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会计信息成为衡量企业财务现状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标准,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及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企业的良好发展。因此,会计信息失真的防治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会计信息 失真 防治 会计制度
一、引言
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素来有礼仪、诚信之邦的美称。孟子曰:“诚者,天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被看作是立身处世之本,是道德修养的必备条件和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然而,前几年,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所发生的会计违规事件仍然历历在目,引发了整个会计师行业的信任危机。普华永道被财政部责令限期整改,德勤陷入科龙审计漩涡而进退两难,一直作为全球会计行业领导者的“四大”在华正遭遇全面的诚信危机,有的公司甚至面临退出中国市场的尴尬局面。
纵观会计发展历史,会计信息失真所造成的危害,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无法估量的。会计信息的失真,会使企业的实际业务经营现状得不到真实的反映;不仅掩盖了企业经济活动的真相,影响了企业微观经济决策和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导致了国家税款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降低了社会公众对业界及资本市场的信心,而且助长了虚假之风,为贪污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会计信息失真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是不可估量的。如何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杜绝会计造假已成为当前会计职业界的主要任务之一,已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与会计人员的业务、道德素质有着密切关系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这种“产品”的“生产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实际水平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职业判断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现代会计理念方面存在明显缺陷。部分财会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不熟悉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规定,导致发生操作性、原理性的错误,会计科目核算不准确,随意改变账户对应关系,会计确认及计量工作混乱,会计报告编报存在技术错误。部分财务人员道德意识不强,执行国家各项财经法规的能力普遍偏低,坚持原则、严格执法,敢于同违规违纪作斗争的少。
(二)经营者的指导思想不正,受经济利益驱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经营者指导思想不正,不遵守财税法规的有关规定,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经营者置《会计法》与国家利益不顾,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行为目标,在利益驱动下以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为达到以下预期目的:一是掩盖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行为;二是增加不正当的在职消费;三是欺骗中小投资者和地方政府的资金、荣誉;四是隐瞒利润,偷逃国家税收;五是为了享受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和取得银行借款;六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考核,为个人得到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好处。无论是有意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还是国有资产流失都将歪曲会计信息作为必不可少的手段,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人做出有违自己真实意愿的逆向选择。
(三)缺乏强有力的外部监督机制
未能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表现在:(1)政府监督机构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财政、税务、审计等监督机关存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没有达到齐抓共管,形成有效的和相互补充的监管机制,不能从整体上发挥监督作用,严重削弱了国家监督的力度;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缺乏根本的利益动力机制,不能真正依法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权利,造成国有资产虚置,所有者缺位,因而无法实施有效的监督。(2)社会审计未能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客观、公正的鉴证作用。由于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社会审计监督、会计咨询服务体系等社会中介组织不健全,社会中介审计监督机制不完善,审计的力量不足,存在不公平竞争的现象,为争夺客户,导致出现违背审计职业规则的现象,甚至出现社会中介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共同造假的行为。
(四)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打击力度不够
《会计法》、《公司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执行仍不理想,对违规违纪者处罚力度不够,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利益诱惑与低廉的机会成本形成的反差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屡禁不止。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防治对策
(一)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
各高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时,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同时还要注重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通晓专业会计知识,胜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工作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对已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士,应该在加强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后续教育培养与教育的同时,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使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为社会服务。
(二)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是会计从业人员的产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品,而是被赋予了道德意义的特殊的公共产品。因此,会计从业人员要十分重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除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品德外,还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掌握先进的会计电算化技术,使会计信息及时、准确、可靠。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标准,提高职业判断能力,提高对会计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政策理解上的偏差而带来的失误,把会计工作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
(三)强化监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
强化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管理体制企业、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新《会计法》进一步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工作的责任主体,各级检察机关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应严格依法行政,改变以往工作中“重查轻罚”的做法,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促进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参考文献
[1]陈爱军.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其防范[J].新财经(上半月),2013(11).
[2]戴郡成.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J].现代交际,2013(10).
[3]黄显官,朱玲,钟顺先.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相关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2013(31).
[4]韩松.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12).
[5]贾明刚.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防治[J].时代金融(下旬刊),2013(07).
