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如何促进群众文化发展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82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与载体,互联网与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来宾市进行“创建全国公共文化示范区”活动,各基层文化站和村委社区均创建了电子阅览室、图书室、排练室、舞台及灯光球场等,同时还设立了专门的文体管理员,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创新的力度与发展层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要充分认识并把握时代特征与文化发展脉络,不断从形式、内容上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深度、广度与力度。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文化;互联网;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1
  一、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发展的形势与问题
  1.互联网的兴起促成了网络文化对于群众文化整体的冲击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的互联网信息内容通过数字、图像、文字、音视频等形式不断地冲击着广大受众的文化视野。对于基层的群众文化生活而言,互联网化的文化信息量较大,覆盖面较广,传播较为快捷,交互性较强。例如,类似于网络文化的社区化传播成为基层群众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社区内通过文体小广场等传统意义上的场所集聚了一定的人气,而网站和社区BBS则通过电子公告系统更新了基层群众的通讯形式与内容,为居民的意见、建议等舆论内容的传播搭建了平台、开拓了通道。
  2.媒介融合的加速提升了群众文化的平台与渠道
  媒介融合的概念是美国传媒学家普尔教授最早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原来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融合在一起,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显然,这种趋势目前已经成为现实,并逐渐影响到基层的生活与群众文化活动。媒介融合时代,信息在纸媒、电视、广播与互联网数字传媒之间进行信息的传输与整合,数据、图像、文字在同一个平台上互换互联,媒体一体化得以加强。对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最为直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提供了机遇。各种新媒体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更新了活动的传播模式,延伸了活动的社会互动性,为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二是带来了挑战。新媒体的数字化传播使得传统的群众活动方式、手段失效,个性化特征和互动性的特点使得群众的积极性逐渐受挫。
  3.群众文化结构的个性化、多元化与基层文化开展的矛盾仍然存在
  消费社会背景下,市场经济对于群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可谓无孔不入,人们的知识结构、文化水平、审美追求逐渐多元化、多样化,群众文化结构不断得到调整。然而,与之并不配套的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还是主要靠文化站、文化馆的力量。后者的建设却也存在基础设施老化、资金保障不到位、干部年龄与知识结构较为陈旧、内部管理与创新能力相对欠缺等问题,制约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信度与效度。
  二、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发展的路向与对策
  1.借助新媒体,不断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
  一是借助新媒体的技术背景,改变过去单调、相对陈旧的互动形式,不断发挥基层广播站、电视台的主流媒体作用,将着力点转移到基层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内容传达到老百姓的身边,为其提供咨询服务。二是充分利用党报党刊等纸媒的平台背景,开展信息惠民工程,让老百姓及时地了解政策、法规与文化发展的动向,丰富老百姓的头脑。三是崇高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实现与旧媒体的融合,综合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分众传媒受众,建立有效的基层群众文化惠民服务体系。依托大数据的手段,开展云服务、云计算、云存储,开设各种信息与交流论坛,改革既往群众活动的模式与体制,增加特性,让文化活动更为逼真、生动又有吸引力。开展新媒体支撑的培训与考核,让人才的力量涌动起来,为不同类型的群众服务。
  2.坚持多元主体,不断拓展群众文化发展空间
  一是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实现社交手段与范围的最大化,让更多地群众参与进来,让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常态化的集体活动。要借立足于老百姓与基层群众的多元主体地位,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服务、活动传递到不同的年龄段、阶层,让不同类型的主体能够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获得审美的享受与情操的陶冶,让不同群众类型都能够有所收获。二是完善企业文化、商业文化、街头文化、青少年与老年文化等多种文化样式,促成各种不同文化主体与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三是开发不同的类型的通俗易懂的文化作品,让文化的种子撒播到平常人的心中,用作品去反映普通人的情感与思维,让艺术去解释人生。
  3.强化网络文化引领,不断搭建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平台
  一是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目标,通过互联网条件下的资源共享来实现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可以运用互联网联系广大居民实现登山、采摘、自驾游、足球赛、健身操等多种多样活动的发函,不断丰富与活跃社区的氛围,增强群众的凝聚力与归属感。二是强化文化的阵地意识,通过文化产品的内容生产、产品加工、渠道占有来实现一体化的发展与部署,不断发挥群众的和谐功能,不断发挥群众文化的精神调剂的作用和宣泄情感的功能,实现群众文化活动的娱乐性与价值追求的共同促进,让群众在娱乐中得到休息。三是不断弘扬传统文化,打造群众文化品牌。传统文化是群众文化的基础,也是群众文化在当下多元社会中的必须要扎实践行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基础,各地的情况又有不同,这需要基层文化服务群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因地制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良好效果。
  三、结语
  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只有充分认识并把握时代特征与文化发展脉络,才能不断从形式、内容上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深度、广度与力度,实现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基本职能。
  参考文献:
  [1]宋燕鹏,师鹏.对石家庄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辛集市小辛庄乡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
  [2]王洪建.论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4(04).
其他文献
摘要:求知成才,努力学习,是每个人毕生之事。学习,不仅是提高青年学生文化素质的需要,更是承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珍惜宝贵的时间,力求在青年学生阶段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是每个青年学生光荣而神圣的责任。  关键词:学习;修养;意义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2  在学习生活中,往往有许多青年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学习,不了解学习的特点和规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党员队伍理想信念的主流是奋发向上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宗旨意识、群众观念淡漠,在新形势下保持党员理想信念的纯洁性和正确性,任务繁重而紧迫。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保持党员信仰纯洁性和正确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共产党员;信仰;理想信念教育  一、当前党员队伍理想信念的主流特征  (一)共产主义信仰比较坚定,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攀升,因此对于日常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21世纪,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必不可少的帮手。商业化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属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人们通过与他人相互交易,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交流。商品经济的发展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对全球化和和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在近55年的办学历程中,按照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遵行“厚德笃行、尚能致业”的校训,始终突出技能特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服务企业、促进就业,为社会
但丁: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但丁是欧洲由中世纪过渡到近代资本主义那个时期的文学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1265年5月,但丁诞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颇受当地人尊敬的
期刊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石油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企业文化核心和灵魂,是推进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锦州采油厂采油作业四区紧密结合当
期刊
摘要:语言学与哲学自古至今联系密切,语言学的发展受到了哲学思想的影响。17-18世纪,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是哲学史上的突破,语言学也加速发展并受到了其认识论的影响。本文简要回顾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语言观,总结其对几位著名语言学家及其理论的影响。历史证明,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融合,更能促进语言学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经验主义;理性主义;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识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