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PLC应用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g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介绍可编程控制器在 工业 控制领域的 应用 以及PLC在应用过程中,要保证正常运行应该注意的一系列 问题 ,并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PLC 工业控制 抗干扰 布线 接地 建议
  中图分类号:TF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5-0259-02
  一、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简介
  PLC是一种可编程的数字逻辑控制设备,早期用于开关量的逻辑控制,多用于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及电磁阀的开关动作,而控制设备的运行。传统上,这些功能是通过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系统来实现的。但由于传统的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系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点,如体积大、可靠性差、动作速度慢、接线复杂、功能少、难以实现比较复杂的控制,因此其通用性和灵活性显得相对较差。1968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GM公司)为了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要,提出要用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器取代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装置,并要求把计算机控制的优点(功能完备,灵活性、通用性好)和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的优点(简单易懂、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结合起来,设想将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的硬接线逻辑转变为计算机的软件逻辑编程,且要求编程简单,使得不熟悉计算机的人员也能很快掌握其使用技术。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公司)研制出了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并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装配线上试用成功,取得满意的效果,可编程序控制器自此诞生。多年来,可编程控制器(以下简称PLC)从其产生到现在,实现了接线逻辑到存储逻辑的飞跃;其功能从弱到强,实现了逻辑控制到数字控制的进步;其应用领域从小到大,实现了单体设备简单控制到胜任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及集散控制等各种任务的跨越。今天的PLC在处理模拟量、数字运算、人机接口和网络的各方面能力都已大幅提高,成为工业控制领域的主流控制设备,在各行各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PLC的应用领域
  目前 ,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煤炭、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 交通 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使用情况主要分为如下几类:
  1.开关量逻辑控制
  取代传统的继电器电路,实现逻辑控制、顺序控制,既可用于单台设备的控制,也可用于多机群控及自动化流水线。如洗煤厂洗选、煤场取煤、印刷机、组合机床、磨床、包装生产线、电镀流水线等。
  2.工业过程控制
  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存在一些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速度等连续变化的模拟量,PLC采用相应的A/D和D/A转换模块及各种各样的控制算法程序来处理模拟量,完成生产作业的闭环控制。PID调节是一般闭环控制系统中用得较多的一种调节方法 。过程控制现在各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
  3.运动控制
  PLC可以用于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的控制。一般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如可驱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广泛用于各种机械、机床、机器人、电梯等场合。
  4.数据处理
  PLC具有数学运算(含矩阵运算、函数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送、数据转换、排序、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处理。数据处理一般用于如造纸、冶金、食品工业中的一些大型控制系统。
  5.通信及联网
  含PLC间的通信及PLC与其它智能设备间的通信。随着工厂自动化网络的发展 ,现在的PLC都具有通信接口,通信非常方便。
  三、PLC的应用特点
  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PLC由于采用 现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使用PLC构成控制系统,和同等规模的继电接触器系统相比,电气接线及开关接点已减少到数百甚至数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在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PLC以外的电路及设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这样,整个系统将极高的可靠性。
  2.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
  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各种规模的系列化产品,可以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控制场合。除了逻辑处理功能以外,PLC大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算能力,可用于各种数字控制领域。多种多样的功能单元大量涌现,使PLC渗透到了位置控制、温度控制、CNC等各种工业控制中。加上PLC通信能力的增强及人机界面技术的发展,使用PLC组成各种控制系统变得非常容易。
  3.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
  PLC是面向工矿 企业 的工控设备。它接口容易,编程语言易于为工程技术人员接受。梯形图语言的图形符号与表达方式和继电器电路图相当接近,为不熟悉 电子 电路、不懂 计算 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的人从事工业控制打开了方便之门。
  4.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
  PLC用存储逻辑代替接线逻辑,大大减少了控制设备外部的接线,使控制系统设计及建造的周期大为缩短,同时日常维护也变得容易起来,更重要的是使同一设备经过改变程序而改变生产过程成为可能。这特别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场合。
  (2)安装与布线
  ● 动力线、控制线以及PLC的电源线和I/O线应分别配线,隔离变压器与PLC和I/O之间应采用双胶线连接。将PLC的IO线和大功率线分开走线,如必须在同一线槽内,分开捆扎交流线、直流线,若条件允许,分槽走线最好,这不仅能使其有尽可能大的空间距离,并能将干扰降到最低限度。
  ● PLC应远离强干扰源如电焊机、大功率硅整流装置和大型动力设备,不能与高压电器安装在同一个开关柜内。在柜内PLC应远离动力线(二者之间距离应大于200mm)。与PLC装在同一个柜子内的电感性负载,如功率较大的继电器、接触器的线圈,应并联RC消弧电路。   ● PLC的输入与输出最好分开走线,开关量与模拟量也要分开敷设。模拟量信号的传送应采用屏蔽线,屏蔽层应一端或两端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屏蔽层电阻的1/10.
