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度教学并非要无限增加知识难度和知识量,而是基于知识的内在结构,通过对知识的完整处理,引导学生从符号学习走向学科思想和意义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深度 教学
深度教学起源于郭元祥教授自2007年以来开展的教学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主要针对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对知识的表层学习、表面学习的局限性,主张通过知识的深度处理,引导学生深度学习。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式教学,努力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活起来了。但有些教师的教学则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浅显化、表面化倾向,严重地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深刻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课必须走出教学浅显化,让课堂教学深刻起来,本文从以下三方面探索思想政治教学如何走向深度。
一、认真遵循课程理念,实现教学生活化,使课堂走向深度
打造生活化思品课堂需以现实的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面临的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为基础。其具体操作环节包括:一是,导入新课生活化,即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话题导入新课。二是,创设教学情境生活化,即创设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其情境力求生动感人)。三是,创设教学问题生活化,即创设有思维含量的、学生颇感兴趣的教学问题。四是,开展教学活动生活化,即围绕学生关注的生活中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五是,布置课后作业生活化,即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予生活实践。通过以上几个环节使教学走向深度。
二、优化情境设计与处理,让教学时刻牵动学生思想,使课堂走向深度
教学情境是引导师生参与教学,推动教学过程,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促进教育教学活动有效进行。
1.情境设计要有思想性、启发性、探究性、激情性
情境的设计与选择必须落实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
如,在教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我设置如下情境——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在福建晋江,这首几乎人人会唱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唱出了晋江人奋力打拼的顽强意志,浓缩了晋江人最为宝贵的人生信条。这种精神与民族精神是怎样的关系?接着我进一步分析晋江经验的由来。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主席始终高度关注晋江发展,6年中7次深入晋江,进基层、下企业、访农村。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主席撰文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发展的鲜活经验,提出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为核心内涵的“晋江经验”。这是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思想理论成果。在晋江,最流行的一首歌是《爱拼才会赢》,也是晋江人精神写照。如今,“晋江经验”带给我们的拼搏精神依旧没有过时。
2.挖掘情境背后丰富内涵,不断升华认识
情境问题的价值往往是多元的,情境背后蕴含着多层次、维度的意义。教学要充分利用好教学情境,要深刻剖析其多层次内涵,要深刻分析多维度的意义,要深刻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和筛选有效信息,升华对事物的认识,把握事物的真正价值,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的教师在利用田世国捐肾救母的事例时,不仅引导学生认识到子女应该孝敬爱戴父母,而且引导学生感悟到爱是需要付出的,而付出与奉献能够获得幸福和快乐,孝敬父母对弘扬传统美德、发扬良好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3.加强情境处理的严密性,彰显逻辑的力量
思想政治课应大力倡导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真实、复杂甚至是两难的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主动进行意义建构。如在讲到如何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的时候我们举了晋江城市拆迁的例子。这是一个真实两难的情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科学的拆迁,但城市拆迁中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缺乏科学的规划、政府越位等问题也屡见不鲜。我们以一幅反映城市拆迁问题的图片为背景,设置“你如何认识和评价图片所示的城市拆迁问题”这样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真实的、两难的、开放性的情境中学习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回答这一问题需要综合运用一系列知识点,如政府的性质和职能、依法行政、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等。这样的真实情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而且将法治意识、理性精神等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于潜移默化之中。
三、增强活动的实践性,让学生深度感悟,深度体验,使课堂走向深度
教学要引导学生深度实践,在活动中真正理解实践的目的与意义;要引导学生深度体验,在特定的情境中,历经接受、批判、反思和建构的主观内省过程,而获取客观事物与自身意义关联与价值。
一位老师在教学《我爱我师》时,是这样引导学生实践体验的。
首先讲了《蓝丝带的故事》——
有一名叫刘流的学生,他平时调皮捣蛋,是个令老师十分头痛的学生。今天,他又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在走向办公室的途中,小家伙心中不停的“打鼓”:老师为什么要叫我?难道今天我又做错什么事情了……?
