化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近年来,郴州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全力优化政务服务,先后出台园区发展“20条”、工业实体经济“22条”、招商“22条”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放管服”“一次办结”改革,全面实施“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着力消除信息壁垒,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行“三重”工作机制,把服务好现有企业当作最好的营商环境来打造。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事業单位分类改革,以及价格机制改革等,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数字政府、透明政府建设助推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建设。
提升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健康向上、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反映,是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郴州是湖南历史文化名城,是湘南起义策源地、“第一军规”颁布地、“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中国女排成就“五连冠”的腾飞之地,始终坚持“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郴州精神,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拥抱海内外朋友前来投资兴业。2018年,郴州获评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中国优秀自驾游目的地、广东人最喜爱全域旅游目的地,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6.9%、23.4%。
推动产业转型,夯实发展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高质量的产业作支撑。郴州坚定不移把培育产业、发展产业、壮大产业摆在战略位置,积极对接落实全省“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和“五个100”,深入实施产业建设“六个一工程”,实行一个产业链、一名联系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组龙头企业、一个发展规划的工作机制,坚持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主抓有色金属、旅游文化、精品会展和矿物宝石、生态绿色、石墨及新材料五大重点产业,全力培育壮大九大优势产业链,推动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着力构建“结构科学、特色鲜明、绿色低碳、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引进培育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有效益、有市场、可持续的产业,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郴州抢抓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发展机遇,持续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建设,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湖南省“135工程”和“双创”升级版,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以及“一带一路”为主要目的地,瞄准“500强”和湘商会、郴商会,持续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培育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东江湖大数据、淇滨玻璃、长星新材料、明大炭素、新兴铸管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兴起。
全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迈进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和重心所在。传统产业不等于夕阳产业、过时产业。郴州立足于资源型城市的实际,始终坚守实体经济之根,把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腾退化解污染产能、无效产能、不安全产能,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从产业生态高度把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企业稳定下来,做实做强做优郴州产业基础。
着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大机遇,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郴州坚持推动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抢占产业发展先机,致力于将农业与服务业、文化与旅游、服务业与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尤其是通过会展与旅游、餐饮、酒店、物流、广告等关联业态的融合,有效提升经济综合效益,郴州市三次产业比重优化至8.5∶45∶46.5。
强化要素支撑,承接产业转移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部地区要“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加强同东部沿海和国际上相关地区的对接,吸引承接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园区建设、企业帮扶、融资渠道等要素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金字招牌。近年来,郴州不断强化发展平台、要素支撑、企业帮扶,全力做好承接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
强化园区集约集群。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经济强。郴州市按照“布局优化、产业成链、企业集群、物质循环、创新管理、集约发展”的要求,在政策细化、工作实化上入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配套政策,解决园区发展面临的产业布局、体制机制、土地利用强度等问题,提升园区对实体经济的集聚力、承载力和孵化力。加大筑巢引凤、腾笼换鸟力度,严格产业定位,合力引导招商,统筹项目落户,引导各园区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初步形成了郴州经开区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资兴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湖南广东家具智造产业园、临武矿物宝石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强化企业培植帮扶。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秉承“帮企业就是帮自己、就是稳发展、就是保民生、就是培植税源”的思想认识,郴州市委市政府把帮扶企业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深入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计划”“一企一策”等,大力支持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进一步抓实主体培育、企业帮扶及惠企政策落实,引导企业“循规、专注、创新、尽责”。运用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等业务品种,提高贷款期限与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周期的匹配度,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强化重点要素保障。用地方面,优先保障园区内重大工业项目的用地需求,加大对闲置用地的清理力度,盘活现有土地存量,既评价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又评价产业用地比例和利用强度,以及土地投入产出效益及税收贡献等。用电方面,以嘉禾经开区机械装备制造园、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纳入国家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为契机,推进园区配售电、错峰用电等能源供应改革。人才方面,实施“林邑聚才”計划,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引导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培养重点产业行业急需紧缺人才。资金方面,鼓励民营企业、民间资本、战略投资者投资工业地产项目,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加快动能转换,激活动力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郴州获得了不少国家试点和“牌子”,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等机遇,以及被列入国家规划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等。郴州市委市政府深挖潜能、拓展动能,用好用足用活特有的机遇,向更深层次的改革创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具潜力的有效需求和更可持续的协调发展迈进。 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郴州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一次办结”等重大改革,大力实施“双创”三年行动计划、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倍增计划”,加快推进创新型郴州建设,着力破解“体制机制不活、创新驱动力不强”的难题,推动改革创新走深走实,不断创优环境、激发活力。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郴州自古为“楚粤孔道”,是东部沿海与内陆地区交通联系的桥头堡、湖南的南大门,处于“一带一部”最前沿和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的多重辐射地区,拥有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各1个,省级产业园区10个。郴州市委市政府不断深化“红三角”、大湾区区域合作,加强交通设施互联、商贸物流互通、文化旅游互动,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大力开展节会招商、商会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乡情招商,提高招商精准度,促成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永驻郴州。同时,积极参与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支持本土优势产业和企业“抱团出海”“借船出海”。
积极扩大有效需求。有效需求重点在于投资和消费两方面。郴州将投资重点、投资方式、产业项目、投资来源以及投资导向作出战略性调整,高度重视产业投资的有效性。2018年,郴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9%,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全省投资考核排名第一位。同时,积极培育消费热点,优化消费结构,深入实施文化旅游体育千亿产业四年行动计划,推进旅游市场营销、主体培育壮大和服务质量提升,大力发展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消费服务,推进有利于支撑和扩大消费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使发展动能更可持续、发展潜能充分释放。
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发展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8点意见,其中一条就是“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国际一流水平,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能否吸引要素集聚的关键。近年来,郴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增强综合吸引力,打造发展新优势,先后获评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地市级案例)十佳城市和中国发展营商环境奖,城市创新竞争力进入全国百强。
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郴州旗帜鲜明地尊重市场主体、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和创业者,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综合执法改革,全面开展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反造假售假执法,规范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效纠正和坚决制止指定交易、地方保护和组织经营者垄断行为,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全面清理和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平稳推进北湖市场、马家坪市场整体搬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优化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近年来,郴州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全力优化政务服务,先后出台园区发展“20条”、工业实体经济“22条”、招商“22条”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放管服”“一次办结”改革,全面实施“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着力消除信息壁垒,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行“三重”工作机制,把服务好现有企业当作最好的营商环境来打造。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事業单位分类改革,以及价格机制改革等,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数字政府、透明政府建设助推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建设。
提升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健康向上、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反映,是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郴州是湖南历史文化名城,是湘南起义策源地、“第一军规”颁布地、“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中国女排成就“五连冠”的腾飞之地,始终坚持“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郴州精神,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拥抱海内外朋友前来投资兴业。2018年,郴州获评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中国优秀自驾游目的地、广东人最喜爱全域旅游目的地,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6.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