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解五色土之祥明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loveyou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古已降,“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并以五色土来福佑天下,安禄四方。宜兴紫砂以五色土之美名远播世界,造福子民。以“五色土”来命名作品集,可谓其意之深厚和宽阔。
  泥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着特殊的记忆和情感。尤其泥土作为我们上古先民生存之根,由泥到陶的过程正是我们先祖文明进程的开始和见证。由此陶的艺术渊源流传,精彩纷呈,绝唱古今,推陈出新。祥明之陶艺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文化渊源和背景中获得滋养和铸就其艺术生命的。陶土便作为他艺术生命的载体来全新塑造着他生命的张力和精彩。
  因此,祥明对陶土那种独特深厚的情感赋予它艺术的敏感触觉和表达,以一种朴素而不惊世的方式来呈现他日常化的真实存在,尤其是他始终对泥土中所孕育的无尽养汁不断吮吸并永远赋予它生命的激情创造。五色土那自然的丰富蕴涵,融入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生命,再加上火的激情燃烧和张力进发,这些正构成了祥明对陶瓷艺术的执著迷情和生命创造。尤其在此过程中有许多的偶然性和意外之惊喜,这一些正是艺术所蕴含的无尽魅力。祥明的艺术永远有下一个惊喜在等待着他,也构成不断自我超越的动力源泉和无限乐趣。
  艺术常常被经验和技术所框限着,这也是许多艺术家很难突破的误区。祥明在这一点上恰恰总是富于激情、勇气,不断放弃和超越,因此也使得他总是在诸多艺术的边缘停留、窥视、尝试、不断吸取营养,来丰富和积淀他艺术的内在质素。因此,作为一个紫砂陶人他总是觉得站在他的边缘,从来没有被淹没和彻底同化,它甚而庆幸这一点,反过来正是这种没有局限却给他留出了更大的艺术空间和可能性。祥明喜欢书,那是他的五谷杂粮;他喜欢音乐,那是每晚的精神夜宵;他喜欢随意图画,里面有流淌不尽的艺术灵感。他对传统有着深厚的理解和表达功力,同时又总是迈步在现代和当代艺术的门槛里不断思索和发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生活与艺术等所有这些都被他在思想的大熔炉里浸润、溶化、吸收,因此祥明的艺术如生命般不断生长,永远是那样旺盛、健康而充满活力。
  温文尔雅的外表下却包裹着他的坚毅和执著,这就是他与生俱来所具有的艺术家诗性的气质。他的善意和谦和让他多少宁可磨去一些锐气而至一种生活的祥和,这一点他承受了一些无奈和留下一丝遗憾。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追求和停止过艺术的创造,相反厚积而薄发的通理更显现在他未来的艺术生命创造过程中。所以,在今天没法去全面解读和诠释定义祥明及其艺术,他给我们留下的空间实在太大了,总会有新的惊喜不断向我们呈现,所有只有期待和艺祈于他。
  五色土赋予紫砂有着缤纷色彩的传奇,祥明的《五色土》作品集或许只是他艺术生命传奇的开始……
其他文献
一、引言    明代成化朝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阶段。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诸多因素影响,带来审美情趣的显著变化,这一时期的青花、斗彩在继承明初传统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取得突出的成就。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云:“至于窑器最贵成化,次则宣德。”又云:“本朝瓷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古今之冠,如宣窑品最贵,近日又贵成窑,出宣窑之上,盖两朝天纵(天从人愿)留意曲艺(细小的技艺),宜其精工如此。”给
期刊
山水画是明清之际画家们最热衷的绘画语言,这一时期花鸟画与人物画退居其次。这种现象在岭南地区更是如此。山水画——这种被文人画家们奉为最能表达胸中逸气的画科,在明清之际的岭南画坛也产生了两位足以和江左、中原画家抗衡的名家,他们分别是高俨和深度。他们和李果吉、梁槌一起构成了清初岭南山水画“四家”,在岭南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高俨,字望公,又字俨若,号海滨渔父,因其姓又称“高士”,广东新会人。生