  ● 交流输出线和直流输出线不要用同一根电缆,输出线应尽量远离高压线和动力线,避免并行。
  (3)I/O端的接线
  输入接线
  ● 输入接线一般不要太长。但如果环境干扰较小,电压降不大时,输入接线可适当长些。
  ● 输入/输出线不能用同一根电缆,输入/输出线要分开。
  ● 尽可能采用常开触点形式连接到输入端,使编制的梯形图与继电器原理图一致,便于阅读。
  输出连接
  ● 输出端接线分为独立输出和公共输出。在不同组中,可采用不同类型和电压等级的输出电压。但在同一组中的输出只能用同一类型、同一电压等级的电源。
  ● 由于PLC的输出元件被封装在印制电路板上,并且连接至端子板,若将连接输出元件的负载短路,将烧毁印制电路板。
  ● 采用继电器输出时,所承受的电感性负载的大小,会 影响 到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因此,使用电感性负载时应合理选择,或加隔离继电器。
  ● PLC的输出负载可能产生干扰,因此要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如直流输出的续流管保护,交流输出的阻容吸收电路,晶体管及双向晶闸管输出的旁路电阻保护。
  四、PLC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PLC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的设备,一般不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就可以直接在工业环境中使用。然而,尽管有如上所述的可靠性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强,但当生产环境过于恶劣,电磁干扰特别强烈,或安装使用不当,就可能造成程序错误或运算错误,从而产生误输入并引起误输出,这将会造成设备的失控和误动作,从而不能保证PLC的正常运行,要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一方面要求PLC生产厂家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设计、安装和使用维护中引起高度重视,多方配合才能完善解决问题,有效地增强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因此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工作环境
  (1)温度
  PLC要求环境温度在0~55oC,安装时不能放在发热量大的元件下面,四周通风散热的空间应足够大。
  (2)湿度
  为了保证PLC的绝缘性能,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小于85%(无凝露)。
  (3)震动
  应使PLC远离强烈的震动源,防止振动频率为10~55Hz的频繁或连续振动。当使用环境不可避免震动时,必须采取减震措施,如采用减震胶等。
  (4)空气
  避免有腐蚀和易燃的气体,例如氯化氢、硫化氢等。对于空气中有较多粉尘或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可将PLC安装在封闭性较好的地方。
  (5)电源
  PLC对于电源线带来的干扰具有一定的抵制能力。在可靠性要求很高或电源干扰特别严重的环境中,可以安装一台带屏蔽层的隔离变压器,以减少设备与地之间的干扰。一般PLC都有直流24V输出提供给输入端,当输入端使用外接直流电源时,应选用直流稳压电源。因为普通的整流滤波电源,由于纹波的影响 ,容易使PLC接收到错误干扰信号。
  2.控制系统中干扰及其来源
  现场电磁干扰是PLC控制系统中最常见也是最易影响系统可靠性的因素之一,所谓治标先治本,找出 问题 所在,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必须知道现场干扰的源头。(1)干扰源及一般分类
  影响PLC控制系统的干扰源,大都产生在电流或电压剧烈变化的部位,其原因是电流改变产生磁场,对设备产生电磁辐射;磁场改变产生电流,电磁高速产生电磁波。通常电磁干扰按干扰模式不同,分为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共模干扰是信号对地的电位差,主要由电网串入、地电位差及空间电磁辐射在信号线上感应的共态(同方向)电压叠加所形成。共模电压通过不对称电路可转换成差模电压,直接影响测控信号,造成元器件损坏(这就是一些系统I/O模件损坏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这种共模干扰可为直流,亦可为交流。差模干扰是指作用于信号两极间的干扰电压,主要由空间电磁场在信号间耦合感应及由不平衡电路转换共模干扰所形成的电压,这种干扰叠加在信号上,直接影响测量与控制精度。
  (2)PLC系统中干扰的主要来源及途径
  强电干扰
  PLC系统的正常供电电源均由电网供电。由于电网覆盖范围广,它将受到所有空间电磁干扰而在线路上感应电压。尤其是电网内部的变化,刀开关操作浪涌、大型电力设备起停、交直流传动装置引起的谐波、电网短路暂态冲击等,都通过输电线路传到电源原边。
  柜内干扰
  控制柜内的高压电器,大的电感性负载,混乱的布线都容易对PLC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
  来自信号线引入的干扰
  与PLC控制系统连接的各类信号传输线,除了传输有效的各类信息之外,总会有外部干扰信号侵入。此干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变送器供电电源或共用信号仪表的供电电源串入的电网干扰,这往往被忽视;二是信号线受空间电磁辐射感应的干扰,即信号线上的外部感应干扰,这是很严重的。由信号引入干扰会引起I/O信号工作异常和测量精度大大降低,严重时将引起元器件损伤。
  来自接地系统混乱时的干扰
  接地是提高 电子 设备电磁兼容性(EMC)的有效手段之一。正确的接地,既能抑制电磁干扰的影响,又能抑制设备向外发出干扰;而错误的接地,反而会引入严重的干扰信号,使PLC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
