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的出现深受师生的欢迎,让多媒体走进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崭新的尝试。它的作用主要有:开发语文新的课程资源、实现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提高学生兴趣,促进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
(一)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开发崭新的课程资源。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博客正是一种新的课程资源的集合点。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是阅读与写作,在博客上可以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实现。博客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可以让众多学生参与到群体学习和交流过程中,让普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相关领域最优秀的人,通过参与回复、讨论,体验别人的思想,分享别人的体验,使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实现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
2.实现平等的对话互动。新课标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新课标还强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而博客正是为学生个性阅读和自主写作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完全平等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而不必顾忌;学生与学生之间是积极互动的,每个人都可以在属于自己的一块领地上袒露心声。博客应用于语文教学,将创造学生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新模板。
3.促进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变期,自我意识有了很快的发展,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别人尊重他们。他们心理上最突出的特殊矛盾是:渴望独立自主与成人管教的矛盾。这对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有了博客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同时,由于博客的交流也是一种资源共享、思想共享、生命历程共享,博客所倡导的“写—录,思—享,品—学”六原则很好地体现了师生、生生的思想、情感的交流。
4.凸显自主的学习过程。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之一就是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内隐的,一般情况下,教师很难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对学生不能进行更透彻更有效的辅导。而在博客里,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显现出来了,学生的情感、思想都表露无疑,学生真正地享受了学习的过程。而教师也能更大程度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摸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对症下药。同时,博客也是学生在自己时间里的自主活动,从而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多媒体走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步探索
1.网络日记作主线。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从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兴趣是人行为的原动力,可以通过网络日志的书写形成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生态圈。学生在书写日志的过程中,要链接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同时通过阅读理解发表自己的主张或看法,这样他就会去阅读,会去思考,会和同学进行交流,会向老师请教。如学习了《三峡》一文以后,教师要求学生在博客上写课堂感想。其中一名学生刚去三峡旅游过,还拍了许多三峡风光的照片,他就兴致勃勃地把三峡美丽风光的照片贴在网络日记上,还把三峡有关传说故事和相关知识写在日志上。其他同学阅读了他的博客后纷纷留言,发表评论,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增强。对学生来讲,和有共同爱好的人建立了一种博客关系,在相互分享各自的经验、思想的过程中,自身对某一个方面的学习兴趣会逐渐浓厚,并能实现知识的提升及发展。
2.网络课堂是关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两大主力军就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但以往这两项教学效率总是不高,特别是作文,总是令师生头痛不已。而网络课堂则给教师和学生带了一股春风,使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如有一位老师在上《桂林山水》时就是这样利用博客的。首先是课前预习:美文美读,整体感知。教师在博客网上布置课前预习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并借助网络充分了解作者生平、本文的写作背景,搜集桂林的相关图片等。接着网上探究:寻章摘句,品评赏析。以“你能从文中寻找一些词句,从写法和情感表达上进行简要分析,以印证‘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吗”为题,要求学生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第三步是课堂讨论:交流成果,质疑探究。①着眼于整体的讨论:文章题为《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在文中依次“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分别有哪些特点,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的?②着眼于局部的讨论:同学们在网上发布了自己对本文语言的研究成果,对于这些分析,你是否赞成?为什么?③展示搜集到的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景物?这三个问题的讨论是课堂教学的重心。最后是课后探究:迁移学习,学无止境。布置两道后续学习探究题:①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几篇描写桂林的同题材散文,比较它们与本文之间的差异。②学习本文的写法,创作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要求学生在以上两题中自选一道,完成后发表在网上,供同学们分享。学生在网络课堂里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样的网络课堂克服了传统的语文课堂师生、生生交流方式的局限性,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课外阅读是辅线。网络上有许多语文教学中所需要的资源,包括一些中外名著、语文教学参考资料等,这些都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鼓励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有效的搜索和课外阅读,并在博客上作读书笔记,记载课外阅读的书名、数量以及阅读感想等等。当然,有些网络资源良莠不齐,需要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可以把一些好的资源网站告知学生,并及时更新资源网站。课外阅读的方便快捷能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
