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碳中和”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hui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60年实现了“碳中和”的中国将会是什么样?
  今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站在2021年,畅想“碳中和”的未来,应该看到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意味着到2060年,中国经济社会活动所必需的碳排放,将通过森林碳汇和其他人工技术手段加以捕集利用或封存,而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
  “少排放二氧化碳,多固化二氧化碳,最后变成零。”“碳中和”看似是一道简单的加减法,但如果再往深处看,随着传统能源向新能源的转变,将会开启一场新的能源革命,对中国和世界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减排二氧化碳


  “碳中和”目标不仅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也是基于科学论证的国家战略。
  目前,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增幅已经超过1℃,如果继续以现在的速率升温,全球升温幅度可能会在2030年至2052年达到1.5℃。气候变化将加剧热浪、洪水、干旱、森林火灾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灾害性气候事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刻不容缓。
  然而,看看我们当下的生活,衣食住行似乎都离不开化石能源。汽车需要燃料,做饭要用煤炭、燃气,电力的应用更是无处不在,而目前发电主要依靠燃煤,风能、太阳能等占比仍然较少。
  而实现“碳中和”需要经济社会全面转向绿色低碳。國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认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十四五”时期需要从加大节能力度和优化能源结构两个方面努力。当下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能源革命进程和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大幅度降低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能源结构转型是关键。”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李伟认为,对我国来说,就是要加快转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其中,发展地下热能和地温节能是重要方向。
  地热能是一种资源丰富、应用广泛、稳定可靠、清洁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属于新能源之一,对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有专家研究认为,地热能一年中72%的时间可以利用,而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的这一数字分别为42%、21%和14%。不同深度的地热能都可以开发利用,一般说来,0—200米的深度叫浅层地热能,可主要用于供暖和制冷。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普遍适宜,且技术也已基本成熟。200—3000米的深度是常规地热能,又叫水热型地热能;而3000—1万米深度的干热岩是地热能未来重要的开发利用方向。
  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规划区浅层地热能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水热型地热能、干热岩型地热能资源更是不可估量。目前,雄安新区的雄县城区、容城城区实现了地热能供暖全部覆盖,成功创建了全国首座“无烟城”。
  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峰认为,推进“碳中和”,应进一步加大地热、浅层地温能等清洁能源地质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设计的力度,加强地热和浅层地温在城镇集中供暖制冷的应用。目前,需要进一步理顺地热能管理体制,明确地热能资源管理主体,特别是浅层地温能、干热岩的资源管理制度,加速营造地热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加大地热能资源勘查评价力度,调动多方积极性,加强基础性地热能勘查工作和回灌监管,建设干热岩勘查开发先导试验区,加强统一规划布局。

增加碳汇能力


  推进“碳中和”,一方面要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则要提升碳汇能力。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唐小平表示,提高森林覆盖率是增强碳汇能力的重要方面。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并储存在森林植被和土壤中。
  在植树造林方面,从1973年到2020年的47年时间里,我国深入开展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持续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全国森林覆盖率从12.7%增长到23.04%,森林、草原、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和碳汇能力不断增强。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的多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显示,2010年—2016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吨碳,吸收了同时期人为碳排放的45%。
  而在去年召开的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国提出了新的目标,到2030年中国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经过测算,森林蓄积量每增加1亿立方米,可以多固定1.6亿吨二氧化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表示。
  “调整更新2030年森林蓄积量增长目标,充分展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和责任担当。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面临着森林资源保护压力大、森林资源质量不高等困难和挑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表示,增加林草碳汇,是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行动,下一步,还应深入落实《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充分利用坡地、荒地、废弃矿山等国土空间开展绿化,努力增加林草资源总量;全面加强森林经营,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着力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严格执行林地用途管制制度,确保林地保有量不减少;完善林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开展国家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评价和森林碳汇计量监测。
  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也呼吁,“十四五”期间,应将加大森林碳汇的建设与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结合起来推进,构建更有激励性的生态产品价值的市场化实现机制和交易机制;以系统观念科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

