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今的语文课丧失了“读书”的本义。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如此。所以,语文课应回到它应有的起点——读。让“读”成为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以文言文教学为例,探讨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读”的问题。
关键词: 读 感知 品味 背诵
语文界一直在呼吁进行教学改革,热闹了一二十年,没有平静过。现在抨击语文教学,用语激烈,有人说语文课被上成了政治课,也有人说语文课成了串讲历史的舞台……总之,批评声是不绝于耳。语文课改大潮中,各式各样的教学思想层出不穷。虽然我们已经从“满堂灌”走了出来,但是课堂上的读书声似乎太少了,就连让学生读书也被称为“接触课文”,而“接触”的目的,是为“讲”服务的。我曾亲眼见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师教学诗经《硕鼠》,字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讲,《诗经》也介绍了一大段,可结束教学前学生齐读课文,却把“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读成一种无力而无奈的调子,似乎不是一句不平的呼喊,而是一句可怜的乞求。语文课丧失了“读书”的本义。
一个“穷青年”怎样才能成为“宅子”的主人呢?鲁迅先生说首先是“拿来”。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语言的主人呢?我认为首先是占有拥有语言。前人提倡“读书”二字,着眼于“读”,是要让学生在读中去积累语感,体悟文思。
古人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如此。所以,语文课应回到它应有的起点——读。让“读”成为语文课
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我以文言文教学为例,并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
一、整体感知,触发语感
1.反复诵读。诵读是文言文语感教学的重要方法,是整体感知语言的有效途径。停顿、重音的准确处理,语速、语调的准确把握均可唤起想象,引起共鸣。学生口与耳会,眼与心谋,整体地感受文言文的情味理趣。诵读并非一次完成的,而是多次反复,可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譬如,学习《祭妹文》,通过诵读,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所写的人和事,而且可以比较快地感受到作者痛惜、哀伤、悔恨的真挚感情,从整体上体会到这种感情是越来越浓烈的,最后达到了顶点,局部又有起伏,“兄妹读书”一段则要轻快一些,轻快之中却暗含悲情。在这里,诵读既是认知的手段,又是感受体会感情和意境的手段。
2.把握思路。思路是作者写作的意图和脉络,是有迹可寻的,无外乎从“人、事、物”,“情与理”的角度去把握。把握了作者的思路,就能较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也就能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理性的观照。这种观照是粗线条的,而不必细致入微。否则,就失去了把握思路的意义。譬如,学习《记王忠肃公翱事》,只要把握文章是以“事”为线索,全文记了两件事,一者王翱不徇私情,二者王翱廉洁不贪则可。思路一清,文章的整体则明。学习《过秦论》,只要把握文章是以“理”为线索,写秦“攻天下”/“守天下”/“失天下”,最后得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足矣。如此一理思路,全文则一目了然。学习《项脊轩志》,只要把握文章是以“情”为线索,先写“喜”,再写“悲”,共写了五件“悲事”就行。
二、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品味主要是指用比较揣摩的方法对语言材料的意蕴和妙处进行语感分析。品味是深入语言内部,感受语言神韵的必由之路。文言文的词、句、段都可以进入品味的范畴。如,品味“段”。《左忠毅公逸事》的三、四、五段,并非写左公,似乎游离于标题之外,可是细细揣摩则明白这三段大有深意:第五段是为了交代“逸事”的确凿可信,第三、四段写史可法“忠勤职守”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左公,写左公的知人之明,同时呼应第一段的“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和第二段的“天下事谁可支柱者”。这样品味,则可体会到作者构思运笔之妙。
品味语言,是文言文语感教学的重要步骤。教师的主要任务就为学生提供范例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寻找、揣摩、研讨那些语言典范、语感因素强的词、句、段。最后,老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小结。
三、背诵积累,积淀语感
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人一生中学习语言、积淀语感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其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我认为文言文的积累主要是通过背诵来实现的。为此,我们需要增加学生对精粹文言文的背诵量。那么,怎样的才算是精粹的文言文呢?当然是那些“语言表达典范,文化内涵丰实,思想内容健康,便于吟诵记忆”的文言文。现高中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同时还可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的篇目,重点是短小精悍的骈、赋片段,这些文章往往内容丰厚,词章华丽,行文流畅,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特别适合学生背诵。背诵也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多次反复。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阅读面的扩大,知识的丰富,学生对这些“吞下去”的“精粹语言”,通过不断的“反刍”和揣摩,将会有新的领悟和体会,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文化认同感也将因此而大大增加。背诵积累定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也许有人会问,新增加的背诵内容的时间何来?增加背诵量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文言文语感教学摒弃了逐字逐句的串讲和对译,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而让学生背诵积累,所以,这样的背诵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这篇论著中强调:“读书的用处最大,语文教学上应该特别注重它。”的确如此,读有助于加深课文的理解、记忆;有助于训练语感,促进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想想鉴赏能力的发展。朗读训练是否扎实,是语文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主要标志。
总之,读,是语文课的主旋律,只有在课堂上教师以声传情地范读,指导学生诵读涵泳,创造出最佳教学情境,教师、学生和作者三者产生感情共鸣,有如物理学讲到的“共振”现象,才能激发起教师和学生的双重积极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岂不美哉。
语文课就应书声琅琅,让我们的语文课“读”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4.