  来自PLC系统内部的干扰
  主要由系统内部元器件及电路间的相互电磁辐射产生,如逻辑电路相互辐射及其对模拟电路的影响,模拟地与逻辑地的相互影响及元器件间的相互不匹配使用等。   变频器干扰
  一是变频器启动及运行过程中产生谐波对电网产生传导干扰,引起电网电压畸变,影响电网的供电质量;二是变频器的输出会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干扰,影响周边设备的正常工作。
  3.主要抗干扰措施
  (1)电源的合理处理,抑制电网引入的干扰
  对于电源引入的电网干扰可以安装一台带屏蔽层的变比为1:1的隔离变压器,以减少设备与地之间的干扰,还可以在电源输入端串接LC滤波电路。
  (4)正确选择接地点,完善接地系统
  良好的接地是保证PLC可靠工作的重要条件,可以避免偶然发生的电压冲击危害。接地的目的通常有两个,其一为了安全,其二是为了抑制干扰。完善的接地系统是PLC控制系统抗电磁干扰的重要措施之一。
  PLC控制系统的地线包括系统地、屏蔽地、交流地和保护地等。接地系统混乱对PLC系统的干扰主要是各个接地点电位分布不均,不同接地点间存在地电位差,引起地环路电流,影响系统正常工作。例如电缆屏蔽层必须一点接地,如果电缆屏蔽层两端A、B都接地,就存在地电位差,有电流流过屏蔽层,当发生异常状态如雷击时,地线电流将更大。
  此外,屏蔽层、接地线和大地有可能构成闭合环路,在变化磁场的作用下,屏蔽层内又会出现感应电流,通过屏蔽层与芯线之间的耦合,干扰信号回路。若系统地与其它接地处理混乱,所产生的地环流就可能在地线上产生不等电位分布,影响PLC内逻辑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正常工作。PLC工作的逻辑电压干扰容限较低,逻辑地电位的分布干扰容易影响PLC的逻辑运算和数据存贮,造成数据混乱、程序跑飞或死机。模拟地电位的分布将导致测量精度下降,引起对信号测控的严重失真和误动作。
  ● 安全地或电源接地
  将电源线接地端和柜体连线接地为安全接地。如电源漏电或柜体带电,可从安全接地导入地下,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 系统接地
  PLC控制器为了与所控的各个设备同电位而接地,叫系统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Ω,一般需将PLC设备系统地和控制柜内开关电源负端接在一起,作为控制系统地。
  ● 信号与屏蔽接地
  一般要求信号线必须要有唯一的参考地,屏蔽电缆遇到有可能产生传导干扰的场合,也要在就地或者控制室唯一接地,防止形成“地环路”。信号源接地时,屏蔽层应在信号侧接地;不接地时,应在PLC侧接地;信号线中间有接头时,屏蔽层应牢固连接并进行绝缘处理,一定要避免多点接地;多个测点信号的屏蔽双绞线与多芯对绞总屏蔽电缆连接时,各屏蔽层应相互连接好,并经绝缘处理,选择适当的接地处单点接点。
  5)对变频器干扰的抑制
  变频器的干扰处理一般有下面几种方式:
  加隔离变压器,主要是针对来自电源的传导干扰,可以将绝大部分的传导干扰阻隔在隔离变压器之前。
  使用滤波器,滤波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还具有防止将设备本身的干扰传导给电源,有些还兼有尖峰电压吸收功能。
  使用输出电抗器,在变频器到电动机之间增加交流电抗器主要是减少变频器输出在能量传输过程中线路产生电磁辐射,影响其它设备正常工作。
  五、结束语
  PLC控制系统中的干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在抗干扰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合理有效地抑制外来干扰,才能够使PLC控制系统正常工作。随着PLC 应用 领域的不断拓宽,如何高效可靠的使用PLC也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杨玉彪.<>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2] 徐国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煤矿井下以往采用煤矿矿用隔爆型电磁启动器远方按钮控制方式,常常出现电磁启动器误动作,设备莫名其妙的运转,甚至发生机电运输事故。随着煤矿矿用开关技术的发展,电气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对于采区工作面的煤矿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磁启动器的远方控制方式,焦煤集团九里山矿经过不断地摸索改进,通过修改控制线路,使各项保护功能动作灵活安全可靠,为建设本职安全型矿井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电磁启动器 保
期刊
[摘 要]利用送压设备将能够固化的浆液材料通过钻孔注入断层的界面或含水岩层裂隙内,使浆液材料扩张、胶结、固化,以降低断层带的渗透性,增强断层带地层强度,防止地表水渗漏的的注浆技术在断层带导水防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运。本文从注浆技术在控制地表水渗漏的原理出发,介绍了注浆技术在断层带导水防治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并对该技术在应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注浆技术应用在断层带导水防治中的优势。  [
期刊
