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角度,分析做好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监管中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
关键词:南京市;防雷工作;安全监管;思考改善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022
南京市地处雷电多发地区,近年来的雷电活跃度呈现发生时间早、时间跨度长、频次增加、强度增大的特点。雷电作为电子时代的公害给人员密集场所多、信息化设备多、高层楼宇多的南京市带来了新的防雷安全监管难题。南京市气象局作为本地防雷安全监管行业主管部门,坚持依法履职,利用丰富的气象数据资料加强对重点行业监管同时,做好防灾减灾指导服务,全力帮助企事业单位落实防雷主体责任。
一、南京市雷电特征
南京市雷电发生次数每年约为3.6万次,其中负地闪占总地闪数的96.18%。雷电高发期为6-8月,以7月出现次数最多,约占总地闪次数的48.9%。这是因为夏季气温高,地面升温快导致对流活动强烈。南京市地闪次数主要集中于13-20时,16-17时达到峰值,午后地表受强烈太阳辐射急速升温,水汽上升,近地面出现不稳定层结,所以午后多发生雷暴天气。南京市大部分地区地闪密度在3-7次/(km2a),其中市区西南部和北部、江宁区中西部和东北部、六合区中部为地闪密度较高区域,大多位于坡度较大地区。因为南京市为典型丘陵平原地带,四周低山环绕,长江穿流而过,同时带来丰富水汽,气流经过河流上方便形成暖湿气流,这些暖湿气流积聚在丘陵盆地中,受地势抬升作用极易出现对流天气引发雷电。
二、南京市防雷安全监管实践
1. 健全防雷安全责任体系
成立防雷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防雷安全工作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各企事业单位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明确防雷责任划分,落实分工,建立气象部门主导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防雷安全工作责任机制,制定防雷安全规划和应急预案,注重监管工作中各部门单位协调性,及时反思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检查防雷设施建设经费使用情況。落实辖区内危化品等重点安全监管企业防雷工作检查情况,纠察城镇燃气及其附属设施、在建工程存在的雷电致灾风险因素,各行业主管部门严格按照《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定期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防雷工作检查。
依照防雷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安装防雷设备,采取防雷装置自查和运行管护相结合,设有专门防雷安全管理员,定期安全检测。气象防雷执法部门对防雷中介服务机构检查,专门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单位及负责安全评价、风险评估、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并在核准范围内从业。防雷中介服务机构要对其出具的检验文书负责,确保真实性、严谨性、科学性。
2.开展防雷安全检查
按照《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规定,防雷装置定期进行安全性能检测是国家强检项目,任何单位不得拒检,单位自查和执法检查相结合,一旦发现防雷安全隐患立即整改。对雷灾易发地区全面排查,如油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场所每半年检测一次,高层建筑、电力设施、通讯设施、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及旅游景点、学校、车站、商场、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公共设施和其他易遭雷击的建筑物、设施进行年检,计算机房和加油站防静电和防雷检查同时进行。联合相关部门督查,对于存在隐患或检查不合格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持续跟踪确保整改到位。对检查中防雷意识淡薄、工作敷衍了事的情形进行批评,要求其明确主体责任,在重大事故隐患未纠正确保安全生产的,可与有权部门商议,责令其停产停业或禁止使用相关设施,隐患排除后方可恢复生产和使用。建立健全防雷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立防雷安全违法行为信息库,记录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定期梳理信息。
3. 落实防雷安全保障措施
首先从意识上克服雷电事故发生概率低和天灾不可控的侥幸麻痹心理,将防雷工作和安全建设大局结合,提高各单位和个人防雷意识。其次,做好雷电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及应急防御工作,督促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定期开展防雷应急演习,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夏季雷电集中发生时段及时传达雷电灾害预警和避险措施。一旦出现雷电事故即按照演练情况启动应急预案,高效处理突发情况。还要广泛开展防雷科普知识宣传活动,结合近年来雷电灾害调查、防雷安全执法等情况,讲解雷电成因、危化企业雷电防护知识,发放《企业防雷防静电手册》《气象灾害应急避险手册》等材料,提高企业职工雷电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三、防雷安全监管改善建议
防雷执法工作可灵活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将互联网和监管相结合,依托全国防雷减灾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创新监管方式。出台本地易燃易爆场所重点监管单位和项目清单,录入网上平台做好相连功能模块信息的收集、处理、更新,实现对重点单位和项目实时动态监控,大幅提高安全监管效能。气象部门应主动和安全监管等部门进行信息共享,多组织沟通交流,落实防雷安全检查经常性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对防雷监管人员也要进行履职情况检查,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降低企业压力,避免不作为、滥作为、以权谋私情形出现。加强防雷执法人员专业培训,使其熟练运用法律法规,探索将气象行政处罚权融入综合执法管理制度中,弥补气象执法力量不足的短板。
四、结语
南京市防雷安全监管工作要不断向规范化、精细化转变,促进全市防雷安全监管工作、防雷安全责任体系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防雷安全监管要强化风险意识,积极主动担责监管,全面排查隐患,以发现问题为工作导向,对标补短,压实责任,全面提升监管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金卫东.强化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的若干思考[J].农家参谋, 2019(19).
[2]彭爱国,谢普新,范瑞光,等.如何做好防雷安全监管工作[J].吉林农业,2019(19).
