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250-01
  摘要:数学创新教育,要求数学教师首先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中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具有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改变过去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进行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营造创新的氛围 激发创新的兴趣 培养创新的能力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知识传播着和人类文明火炬传递者的教师,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完成能力的学生是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初中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如何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从数学教学角度,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创新能力的氛围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以印度软件业的发展为例,认为技术的发展必须依赖产业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有效的体制创新,体制创新往往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路甬祥认为技术创新不仅在于原始性的发明,也在于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集成创新。吴文俊院士说: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离不开数学的现代化;而数学的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数学的机械化。数学的机械化比之其它脑力劳动的机械化更易取得突破。而杨福家院士指出: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型企业。
  观念创新也涉及到管理。管理说到底是服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应该是管理科学的灵魂。将科学精神、创新意识贯穿政府的管理工作,做到科学行政,是管理者的一个新思路,也为本次年会增添了新的内容。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快感的激发剂和推动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自由、充满活力的平等民主的创新教育氛围,是学生作为一个极富独创性的主体来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学生敢于质疑、求异、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出创造性思维的思想火花。
  二、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也是获得知识的巨大的推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1、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2、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比如生活中的剪纸,实际上就包含着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知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感。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三、从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作为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技能。
  1、教师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对同学的观点,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数学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2、以人为本开发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激励学生要树立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如利用数学开放题这种“问题数学”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利用“课题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错析教学”,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3、注重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
  四、把课堂教学变成培养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组合,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的学习心理特征出发,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吸收由教育科学所提供的新知识,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学”,通过创设和诱发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追求新知识的欲望,指导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到发现、探索、讨论、研究的过程中,从而自行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
其他文献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乡镇卫生院在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资金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247-01  摘要:教师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创造更具活力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将繁杂的语文学习变为乐趣无穷的知识奥秘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感和乐趣,语文教学才可以更好地开展下去,才能打破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窘境。  关键词:课堂教学 新课改  汉语是一门博
【摘要】新闻理论教育奠定着整个新闻教育的基础,独立院校的新闻理论教育普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试图分析当前独立院校新闻理论教学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措施。  【关键词】独立院校;新闻教育;问题;突破  【中图号】G642【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3-0143-01    随着高等院校纷纷创办新闻教育点,我国的新闻教育出现了众多的问题,不少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248-01  摘要:就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创新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设计和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并以相应的创造性思维熏陶,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高中物理 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
1951年5月1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苏联帮助的重要性》,文中讲到“向苏联工人学习的愿望大部分无疑是出之于他们对于工作的态度。在哈尔滨工厂里我们见着一位被选为劳动模范的苏联工人。......他说:每个人都有他的朋友。我的朋友就是这个汽锤。工人的最要紧的事是爱护他的工具。因为如果工具一出毛病,我们也只好停止工作。这是对国家的一种损失。所以这么些年来,我总是热爱着我的汽锤如同最好的朋友一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249-01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高中的课程改革不仅强调教师如何“教”,更加重视学生如何“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在教育中
本文以深圳市轨道交通9号线西延线工程科红区间盾构施工测量为对象,在对盾构知识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对盾构隧道工程地下控制测量进行了应用总结与研究.
[摘要]多媒体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与生机,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在一些语文课上,多媒体替代了学生的心领神会、融会贯通,挤压了学生凝神静思、用心体悟、尽力思维的时间,语文丧失了“只可意会,无以言传”的神奇韵味。语文的诗情画意不再,语文的丰富想像不再,语文的个性张扬不再。学生也就无法品尝到那“笔锋常带情感”、“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语文味了!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  
我在2009年12月份开设了一节公开课《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使学生能够根据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我所教的班级下学期就要进入高二学习,面临着选科的问题。根据这一情况,我把本课题的主题确定为:高二高考选修科目问题。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课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想法,确定选修科目的依据。结合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休闲  国内外对“休闲”(leisure)进行了不同的解释,通过语言文字学方面的研究,我们发现,“休”为会意字,义为“人倚木而休”;“闲”为假借字,假借本意为“縫隙”的“閒”(门中含月),引申为“空闲”之义,“休闲”即是指于空闲中使自身得到休息,这种休息不仅是指身体层面,也涉及精神层面。国外学者认为休闲是一种从文化与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相对自由的生活。基于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