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这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识字教学的需要。语文生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每一个汉字都可以激发孩子无穷的想像,一个个汉字连缀起来就是一片放飞的天空。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象的因素,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
一、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
儿童在入学之前,具备了一定的言语能力。他们通过口头语言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口语语汇和简单的生活用语,为汉字的学习和阅读提供了条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中的《认一认1》一课,共有16个生字。这些字都是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在生活用字中经常见到,教学时,打破以往一个字一个字教学的惯例,而是利用课件把16个字全展示出来。然后提问: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想一想这里面有你认识的朋友吗?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学生门很快就说出了自己认识的一些字。没有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而是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了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
识字教学初始阶段的对象是6~7岁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一阶段的儿童共同的心理特征是:活泼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具体形象的东西,学得快,忘得也快。再如:呈现一个汉字,儿童对其形状的辨认经历的认知过程是:①先整体后局部,即识字总是先感知字的整体,然后辨认个别笔画;②先轮廓后内涵,即低年级儿童往往对字形的轮廓容易掌握,对内部细节难以牢记;③先上部后下部;④先左后右;⑤先熟悉后生疏。了解儿童的这些认知特点,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就要从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来考虑,为儿童探求新知识提供可能。内容上要从易到难、由简到繁;教学形式上要生动活泼,教学难点要分散,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使儿童易于接受和记忆,从而使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调动兴趣,让学生轻松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分心较重,注意持续的时间短,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了集中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
1、借助顺口溜。如教学“渴”和“喝”,可以这样记“口渴想到水,喝水要用口”,“渴”字左边三点水,“喝”字左边是个口,通过顺口溜,使学生区分了“渴”和“喝”的偏旁。在书写汉字时就不容易出错了。又如教“只”字时,可以说嘴巴下面八字须;“雪”字,大雨下在横山上等等。顺口溜教学,幽默风趣,学生易学好记,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教学。如教“炮”和“泡”字,我让学生分析字形,学生都知道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包”字。“炮”左边是火,“泡”左边是三点水,与水有关。遇到类似情况都采用此方法,学生便能有所领悟。
2、看图识字。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比较活跃,特别是二年级的学生。如果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并结合实际,联系身边的人和事物,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将有利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如:教到“灶、尖”等字时,我可出示一幅画,让学生从画中认识到所教的生字,且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和理解。
三、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首先,要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性和浓厚兴趣。比如:电视上动画片中的说话字幕,校园的校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课程表,同学姓名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还有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论是常规活动如:晨会、班会、队会、节日庆典,还是校本活动如国防主题、环保主题、社会调查主题、春秋游主题等,都离不开汉字这个媒介。活动中若以认字贯穿其中,充分发挥媒介作用,不仅可以丰富活动内容,还可以在研究中,在玩乐中接触认识不少汉字。让孩子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识字的乐趣,他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
动态变化着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位小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住了三维“动画”。针对学生心理状态采用多媒体识字,是识字的一个好办法。因为有了多媒体的支持,使汉字能够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使汉字的音、形、义不再脱节。比如学习《口耳目》一课时,可以用动画把汉字从古到今的形体变化演示出来,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象形字”,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用简单的图画代替老师繁杂的讲解,无疑更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变静为动识字”,一年级课文内容少,多诗歌韵文,用微机打出,用大屏幕出示。在学生读熟课文后,把要学的字变颜色或者是闪动,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读,从句到词语, 再到字来识字。这样学生对学习字就很感兴趣。还可以把一些形象的课文做成flash播放给学生看,如上《雪地里的小画家》这课时,可以把小动物的脚印播放给孩子们看,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对城市的学生来说,也是接触生活、了解社会的好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的使用内容必须随着自己的课堂设计变化,不能生搬网络上的资源,而是化为己用,这样才能成为帮助学生识字的点睛之笔。 五、利用游戏活动,促进学生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的识字,是无法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因此,在识字过程中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是不言而喻的。
开火车的游戏法。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游戏方法。但是这种游戏可以较大范围的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有好处。在游戏方法上一开始,我先用掌声和学生进行互动“火车火车开到哪儿?”“火车火车开到这儿!”,而且形式也多样了,有小火车、大火车。形式多样、操作简单的开火车游戏,给识字过程带来了调剂,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
