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下,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文言文篇目大量增加。基于文言文的课程目标和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的编写特点,文章以《司马光》教学为例,以诵读为主要教学方式,多方面渗透文言文语言特点,相机进行人文教育,促成学生的双向发展。
【关键词】统编教材;双线组元;文言文教学
【作者简介】杨峰权,高级教师,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语文统编教材的一大亮点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将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和学科属性融为一体。两者之中,人文主题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渗透,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语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与此同时,为了响应国家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统编教材文言文的编入比例大幅增加,从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共有文言文14篇。那么,在统编教材双线组元下,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该教到什么程度?又该如何去实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多处提到了古诗文学习和古诗文诵读,并且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见,诵读应该是文言文学习的主要策略。本文以《司马光》为例,具体阐述如何通过诵读进行文言文教学。
一、读出节奏,感知语言特点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阅读教学中,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是学习一篇文章的前提,文言文也不例外。但比之现代文学,熟读文言文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司马光》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课文,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只有30字。朗读时,除了生字和多音字,学生主要的困难是字词的停顿。这里的停顿其实和古人强调的句读有关——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须停顿处为“读”,阅读中可用圈(句)和点(读)来标记。句中的停顿虽然不存在标准答案,但也有不能断开之处。虽然教材给出的文言文已经加上了现代的标点符号,但根据语意适当停顿依然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难点。恰当地读出文言文句中的停顿,和课标中强调的诵读息息相关。“诵”就是用高低抑扬的腔调来念,要想诵读得好,就必须根据语意适当停顿,读出文章的节奏。
例如,“光持石击瓮破之”一句,句子的停顿应为“光/持石/击瓮/破之”,或是“光/持石擊瓮/破之”。但绝不能这样停顿:“光持/石击瓮/破之。”前者根据语意进行了恰当的停顿,而后者的停顿破坏了原句的语意,可见读好停顿与理解文意二者相辅相成。文言文中的停顿有一些普遍的规律,如名词和代词后面一般要停顿,人名后面要停顿,单音节和双音节词的停顿,“也”“乎”“之”等语气词后面的停顿等等,都需要学生在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中逐渐掌握。诵读时,如果还能结合汉字的平仄,根据“平长仄短”的规律进行诵读,更能凸显文言文的韵律特质。
二、读懂内容,转换语言形式
文言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文言词汇、语法系统与现代汉语的差异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大困难。从词汇角度来看,古今基本相同的词汇所占比例较小,大多数字词不是与现代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异。从词的形式来看,单音成词居多。譬如《司马光》中,“去”指“离开”,而如今的“去”是“到某地去”。从语法上看,文言中往往有数词而无量词,因此课文中用的是“一儿”,而省去了“个”。“群儿戏于庭”是状语后置,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为“群儿于庭戏”。《司马光》中的语言是这般,其他的文言文也是如此。因此,要想读懂文言文,学生必须能根据文意实现语言形式的转换,即通常所说的能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实际的课堂中,我们可以重点实现两个“用好”,并相机渗透转换方法。
1.用好注释
注释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拐杖,尤其在学生缺少文言文学习基础的情况下,注释能直接解答学生不理解的字词,为其积累文言文知识。以下是笔者教学《司马光》时的一段实录:
师:现在我们已经能有节奏地读完这篇文章了,接下来我们就要逐句地读懂它。大家说说,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出示原文:群儿戏于庭)
生: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庭院里做游戏。
师:你怎么知道他们是在庭院里做游戏呢?
生:书上的注释说的。
师:查看注释是学习文言文一种很好的办法。你把课文中的6个注释都读一读,看编者是怎样做注释的?
生:先在文章中标上序号,然后再在后面的注释里具体标注。
《司马光》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有可能已经利用了注释,但却并非是有意,因此笔者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有意识地去利用注释理解课文,并将之培养为学习习惯。随着教学的进行,笔者在后期引导学生“创注释”,强化学生对注释的重视: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文言文中“弃”和“去”的意思,现在我们就把它们编入文章的注释中吧!大家知道怎么做吗?
生:先在文章中的“弃”和“去”的右上角分别标上7和8,然后再在注释中写上两个字的意思。
2.用好文言
“小古文教学”的探索者朱文君说,我们不是要把儿童拉回到昨天,而是要让经典活在今天。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也会努力营造文言文的“场”(氛围)。笔者在授课前和学生自我介绍:“吾姓杨,名峰权,尤爱读书也。”然后让学生模仿着介绍自己。通过轻松有趣的自我介绍,学生能感受、学习文言宾语后置的句式,也容易理解“群儿戏于庭”的状语后置,甚至能造句“群儿立于庭”“群儿读于庭”“群儿棋于庭”“群儿奏于庭”等。“不求甚解”,已是如今小学生文言文教学的共识。如果课堂教学过于理性,既不符合低学龄学生的年龄特征,无法真正掌握文言语法知识,也容易使其丧失学习兴趣。因此,使用填空和模仿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文言的语言形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课末,笔者向学生出示了“破瓮救友,光真也!”的句式让学生填空,学生也带给了我们惊喜,填入了勇、敢、智、聪等字。从这些表达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已经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其文言语法也得到了一定的启蒙。 三、读出情理,凸显语言品析
文言文是“文章”与“文学”的统一。“文章”是就文言文的表达功能来说的。学习文言文,实质就是体认它们所言之志,所载之道。“文学”是指其表现形式。文言文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往往就是作者言志载道的关节点、精髓处,体现了“文道统一”[1]。文言文的“志”和“道”其实指向课文的人文主题。那么,如何才能明志悟道?唯有品也,品课文中的关节和精髓。
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都是文言文中的经典,课文《司马光》出自《宋史·司马光传》,是教育孩童的范本,映射了伟大人物从小就天赋异禀以及自古英雄出少年等传统思想。投射到本课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教材解释为:“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叶圣陶曾言,文言的吟诵,虽然各地有各地的调子,但都是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興。学生在诵读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着重理解文句中的细节,让学生体会群儿“戏”之欢乐、一儿“没”水中之危急,众儿“弃去”之慌乱,司马光“持石击瓮”之镇定。通过品味关键词,反复诵读,学生就能批文入境,感受文字间蕴含的情趣。笔者教学时,就让学生反复演读“持石击瓮”,感受课文透露出的人文主题。
师:大家演示一下,司马光是怎么“持石击瓮”的?