[2]朱自清.论诵读教学.
关键词: 读 感知 品味 背诵
语文界一直在呼吁进行教学改革,热闹了一二十年,没有平静过。现在抨击语文教学,用语激烈,有人说语文课被上成了政治课,也有人说语文课成了串讲历史的舞台……总之,批评声是不绝于耳。语文课改大潮中,各式各样的教学思想层出不穷。虽然我们已经从“满堂灌”走了出来,但是课堂上的读书声似乎太少了,就连让学生读书也被称为“接触课文”,而“接触”的目的,是为“讲”服务的。我曾亲眼见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师教学诗经《硕鼠》,字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讲,《诗经》也介绍了一大段,可结束教学前学生齐读课文,却把“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读成一种无力而无奈的调子,似乎不是一句不平的呼喊,而是一句可怜的乞求。语文课丧失了“读书”的本义。
一个“穷青年”怎样才能成为“宅子”的主人呢?鲁迅先生说首先是“拿来”。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语言的主人呢?我认为首先是占有拥有语言。前人提倡“读书”二字,着眼于“读”,是要让学生在读中去积累语感,体悟文思。
古人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如此。所以,语文课应回到它应有的起点——读。让“读”成为语文课
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我以文言文教学为例,并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
一、整体感知,触发语感
1.反复诵读。诵读是文言文语感教学的重要方法,是整体感知语言的有效途径。停顿、重音的准确处理,语速、语调的准确把握均可唤起想象,引起共鸣。学生口与耳会,眼与心谋,整体地感受文言文的情味理趣。诵读并非一次完成的,而是多次反复,可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譬如,学习《祭妹文》,通过诵读,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所写的人和事,而且可以比较快地感受到作者痛惜、哀伤、悔恨的真挚感情,从整体上体会到这种感情是越来越浓烈的,最后达到了顶点,局部又有起伏,“兄妹读书”一段则要轻快一些,轻快之中却暗含悲情。在这里,诵读既是认知的手段,又是感受体会感情和意境的手段。
2.把握思路。思路是作者写作的意图和脉络,是有迹可寻的,无外乎从“人、事、物”,“情与理”的角度去把握。把握了作者的思路,就能较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也就能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理性的观照。这种观照是粗线条的,而不必细致入微。否则,就失去了把握思路的意义。譬如,学习《记王忠肃公翱事》,只要把握文章是以“事”为线索,全文记了两件事,一者王翱不徇私情,二者王翱廉洁不贪则可。思路一清,文章的整体则明。学习《过秦论》,只要把握文章是以“理”为线索,写秦“攻天下”/“守天下”/“失天下”,最后得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足矣。如此一理思路,全文则一目了然。学习《项脊轩志》,只要把握文章是以“情”为线索,先写“喜”,再写“悲”,共写了五件“悲事”就行。
二、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品味主要是指用比较揣摩的方法对语言材料的意蕴和妙处进行语感分析。品味是深入语言内部,感受语言神韵的必由之路。文言文的词、句、段都可以进入品味的范畴。如,品味“段”。《左忠毅公逸事》的三、四、五段,并非写左公,似乎游离于标题之外,可是细细揣摩则明白这三段大有深意:第五段是为了交代“逸事”的确凿可信,第三、四段写史可法“忠勤职守”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左公,写左公的知人之明,同时呼应第一段的“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和第二段的“天下事谁可支柱者”。这样品味,则可体会到作者构思运笔之妙。
品味语言,是文言文语感教学的重要步骤。教师的主要任务就为学生提供范例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寻找、揣摩、研讨那些语言典范、语感因素强的词、句、段。最后,老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小结。
三、背诵积累,积淀语感
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人一生中学习语言、积淀语感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其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我认为文言文的积累主要是通过背诵来实现的。为此,我们需要增加学生对精粹文言文的背诵量。那么,怎样的才算是精粹的文言文呢?当然是那些“语言表达典范,文化内涵丰实,思想内容健康,便于吟诵记忆”的文言文。现高中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同时还可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的篇目,重点是短小精悍的骈、赋片段,这些文章往往内容丰厚,词章华丽,行文流畅,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特别适合学生背诵。背诵也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多次反复。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阅读面的扩大,知识的丰富,学生对这些“吞下去”的“精粹语言”,通过不断的“反刍”和揣摩,将会有新的领悟和体会,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文化认同感也将因此而大大增加。背诵积累定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也许有人会问,新增加的背诵内容的时间何来?增加背诵量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文言文语感教学摒弃了逐字逐句的串讲和对译,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而让学生背诵积累,所以,这样的背诵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这篇论著中强调:“读书的用处最大,语文教学上应该特别注重它。”的确如此,读有助于加深课文的理解、记忆;有助于训练语感,促进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想想鉴赏能力的发展。朗读训练是否扎实,是语文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主要标志。
总之,读,是语文课的主旋律,只有在课堂上教师以声传情地范读,指导学生诵读涵泳,创造出最佳教学情境,教师、学生和作者三者产生感情共鸣,有如物理学讲到的“共振”现象,才能激发起教师和学生的双重积极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岂不美哉。
语文课就应书声琅琅,让我们的语文课“读”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4.
[2]朱自清.论诵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