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来源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jifang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搞好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中多识、多练、多思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现语文更好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就本人多年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谈几点出粗浅的看法:
  1 指导学生读中感悟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引导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及格言警句,理解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教育学生向往美好的生活,关心自然和生命。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剖析课文的过程也就是课内阅读的过程,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而这恰好为课外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于课外阅读中还需要注意些什么,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教师有必要要求自己的学生按照你的教学思路去做。比如告诉学生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语言文字、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重点语言等等。从而,在边读、边写、边记的前提下,领略语言的奇妙,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做人的道理。
  2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敢问;热情的鼓励学生,使学生爱问;并扩大学生的质疑范围。
  2.1 课题质疑。教学一篇新课文,在揭示课题后,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去探究课文可能会写什么内容。如学习《跳水》一课,学生则针对课题,提出许多问题:谁跳水?跳水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为什么跳水?是一场比赛吗,谁胜谁负?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大瀑布的葬礼》一课,瀑布怎么会有葬礼?为什么给瀑布举行葬礼?
  2.2 预习质疑。在学生预习,初读课文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初步感知课文,并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试着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并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一这段话讲了什么内容;哪个词不理解,记下来;这句话能概括全段的主旨、很关键,值得研究,画下来做上个记号;哪一句不明白,打个问号;在书边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疑难,相互合作尝试解答,并归纳出本组同学不能解决或感兴趣、认为重点的问题,留待课中全班师生合作解决。
  2.3 读在疑处,体味其情。教学《向往奥运》,我采用了读书质疑和读书解疑两种教学方法,一是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奥运的情况,其目的是调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具有初步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为学习课文奠定良好基础。其二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标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这样会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带着问题和任务去读书,围绕重点去读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学习习惯。然后,小组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难,相互合作,尝试解答,并归纳出本组同学都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有小组代表质疑,全班同学合作解决,让他们充分的相信自己,打破过分对老师的依赖,足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学习、主动获取的欲望。
  3 引领学生品读体味
  3.1 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也就是让学生多读、读好,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指导学生多层次、多形式朗读,让学生读书练兵,让学生读出感情,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式: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对读等。根据读的内容和时机,选择不同的读的方式,读中品味,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我作了如下设计:A、自读。让学生多读,体会自读,学生各自初读课文,引导学生针对课本预习的要求,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不懂得地方做上记号。B、轮读。在检查预习情况时,指定不同程度的学生,按自然段顺序读。C、试读。让学生各自练习有感情朗读,琢磨语气、语调、语速。D、议读。边读边议,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并结合实际启发学生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E、比读。抓住关联词语,让学生比较着读,采取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读后评议。F、听读。学生通过对比读、试读后,究竟怎样读才好,再放录音听读。
  3.2 把握好教材特点。教学中以自读、多读、自悟为主,突出"读",让学生充分的读,读深、读透、读出感情,如在教学《骄傲的孔雀》一课,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反复读、小组读、个人读、同位合作读。突出动作神态的词,让学生在读中领会孔雀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这样以读代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题意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4 建构自主阅读平台
  4.1 拓宽阅读渠道。我在尝试阅读中采用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部分,学生地课内阅读主要是以大阅读为主,因为经常性的阅读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课外阅读中依照学生的兴趣推荐他们喜欢的书籍,如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对高年级的可读一些传记、传奇、惊险片段,让阅读这道大餐既有营养又丰富。
  4.2 组织各种生动有趣的读书活动。及时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讲故事、猜谜语、手抄报、朗诵比赛、古诗背诵大赛、谈天说地、听歌写短文、读书汇报会、自编黄河浪花诗歌集等形式,处处给学生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3注重对学生的阅读指导。首先处理好课内与课外地阅读关系,再就是指导学生选择读书,鼓励学生读好书,还要时时八月读重点放在学生的阅读台读、方法和养成习惯上。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  而素质教育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塑造,鉴于此谈语文素质教育,更应当重视作文教学。  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这表现在:一是孤立的写作教学,把学生局限在课堂之中,人为地切断学生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的联系,使学生
期刊
【摘要】教育作为创造明天的事业,必须体现时代要求,跟上时代步伐。这就要求老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要"蹲下来看学生"。  【关键词】义务教育;师生关系;学生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传统的师生关系我们必须进行新的审视和调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个性发展,提供自由创造的条件,引导学生不仅懂得如何学习,还知道如何发展。教育作为创造明天的事业,必须体现时代要求,跟上时代步伐。
期刊
所谓开放,指的是突破传统的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和课堂中心,取而代之学生为中心,发展为中心,生活需要为中心。作文教学少一点依纲据本,多一些自由表达;少一点规则要求,多一些活动游戏;少一点传统因袭,多一些突破创新。把学生从课本中解放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把学生从教师"关怀备至"的指导中解放出来,自己去发现、体会、创新;把学生从课堂里解放出来,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置作文训练于生活应用之中。  在教学实
期刊
一堂富有艺术性而且成功的课堂教学是把所学的知识轻松、愉快而有效地输入学生的头脑中,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改革过去的灌输式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乐学、会学。  1 激发学习兴趣  以往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学生学习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有了
期刊
班会目的  1.1通过此次班会,使学生理解父母对他们无私的爱,及懂得珍惜这份爱和用行动去回报这份爱  1.2通过此次班会,树立学生"班级是他们的第二个家"的意识。以此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互助互爱的师生情  1.3通过此次班会,给班内单亲家庭的学生以温暖,给性格孤僻的学生以信心。从而增进班级的向心力和团结友爱的同学情  2班会地点:第十中学初二(3)班  3参加班会人员:赵建华、吴春雷、冯国柱、  初
期刊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指导思想,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生理素质、文化素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英语教学中中是否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素质,也取决于教育者所从事的课堂教育活动。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呢?  1 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完成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没有素质高的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话
期刊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好学生的朗读训练和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有利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品德和审美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朗读技巧;朗读效果;审美教育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好学生的朗读训练和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有利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品德和审美教育。根据本人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
期刊
近年,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正确恰当地选择历史教学法,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中学历史教师必须重视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研究历史教学方法,提高恰当运用历史教学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学校乃
期刊
创新素质的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具有开拓性、独创性和新颖性。真正有学问的人应该是既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又有敏锐的创新能力的人。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本人就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培养。  1创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胡锦涛主席在"十六大"的讲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