期刊
鸡血石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宝玉石,具有鲜红艳丽、晶莹剔透的天生丽质。鸡血石是辰砂条带的地开石,其颜色比朱砂还鲜红。“鸡血”的成分是硫化汞,其渗透到高岭石或地开石中而形成,在国内外是极为罕见的。因其颜色鲜红极似鸡血,所以人们俗称鸡血石。昌化鸡血石被誉为中华“国宝”,因其撩人的美姿也被尊称为“印石皇后”。昌化鸡血石的主要工艺用途是制作印章、雕刻工艺品和原石欣赏,它所展示的东方特色文化,在世界文化艺林中独树
期刊
在这个喜欢“猎奇”纷繁喧哗的时代,太缺少非诚勿扰的作品了。而吴志辉的青花是个例外——青而不艳,温文尔雅,沉着、典雅、静谧,又不失一种生机盎然之美。  自高中就一直跟随恩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当代青花大王”黄卖九先生学艺20余年的吴志辉师承青花真传,是老师眼中的得意门生。刚走出校门之始,吴志辉就显示出不凡的实力。从1993年毕业至今的15年里,吴志辉年年都要拿好几个重量级的奖项,而且势头越来越劲,简直
期刊
一块一块不起眼的泥巴,经过一系列的工序,变成了精致又美丽的陶瓷艺术品,陶瓷文化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许,一件陶瓷作品已经蕴含足够的道与艺,能够领悟精髓的人自然能做出名品。  在我所结识的陶艺家当中,周雍楠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虽家住景德镇城区,却隐身于热闹的都市,一天到晚,潜心做陶艺,外面就是有天大的事,一切都好像与他无关。虽然现在还年轻,但年轻的他从来不浮躁,不夸大,自谦自律,默默无
期刊
在当代陶瓷艺术家中,王锡良先生是公认的大师。尽管在美术界长期存在着中国画和陶瓷画谁为高下的争论,但争论双方一旦站在王锡良先生的作品前,立刻就会消除分歧,纷纷拜倒在精湛的艺术面前。王先生是从旧中国手工艺人锤炼出来的艺术家,他对艺术的执著、对名利的淡然、对人生的达观,使他较早就登上了中国陶瓷美术的高峰。    深得“珠山八友”真传    王锡良,原籍安徽省黟县,1922年2月出生于景德镇。幼年家境贫寒
期刊
有幸在“瓷都”景德镇结识了众多陶瓷“大师”,相比之下的高级工艺美术师林正茂先生,一点也不引人注意。却得知在他从艺几年之后,他的瓷板画《松鹤延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作为礼品赠送给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作品《喜上眉梢》被中国商务部中外跨国公司研究会收藏,《香港明天会更好》瓷板、《花开富贵》青花斗彩瓷瓶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收藏。凤凰卫视、香港卫视等多家媒体对其人其艺进行了专题报道。他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江西省
期刊
王小凤的作品追求一种宁静。她强调色彩的淡雅,致力于传递一种舒服、温馨的感觉。景德镇的釉上粉彩作品往往使用艳丽的颜色,引起感官的刺激,营造一种大开大合的美,而这些在王小凤的作品里是看不到的。王小凤的作品中,美是悄然而来的,仿佛一名清秀的美女,从历史中走来,穿越时空的层层迷雾,一尘不染地来到你面前。从欣赏者的角度,这当然是一种快乐,某种隐秘的感情就通过这样一个粉彩瓷瓶把作者与观者联系了起来。这种联系是
期刊
王诜,字晋卿,生卒年史无记载,当今学术界一般持“1048-1104年后”的观点。笔者考证其大约生于公元1051年,卒于1114后至1120年前(考证文章即将发表),祖籍山西太原人,后居河南汴京,为北宋开国功臣王全斌之后。娶英宗赵曙之女蜀国公主为妻,官驸马都尉及定州观察使、利州防御使。家筑“宝绘堂”,藏历代法书名画日夕观摩,精于豁赏。  王诜长于诗词、书法,通晓琴棋笙乐,尤精绘画,山水最长,亦能画松
期刊
提名:中国名家收藏专业委员会  推介指数:★★★★★  特约鉴赏点评专家:金煜、刘亚谏、高玉涛    [艺术档案]  崔磊,1972年10月31日生,籍贯天津。1989年-1992年就读于天津市美术学校,1992年-1993年进入天津市特种工艺品厂从事玉雕工作,1993年-1995年在香港特精珠宝有限公司,1993年-1998年在上海洪艺轩,师从于洪新华大师门下,从艺5年。1998年成立“小天津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