欢乐对对碰的游戏法。这个游戏,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识字的能力。一般采用让学生同桌进行“欢乐对对碰”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把部件和汉字组成新的汉字,同桌互相拍手边拍边说“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山’和‘令’一碰,岭岭。”学生也还可以自己进行拓展,比如“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土’和‘立’一碰,垃垃。”借助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重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乐趣,提高识记效果。
在识字过程中,引进游戏,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轻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的效果。
六、凸现主体,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1、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着较大差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面对的应该是每一位学生,应该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都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因此,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生的自主权大了,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学习,使学习更富有个性色彩。
2、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自主选择学习方法既体现了自主的原则,又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表明,课堂上学生几乎没有完全采用相同的学习方法。如在教学“严、朝”这两个生字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生字的字形,想一想用哪些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学生通过短暂思考之后,纷纷发言:“老师,我给‘严’字编了一句儿歌来记忆:‘亚’字长条长尾巴”,“老师,我请您猜一则谜语:‘十月十日’是个什么字?(朝)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诸多较难识记的汉字就在他们的踊跃发言中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学生学得兴致勃勃,教师教得轻轻松松。
3、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
学生识字本来是个体行为,但在教学活动中如果独自面对每课大量的生字,再优秀的学生有时也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有时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自由组合,自行选择自己喜爱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讨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在自己喜欢的气氛中互相合作,互相促进,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理想的学习环境。
总之,识字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孤立地教学生识字是不可取的,采用单调机械的方式亦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遵循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主体,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自主识字的能力,实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
[2]崔峦、蒯福棣主编.小学语文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
[3]周家钤.小学低年级学生轻松识字教学谈[J].新课程(教师), 2008,(02) .
[4]李建华.识字教学之忌[J].成才之路, 2008,(06) .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这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识字教学的需要。语文生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每一个汉字都可以激发孩子无穷的想像,一个个汉字连缀起来就是一片放飞的天空。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象的因素,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
一、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
儿童在入学之前,具备了一定的言语能力。他们通过口头语言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口语语汇和简单的生活用语,为汉字的学习和阅读提供了条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中的《认一认1》一课,共有16个生字。这些字都是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在生活用字中经常见到,教学时,打破以往一个字一个字教学的惯例,而是利用课件把16个字全展示出来。然后提问: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想一想这里面有你认识的朋友吗?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学生门很快就说出了自己认识的一些字。没有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而是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了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
识字教学初始阶段的对象是6~7岁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一阶段的儿童共同的心理特征是:活泼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具体形象的东西,学得快,忘得也快。再如:呈现一个汉字,儿童对其形状的辨认经历的认知过程是:①先整体后局部,即识字总是先感知字的整体,然后辨认个别笔画;②先轮廓后内涵,即低年级儿童往往对字形的轮廓容易掌握,对内部细节难以牢记;③先上部后下部;④先左后右;⑤先熟悉后生疏。了解儿童的这些认知特点,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就要从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来考虑,为儿童探求新知识提供可能。内容上要从易到难、由简到繁;教学形式上要生动活泼,教学难点要分散,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使儿童易于接受和记忆,从而使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调动兴趣,让学生轻松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分心较重,注意持续的时间短,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了集中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
1、借助顺口溜。如教学“渴”和“喝”,可以这样记“口渴想到水,喝水要用口”,“渴”字左边三点水,“喝”字左边是个口,通过顺口溜,使学生区分了“渴”和“喝”的偏旁。在书写汉字时就不容易出错了。又如教“只”字时,可以说嘴巴下面八字须;“雪”字,大雨下在横山上等等。顺口溜教学,幽默风趣,学生易学好记,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教学。如教“炮”和“泡”字,我让学生分析字形,学生都知道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包”字。“炮”左边是火,“泡”左边是三点水,与水有关。遇到类似情况都采用此方法,学生便能有所领悟。
2、看图识字。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比较活跃,特别是二年级的学生。如果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并结合实际,联系身边的人和事物,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将有利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如:教到“灶、尖”等字时,我可出示一幅画,让学生从画中认识到所教的生字,且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和理解。
