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早的竹木简古写本
我国最早的竹木简古写本是《仪礼》。1959年考古学家在武威汉墓中发现了504根竹、木简。其中有469根,据初步考订,是西汉末年所抄写的《仪礼》。这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古写本书。
最早的帛写书
我国现存最早的帛写书是《缯书》。《缯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l942年9月在湖南长沙东郊子弹库纸源冲的战国楚墓中出土。这是一件用毛笔墨书、彩绘在丝织品上的帛书,高约30厘米、长约39厘米。帛的中间写有长篇文字,分左右两部分。左方13行,右方倒写11行,共计六百多字。所用字体为战国时代的古文,有的文字漫漶不清,多不可识。文字四周有植物、怪兽、三头戴角人像等十二奠。图像间注有说明文字。《缯书》于1946年被美国人柯克思诓骗掠夺到华盛顿,现藏耶鲁大学图书馆。
最早的纸写书
我国现存最早的纸写书是晋人手抄的《三国志》。手抄本《三国志》是陈寿撰成后不久抄写的。现有甲乙两种抄本。甲本于l924年在新疆鄯善县出土,是《吴书·虞翻传》《吴志·张温传》的部分内容,共计80行、1090余字,中有残缺。原本流入日本,国内有新印本流传;乙本于1965年1月在新疆吐鲁番县的英沙古城附近的一座佛塔遗址中发现,是《吴书·吴主权传》和《魏书·臧洪传》的残卷,共40行,计有570余字,中有残缺。甲、乙两种抄本均隶书体、行款恭正,但非一人抄写。乙本抄书年代早于甲本,但相距时间不会太长。
最早的木刻印本书
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刻印本书是《陀罗尼经咒》。这是一张唐刻梵文经咒,1944年4月出土于成都市东门外望江楼附近的唐墓。印本长34厘米、宽3l厘米,用唐代名茧纸印制,质地薄而透明,韧性强。印本中间小方栏内刻一菩萨像。栏外四周有数行梵文经咒。梵文外,又雕双栏,其中四角及每边刻有菩萨像,像之间为佛教供品的图像。根据印本右边的题汉文可知,这张经咒是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文。据考证,《陀罗尼经咒》为唐代末期作品,不早于757年,印刷于公元850年以后的可能性大。此书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最早的雕版印刷书
我国文献资料中提到的最早的雕版印刷书是唐朝的《女则》。根据明朝邵经邦《弘简录》一书的记载,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编了一本书,名叫《女则》。贞观十年,长孙皇后死去,宫中有人把此书送给唐太宗。唐太宗看到这本书讲的都是封建社会中妇女典型人物的故事,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对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有好处,就下令用雕版印刷把它印了出来。
现存最早的有日期的雕版印刷的书
我国和世界现存最早的有日期的雕版印刷的书是《金刚经》。《金刚经》印成于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它是一部长约1丈、6尺、高约1尺的卷子,由六张面积相等的印有经文的纸粘缀而成。卷首另有二幅扇画,画着释迎牟尼佛给孤独园的说法图。其余为《金刚经》全文,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为二亲敬造普施”一行。这卷举世闻名的《金刚经》,原藏甘肃敦煌千佛洞,1899年发现,1907年被英人斯坦因盗去,现藏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书
我国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书是《大德旌德县志》。一般认为,元代科学家王帧在13世纪末发明木活字印书,并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试印他自己纂修的《大德旌德县志》。可惜此书早已失传。
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书
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书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是由汉文译成的西夏文本。这是一个残卷,其一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收藏,计有26卷和36卷的残页,76卷的全文;其二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副州长张质生收藏,计有第2卷至第15卷全文。这两种《华严经》是否同一本子,待考。但都是元代的木活字本则是无疑的,印于14世纪。
最早的泥活字印本书
我国现存最早的泥活字印本书,是《泥版试印初编》。泥活字及其印刷方法由毕升于北宋庆历年间发明。但泥活字印品宋、元、明三代均未见传世。《泥版试印初编》是迄今所见最早的泥活字印本书籍,由清代翟金生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印制;内容系其生平所著各体诗文及联语。
最早的铜活字印本书
我国现存最早的铜活字印本书是《宋诸臣奏议》。铜活字出现在明孝宗弘治初年(1488年)。弘治三年无锡会通馆华燧用铜活字首先印了此书。相传铜活字就是华燧所创制。《宋诸臣奏议》150卷,共印50册。因为是初次试印,印刷技术不甚高明。
最早的雕版印刷的大丛书
我国最早的雕版印刷的大丛书是《大藏经》。《大藏经》刻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雕刻了十余年,方才完成。此书有5048卷,刻的板子有13万块。
最早的丛书
我国最早的丛书是《儒学警悟》。本丛书由南宋俞鼎孙、俞经合辑。全书共7集、40卷。收宋人著作《古林燕语辨》《演繁露》《懒真子录》《考古编》《扪虱新语》《萤雪丛说》等六种,记载了宋代制度掌故、人物琐事等。每种都收足本,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一向只有抄本流传,直至1922年武进陶湘始为刊行。
最大的丛书
我国最大的丛书是《四库全书》。此丛书的编纂开始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历时15年始成。共收书3,503种,79,337卷,大约9亿9千7百万字,装订成36,304册。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保存整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全书共分抄七部,分别贮放在宫内的文渊阁、奉天行宫的文溯阁、圆明园的文源阁;热河的文津阁、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文汇、文宗均毁于战火;文源被英法侵略军焚毁;文澜所藏也多散失,经后人补抄配齐。1933年商务印书馆抽选了其中的珍本231种,影印出版,定名为《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我国最早的竹木简古写本是《仪礼》。1959年考古学家在武威汉墓中发现了504根竹、木简。其中有469根,据初步考订,是西汉末年所抄写的《仪礼》。这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古写本书。
