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自学
自学主要有以下三项内容。
第一,认真阅读教材。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项基本功。不少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时,不注意认真阅读教材,只是在快要考试时,才“临时抱佛脚”。有些“差生”甚至从来也未认真阅读过教材各章节。因此,在组织自学时,首先必须向学生反复强调认真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时必须注意:
1.精读与粗读结合。在掌握了基本论点、抓住了要点的情况下可以粗读。至于精读,那是相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而言。
2.读思结合。即不光“眼到”还要“心到”。学习历史同学习其他课程一样,光读不思,不动脑筋,等于没读。不论是粗读或是细读,都必须开动脑筋这个机器,边读、边运用大脑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综合、归纳、比较等多项加工活动。
3.读写结合。自学应当体现出一个“练”字,而让学生都动起手来,正是培养学生历史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对于基本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可让学生先进行接触,并在书中作上标记。如遇名词解释、问答之类练习,在其现有水平基础之上,结合教材,恰当地组织书面语言,力求解决那些能够解决的问题。
第二,列制简明提纲。历史知识同其他知识一样,都有其系统性。列制简明提纲是体现历史知识基本结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但能获取完整的、系统化的历史知识,而且可以帮助记忆。
怎样列制简明提纲呢?
一是由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根据教材内容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就此列制提纲。
二是让学生围绕各章节下的子目自己动手。各子目(黑体字标题)一般是教材依据史实说明的中心论点,紧扣这些中心,所列提纲就不会只反映出支离破碎的历史知识。
三是让学生根据课文后面习题列提纲。各习题一般反映了该章节的重点、难点。习题列提纲同第一种方法相同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的学习,带有明显的解决问题的性质,任务明确,效果较好。列制提纲必须注意既要知识全面完整,要点不漏,又要简明扼要,即文字精炼,少说废话,还要注意把握好时间和速度。
做好这些的关键在于通过不断锻炼,使学生善于提练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恰当地将历史概念、历史知识嵌进、挂在提纲上。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回忆提纲,重新在大脑中形成鲜明而牢固的历史知识的完整结构,搭牢“房子”的架子。
第三,思考积累问题。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起点是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教材、列制提纲的活动中,学生通过一系列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等紧张的脑力劳动,有些问题他们凭现有水平已能独立解决,也还有些问题仍不能解决,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解决这样的矛盾,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学生自学时,如有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可随手在书上作上“?”或其他标记,留待后面解释。自学十五至十八分钟比较适合。时间太短,很难保证自学质量,但考虑到后两段教学,自学时间不可能太长。
二、精讲
精讲,即用约十七至二十分钟的时间讲授历史教材中的精华部分,历史课的内容丰富多采,千头万绪。不是历史教材中的每句话、每个字都要照本宣科地搬给学生。历史课中的精讲,是在吃透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的厚积薄发,把最基本的要点,最概括的内容,最有条理的线索,最准确的概念交给学生。当然,结合实际,授课时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也是必要的。
精讲的关键是突出重点。如讲授“十七至十八世纪的俄国”一章时“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部分的内容头绪多,是本章的难点。在学生已经结合课后习题“列表指出十七至十八世纪俄国在欧洲和亚洲占领的那些地区”,进行了自学的基础上,可以把该部分内容整理成条理的线索:沙俄在北方对瑞典进行了长期战争,占领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和沿岸地区;南下夺取黑海出海口和土耳其等国的领土,寻找从中亚到印度的通道;西进兼并波兰;向东侵占西伯利亚大地区,掠夺、奴役当地居民,同时把侵略魔爪伸向我国内河黑龙江流域。至于俄瑞战争中的纳尔瓦战役、波尔塔瓦战役、彼得堡的兴建、清军两次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等历史知识,可分别挂在各自线索上略讲。对于叶特琳娜二世,可补充介绍有关内容。“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为什么能在十八世纪晚期,成为一个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这是一个潜在问题,如有意识地不先讲,解疑时让学生自己主动提出,加以讨论解决,这对发展学生的能力自然很有意义。
精讲必须注意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贯彻始终。如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彼得一世。精讲也要注意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在讲到十八世纪晚期俄国成为一个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时,应将“封建农奴制俄国的兴起”的有关内容串起来讲。精讲时,结合教材内容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解题、记忆等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精讲时,还应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直观、运用教材中的地图插图等,增强教学效果。精讲通常可采取设问、自问自答(或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根据历史教材的内容,合乎逻辑地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用“什么?”刺激学生的定向反射,诱发他们进行探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活动。
三、解疑
经过自堂、精讲前两段教学活动,学生对于存留的各种问题,迫切希望获得解决。这时教学的主要问题就是解疑。具体说:
1.解决学生所提问题。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先不忙作答,注意看其他同学的反映。有些问题,其他学生会举手作答,教师应予鼓励和指点。对于某些难题,教师可以稍加点拨,再看谁能回答。同学回答错误、不全面的,仍由他人补充纠正,教师再作简要归纳。总之,尽量让学生唱“主角”,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智能。对于某些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亦应注意方法,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2.教师有意识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教师所提问题应努力调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能,要求有一定难度,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更要想到如何开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3.适当布置一些精练的练习,让学生在余下的时间内完成。
自学主要有以下三项内容。
第一,认真阅读教材。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项基本功。不少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时,不注意认真阅读教材,只是在快要考试时,才“临时抱佛脚”。有些“差生”甚至从来也未认真阅读过教材各章节。因此,在组织自学时,首先必须向学生反复强调认真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时必须注意:
1.精读与粗读结合。在掌握了基本论点、抓住了要点的情况下可以粗读。至于精读,那是相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而言。
2.读思结合。即不光“眼到”还要“心到”。学习历史同学习其他课程一样,光读不思,不动脑筋,等于没读。不论是粗读或是细读,都必须开动脑筋这个机器,边读、边运用大脑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综合、归纳、比较等多项加工活动。
3.读写结合。自学应当体现出一个“练”字,而让学生都动起手来,正是培养学生历史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对于基本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可让学生先进行接触,并在书中作上标记。如遇名词解释、问答之类练习,在其现有水平基础之上,结合教材,恰当地组织书面语言,力求解决那些能够解决的问题。
第二,列制简明提纲。历史知识同其他知识一样,都有其系统性。列制简明提纲是体现历史知识基本结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但能获取完整的、系统化的历史知识,而且可以帮助记忆。
怎样列制简明提纲呢?
