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dess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应采用怎样的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上课兴趣,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课这一问题。以使每一节音乐课能够多姿多彩,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小学生 音乐课 兴趣 培养
  
  音乐与其说是一门声音的艺术,不如说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它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使之比别的艺术更能直接地作用于人的情感、人的心灵。在小学中,音乐课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学科,它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语、数、英三门基础学科。“想要成才,首先要学会做人,知识是人生的一部分,一个人的自身修养才更能体现做人的社会价值”。在小学生音乐课中,音乐不仅仅是听觉的艺术,更是一门可以向小学生教育如何做人的艺术之课,小学是人生的起点。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生音乐课通过老师引导孩子参与唱歌、欣赏、音乐游戏、舞蹈、奏乐等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孩子们才能真正地喜欢音乐,爱上音乐课,课堂也会在老师有技巧的引导下,变得井然有序,气氛活跃了。下面我就培养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兴趣
  音乐老师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为学生设想,那么老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能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过程,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把握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合理安排音乐教学的程序和选择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小学中年级不能单纯采用感官形象的教学方式,老师要通过讲解事物、歌曲表达的情绪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能力,引发学生进行对问题的简单分析,围绕学生的兴趣,采用积极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由于身体发育和心理意识的渐渐成熟,理解分析能力增强了,这时教师要在上课时有意无意地向学生讲一些音乐家的故事,或者讲一些名人与音乐,一些名曲诞生的趣事,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修养。在演唱歌曲方面,要让学生对自己所唱的乐曲进行简单的艺术处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从音乐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的确,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儿童与游戏分不开,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儿童感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要让孩子有种上了还想上的感觉。当然,音乐课中的游戏肯定是与音乐分不开的,要在老师的有意引导下“玩”。
  游戏不仅是为了在课堂上增添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要在“玩”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在游戏中学会听辨不同旋律、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的基本要素,训练学生的听觉、视觉和运动觉,从而达到音乐学习的目的。
  那么采用怎样的音乐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呢?这里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一是猜谜语,如在苏教版一年级教材中有《数蛤蟆》这首歌曲,上课前可以问:“什么动物爱吃虫,身穿绿衣裳,鼓鼓的眼睛,白白的大肚皮?”把小孩子的兴趣调动上来,有了好的开端,下面就容易了。二是节奏接龙,老师把要学歌曲的节奏写下来,分组或分学生,拍手每一小节的节奏,然后把组与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节奏连接起来,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间的团结合作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竞争能力,看哪一组或哪个学生表现最好,这样更能活跃课堂气氛。三是接力棒。老师控制时间,学生之间传接力棒,什么时间停,接力棒传到哪个学生手里,那么这个学生就要表演节目。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公平,平等”。四是连连看。把乐曲与乐曲的名字对号入座,或听一段音乐进行选择乐曲的题目。
  三、实施愉快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
  想要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还需要老师进行愉快情感教学。只有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有种自然、舒服、放松的感觉,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那么从视觉上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如利用教室摆放的桌椅,墙上的有色彩的画等给学生营造一种自由放松的感觉。童心就像一张白纸,在这样放松的环境下我们才能更好地描绘小学生心中彩色的图画。听觉上,音乐老师要以声情并茂的语言跟学生心与心地交流,以感情赢得感情。
  四、多媒体教学,增强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当今是高科技时代,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逐步普及进入课堂。儿童天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要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保持长久的“定力”,只有给他们图文并茂式的视觉感受,让他们感兴趣,觉得“好玩”,这样才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那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就显示出了它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一种无法代替的特殊的教学方法。因为多媒体可将悦耳的音乐、迷人的画面、优美的歌声、有趣的动画完整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美,对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我在教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的《动画城》这一歌曲时,先让学生欣赏几个动画片的片段,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动画片,再让学生唱一唱其中一两个动画片的主题歌,提高学生的兴趣,然后说出这些动画片里的主人公都是从哪个动画城里出来的,从而引入到这首歌曲的教学,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歌唱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新课程标准把这样的课程理念置于十分突出的位置,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让儿童保持上课的兴趣,这样才能上好每一堂音乐课。这样的音乐课才能更好地为儿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课改的透视点是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教与学方式的真正变革取决于课堂上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学习共同体”,教师的指导、引导、点拨、强调、提升和所有助学活动都应服从并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探究、反思和总结。部分教师长期沿袭并一定程度上还未真正改变“教师话语霸权”的惯性,“不讲不放心,少讲昧良心”的心态,不利于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重新审视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讲”的内容,大胆舍弃“不讲”
摘 要: “精讲多练”已成为新课程改革后促进教育质量与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理念。在实践操作与评价中,不少教师对“精讲”产生困惑、迷惘或存在认识上的误解:“精讲”就是“少讲”甚至“不讲”,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练习的次数;“精讲”就能“多练”,“一堂课的时间是一定的,讲得少了,当然练得就多了。”。这两种观念很具代表性,影响着广大一线教师正确处理“讲”和“练”之间的关系,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摘 要: 职业教育的主要生命力在于其注重实践性教学,而且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性教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职业教学质量,关系着能否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此,作者以本校的导游专业为例,通过对相关用人单位、毕业生的走访,对中职导游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论述分析,并对导游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见解,以提高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导游专业 实践教学 
美术对于人格形成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育来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仅有专业知识而无艺术素养的人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合格的人。在青少年美术教育功能凸显的今天,美术被视为培养青少年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美术课是对青少年传授造型艺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进行美术素质教育的一个途径,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  1
摘 要: 中学音乐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有很多种,教师要明确知道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分别适合于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本课程特点不断研究、探索教学新方法,以努力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音乐有效课堂 教学策略 六个方面    在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潮流的更新,流行音乐在中学生当中广泛传播.它对中学生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呢?是应该全盘接受,还是去发现、体会、成为音乐的主人?对此,文章以周杰伦音乐为例.作了理性
摘 要: 中学课程改革目标包含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学美术课程注重训练有序思维,养成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培养科学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方式,将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融入当代文化意识之中,适应文化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创造的过程、创造性的设计形态产生于创造性的思维构建。研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中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班主任——学校最小的“行政长官”,从前被人们称之为“猴子王”。别看官衔不大,做起来难度可不小。一般老师都不愿意当这个“官”,生怕出问题而吃力不讨好。本人做过多年的班主任,深知此项工作的艰辛。面对那么多血气方刚又性格各异的“猴子”们,不用点谋略,这个“王”是当不好的。下面谈谈本人在班级工作上的几点体会。  一、适应新形势,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目前的高中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被父母视为心肝宝贝、掌上明
摘 要: 心理相容理论对班集体的有重要意义,可以以师爱换生爱,做到师生之间“心理相容”,形成班级凝聚力,培养合作精神;做到学生和学生之间心理相容,形成良好的班风,使学生“自我”心理相容,保证班集体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心理相容 班集体 良好班风    所谓心理相容是指群体成员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彼此协调一致。它是群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是群体团结的社会心理特征。它以群体共同活动为中介。中介水平
摘 要: 在初中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重要的纽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当强化这一点,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听取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作者在班级管理中,以谈话法为主要方式,深化思想教育成效,效果非常显著。  关键词: 班级管理 谈话法 学生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走进学生的内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部分班主任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