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生的,这是在新课标下提出的教育理念。几千年来的封建教育思想指导着教师,束缚着学生,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是课堂中的小羊羔,学生只能围着教师的指挥棒学习,这种教育模式制约了教师的进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与教育发展和时代要求是相背离的,今天它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还在教师中存在,要彻底改革教育,还得从教师做起。
教师如何把自己放在主导地位,驾驭课堂,起到主导作用,是教师要解放的根本问题。教师必须要战胜自我,教师不能身居高位,不能把自己说的话视为真理,强迫于学生。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只能与学生平等对话,心与心的交融,才能焕起学生的激情,点燃儿童心灵的火花,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怎样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地位,这就要看教师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是否把课堂交给学生,是否让学生积极的主動的参与学习活动,这是新旧教育的分界线。旧的教育方法是传授式的教育,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包办学习,学生不能发挥自主性,学得死板硬套,思维得不到拓展,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今天的教学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新、旧两种教育方法的对比,旧方法是:教师在文中指出重点,学生在书上勾画;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本子上抄;老师设置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整个课堂都是学生围着老师转。新方法是: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放开学生,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和理解字词,通过查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让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好词佳句,积累知识;让学生通过赏读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合作交流学习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有广阔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培养儿童的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
现就我实习期间所上课程来举例,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麻雀》一文时,如果用传统的方法教学,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就认为是颂扬伟大的母爱。如果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解读文本,独立思考,仔细分析,讨论交流,就会拓展思维,学生就会发现:文本颂扬的不仅是伟大的母爱,可能是伟大的父爱,还可能是见义勇为呢。让学生设疑问难,多向思维,就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又如:在教学小学语文《我的战友丘少云》一文时,我们不能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引向文本。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充分解读文本,感悟文本。学生通过读来了解英雄,认识英雄,颂扬英雄,学习英雄。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丘少云为了战友,为了潜伏部队,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坚守着阵地,他在烈火中文丝不动,被大火活活的烧死。可见他是多么的坚强,多么的伟大,他忍受着极大的痛苦,严守纪律,不惜牺牲自己,伟大的英雄形象耀然纸上。从思维的角度,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多向思维,如果我们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质疑,学生就会提出很多的疑问。如:学生通过朗读,查找问题,学生就会发现文中在文字表达上有破绽。我在教学中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丘少云身上肯定带有很多的弹药,他身上着火了,又文丝不动,那就会爆炸,敌人就会发现,还会伤着他身边的战友,但这点细节文中并没有讲到。如果他要卸掉身上的弹药,又怎么会文丝不动呢?究竟当时丘少云是怎么处理的还是个迷。还有同学说,为了防止敌人打燃烧弹,部队在潜伏前,完全可以带灭火器以防万一。如果这样做,丘少云就不会牺牲了。
再如在教学《奴隶英雄》一文时,我是这样教学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在教学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资料,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史,从今天的文明时代去认识野蛮的奴隶社会,认识奴隶主为了自己的奢侈享乐,对奴隶的黑暗统治和残酷迫害,颂扬了奴隶的反抗精神。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诵,并分组讨论。然后以文本的形式组织学生分组登台表演,表演前由学生自己挑选要扮演的角色,教师以组织者的身份维护秩序,组织活动,可以对每组同学作个别调整。表演后评出优秀者加以鼓励。用这种方法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受到体验教育和情感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要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和创新学习。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认识”和“10以内数的加减法”时。教师不能要学生死记硬背,要启发学生的思维,让数学走进生活,用实物代替数字,让学生自己拿一拿、放一放、摆一摆、弄一弄,分一分、合一合,变抽象的知识为直观的生活数学,形成认识,加以理解。
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的一道数学应用题时,可以采取多向思维。例题是:计划修一条长120米的水渠,前5天修了这条水渠的20%,照这样的进度,修完这条水渠还需要多少天?这道题老师不必多讲,把它交给学生,老师可以启发学生要先求工作效率,即从“工作量、工作时间”来思考。让学生先读题,找出数量关系,再分组讨论,筛选出解法。然后每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就会得出几种解法。
解法(1) 120÷(120×20%÷5)—5
解法(2) (120—120×20%)÷(120×20%÷5)
解法(3) 1÷(20%÷5)—5
解法(4) (1—20%)÷(20%÷5)
解法(5) 5÷20%—5
随后老师作小结加以鼓励,前两种是一般解法,后三种解法是从分数的意义直接进行解答。在五种解法中,第五种解法最简便。在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经常进行多向思维,拓展思路,萌发思维的创造性。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强加学生要按老师的思路或例题的方法去解答习题,应该让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多参加实践活动,对于数学应用题,要启发学生先要弄清条件,去发现问题,找到规律,才能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