[摘 要]曙光油田杜813、曙127454等薄互层超稠油油藏,具有单层厚度小、储层物性差、原油粘度高、油水分布复杂等特点。针对开发早期暴露出的出砂、套损、水窜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多年不断探索和现场实践,已形成了套管加厚、先期保护、套管加固、防砂等适应油藏特点的热采完井技术,现场应用取得较好效果,对同类油藏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互层状 超稠油 完井 配套技术  中图分类号:TV224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文章以该大桥为例,进行分析了顶推施工法在大跨长联组合箱梁施工中的应用及槽梁顶推施工特点。以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关键词]桥梁箱梁 顶推施工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TF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5-0263-01  一、 工程简介  该大桥采用大悬臂宽箱轻型槽形钢梁与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的组合箱梁结构,支承跨径组合为23+78+9×85+55m,箱
期刊
[摘 要]为了保障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稳定,本文从状态检修的必要性、线路状态的监控、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系统,以及计算机系统在状态检修中的应用这四个方面对超高压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超高压 输电线路 状态检修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M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5-0267-01  一、前言  随着国家电力需求的不断扩大,在进行电力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5-0246-02  1.引言  广义的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可以利用于教学的物质、自然、社会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而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将传统的教学资源数字化,使其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教学资源。从教学信息呈现方式上可以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分为数字化幻灯、数字化音频、数字化视频等多种形式。数字
期刊
[摘 要]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传统的工频电机控制已经不能满足节能和控制需要,经过科学技术的研发,利用PID调节和变频器,可以广泛应用在动力真空系统中。利用PLC对真空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可以实现精准供能和节能,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对用能数据的监控,实时控制变频器输出的电压和频率。本文通过对PLC控制的PID调节与变频器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探索自动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PLC
期刊
[摘 要]在煤矿开采工作中,煤矿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不断应用各种新技术。当前,煤矿测量中的测绘新技术主要包括GPS技术、遥感技术RS和GIS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等测绘仪器技术。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从各种测绘新技术的特点与应用范围等分析了该命题。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 煤矿测量 GPS技术  中图分类号:TW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5
期刊
[摘 要]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地质测量工作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应做好地质测量工作。在文本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理论知识,从煤矿地质测量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地质测量工作水平的措施等方面分析了该命题。  [关键词]地质测量 煤矿 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5-029
期刊
[摘 要]4G技术已经成为我国通信事业发展的既定方向,4GLTE技术革命已悄然到来,现在正在发展的LTE技术是我们走向4G时代的重要指引,LTE技术凭借自身的优势和众多的支持,成为走向4G时代的桥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的LTE发展情况,进而针对LTE的关键技术做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提出了关于LTE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4G;LTE技术;OFDM技术;MIMO技术;展望  中图分类号:T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