第一作者简介:吴长慧(1983-),男,江苏东台,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雷电防御。
(南京市气象局 江苏南京 210000)
关键词:南京市;防雷工作;安全监管;思考改善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022
南京市地处雷电多发地区,近年来的雷电活跃度呈现发生时间早、时间跨度长、频次增加、强度增大的特点。雷电作为电子时代的公害给人员密集场所多、信息化设备多、高层楼宇多的南京市带来了新的防雷安全监管难题。南京市气象局作为本地防雷安全监管行业主管部门,坚持依法履职,利用丰富的气象数据资料加强对重点行业监管同时,做好防灾减灾指导服务,全力帮助企事业单位落实防雷主体责任。
一、南京市雷电特征
南京市雷电发生次数每年约为3.6万次,其中负地闪占总地闪数的96.18%。雷电高发期为6-8月,以7月出现次数最多,约占总地闪次数的48.9%。这是因为夏季气温高,地面升温快导致对流活动强烈。南京市地闪次数主要集中于13-20时,16-17时达到峰值,午后地表受强烈太阳辐射急速升温,水汽上升,近地面出现不稳定层结,所以午后多发生雷暴天气。南京市大部分地区地闪密度在3-7次/(km2a),其中市区西南部和北部、江宁区中西部和东北部、六合区中部为地闪密度较高区域,大多位于坡度较大地区。因为南京市为典型丘陵平原地带,四周低山环绕,长江穿流而过,同时带来丰富水汽,气流经过河流上方便形成暖湿气流,这些暖湿气流积聚在丘陵盆地中,受地势抬升作用极易出现对流天气引发雷电。
二、南京市防雷安全监管实践
1. 健全防雷安全责任体系
成立防雷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防雷安全工作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各企事业单位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明确防雷责任划分,落实分工,建立气象部门主导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防雷安全工作责任机制,制定防雷安全规划和应急预案,注重监管工作中各部门单位协调性,及时反思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检查防雷设施建设经费使用情況。落实辖区内危化品等重点安全监管企业防雷工作检查情况,纠察城镇燃气及其附属设施、在建工程存在的雷电致灾风险因素,各行业主管部门严格按照《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定期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防雷工作检查。
依照防雷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安装防雷设备,采取防雷装置自查和运行管护相结合,设有专门防雷安全管理员,定期安全检测。气象防雷执法部门对防雷中介服务机构检查,专门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单位及负责安全评价、风险评估、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并在核准范围内从业。防雷中介服务机构要对其出具的检验文书负责,确保真实性、严谨性、科学性。
2.开展防雷安全检查
按照《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规定,防雷装置定期进行安全性能检测是国家强检项目,任何单位不得拒检,单位自查和执法检查相结合,一旦发现防雷安全隐患立即整改。对雷灾易发地区全面排查,如油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场所每半年检测一次,高层建筑、电力设施、通讯设施、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及旅游景点、学校、车站、商场、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公共设施和其他易遭雷击的建筑物、设施进行年检,计算机房和加油站防静电和防雷检查同时进行。联合相关部门督查,对于存在隐患或检查不合格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持续跟踪确保整改到位。对检查中防雷意识淡薄、工作敷衍了事的情形进行批评,要求其明确主体责任,在重大事故隐患未纠正确保安全生产的,可与有权部门商议,责令其停产停业或禁止使用相关设施,隐患排除后方可恢复生产和使用。建立健全防雷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立防雷安全违法行为信息库,记录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定期梳理信息。
3. 落实防雷安全保障措施
首先从意识上克服雷电事故发生概率低和天灾不可控的侥幸麻痹心理,将防雷工作和安全建设大局结合,提高各单位和个人防雷意识。其次,做好雷电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及应急防御工作,督促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定期开展防雷应急演习,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夏季雷电集中发生时段及时传达雷电灾害预警和避险措施。一旦出现雷电事故即按照演练情况启动应急预案,高效处理突发情况。还要广泛开展防雷科普知识宣传活动,结合近年来雷电灾害调查、防雷安全执法等情况,讲解雷电成因、危化企业雷电防护知识,发放《企业防雷防静电手册》《气象灾害应急避险手册》等材料,提高企业职工雷电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三、防雷安全监管改善建议
防雷执法工作可灵活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将互联网和监管相结合,依托全国防雷减灾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创新监管方式。出台本地易燃易爆场所重点监管单位和项目清单,录入网上平台做好相连功能模块信息的收集、处理、更新,实现对重点单位和项目实时动态监控,大幅提高安全监管效能。气象部门应主动和安全监管等部门进行信息共享,多组织沟通交流,落实防雷安全检查经常性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对防雷监管人员也要进行履职情况检查,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降低企业压力,避免不作为、滥作为、以权谋私情形出现。加强防雷执法人员专业培训,使其熟练运用法律法规,探索将气象行政处罚权融入综合执法管理制度中,弥补气象执法力量不足的短板。
四、结语
南京市防雷安全监管工作要不断向规范化、精细化转变,促进全市防雷安全监管工作、防雷安全责任体系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防雷安全监管要强化风险意识,积极主动担责监管,全面排查隐患,以发现问题为工作导向,对标补短,压实责任,全面提升监管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金卫东.强化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的若干思考[J].农家参谋, 2019(19).
[2]彭爱国,谢普新,范瑞光,等.如何做好防雷安全监管工作[J].吉林农业,2019(19).
第一作者简介:吴长慧(1983-),男,江苏东台,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雷电防御。
(南京市气象局 江苏南京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