作者簡介:原朝晖(1975-),男,本科,助理会计师职称,就职于山西西山煤电贸易公司财务部。
【关键词】会计信息 失真 防治 会计制度
一、引言
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素来有礼仪、诚信之邦的美称。孟子曰:“诚者,天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被看作是立身处世之本,是道德修养的必备条件和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然而,前几年,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所发生的会计违规事件仍然历历在目,引发了整个会计师行业的信任危机。普华永道被财政部责令限期整改,德勤陷入科龙审计漩涡而进退两难,一直作为全球会计行业领导者的“四大”在华正遭遇全面的诚信危机,有的公司甚至面临退出中国市场的尴尬局面。
纵观会计发展历史,会计信息失真所造成的危害,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无法估量的。会计信息的失真,会使企业的实际业务经营现状得不到真实的反映;不仅掩盖了企业经济活动的真相,影响了企业微观经济决策和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导致了国家税款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降低了社会公众对业界及资本市场的信心,而且助长了虚假之风,为贪污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会计信息失真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是不可估量的。如何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杜绝会计造假已成为当前会计职业界的主要任务之一,已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与会计人员的业务、道德素质有着密切关系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这种“产品”的“生产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实际水平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职业判断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现代会计理念方面存在明显缺陷。部分财会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不熟悉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规定,导致发生操作性、原理性的错误,会计科目核算不准确,随意改变账户对应关系,会计确认及计量工作混乱,会计报告编报存在技术错误。部分财务人员道德意识不强,执行国家各项财经法规的能力普遍偏低,坚持原则、严格执法,敢于同违规违纪作斗争的少。
(二)经营者的指导思想不正,受经济利益驱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经营者指导思想不正,不遵守财税法规的有关规定,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经营者置《会计法》与国家利益不顾,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行为目标,在利益驱动下以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为达到以下预期目的:一是掩盖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行为;二是增加不正当的在职消费;三是欺骗中小投资者和地方政府的资金、荣誉;四是隐瞒利润,偷逃国家税收;五是为了享受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和取得银行借款;六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考核,为个人得到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好处。无论是有意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还是国有资产流失都将歪曲会计信息作为必不可少的手段,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人做出有违自己真实意愿的逆向选择。
(三)缺乏强有力的外部监督机制
未能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表现在:(1)政府监督机构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财政、税务、审计等监督机关存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没有达到齐抓共管,形成有效的和相互补充的监管机制,不能从整体上发挥监督作用,严重削弱了国家监督的力度;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缺乏根本的利益动力机制,不能真正依法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权利,造成国有资产虚置,所有者缺位,因而无法实施有效的监督。(2)社会审计未能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客观、公正的鉴证作用。由于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社会审计监督、会计咨询服务体系等社会中介组织不健全,社会中介审计监督机制不完善,审计的力量不足,存在不公平竞争的现象,为争夺客户,导致出现违背审计职业规则的现象,甚至出现社会中介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共同造假的行为。
(四)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打击力度不够
《会计法》、《公司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执行仍不理想,对违规违纪者处罚力度不够,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利益诱惑与低廉的机会成本形成的反差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屡禁不止。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防治对策
(一)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
各高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时,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同时还要注重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通晓专业会计知识,胜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工作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对已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士,应该在加强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后续教育培养与教育的同时,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使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为社会服务。
(二)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是会计从业人员的产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品,而是被赋予了道德意义的特殊的公共产品。因此,会计从业人员要十分重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除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品德外,还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掌握先进的会计电算化技术,使会计信息及时、准确、可靠。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标准,提高职业判断能力,提高对会计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政策理解上的偏差而带来的失误,把会计工作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
(三)强化监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
强化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管理体制企业、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新《会计法》进一步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工作的责任主体,各级检察机关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应严格依法行政,改变以往工作中“重查轻罚”的做法,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促进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参考文献
[1]陈爱军.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其防范[J].新财经(上半月),2013(11).
[2]戴郡成.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J].现代交际,2013(10).
[3]黄显官,朱玲,钟顺先.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相关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2013(31).
[4]韩松.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12).
[5]贾明刚.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防治[J].时代金融(下旬刊),2013(07).
作者簡介:原朝晖(1975-),男,本科,助理会计师职称,就职于山西西山煤电贸易公司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