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结果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要求,是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政治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遵循改革开放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逻辑,对于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意义重大。
  【关键词】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实行改革开放,既是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价值映射,更是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时代性进行理论建构的集中体现。因此,改革开放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互动、当前和长远的兼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蕴含着深刻的政治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行。“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在历史的重大关头,为了践行这一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坚持党的领导,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前提,是实现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政治保证。改革开放40年来,依靠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和严峻挑战,成功地推动了改革开放。面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一穷二白”的社会现状,正是坚持了党的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面对苏东剧变,正是坚持了党的领导,牢牢站稳了人民立场,我们党才顶住了压力,粉碎了西方敌对势力让苏东剧变的“多米诺骨牌”传导到中国的企图,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的深刻变动和中国的深刻变革中不仅站住了,而且发展了;面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同样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和办法,才保持了国内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面对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等各类严重自然灾害的考验,也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够排除万难、一往无前,把灾害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引领中国经济乘风破浪,使国内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对外开放有了长足发展。从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北京峰会到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再到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从“一带一路”建设到中韩、中澳自贸协定,中国开放发展的范围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层次不断加深。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始终是全国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在改革开放的长征路上,只要坚持党的领导,不管遇到多大艰难险阻,都能够克难制胜、化险为夷,任何激流险滩都阻碍不了改革开放的巨轮乘风破浪。
  因此,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中去,就能有效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再上新台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


  发展是历史的、具体的、分阶段的。社会意识与所处历史环境、具体实际和阶段性特征相一致,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把握历史前进的逻辑,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探索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一个国家处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实践探索中找寻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并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然而,中国人民从未屈服,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到后来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和不断探索,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经过长期努力,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依然需要自我完善和改革。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发展中国。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顺应历史发展和人民需要,顺应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思路。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高度,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经过40年的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从实地调研到制定规划,从逐步试点到整体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体制改革,从对内改革到对外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从经济发展规模上看,我国GDP从1978年的3650亿元人民币快速增加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GDP的比重也从1.8%跃升到16%,位列世界第二;从脱贫攻坚任务上看,1978年以来,我国已成功解决7亿人的贫困问题,目前正狠下功夫全力解决剩下的3046万困难群众的脱贫问题,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社会保障水平上看,我國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比例达到85%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比例提高到95%以上;从居民收入看,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超3亿人,占全球比重的30%以上。   历史前进的逻辑,蕴含着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必然性和主体选择性。“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它总是不断自我求变、自我求新、自我求进。遵循这一历史逻辑,通过推进改革开放,主动适应历史进程,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人类如何走向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不断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中推动理论创新,并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去争取中国革命和建设新的伟大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改革开放。
  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国家主权独立与社会稳定,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发展现代经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深刻认识到,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发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实现了中国经济长足发展,我国人民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要求,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为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的“二次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改革开放的40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4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40年。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理论逻辑,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完善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根基和破解社会主要矛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解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中面临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矛盾,解决社会主义实践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改革开放成为必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因此,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依靠改革开放实现国家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飞速发展,依靠改革开放凝聚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依靠改革开放让人民群众的奋斗感、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不断升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辉煌成就,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获得了空前的提高,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胜利。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转化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入了新的阶段,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党在继续不断地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与效益,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一步深入,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有效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就是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以人民的需要为出发点提炼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及这样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转化,而不断发展深化的。40年来,我们用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了许多问题,推动了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又在新阶段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通过深化改革开放的办法给予解决,继续推动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正是循着这样一个实践逻辑,改革开放实现了不断地深入,不同阶段的不同社会矛盾得到了妥善解决,人民生活得到了不断改善,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了不断的增长。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四十年来,尽管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把握住了改革开放的政治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未来,只要我们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作者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责编/周素丽 美编/李祥峰
其他文献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要求,是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  中国的改革开放,有
期刊
【关键词】民营经济 民营企业 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民营经济问题引发了空前的关注,专家学者的讨论算是比较详尽了,相关部门已经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帮助化解民营经济的困境,但争议依旧持续。人们困惑的地方在于,为何民营经济突然就“不行”了?迄今关于民营经济的讨论都只着眼于现状和似是而非的真相,一些核心的环节均未触及。虽然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成就和问题都已经有很翔实的数据描
期刊
【摘要】在浩荡的时代潮流中,影视业的发展曾彰显了“宣传”维度、“经济”维度,而今则是到了要自觉高扬“价值”维度的时刻。我们要切实把“质量”作为校准影视业生态失衡的定盘星,摒弃空心化的娱乐时尚和审美趣味,将“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分解到供、求、产、销等各环节,从而有效促进中国影视业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影视业生态失衡 资本逻辑 “质量为王” 【中图分类号】J99 【文献标识码】A  大凡引发广泛关注
期刊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对于其双重转型的使命在逻辑上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内容上有了更加丰富的拓展。通过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我们可以更加自信地回答世界向何处去、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关键词】改革 双重转型 历史逻辑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改革开放是一场全新的伟大实践。而改革开放的实践是从学习中开始的。中国
期刊
关于教育的“人民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方面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13亿多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
期刊
研讨嘉宾  许耀桐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  桂振华 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执行主席  金德拉·山地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核心专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顾问  万斯·马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荒野专家组主席、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顾问  爱德华多·摩纳哥 北京师范大学一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国政系主任  樊美筠 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项目主任
期刊
【摘要】从产销一体化的逻辑连贯思考,“内容为王”与“流量为王”并不矛盾,精品加上高水平的推广有望实现投资价值的最大化,给全社会带来更多的满足感。这种“内容为王”、兼顾流量的模式需要制度保障。政府需要约束那些追逐非理性利益的流量操纵行为。理性的“流量为王”的运营思路并不值得非议,但是“流量为王”一旦上升到“唯流量论”,就应该适度降温。  【关键词“内容为王” “流量为王” 制度保障  “内容为王”是
期刊
【摘要】大学生有知识、有思想、有热情,社会实践覆盖面广,可以作为“合力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助力精准扶贫的“三针对”“三优先”“三提高”模式,有助于大学生明确使命擔当、提升综合素质、激发爱国情怀,是高校助力精准扶贫的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精准扶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在
期刊
【摘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深度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缓慢,发展不充分;内生发展能力提升缓慢,发展不平衡;一些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在资源利用、发展成果分享、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隐患;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促进乡村发展的机制不够健全。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工作面临的挑战,需要我们持续关注。  【关键词】深度贫困地区 内生发展能力 产业扶贫 集体经济 【中图分类号】C91
期刊
【摘要】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关键历史阶段,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进一步凸显。新形势下,清华大学要充分发挥“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优良育人传统;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努力培养出一批批肩负使命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全国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