(学生自由比划。)
师:今天我特意带来了一块“石头”(用牛皮纸反复裹制而成),谁想上来试试?
(生1走到讲台前,把“石头”举过头,猛地一砸,“石头”从地上弹飞到台下。众生笑。)
师:大家看看他的示范,觉得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同学和他想的不一样?
(生2把石头举过左肩,向右侧猛地一甩,“石头”从地上弹飞到台下。)
师:这两位同学都是“砸”,还有其他同学要试试吗?
(生3拿起“石头”,轻轻地扔了出去。)
师:这是“扔”。
(生4拿起“石头”,猛地抛了出去。)
师:这是“抛”。大家再读读课文,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众生:持石击瓮。
师:“持石击瓮”和刚才同学们的演示最大的不同,那就是石头应该在——
众生:在手上。
师:现在谁再来演示一下?
(生5持石击打。)
师:这么多动作中,砸的力道明显最大,司马光为什么不砸呢?
生6:如果用“砸”,瓮破了,石头可能会伤到那个小朋友。
师:看来司马光想得很周到。
生7:如果用“砸”,石头可能会跑得很远,他还要去捡,这样就会耽误时间,落水的小朋友就会有性命之忧。
师:所以司马光选择“持”石。大家再关注一下“击”,“击”又说明了什么?
生8:“持石击瓮”强调了要击准,一直朝一处击打,才能快速把瓮击破。
师:你再来做动作,其他同学和我一起有节奏地读。老师一边读,大家一边连续拍手或者拍课桌。
(生8持续演示,其他学生齐读课文,读毕询问生8和其他学生。)
师:你手酸吗?其他同学,你们的手酸痛吗?
众生:不酸。
师:那是因为这不是真的石头。如果是,大家可能会有什么感受?
生9:很累。
生10:手可能会被磨破。
师:司马光击缸的时候想到这些了吗?
生11:没有,他没有考虑到自己,只是一心救他的朋友。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引导学生演示、品读、比较,看上去似乎浪费了一些时间,但学生在探求的过程中展开思考,自然而然地感受文言文遣词造句的精妙,也能感受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勇敢、果断。这样的教学环节充满趣味,人性的光辉也能驻入学生的心田,实现了单元人文主题教育。
四、相机渗透,关注育人价值
文言文和现代文都是文章,是阅读教学的媒介。有教师认为,“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要从语言表达的内容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教育和情感的陶冶。文道统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2]语文教学中,用“文”来代指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用“道”代指思想教育。一篇文章的育人价值是多元而丰富的,但落实单元中规定的语文要素是课堂教学中的必需。
1.明确语文要素结构
从三年级开始,教材的每个单元都会在单元导语、课后问题、“语文园地”等处呈现本单元重点教学的语文要素。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领会教材的这一特点,精准把握、编织语文要素的知识结构,把体现语文要素的知识点、能力点有机地融入文言文教学,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
《司马光》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笔者认为,若要落实好该单元要求的语文要素,首先要弄清楚语文要素中的知识结构。“学习带着问题默读”,应该带着什么问题?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含有不理解的字词、不了解的写作背景、不理解的句子等等。那么,为什么又要提到“默读”呢?本单元的“语文园地”提到: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也尽量不要用手指着读。也就是说,编写者希望学生能在思考的状态下,有目的地去自主阅读,并能在阅读时做到最基本的默读要求。课堂中,笔者让学生体验“持石击瓮”,再让学生通过默读琢磨该句的精妙之处。课堂固然会有片刻的安静,但学生就在这片安静中顿悟。另外,笔者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就要在书上标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课前统一提交以了解学生的学情,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2.挖掘隐含语文要素
单元中规定的语文要素是显性的教学目标,但每篇文章的育人价值绝非仅止于此。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基于学情,自主挖掘文章蕴含的其他语文要素。语文要素的培养绝非一蹴而就,能力的形成、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定的过程,教师挖掘文章隐含的其他语文要素能更充分地利用教材资源。前文提到的对注释的认识、利用、编写,就是基于这一思考而特意设计,有助于强化本册第二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的语文要素。
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是如今统编教材的两大要点,在双线组元这一背景下,文言文教学应该强调文章中的人文精神,以诵读为主要策略,相机渗透文言文蕴含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质,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贴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呵护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荣生,童志斌.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徐家良,陈留美.小学语文教学手记[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朱晓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