三、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首先,要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性和浓厚兴趣。比如:电视上动画片中的说话字幕,校园的校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课程表,同学姓名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还有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论是常规活动如:晨会、班会、队会、节日庆典,还是校本活动如国防主题、环保主题、社会调查主题、春秋游主题等,都离不开汉字这个媒介。活动中若以认字贯穿其中,充分发挥媒介作用,不仅可以丰富活动内容,还可以在研究中,在玩乐中接触认识不少汉字。让孩子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识字的乐趣,他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
动态变化着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位小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住了三维“动画”。针对学生心理状态采用多媒体识字,是识字的一个好办法。因为有了多媒体的支持,使汉字能够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使汉字的音、形、义不再脱节。比如学习《口耳目》一课时,可以用动画把汉字从古到今的形体变化演示出来,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象形字”,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用简单的图画代替老师繁杂的讲解,无疑更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变静为动识字”,一年级课文内容少,多诗歌韵文,用微机打出,用大屏幕出示。在学生读熟课文后,把要学的字变颜色或者是闪动,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读,从句到词语, 再到字来识字。这样学生对学习字就很感兴趣。还可以把一些形象的课文做成flash播放给学生看,如上《雪地里的小画家》这课时,可以把小动物的脚印播放给孩子们看,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对城市的学生来说,也是接触生活、了解社会的好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的使用内容必须随着自己的课堂设计变化,不能生搬网络上的资源,而是化为己用,这样才能成为帮助学生识字的点睛之笔。 五、利用游戏活动,促进学生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的识字,是无法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因此,在识字过程中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是不言而喻的。
开火车的游戏法。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游戏方法。但是这种游戏可以较大范围的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有好处。在游戏方法上一开始,我先用掌声和学生进行互动“火车火车开到哪儿?”“火车火车开到这儿!”,而且形式也多样了,有小火车、大火车。形式多样、操作简单的开火车游戏,给识字过程带来了调剂,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
欢乐对对碰的游戏法。这个游戏,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识字的能力。一般采用让学生同桌进行“欢乐对对碰”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把部件和汉字组成新的汉字,同桌互相拍手边拍边说“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山’和‘令’一碰,岭岭。”学生也还可以自己进行拓展,比如“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土’和‘立’一碰,垃垃。”借助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重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乐趣,提高识记效果。
在识字过程中,引进游戏,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轻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的效果。
六、凸现主体,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1、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着较大差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面对的应该是每一位学生,应该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都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因此,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生的自主权大了,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学习,使学习更富有个性色彩。
2、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自主选择学习方法既体现了自主的原则,又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表明,课堂上学生几乎没有完全采用相同的学习方法。如在教学“严、朝”这两个生字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生字的字形,想一想用哪些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学生通过短暂思考之后,纷纷发言:“老师,我给‘严’字编了一句儿歌来记忆:‘亚’字长条长尾巴”,“老师,我请您猜一则谜语:‘十月十日’是个什么字?(朝)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诸多较难识记的汉字就在他们的踊跃发言中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学生学得兴致勃勃,教师教得轻轻松松。
3、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
学生识字本来是个体行为,但在教学活动中如果独自面对每课大量的生字,再优秀的学生有时也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有时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自由组合,自行选择自己喜爱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讨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在自己喜欢的气氛中互相合作,互相促进,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理想的学习环境。
总之,识字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孤立地教学生识字是不可取的,采用单调机械的方式亦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遵循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主体,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自主识字的能力,实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
[2]崔峦、蒯福棣主编.小学语文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
[3]周家钤.小学低年级学生轻松识字教学谈[J].新课程(教师), 2008,(02) .
[4]李建华.识字教学之忌[J].成才之路, 200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