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有史识与史德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91275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纪》杂志是1993年在文坛前辈萧乾和冰心倡导下,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上海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的。20年过去了,这本双月刊已经发刊120期。作为一本文史类刊物,在当今传媒日益发达,出版物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能够独树一帜,能够在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之间找到适当的契合点,能够为读者所喜爱,还曾两次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实属不易!
  《世纪》内容以刊载亲历、亲闻、亲见的“三亲”文章为主。按照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理论,人类的记忆不等于对客观对象的完整拷贝。由于人类是有情感讲好恶、有理智讲利弊、有思想讲是非的生命体,所以对于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往往会各有看法,甚至评价迥异。说到回忆录,更不能排斥人的记忆常常带有主观倾向性。在回忆历史场景时,除了可能的记忆误差,还有可能出现选择性的失忆或无意识的添油加醋。由此可见,回忆录或文史资料性质的东西,既可以作为重要的史料同文献记载互为参证,同时也要求作者具备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使“三亲”文章尽可能反映和接近真实的历史。
  陈寅恪主张,知识分子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很正确。然而就做文史工作而言,更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唯其如此,才有高明的史识和崇高的史德。否则,独立精神也许会变成偏执自恋,自由思想也许会变成胡思乱想。
  明末清初有位文学家魏禧批评过一种治学态度。他说:“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这种学风抛开了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致缺少史识和史德。
  所谓史识,就是对史事的深邃见地。大凡对于历史上的人和事能够给予设身处地的理解,给予中肯、公允的评价,就是史识。相反,以偏颇的观念去苛求历史上的人与事,划框框、戴帽子,违背历史真相,定然没有史识。所谓史德,就是对史事的公正态度,撇开偏见,追求真相,不曲意逢迎,不随心贬褒。相反,出于一时之需、一己之私,罔顾事实而信口开河,形成所谓“古为今用”、“为我所用”的影射史学,则定然没有史德。所以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乃是史识与史德的基础。如果真把历史当成可以随意打扮的小姑娘,恐怕就是开历史的玩笑了。
  虽然有人认为,据实直书即可善恶自现。但是,不必讳言,史家也有立场和观点,纯客观主义并非现实。历来治史均有褒贬之意,是谓春秋笔法。此本无可厚非。因此,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加强理论学习和修养,端正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也是史学工作者应当上的一门必修课。
  综览20年的《世纪》,载文堪称题材多样。上起晚清史迹,下迄改革开放屐痕。有的是历史大潮中的浪花朵朵,有的是名流大家的趣闻轶事,有的是市井风情的定格显影,有的是对世间万象的寻觅钩沉。或惊心动魄,或哀怨凄恻。让人看到社会变迁,看到往事细节;看到世态炎凉,看到人间真情。总之,读史让人深沉,读史让人智慧。阅读《世纪》使人受到教益,受到启迪。这正符合办刊之初衷。
  《世纪》杂志能起到这样的作用,首先是托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之福。以实事求是为办刊方针,努力发掘历史真相,披露被忽略、被遗忘的史料,这是《世纪》之史识和史德的时代原因。若是处于思想僵化的年代,怎会办出如此风格的刊物?其次,《世纪》有一支高素质的作者队伍。作者中有资深史学专家,有阅历丰富的各界精英,也有具备家族渊源的有识之士,他们从各自角度讲述历史故事,描述近代以来的各种人物和事件。他们追究史事真相的勇气,是《世纪》颇具史识和史德的基本原因。
  还有,《世纪》编辑部同仁怀着对存史资政的忠贞态度,也是杂志之史识与史德的重要原因。杂志编辑不是满足于来稿照登,而是勤于题材策划、作者物色、修改提炼,既尊重作者的真实感受,又按史学规律给予引导,许多文章注意将记忆材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使文章更加可信。从而赢得了读者的信赖和喜爱。
  史识与史德是文史类杂志的灵魂。《世纪》贵有史识与史德。这是《世纪》20年办刊的经验之谈,也是《世纪》迈向未来的努力方向。
  (作者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世纪》编委会主任)
其他文献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几乎同时,日军侵入上海的英法租界,很快控制了整个上海,被困于沦陷区的杜月笙的家眷和亲朋好友危在旦夕,杜月笙利用各地的帮会组织和地方势力,救助出太太姚玉兰和公子杜维善以及其他重要人物。  现居加拿大温哥华的杜维善先生是目前唯一健在的杜月笙之子,他少年时代亲身经历了这个难忘的历史时刻。笔者多次访问杜维善先生,聆听他讲述了母亲姚玉兰(杜月笙第四太太)
