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信你越来越清楚一点:养儿并不防老。
你接下来肯定还会知道的是养老保险也很难防老。
“靠公共养老金养老根本是不行的。”在不久前的博鳌论坛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戴相龙如是说。他同时建议推迟到65岁退休,以解决社保基金的支付压力。
尽管这几乎是个人人皆知的事实,但这个说法还是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延迟退休的建议也招致许多网民的反对,这种情况就像去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出类似试探时一样。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在32个统筹单位中,2011年的收支缺口高达766.5亿元。
虽然从整体看,中国社保基金尚未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但未来前景还是令人堪忧,尤其是在施行了三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未见丝毫松动的情况下。
现支现付的养老金制度常被比作一种由政府主导的庞氏骗局,也就是拿着年轻人的钱支付老年人的退休金—当老年人越来越多,收支平衡便难以保障。
这当然容易让后进入者感到不公平。
实际上,两者并不能简单划等号—从社会学角度看养老保障制度,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年轻一代的人口增速、消费力、社会福利、就业率及劳动生产率等。
养老保险与人口结构挂钩的情况下,后者的变化必然导致养老保险的缺口,这其实是正常的。一个社会从低福利向高福利的转换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你能看到,日本、欧洲及美国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完善养老制度的周期。以日本为例,它从1920年代至1950年代一直在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了以个人健康保险、企业年金和国民年金为核心的多重保障体制。这也为其1960年代至其后20年的经济腾飞打下基础。2000年后,更高的社会福利及低出生率也让它的养老基金面临巨大压力,但日本不断立法修正的多重养老制度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对于中国来说,提高社会福利和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几乎同时到来。它对社保及养老金基金池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戴相龙提到的延迟退休问题,其反对者大多数是网民,即年轻人。在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状态下,推迟退休无疑有跟年轻人抢饭碗的嫌疑。但是假如换个角度,对于那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来说,他们推迟退休对整个社会倒未必是件坏事。
现行的大学和研究生教育使一个人在22至25岁才能进入社会。而把受到的教育服务于社会的时间,男性只有35年,女性只有30年。在一个人进入社会的最初几年,实际上都处于工作适应及磨合期,或许要工作五年之后才能真正发挥创造力并积累经验—不管是从个人投资回报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一个人在职场实际发挥价值的时间段其实并不够长。
一些人口出生率较低的国家把退休年龄设置在65岁,也不全是出于缓解养老金缺口压力的考虑。
当然,中国的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政府过多地介入养老保险基金运营,个人资金账户制改革从1990年代末被提出到现在一直处于空转的状态,得不到真正的市场化运营,也常出现被地方政府非法挪用之事。中国现在急需建立一个更为科学而完善的养老制度,而不能仅依靠现支现付制。
在老龄化这件事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我们可能还需要具备一些更长远的眼光,对于年长的人来说,继续工作不仅可能是大势所趋,也意味着更高收入的延续;而年轻人则可能要提早做好准备:奋斗到老。
你接下来肯定还会知道的是养老保险也很难防老。
“靠公共养老金养老根本是不行的。”在不久前的博鳌论坛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戴相龙如是说。他同时建议推迟到65岁退休,以解决社保基金的支付压力。
尽管这几乎是个人人皆知的事实,但这个说法还是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延迟退休的建议也招致许多网民的反对,这种情况就像去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出类似试探时一样。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在32个统筹单位中,2011年的收支缺口高达766.5亿元。
虽然从整体看,中国社保基金尚未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但未来前景还是令人堪忧,尤其是在施行了三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未见丝毫松动的情况下。
现支现付的养老金制度常被比作一种由政府主导的庞氏骗局,也就是拿着年轻人的钱支付老年人的退休金—当老年人越来越多,收支平衡便难以保障。
这当然容易让后进入者感到不公平。
实际上,两者并不能简单划等号—从社会学角度看养老保障制度,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年轻一代的人口增速、消费力、社会福利、就业率及劳动生产率等。
养老保险与人口结构挂钩的情况下,后者的变化必然导致养老保险的缺口,这其实是正常的。一个社会从低福利向高福利的转换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你能看到,日本、欧洲及美国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完善养老制度的周期。以日本为例,它从1920年代至1950年代一直在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了以个人健康保险、企业年金和国民年金为核心的多重保障体制。这也为其1960年代至其后20年的经济腾飞打下基础。2000年后,更高的社会福利及低出生率也让它的养老基金面临巨大压力,但日本不断立法修正的多重养老制度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对于中国来说,提高社会福利和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几乎同时到来。它对社保及养老金基金池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戴相龙提到的延迟退休问题,其反对者大多数是网民,即年轻人。在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状态下,推迟退休无疑有跟年轻人抢饭碗的嫌疑。但是假如换个角度,对于那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来说,他们推迟退休对整个社会倒未必是件坏事。
现行的大学和研究生教育使一个人在22至25岁才能进入社会。而把受到的教育服务于社会的时间,男性只有35年,女性只有30年。在一个人进入社会的最初几年,实际上都处于工作适应及磨合期,或许要工作五年之后才能真正发挥创造力并积累经验—不管是从个人投资回报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一个人在职场实际发挥价值的时间段其实并不够长。
一些人口出生率较低的国家把退休年龄设置在65岁,也不全是出于缓解养老金缺口压力的考虑。
当然,中国的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政府过多地介入养老保险基金运营,个人资金账户制改革从1990年代末被提出到现在一直处于空转的状态,得不到真正的市场化运营,也常出现被地方政府非法挪用之事。中国现在急需建立一个更为科学而完善的养老制度,而不能仅依靠现支现付制。
在老龄化这件事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我们可能还需要具备一些更长远的眼光,对于年长的人来说,继续工作不仅可能是大势所趋,也意味着更高收入的延续;而年轻人则可能要提早做好准备:奋斗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