刚一进办公室,老师便微笑地看着他说:“刘流,这次考试,你的进步太大了,而且在这次全校的体育比赛中你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非常不错!我觉得你在班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员,你的进步老师看在眼里。今天老师要送给你一件小小的礼物!”刘流迫不及待地打开桌上的小盒子。一根不起眼的蓝丝带跃然眼前。老师一边把蓝丝带拿出来一边拉着刘流的手,把这根丝带系在了他的小手上。对他说:“我要讓你知道,系这条蓝丝带的学生对整个集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同学很感谢你为班级所做的一切。老师希望你能把这根蓝丝带传递下去,用同样的方式告诉你想感谢的人,好吗?”刘流感动得泪流满面。
接着,教师说:蓝丝带,一根不起眼的蓝丝带却蕴含着这么多的感动!如果这个故事使你有所感悟,希望你能把这根(教师制作的)蓝丝带送给他(她),相信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活动开始后,有的将蓝丝带送给了父母,有的送给了老师,有的送给同学,有的送给了其他关心帮助过他们的人,并送上了真诚的祝福。通过深度体验与感悟,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到了爱,也进一步学习了如何表达爱,进一步懂得了怎样感恩报恩。这样的教学非常有深度。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深度 教学
深度教学起源于郭元祥教授自2007年以来开展的教学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主要针对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对知识的表层学习、表面学习的局限性,主张通过知识的深度处理,引导学生深度学习。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式教学,努力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活起来了。但有些教师的教学则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浅显化、表面化倾向,严重地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深刻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课必须走出教学浅显化,让课堂教学深刻起来,本文从以下三方面探索思想政治教学如何走向深度。
一、认真遵循课程理念,实现教学生活化,使课堂走向深度
打造生活化思品课堂需以现实的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面临的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为基础。其具体操作环节包括:一是,导入新课生活化,即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话题导入新课。二是,创设教学情境生活化,即创设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其情境力求生动感人)。三是,创设教学问题生活化,即创设有思维含量的、学生颇感兴趣的教学问题。四是,开展教学活动生活化,即围绕学生关注的生活中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五是,布置课后作业生活化,即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予生活实践。通过以上几个环节使教学走向深度。
二、优化情境设计与处理,让教学时刻牵动学生思想,使课堂走向深度
教学情境是引导师生参与教学,推动教学过程,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促进教育教学活动有效进行。
1.情境设计要有思想性、启发性、探究性、激情性
情境的设计与选择必须落实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
如,在教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我设置如下情境——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在福建晋江,这首几乎人人会唱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唱出了晋江人奋力打拼的顽强意志,浓缩了晋江人最为宝贵的人生信条。这种精神与民族精神是怎样的关系?接着我进一步分析晋江经验的由来。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主席始终高度关注晋江发展,6年中7次深入晋江,进基层、下企业、访农村。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主席撰文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发展的鲜活经验,提出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为核心内涵的“晋江经验”。这是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思想理论成果。在晋江,最流行的一首歌是《爱拼才会赢》,也是晋江人精神写照。如今,“晋江经验”带给我们的拼搏精神依旧没有过时。
2.挖掘情境背后丰富内涵,不断升华认识
情境问题的价值往往是多元的,情境背后蕴含着多层次、维度的意义。教学要充分利用好教学情境,要深刻剖析其多层次内涵,要深刻分析多维度的意义,要深刻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和筛选有效信息,升华对事物的认识,把握事物的真正价值,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的教师在利用田世国捐肾救母的事例时,不仅引导学生认识到子女应该孝敬爱戴父母,而且引导学生感悟到爱是需要付出的,而付出与奉献能够获得幸福和快乐,孝敬父母对弘扬传统美德、发扬良好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3.加强情境处理的严密性,彰显逻辑的力量
思想政治课应大力倡导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真实、复杂甚至是两难的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主动进行意义建构。如在讲到如何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的时候我们举了晋江城市拆迁的例子。这是一个真实两难的情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科学的拆迁,但城市拆迁中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缺乏科学的规划、政府越位等问题也屡见不鲜。我们以一幅反映城市拆迁问题的图片为背景,设置“你如何认识和评价图片所示的城市拆迁问题”这样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真实的、两难的、开放性的情境中学习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回答这一问题需要综合运用一系列知识点,如政府的性质和职能、依法行政、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等。这样的真实情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而且将法治意识、理性精神等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于潜移默化之中。
三、增强活动的实践性,让学生深度感悟,深度体验,使课堂走向深度
教学要引导学生深度实践,在活动中真正理解实践的目的与意义;要引导学生深度体验,在特定的情境中,历经接受、批判、反思和建构的主观内省过程,而获取客观事物与自身意义关联与价值。
一位老师在教学《我爱我师》时,是这样引导学生实践体验的。
首先讲了《蓝丝带的故事》——
有一名叫刘流的学生,他平时调皮捣蛋,是个令老师十分头痛的学生。今天,他又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在走向办公室的途中,小家伙心中不停的“打鼓”:老师为什么要叫我?难道今天我又做错什么事情了……?
刚一进办公室,老师便微笑地看着他说:“刘流,这次考试,你的进步太大了,而且在这次全校的体育比赛中你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非常不错!我觉得你在班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员,你的进步老师看在眼里。今天老师要送给你一件小小的礼物!”刘流迫不及待地打开桌上的小盒子。一根不起眼的蓝丝带跃然眼前。老师一边把蓝丝带拿出来一边拉着刘流的手,把这根丝带系在了他的小手上。对他说:“我要讓你知道,系这条蓝丝带的学生对整个集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同学很感谢你为班级所做的一切。老师希望你能把这根蓝丝带传递下去,用同样的方式告诉你想感谢的人,好吗?”刘流感动得泪流满面。
接着,教师说:蓝丝带,一根不起眼的蓝丝带却蕴含着这么多的感动!如果这个故事使你有所感悟,希望你能把这根(教师制作的)蓝丝带送给他(她),相信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活动开始后,有的将蓝丝带送给了父母,有的送给了老师,有的送给同学,有的送给了其他关心帮助过他们的人,并送上了真诚的祝福。通过深度体验与感悟,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到了爱,也进一步学习了如何表达爱,进一步懂得了怎样感恩报恩。这样的教学非常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