期刊
编者按:口述历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历史研究方法学科,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并以其在挖掘史料、保存即将逝去的声音与弥补文献资料不足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全世界得到了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口述史专家和专业研究团体。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为了充分挖掘文史馆馆员群体中蕴含的丰厚人文历史资源,抢救“鲜活的历史”,推动口述历史研究工作,传承历史记忆,于2013年7月正式成立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研究中心。著名历史
期刊
我与吴祖光渐渐熟悉起来  在“文革”期间,有一个尽人皆知的口号,叫“抓革命,促生产”。在干校迁到宝坻县后,在抓“五一六”反革命分子的同时,就是种麦子和种下麦子后的田间管理。另一方面,为了让我们这批臭知识分子在农村“扎根”,就得尽快把校舍建起来。就在我们三连所借住的南清沟西南的五里地外,有一座废弃的砖窑,军宣队觉得可以废物利用,决定抽调一个排去整修废窑烧砖。烧砖既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体力活,最后,这个
期刊
1991年皇甫平系列评论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党内外反响强烈。文章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说这是“吹来一股清新的改革开放春风”。每逢文章发表,都会有不少读者打电话到报社询问文章作者是谁,并纷纷表示读了这些文章很有启发,有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打开思路,坚定信心。  《解放日报》驻京办事处当时也收到很多电话,有的打听文章背景,问是不是传达了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还有的表示这些文章以加大改革分量为
期刊
对日不直接交涉和诉诸国联的政策  蒋介石处理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政策,也包含着对日本不直接交涉和诉诸国际联盟的内容。在蒋看来,中国既然不具备直接抵抗的实力和条件,又要避免来自日本的直接压力,还要利用列强在中国的利益矛盾,那么诉诸国联就是唯一的选择了。虽然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初,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曾在上海与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商议过两国对事件进行共同调查,旋因关东军迅速占领了南满各地以及中国民气沸
期刊
台湾“中央社”主动邀请   大陆工作会主任登门会见  1998年3月 3日,我收到台湾“中央通讯社”邀请我率领《人民日报》新闻代表团访问台湾的函件。我从1993年春奉调到人民日报社工作,曾多次率领报社新闻代表团访问欧美亚非等许多国家,恰恰近在相隔一条海峡的祖国宝岛台湾,没有机会前往一睹芳颜。所以,当我接到台湾“中央社”主动发来的访问邀请函,非常高兴,非常珍惜。当天,我就把邀请函交给报社安排出访的部
期刊
说明: “遗嘱”写于1969年12月14日。据巴人(王任叔)手稿抄出,个别误字在[ ]内标注。  十一月十六日、十一月二十八日、十二月十二日,三次突然晕倒,大便失禁。第三次情况相当严重,耽时至十一时,尚未十分清醒,此后如何,很难逆料,为此写了几句话于后。  1、我的案尚未定下,自然是我自己最关心的,也是我亲属所关心的。我确已坦白交代了我的政治问题,除已交待的以外,再没有与国民党或国民党分子有所勾结
期刊
1971年,我正在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和上海政法学院三所大学合办的五七干校劳动。干校地处奉贤,滨海,堤外一片荒地,近海是芦苇滩。干校就在这片荒地上。附近还有好几处“干校”,市直机关的干校也在那一带。“干校”虽有学校之名,其实只是把一些斗也斗过、批也批过、终于无法“定性”的人,或先前已经处理、又未发现新问题、但始终信不过的“另类”,放到那里,派一些工宣队员和“积极分子”监管起来,从事体力劳动,省得
期刊
编者按:王安忆,一位享誉文坛三十载的著名女作家,从早年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到后来的海派文学,她在各个时期均有佳作问世,且数量丰厚、题材多样。与她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旺盛的创作活力相比,王安忆面对媒体却十分低调,极少接受采访,在这个喧嚣的时代特立独行,埋首于自己的文学天地。本文取自上海电视台曹可凡先生对王安忆女士的专访,带领读者进入她的内心世界。编者对录音整理稿略作调整增删。  文学“基因”  王安忆1
期刊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定于1926年1月举行第七次扩大全会,鲍罗庭在派遣代表团赴苏一事上发挥了主要作用。1925年10月2日,胡汉民携女儿胡木兰与秘书朱和中、李文范,以及副官杜成志一行乘俄国轮船赴苏联。  胡汉民的出使很像1923年蒋介石率领孙逸仙博士考察团到苏联:他们都要为即将召开的国民党代表大会的重大问题商之于共产国际。胡汉民是以国民党代表的身份到莫斯科的。不过他同鲍罗庭日益恶化的关系等种种因素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