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魂无悔师爱永恒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1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92-01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的养成;也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开展的好与坏;关系到亿万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所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势在必行,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介于此,我觉得应树立并加强以德立教的思想,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具体举措如下:
  一、部署各种渠道的师德培养实施方案
  1.优化制度环境。
  首先应建立健全各类德育工作学习培训制度,制定师德建设工作评估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抓紧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完善相关政策,体现正确导向,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其次要完善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确保师德建设稳步实施,塑造教师师德群体的良好形象。
  2.组织学习研讨。
  为保证师德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师德规范的内涵和意义,形成对师德师风的统一认识,我觉得应经常性的组织师德师风学习研讨活动,如: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从而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在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经常性的讨论分析本单位当前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及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这样的分析与反思,使自己具备更加高尚的道德情操,富有更加完美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内涵、品味和底蕴。
  3.制定培训方案。
  我觉得首先应当在一定指导思想的指引下确立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其次是对教师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做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再者还应进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培训、教育科研能力培训等,从而提升新观念,融入新形势,努力建设起一支师德高尚,学科造诣深厚,业务技能精湛的教学中坚队伍。
  4.搞好经验交流。
  我们可以注重挖掘师德典型,建立榜样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学先进、追先进、争先进的可喜氛围,还可以建立师德师风专项档案,设立心理咨询室,完善心理辅导机制等,互相挖掘好经验好点子,谋求师德发展新突破。
  二、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宣传活动
  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师德特色教育宣传活动,如师德演讲比赛、朗诵大赛、知识竞赛;开展有关师德师风的大讨论活动、质询恳谈会及“树正气、讲团结、促发展”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公益活动、走访慰问活动等,在显要位置设置“师德工作宣传专栏”,经常性的召开师德专题工作会、师德教育专项培训以及外事礼仪的讲座等,并通过悬挂横幅、电子屏滚动播放等形式,公布各项师德工作的进展及组织实施情况,统计各项师德制度的执行情况等,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师德养成环境,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达到良好的教育效能。
  三、开启各种途径的师德观念创新理念
  1.树立终身师德学习理念。
  我觉得要坚定树立终身从教的职业信念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并改进学风,正所谓“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厚积而博发”我觉得这是每个做教师的都应具备的才智,所以必须增强终身师德学习的自觉性。其次,要有终身师德学习的韧劲。运用科学的理论剖析自己的思想,筑牢思想防线,升华人生追求,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再有,应当以开放的思维探寻师德学习门径,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利用信息网络学习,尤其是向实践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通过师德学习,滋生新的道德观、价值观,从而使自我不断完善,不断升华,不断推动人类向至善至美方向发展,从而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2.倡行师德教育资源共享。
  我觉得师德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拓与整合是教育观念发展的必然,是新时期对师德观念的一大挑战。我认为师德教育资源共享空间很大,不但可以通过网络及信息技术实现共享,还可以通过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这样一来,我們就可以将自己的讲稿、试题、教案、论文、课题等共享到网络,把自己的信息透明化,通过这样,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自我素质,真正弘扬共享精神。
  3.强化师德思想内涵境界。
  第一,以正确的职业态度镌刻未来。
  教师的职业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乃至整个民族的前途,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应把教书育人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对工作高度负责,做到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
  第二,以准确的师德标尺引领学生。
  我觉得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式人物”,教师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像一部教科书,它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所以我们应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应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作风正派、为人师表等信条,并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和引领学生;重视心理环境的创设,把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格教育渗透到一起,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博大的胸怀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我们还应注重小节,修炼人格,如平等公正对待、关爱、尊重每一名学生,并且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我觉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意志坚强、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行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我们应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以“爱与责任”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把师德建设看做一个永恒的主题,并且能够做到爱岗敬业、孜孜探求、与时俱进、全力以赴,不断铸造师魂、锤炼师德、优化师行,以“现代教育”理念树立起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现代教师的师德观,以无价的师爱不断诠释无悔的师魂,以永恒的师爱酿就学生健全的人格,以永恒的师爱创造奇迹,创造教育的辉煌!
  作者简介:张建慧(1974.12-),女,籍贯为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中小学一级教师,自1993年6月师范毕业后至今一直在幼儿园工作,参加工作21年了,最高学历大本。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常态的背景下,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技工院校英语课教学当中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外延与内涵的展现,大幅度提升了英语教学的质量。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展现了形象化和立体化的表达方式,为英语教学优化,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本文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以多媒体网络环境的优势为出发点展开分析。接着,探究了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技工院校英语课教学中运用现状。根据问题与优势,提出对应的合理化建议。在“一专多能”
【摘 要】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在幼儿园里,游戏已被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我们逐渐认识到游戏是幼儿有效的学习手段,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对幼儿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幼儿游戏的现状做系统的分析了解有利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有效地运用游戏。  【关键词】幼儿教学;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
【摘 要】现如今的社会是创造教育的世纪,创新人才和创新教育的发展,创新是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与此同时,作为语文教师也是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创新能力。我们身为教育者,虽然不能希望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非凡的创造者,但我们可以确保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创造性的机会,不断地进行发展,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创新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  【关键词】农村中学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不仅从情感上引起强烈共鸣,更丰富课本的内容,不拘泥于课本的原有材料,让学生既感受到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品德课,又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可信度,从而摆脱了传统思品课的老套、空洞的说教,互联网技术手段应用过程中,老师无须多言,反而有利于情感价值观教育的认同。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让课堂精彩纷呈,学生激情飞扬,学生爱学、会学、善学,构建了有生命的思想品德课堂。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