最早的帛写书
我国现存最早的帛写书是《缯书》。《缯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l942年9月在湖南长沙东郊子弹库纸源冲的战国楚墓中出土。这是一件用毛笔墨书、彩绘在丝织品上的帛书,高约30厘米、长约39厘米。帛的中间写有长篇文字,分左右两部分。左方13行,右方倒写11行,共计六百多字。所用字体为战国时代的古文,有的文字漫漶不清,多不可识。文字四周有植物、怪兽、三头戴角人像等十二奠。图像间注有说明文字。《缯书》于1946年被美国人柯克思诓骗掠夺到华盛顿,现藏耶鲁大学图书馆。
最早的纸写书
我国现存最早的纸写书是晋人手抄的《三国志》。手抄本《三国志》是陈寿撰成后不久抄写的。现有甲乙两种抄本。甲本于l924年在新疆鄯善县出土,是《吴书·虞翻传》《吴志·张温传》的部分内容,共计80行、1090余字,中有残缺。原本流入日本,国内有新印本流传;乙本于1965年1月在新疆吐鲁番县的英沙古城附近的一座佛塔遗址中发现,是《吴书·吴主权传》和《魏书·臧洪传》的残卷,共40行,计有570余字,中有残缺。甲、乙两种抄本均隶书体、行款恭正,但非一人抄写。乙本抄书年代早于甲本,但相距时间不会太长。
最早的木刻印本书
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刻印本书是《陀罗尼经咒》。这是一张唐刻梵文经咒,1944年4月出土于成都市东门外望江楼附近的唐墓。印本长34厘米、宽3l厘米,用唐代名茧纸印制,质地薄而透明,韧性强。印本中间小方栏内刻一菩萨像。栏外四周有数行梵文经咒。梵文外,又雕双栏,其中四角及每边刻有菩萨像,像之间为佛教供品的图像。根据印本右边的题汉文可知,这张经咒是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文。据考证,《陀罗尼经咒》为唐代末期作品,不早于757年,印刷于公元850年以后的可能性大。此书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最早的雕版印刷书
我国文献资料中提到的最早的雕版印刷书是唐朝的《女则》。根据明朝邵经邦《弘简录》一书的记载,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编了一本书,名叫《女则》。贞观十年,长孙皇后死去,宫中有人把此书送给唐太宗。唐太宗看到这本书讲的都是封建社会中妇女典型人物的故事,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对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有好处,就下令用雕版印刷把它印了出来。
现存最早的有日期的雕版印刷的书
我国和世界现存最早的有日期的雕版印刷的书是《金刚经》。《金刚经》印成于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它是一部长约1丈、6尺、高约1尺的卷子,由六张面积相等的印有经文的纸粘缀而成。卷首另有二幅扇画,画着释迎牟尼佛给孤独园的说法图。其余为《金刚经》全文,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为二亲敬造普施”一行。这卷举世闻名的《金刚经》,原藏甘肃敦煌千佛洞,1899年发现,1907年被英人斯坦因盗去,现藏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书
我国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书是《大德旌德县志》。一般认为,元代科学家王帧在13世纪末发明木活字印书,并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试印他自己纂修的《大德旌德县志》。可惜此书早已失传。
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书
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书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是由汉文译成的西夏文本。这是一个残卷,其一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收藏,计有26卷和36卷的残页,76卷的全文;其二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副州长张质生收藏,计有第2卷至第15卷全文。这两种《华严经》是否同一本子,待考。但都是元代的木活字本则是无疑的,印于14世纪。
最早的泥活字印本书
我国现存最早的泥活字印本书,是《泥版试印初编》。泥活字及其印刷方法由毕升于北宋庆历年间发明。但泥活字印品宋、元、明三代均未见传世。《泥版试印初编》是迄今所见最早的泥活字印本书籍,由清代翟金生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印制;内容系其生平所著各体诗文及联语。
最早的铜活字印本书
我国现存最早的铜活字印本书是《宋诸臣奏议》。铜活字出现在明孝宗弘治初年(1488年)。弘治三年无锡会通馆华燧用铜活字首先印了此书。相传铜活字就是华燧所创制。《宋诸臣奏议》150卷,共印50册。因为是初次试印,印刷技术不甚高明。
最早的雕版印刷的大丛书
我国最早的雕版印刷的大丛书是《大藏经》。《大藏经》刻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雕刻了十余年,方才完成。此书有5048卷,刻的板子有13万块。
最早的丛书
我国最早的丛书是《儒学警悟》。本丛书由南宋俞鼎孙、俞经合辑。全书共7集、40卷。收宋人著作《古林燕语辨》《演繁露》《懒真子录》《考古编》《扪虱新语》《萤雪丛说》等六种,记载了宋代制度掌故、人物琐事等。每种都收足本,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一向只有抄本流传,直至1922年武进陶湘始为刊行。
最大的丛书
我国最大的丛书是《四库全书》。此丛书的编纂开始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历时15年始成。共收书3,503种,79,337卷,大约9亿9千7百万字,装订成36,304册。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保存整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全书共分抄七部,分别贮放在宫内的文渊阁、奉天行宫的文溯阁、圆明园的文源阁;热河的文津阁、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文汇、文宗均毁于战火;文源被英法侵略军焚毁;文澜所藏也多散失,经后人补抄配齐。1933年商务印书馆抽选了其中的珍本231种,影印出版,定名为《四库全书珍本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