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色旅游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融注于自身的丰富内涵之中,具有深厚的革命情感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将红色旅游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机结合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对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本文提出,充分发挥地源优势开展红色旅游主题活动、把红色旅游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构建红色旅游网络教学平台等有效途径,以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性。
关键词:红色旅游;课程思政建设;融入策略
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受到许多西方社会思潮的碰撞和冲击,进而对青年大学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现实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难以得到充分显现。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而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一、红色旅游的概念
红色旅游是旅游形式的特色化,兼有休闲、陶冶情操和旅游审美的功能,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质载体,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这种说法是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对红色旅游的内涵和外延作了较准确的界定,概括了红色旅游的特点。
二、红色旅游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一)红色旅游是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
现代大学生生活、学习环境优越,感受不到风餐露宿,枪林弹雨的艰苦革命岁月,容易被舒适安逸的生活所麻痹。目前,高校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效果过于肤浅,较为乏味,很难达到爱国主义教育内生性、持续性的效果,很难内化于心。红色旅游具有不可替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角色,承担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任,肩负着传播核心主义价值观作用。大学生在红色旅游的活动中,在感受壮丽河山时,通过看图片,听故事,脑海中再现革命的艰苦岁月,可以如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爱国主义精神会油然而生。红色旅游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旅游过程就是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革命历史遗址、历史见证人等旅游资源,通过故事、图片和影像的形式再現历史场景,从内到外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爱国主义情愫在大学生身上由被动变为主动的爱国主义行动,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红色旅游是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有效渠道
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红色旅游活动,就是将红色文化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使大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团结带领穷苦大众,将革命者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贯穿到民族复兴、国家独立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红色旅游资源中蕴藏的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丰功伟绩和矢志不移的革命精神,必然激发大学生向革命先烈学习理想坚定,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玉汝于成的革命精神,使得大学生能够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更能够在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贡献自己的才智。
(三)红色旅游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红色资源中积淀了党和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包含着崇高的革命精神、不朽的文化传统。新形势下,红色资源蕴含着巨大的育人价值,可以让大学生感知红军战士宁死不屈、保家卫国的战争精神,在风餐露宿、食不果腹的情况下突破敌人围追堵截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在帝国主义封锁的年代中人民大众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的永不服输的家国情怀。艰苦的岁月、残酷的斗争等悲壮的教育素材冲击大学生的心灵,唤醒青年学子奋发勇为的斗志,使其更加学会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在学习生活中直面困难,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断完善自我,培养革命精神。
三、红色旅游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策略
(一)积极利用地域优势组织红色旅游活动
高校应高度重视红色旅游的思想政教育价值,鼓励大学生利用高校所在地的红色旅游资源,策划主题鲜明、参与面广泛的主题教育活动。例如,一些建在红色旅游地的高校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与当地的红色旅游相关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本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组织本校学生去参观游览,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搭建红色旅游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平台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标志,是大学软实力的体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大学生勇往直前。搭建红色旅游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平台,就是采取有效措施将红色旅游文化融入到大学校园中,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主页、校报等主流宣传渠道,开辟红色旅游专栏刊发有关红色旅游的内容,加大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耳濡目染的感知红色精神。
(三)构建红色旅游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高校校园基本上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多媒体手机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标配,大学生成为了网民的主体,这也使得要充分重视和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保证红色旅游学习资源充足的前提下,高校可以针对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开放和共享的特点,创建红色旅游网络学习平台,使大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中自主观看相关视频、图片等,不仅能充分体现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与教师交流互动的平台。
结束语
时代赋予了红色旅游新的内涵,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重视红色旅游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并将红色旅游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中,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传统的过程中,顺利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月.浅议红色旅游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 5) : 8 -9.
[2]杨欣.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教学理论,2010( 5) : 362 -363.
[3]宋慧晶.利用红色旅游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教文汇,2010( 2) : 362 -363.
[4]杨蜜蜜.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提升高校学生德育素质教育[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 6) : 68 -70.
关键词:红色旅游;课程思政建设;融入策略
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受到许多西方社会思潮的碰撞和冲击,进而对青年大学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现实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难以得到充分显现。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而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一、红色旅游的概念
红色旅游是旅游形式的特色化,兼有休闲、陶冶情操和旅游审美的功能,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质载体,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这种说法是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对红色旅游的内涵和外延作了较准确的界定,概括了红色旅游的特点。
二、红色旅游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一)红色旅游是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
现代大学生生活、学习环境优越,感受不到风餐露宿,枪林弹雨的艰苦革命岁月,容易被舒适安逸的生活所麻痹。目前,高校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效果过于肤浅,较为乏味,很难达到爱国主义教育内生性、持续性的效果,很难内化于心。红色旅游具有不可替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角色,承担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任,肩负着传播核心主义价值观作用。大学生在红色旅游的活动中,在感受壮丽河山时,通过看图片,听故事,脑海中再现革命的艰苦岁月,可以如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爱国主义精神会油然而生。红色旅游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旅游过程就是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革命历史遗址、历史见证人等旅游资源,通过故事、图片和影像的形式再現历史场景,从内到外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爱国主义情愫在大学生身上由被动变为主动的爱国主义行动,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红色旅游是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有效渠道
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红色旅游活动,就是将红色文化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使大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团结带领穷苦大众,将革命者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贯穿到民族复兴、国家独立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红色旅游资源中蕴藏的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丰功伟绩和矢志不移的革命精神,必然激发大学生向革命先烈学习理想坚定,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玉汝于成的革命精神,使得大学生能够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更能够在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贡献自己的才智。
(三)红色旅游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红色资源中积淀了党和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包含着崇高的革命精神、不朽的文化传统。新形势下,红色资源蕴含着巨大的育人价值,可以让大学生感知红军战士宁死不屈、保家卫国的战争精神,在风餐露宿、食不果腹的情况下突破敌人围追堵截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在帝国主义封锁的年代中人民大众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的永不服输的家国情怀。艰苦的岁月、残酷的斗争等悲壮的教育素材冲击大学生的心灵,唤醒青年学子奋发勇为的斗志,使其更加学会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在学习生活中直面困难,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断完善自我,培养革命精神。
三、红色旅游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策略
(一)积极利用地域优势组织红色旅游活动
高校应高度重视红色旅游的思想政教育价值,鼓励大学生利用高校所在地的红色旅游资源,策划主题鲜明、参与面广泛的主题教育活动。例如,一些建在红色旅游地的高校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与当地的红色旅游相关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本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组织本校学生去参观游览,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搭建红色旅游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平台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标志,是大学软实力的体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大学生勇往直前。搭建红色旅游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平台,就是采取有效措施将红色旅游文化融入到大学校园中,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主页、校报等主流宣传渠道,开辟红色旅游专栏刊发有关红色旅游的内容,加大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耳濡目染的感知红色精神。
(三)构建红色旅游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高校校园基本上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多媒体手机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标配,大学生成为了网民的主体,这也使得要充分重视和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保证红色旅游学习资源充足的前提下,高校可以针对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开放和共享的特点,创建红色旅游网络学习平台,使大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中自主观看相关视频、图片等,不仅能充分体现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与教师交流互动的平台。
结束语
时代赋予了红色旅游新的内涵,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重视红色旅游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并将红色旅游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中,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传统的过程中,顺利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月.浅议红色旅游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 5) : 8 -9.
[2]杨欣.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教学理论,2010( 5) : 362 -363.
[3]宋慧晶.利用红色旅游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教文汇,2010( 2) : 362 -363.
[4]杨蜜蜜.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提升高校学生德育素质教育[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 6) : 68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