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阳明这位以天下为己任,面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动荡、学术的颓势以及人心的不古,力图另辟蹊径,学凡三变,最后终于扬起“圣人之学(心学)”大旗的哲学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以书院为主阵地,德育为中心,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王氏”德育思想。该德育思想体系完整,运行高效,是“阳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就“良知”结合教师工作来谈谈。
“良知”一说,最早语出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在孟子看来,“良知”是“不虑”就有的,是人先天就具备的不可泯灭的本性。王阳明显然认同孟子的论断,他指出“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即表明“良知”是一切人所固有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类本体。那么,王阳明所说的良知究竟是什么呢?“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在孟子看来,“良知”是“不虑”就有的,是人先天就具备的不可泯灭的本性。他强调的是顺应自然,最和谐的纯善,超越了世俗定义的善恶。良知本身是最纯洁的,具有普遍的意义,是每个人都会自然流露出来的,即使人们后天可能会由于“欲”的诱惑,产生邪念,良知受到障蔽,但始终无法抹杀良知的内在驱动力。而恰恰是这种原始的、本在的纯善使我们有了回归良知的本真追求。
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良知”。一是选择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我认为王阳明的“良知”就是“爱”,即是用“师德”写下这个充满“爱”的“良知”。
作为一名教师,也许大家都有与我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当我们挑灯苦熬,精心备课,辛辛苦苦传授学生知识,有时却发现他们的热情不高,眼神不够渴望;当我们认真投入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却发现这些调皮个性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在此时,我们往往心一点点冷却下去,甚至有说不出的恼火、伤心等消极情绪,这种消极的情绪往往给你和学生之间带了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实只要用王阳明的“良知”就能化解这一叉,爱就是“良知”。这种爱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良知”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主动积极的爱。
二是选择从学生角度出发,首先学生要学会“立志”。王阳明他时常提及尧舜孔颜曾孟等诸圣贤,认为这些人为时人树立了具备“良知”的实在榜样。“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每个人都具有良知本性,“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应然与实然的差异使得人们表现出圣愚的差别,所以,王阳明教导学生首先要立志,认为这是为学的“紧要大头脑”,“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所谓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大志向一旦立下,就好比有了种子,只要在合适的土壤条件下培养,最终就能成为栋梁之才。幼师的学生现在正在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我感受到学生经常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很模糊。教师就应该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应精心呵护培植,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树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教师应去点化学生内心的“良知”,而不能向学生注入“良知”之念,因为学生“良知”的火种本身就有,教师要顺情导性,点燃学生的火种,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其次是王阳明特别强调独立思考的精神,他说:“夫学贵得之心。”学生只有将从经典上学来的道德规范与心中的良知挂起勾来,自己进行独立思考,体悟其照应性,才能产生共鸣,印象才能深刻,学习效果也才明显。一旦发现经书上所云与自己独立思考的结论相左,王阳明主张学生坚持自己的准则。“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乎!”即就是说,为学之道贵在用心去独立思考。对于一种言论,若自家独立思考后视为谬论,即使此言论是孔子说的,也不能认为其就是真理;如果自己深入思考后,认为是对的,尽管此言论语出平常人,却不能就把它看作是错误的。由此可见,王阳明反对在学术上盲目崇拜偶像,丧失自己独立精神,依附权威论调的做法。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要向学生强灌理论,而是点化学生们各自探索,致极良知。应以学生“良知”本在为出发点,启发学生,让学生自达本心之良知。
“良知”一说,最早语出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在孟子看来,“良知”是“不虑”就有的,是人先天就具备的不可泯灭的本性。王阳明显然认同孟子的论断,他指出“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即表明“良知”是一切人所固有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类本体。那么,王阳明所说的良知究竟是什么呢?“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在孟子看来,“良知”是“不虑”就有的,是人先天就具备的不可泯灭的本性。他强调的是顺应自然,最和谐的纯善,超越了世俗定义的善恶。良知本身是最纯洁的,具有普遍的意义,是每个人都会自然流露出来的,即使人们后天可能会由于“欲”的诱惑,产生邪念,良知受到障蔽,但始终无法抹杀良知的内在驱动力。而恰恰是这种原始的、本在的纯善使我们有了回归良知的本真追求。
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良知”。一是选择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我认为王阳明的“良知”就是“爱”,即是用“师德”写下这个充满“爱”的“良知”。
作为一名教师,也许大家都有与我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当我们挑灯苦熬,精心备课,辛辛苦苦传授学生知识,有时却发现他们的热情不高,眼神不够渴望;当我们认真投入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却发现这些调皮个性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在此时,我们往往心一点点冷却下去,甚至有说不出的恼火、伤心等消极情绪,这种消极的情绪往往给你和学生之间带了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实只要用王阳明的“良知”就能化解这一叉,爱就是“良知”。这种爱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良知”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主动积极的爱。
二是选择从学生角度出发,首先学生要学会“立志”。王阳明他时常提及尧舜孔颜曾孟等诸圣贤,认为这些人为时人树立了具备“良知”的实在榜样。“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每个人都具有良知本性,“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应然与实然的差异使得人们表现出圣愚的差别,所以,王阳明教导学生首先要立志,认为这是为学的“紧要大头脑”,“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所谓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大志向一旦立下,就好比有了种子,只要在合适的土壤条件下培养,最终就能成为栋梁之才。幼师的学生现在正在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我感受到学生经常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很模糊。教师就应该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应精心呵护培植,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树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教师应去点化学生内心的“良知”,而不能向学生注入“良知”之念,因为学生“良知”的火种本身就有,教师要顺情导性,点燃学生的火种,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其次是王阳明特别强调独立思考的精神,他说:“夫学贵得之心。”学生只有将从经典上学来的道德规范与心中的良知挂起勾来,自己进行独立思考,体悟其照应性,才能产生共鸣,印象才能深刻,学习效果也才明显。一旦发现经书上所云与自己独立思考的结论相左,王阳明主张学生坚持自己的准则。“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乎!”即就是说,为学之道贵在用心去独立思考。对于一种言论,若自家独立思考后视为谬论,即使此言论是孔子说的,也不能认为其就是真理;如果自己深入思考后,认为是对的,尽管此言论语出平常人,却不能就把它看作是错误的。由此可见,王阳明反对在学术上盲目崇拜偶像,丧失自己独立精神,依附权威论调的做法。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要向学生强灌理论,而是点化学生们各自探索,致极良知。应以学生“良知”本在为出发点,启发学生,让学生自达本心之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