一是由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根据教材内容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就此列制提纲。
二是让学生围绕各章节下的子目自己动手。各子目(黑体字标题)一般是教材依据史实说明的中心论点,紧扣这些中心,所列提纲就不会只反映出支离破碎的历史知识。
三是让学生根据课文后面习题列提纲。各习题一般反映了该章节的重点、难点。习题列提纲同第一种方法相同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的学习,带有明显的解决问题的性质,任务明确,效果较好。列制提纲必须注意既要知识全面完整,要点不漏,又要简明扼要,即文字精炼,少说废话,还要注意把握好时间和速度。
做好这些的关键在于通过不断锻炼,使学生善于提练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恰当地将历史概念、历史知识嵌进、挂在提纲上。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回忆提纲,重新在大脑中形成鲜明而牢固的历史知识的完整结构,搭牢“房子”的架子。
第三,思考积累问题。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起点是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教材、列制提纲的活动中,学生通过一系列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等紧张的脑力劳动,有些问题他们凭现有水平已能独立解决,也还有些问题仍不能解决,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解决这样的矛盾,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学生自学时,如有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可随手在书上作上“?”或其他标记,留待后面解释。自学十五至十八分钟比较适合。时间太短,很难保证自学质量,但考虑到后两段教学,自学时间不可能太长。
二、精讲
精讲,即用约十七至二十分钟的时间讲授历史教材中的精华部分,历史课的内容丰富多采,千头万绪。不是历史教材中的每句话、每个字都要照本宣科地搬给学生。历史课中的精讲,是在吃透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的厚积薄发,把最基本的要点,最概括的内容,最有条理的线索,最准确的概念交给学生。当然,结合实际,授课时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也是必要的。
精讲的关键是突出重点。如讲授“十七至十八世纪的俄国”一章时“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部分的内容头绪多,是本章的难点。在学生已经结合课后习题“列表指出十七至十八世纪俄国在欧洲和亚洲占领的那些地区”,进行了自学的基础上,可以把该部分内容整理成条理的线索:沙俄在北方对瑞典进行了长期战争,占领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和沿岸地区;南下夺取黑海出海口和土耳其等国的领土,寻找从中亚到印度的通道;西进兼并波兰;向东侵占西伯利亚大地区,掠夺、奴役当地居民,同时把侵略魔爪伸向我国内河黑龙江流域。至于俄瑞战争中的纳尔瓦战役、波尔塔瓦战役、彼得堡的兴建、清军两次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等历史知识,可分别挂在各自线索上略讲。对于叶特琳娜二世,可补充介绍有关内容。“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为什么能在十八世纪晚期,成为一个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这是一个潜在问题,如有意识地不先讲,解疑时让学生自己主动提出,加以讨论解决,这对发展学生的能力自然很有意义。
精讲必须注意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贯彻始终。如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彼得一世。精讲也要注意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在讲到十八世纪晚期俄国成为一个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时,应将“封建农奴制俄国的兴起”的有关内容串起来讲。精讲时,结合教材内容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解题、记忆等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精讲时,还应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直观、运用教材中的地图插图等,增强教学效果。精讲通常可采取设问、自问自答(或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根据历史教材的内容,合乎逻辑地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用“什么?”刺激学生的定向反射,诱发他们进行探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活动。
三、解疑
经过自堂、精讲前两段教学活动,学生对于存留的各种问题,迫切希望获得解决。这时教学的主要问题就是解疑。具体说:
1.解决学生所提问题。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先不忙作答,注意看其他同学的反映。有些问题,其他学生会举手作答,教师应予鼓励和指点。对于某些难题,教师可以稍加点拨,再看谁能回答。同学回答错误、不全面的,仍由他人补充纠正,教师再作简要归纳。总之,尽量让学生唱“主角”,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智能。对于某些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亦应注意方法,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2.教师有意识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教师所提问题应努力调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能,要求有一定难度,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更要想到如何开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3.适当布置一些精练的练习,让学生在余下的时间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