把课堂还给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创造性学习。教师不能占用课堂过多的时间,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尊重学生,要充分相信学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只有成为学生的朋友,学习上的合作伙伴,才能适应今天的教育,才立于不败之地。
教师如何把自己放在主导地位,驾驭课堂,起到主导作用,是教师要解放的根本问题。教师必须要战胜自我,教师不能身居高位,不能把自己说的话视为真理,强迫于学生。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只能与学生平等对话,心与心的交融,才能焕起学生的激情,点燃儿童心灵的火花,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怎样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地位,这就要看教师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是否把课堂交给学生,是否让学生积极的主動的参与学习活动,这是新旧教育的分界线。旧的教育方法是传授式的教育,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包办学习,学生不能发挥自主性,学得死板硬套,思维得不到拓展,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今天的教学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新、旧两种教育方法的对比,旧方法是:教师在文中指出重点,学生在书上勾画;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本子上抄;老师设置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整个课堂都是学生围着老师转。新方法是: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放开学生,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和理解字词,通过查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让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好词佳句,积累知识;让学生通过赏读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合作交流学习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有广阔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培养儿童的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
现就我实习期间所上课程来举例,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麻雀》一文时,如果用传统的方法教学,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就认为是颂扬伟大的母爱。如果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解读文本,独立思考,仔细分析,讨论交流,就会拓展思维,学生就会发现:文本颂扬的不仅是伟大的母爱,可能是伟大的父爱,还可能是见义勇为呢。让学生设疑问难,多向思维,就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又如:在教学小学语文《我的战友丘少云》一文时,我们不能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引向文本。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充分解读文本,感悟文本。学生通过读来了解英雄,认识英雄,颂扬英雄,学习英雄。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丘少云为了战友,为了潜伏部队,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坚守着阵地,他在烈火中文丝不动,被大火活活的烧死。可见他是多么的坚强,多么的伟大,他忍受着极大的痛苦,严守纪律,不惜牺牲自己,伟大的英雄形象耀然纸上。从思维的角度,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多向思维,如果我们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质疑,学生就会提出很多的疑问。如:学生通过朗读,查找问题,学生就会发现文中在文字表达上有破绽。我在教学中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丘少云身上肯定带有很多的弹药,他身上着火了,又文丝不动,那就会爆炸,敌人就会发现,还会伤着他身边的战友,但这点细节文中并没有讲到。如果他要卸掉身上的弹药,又怎么会文丝不动呢?究竟当时丘少云是怎么处理的还是个迷。还有同学说,为了防止敌人打燃烧弹,部队在潜伏前,完全可以带灭火器以防万一。如果这样做,丘少云就不会牺牲了。
再如在教学《奴隶英雄》一文时,我是这样教学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在教学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资料,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史,从今天的文明时代去认识野蛮的奴隶社会,认识奴隶主为了自己的奢侈享乐,对奴隶的黑暗统治和残酷迫害,颂扬了奴隶的反抗精神。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诵,并分组讨论。然后以文本的形式组织学生分组登台表演,表演前由学生自己挑选要扮演的角色,教师以组织者的身份维护秩序,组织活动,可以对每组同学作个别调整。表演后评出优秀者加以鼓励。用这种方法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受到体验教育和情感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要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和创新学习。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认识”和“10以内数的加减法”时。教师不能要学生死记硬背,要启发学生的思维,让数学走进生活,用实物代替数字,让学生自己拿一拿、放一放、摆一摆、弄一弄,分一分、合一合,变抽象的知识为直观的生活数学,形成认识,加以理解。
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的一道数学应用题时,可以采取多向思维。例题是:计划修一条长120米的水渠,前5天修了这条水渠的20%,照这样的进度,修完这条水渠还需要多少天?这道题老师不必多讲,把它交给学生,老师可以启发学生要先求工作效率,即从“工作量、工作时间”来思考。让学生先读题,找出数量关系,再分组讨论,筛选出解法。然后每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就会得出几种解法。
解法(1) 120÷(120×20%÷5)—5
解法(2) (120—120×20%)÷(120×20%÷5)
解法(3) 1÷(20%÷5)—5
解法(4) (1—20%)÷(20%÷5)
解法(5) 5÷20%—5
随后老师作小结加以鼓励,前两种是一般解法,后三种解法是从分数的意义直接进行解答。在五种解法中,第五种解法最简便。在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经常进行多向思维,拓展思路,萌发思维的创造性。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强加学生要按老师的思路或例题的方法去解答习题,应该让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多参加实践活动,对于数学应用题,要启发学生先要弄清条件,去发现问题,找到规律,才能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
把课堂还给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创造性学习。教师不能占用课堂过多的时间,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尊重学生,要充分相信学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只有成为学生的朋友,学习上的合作伙伴,才能适应今天的教育,才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