多媒体走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无疑会吸引着众多语文教学研究者。相信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将带来一个新的教育高峰,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契合将使学生语文素质得到前所未有的全面提升。
(一)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开发崭新的课程资源。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博客正是一种新的课程资源的集合点。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是阅读与写作,在博客上可以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实现。博客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可以让众多学生参与到群体学习和交流过程中,让普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相关领域最优秀的人,通过参与回复、讨论,体验别人的思想,分享别人的体验,使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实现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
2.实现平等的对话互动。新课标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新课标还强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而博客正是为学生个性阅读和自主写作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完全平等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而不必顾忌;学生与学生之间是积极互动的,每个人都可以在属于自己的一块领地上袒露心声。博客应用于语文教学,将创造学生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新模板。
3.促进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变期,自我意识有了很快的发展,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希望别人尊重他们。他们心理上最突出的特殊矛盾是:渴望独立自主与成人管教的矛盾。这对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有了博客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同时,由于博客的交流也是一种资源共享、思想共享、生命历程共享,博客所倡导的“写—录,思—享,品—学”六原则很好地体现了师生、生生的思想、情感的交流。
4.凸显自主的学习过程。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之一就是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内隐的,一般情况下,教师很难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对学生不能进行更透彻更有效的辅导。而在博客里,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显现出来了,学生的情感、思想都表露无疑,学生真正地享受了学习的过程。而教师也能更大程度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摸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对症下药。同时,博客也是学生在自己时间里的自主活动,从而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多媒体走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步探索
1.网络日记作主线。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从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兴趣是人行为的原动力,可以通过网络日志的书写形成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生态圈。学生在书写日志的过程中,要链接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同时通过阅读理解发表自己的主张或看法,这样他就会去阅读,会去思考,会和同学进行交流,会向老师请教。如学习了《三峡》一文以后,教师要求学生在博客上写课堂感想。其中一名学生刚去三峡旅游过,还拍了许多三峡风光的照片,他就兴致勃勃地把三峡美丽风光的照片贴在网络日记上,还把三峡有关传说故事和相关知识写在日志上。其他同学阅读了他的博客后纷纷留言,发表评论,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增强。对学生来讲,和有共同爱好的人建立了一种博客关系,在相互分享各自的经验、思想的过程中,自身对某一个方面的学习兴趣会逐渐浓厚,并能实现知识的提升及发展。
2.网络课堂是关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两大主力军就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但以往这两项教学效率总是不高,特别是作文,总是令师生头痛不已。而网络课堂则给教师和学生带了一股春风,使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如有一位老师在上《桂林山水》时就是这样利用博客的。首先是课前预习:美文美读,整体感知。教师在博客网上布置课前预习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并借助网络充分了解作者生平、本文的写作背景,搜集桂林的相关图片等。接着网上探究:寻章摘句,品评赏析。以“你能从文中寻找一些词句,从写法和情感表达上进行简要分析,以印证‘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吗”为题,要求学生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第三步是课堂讨论:交流成果,质疑探究。①着眼于整体的讨论:文章题为《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在文中依次“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分别有哪些特点,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的?②着眼于局部的讨论:同学们在网上发布了自己对本文语言的研究成果,对于这些分析,你是否赞成?为什么?③展示搜集到的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景物?这三个问题的讨论是课堂教学的重心。最后是课后探究:迁移学习,学无止境。布置两道后续学习探究题:①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几篇描写桂林的同题材散文,比较它们与本文之间的差异。②学习本文的写法,创作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要求学生在以上两题中自选一道,完成后发表在网上,供同学们分享。学生在网络课堂里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样的网络课堂克服了传统的语文课堂师生、生生交流方式的局限性,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课外阅读是辅线。网络上有许多语文教学中所需要的资源,包括一些中外名著、语文教学参考资料等,这些都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鼓励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有效的搜索和课外阅读,并在博客上作读书笔记,记载课外阅读的书名、数量以及阅读感想等等。当然,有些网络资源良莠不齐,需要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可以把一些好的资源网站告知学生,并及时更新资源网站。课外阅读的方便快捷能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
多媒体走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无疑会吸引着众多语文教学研究者。相信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将带来一个新的教育高峰,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契合将使学生语文素质得到前所未有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