开启低碳革命


  “碳中和”关乎着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如果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我国的燃油车或将退出历史;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将是现在的许多倍;我国的能源结构也将发生巨大变化,中西部地区或将成为最主要的能源输出地之一,对我国乃至世界的能源格局也将产生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克认为,“碳中和”是一次挑战,反过来就是一次重大机遇。“最终低碳得靠产业革命、组织方式革命和技术的革命。”
  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项目主任王志高认为,“碳中和”要回应好低碳和发展的关系。低碳不只是发展的成本,也应视为一种发展模式的重构,最终要产出绿色GDP,并令环境更清洁、空间更合理、生活更便捷。
  “在用地结构方面,一方面要在新建区域严格按照低碳要求规划、设计和建设,另一方面,要利用城市更新的机会,纠正已经建设很多年,但一直缺乏活力的众多次新区、次新城存在的问题,通过填充式开发和低效用地的活化,提高土地开发的密度、功能的复合度,缩短出行距离。对于老城区,在设法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优化公共领域的空间利用,包括提升公共活动空间品质、增加绿色交通的路权等。城市建设区域应在土地规划和开发标准上,较大限度地支持本地可再生能源,如屋顶光伏、地热等的利用;提高建筑和基础设施的环境准入标准,发展超低能耗建筑和可持续基础设施,降低碳排放。”王志高说。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能源研究院作出的预测显示,我国的一次能源需求将于2030—2035年前后达峰,一次能源需求峰值有望控制在56—60亿吨标准煤左右。此后,用能结构升级叠加节能潜力释放将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单位GDP能耗水平有望于2040年以后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随着风能、太阳能的发展,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将快速上升,有望在2035年前后超过煤炭,2040年左右超过一次能源总量的50%,成为我国能源供应的主体。
  (摘自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
其他文献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  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示了新时代共产黨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再接再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奋进姿态,为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入强劲动力。  1921—2021,风雨百年路,奋斗铸辉煌。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百年大党继往开来再出发——  “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
塑料废物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海洋环境中。设计师设计了这款家庭版饮水机,使用更少的塑料。  饮水机装有5升水泡,比它上一代的1.5升水瓶使用的塑料少66%,而且它用的是100%再生塑料。由于塑料很薄,每次使用后泡沫會坍塌一点,并且随着水的排空,泡沫会逐渐变小。  此外,饮水机底座上的一个按钮还可以连接到应用程序,按下按钮则会预定一个新的泡泡送到家中。这个应用程序在需要续水时会提醒用户。(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在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时刻,中国共产党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重温百年奋斗的恢弘史诗,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用如磐初心凝聚奋斗伟力,接续谱写新的历史篇章。以史为鉴,重温百年波澜壮阔史诗  贵州,红色的土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新区首先就要新在规划、建设的理念上,要体现出前瞻性、引领性。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雄安的春天,生机勃发。“十四五”开局之年,走在新区大地,只见塔吊林立、卡车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建设进入最后阶段,雄安新区“四纵三横”骨干交通网络连通八方;  地下综合管廊RDSG-4标段主体工程
实验名称:水泥胶砂强度检测  实验目的:测定水泥的胶砂强度,评定水泥的强度等级或判断水泥的质量  仪器设备:行星式水泥膠砂搅拌机、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试模、抗折强度试验机、抗压强度试验机、抗压夹具  学习目标:熟练掌握测定水泥胶砂强度的基本操作,掌握有关仪器的性能、使用范围和操作步骤1.课前任务  任务1:观看“水泥胶砂强度检测”和“水泥胶砂强度检测仪器设备”两个微课视频  任务2:观看微课视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公布。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7年来,三省市和有关部门狠抓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到2020年的目标任务全面顺利完成。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推动京津冀协
在“互联网 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讲授式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教育发展的要求,需要结合现在的新技术,开展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教学。  笔者自2016年开始制作微课,迄今已制作了200多个微课,并运用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笔者使用iPad “完全演示”APP制作的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周长》微课,请扫二维码观看。  ● 什么是“完全演示
2017年春天,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自此,雄安新区这片华北平原上的热土就承担了意义深远的定位: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4年来,雄安画卷已经徐徐铺开:新区规划体系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大规模开发建设全面展开;京雄高铁于去年底建成通车,外围高速骨干路网基本建成;容东片区、启动区建设扎实推进,呈现塔吊林立、热火朝天建设局面;白洋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全局战略意义。记者邀请研究“三农”领域的知名专家就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亮点、乡村振兴如何全面推进、保障粮食安全有哪些新举措、农村改革重点突破方向等内容进行了权威解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记者:请问此次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有何不同?和历次中央一号文件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以及最近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上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部署,明确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只有纳入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