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下,大多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致使距离教学目标越来越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小学化”教学模式,使得幼儿只知道对其进行死记硬背,而对其中含义却一无所知。除此之外,幼儿园中“小学化”教育是一种多次教育,现阶段下,幼儿园大班主要是以拼音及简单加减法等“小学化”课程为教育内容,进而对幼儿在幼儿园时期的全面发展形成阻碍,同时,在幼儿步入小学后会对多次学习的知识缺乏探索欲望。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及对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
(一)家长的教育理念
在对家长进行“在幼儿园中加入小学知识学习是否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小学学习内容”问题调查中发现,总体比例中76%的家长都表示不认同,且在公办幼儿园中(同类占比74%)和民办幼儿园(同类占比77%)的家长都表示出明显统一性。这说明几乎大部分家长都可以意识到幼儿学习的阶段性特点,并对其不可逆特性有明确认知。但在调查中,仍有总占比13%的家长表示同意,7%的家长表示不太清楚。以上数据表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仍被一部分家长认可,或者说仍有部分家长对其危害认知不明确。但是,在对家长进行“在幼儿园加入小学所学的知识必要性”中,结果却出乎意料,总体比例中56%的家长(公办幼儿园56%,民办幼儿园52.3%)表示“没必要,但可以接受”,总体比例中26%的家长(公办幼儿园26%,民办幼儿园24%)表示“非常必要”,总体比例中13%的家长(公办幼儿园15%,民办幼儿园10%)表示不必要。尽管在此项调查中,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家长选择比率较为相近,但可明显发现,在以上调查中民办幼儿园家长认可度明显低于公办幼儿园觉得家长。这与表1中高达76%的家长表示在幼儿园中加入小学知识学习不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小学学习内容这一观点差距较大。由此可知,大部分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认知不够明确,态度模糊。
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随着当今社会中人才竞争愈加激烈,“应试教育”压力不断前移,致使“幼升小”形势紧迫,家长不得不选择随大流。现阶段下,虽然我国已经大力推行课改,提倡以素质教育为主,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丝毫未减,为学生及家长带来了极大升学压力。而幼儿园作为升小学前的重要阶段,也会或多或少被涉及。经过有关调查发现,许多家长对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也都束手无策,且大部分家长并不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内就开始学习小学内容,只不过“幼升小”入学考试日渐严峻,为了能让孩子步入一所好一点的小学,不得不同意在幼兒园内学习小学内容。
2.教师的教育方式
笔者就“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进行了简单调查,且教师观点近乎相同,总占比73%的教师认为教学方式有所不同,总占比13%的教师认为是有无游戏的差异,总占比12%的教师认为在上课内容方面差异较大。占比较高的两项中,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在教学方式上,公办幼儿园要低于同类民办幼儿园11个百分点,在有无游戏上,公办幼儿园要高于同类民办幼儿园10.03个百分点。该调查表示,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在教育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公办幼儿园既考虑教学方式有考虑有无游戏,而民办幼儿园只认为教学方式是主要区别。从该角度来看,公办教师认知更为科学合理。
在上述背景下,对公办幼儿园及民办幼儿园的游戏时间进行了调查,如表4所示。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
(一)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形成幼儿教育合力
在幼儿园教育中,学生家长对其教育效果有着重大意义。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行政部门发动媒体宣传贯彻落实的幼儿教育方针及幼儿家长为幼儿树立的正确教育观念。因此,加大对家长教育观念的创新力度,是当下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因此,增加家园练习,是实现家园共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①帮助家长树立正确幼儿教育思想。在家长实施幼儿教育过程中,大都以家长为主体,以家长自身意愿出发而忽略了幼儿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特点、不同个性等,以成人观念对其进行幼儿教育。且部分家长认为幼儿教育应越早越好、越多越好,直接依靠孩子认字能力、算术能力来判断幼儿教育是否成功。家长常常存在教育误区并不认为好玩好动是幼儿天性,在幼儿教育中应以游戏活动为主要教育措施,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好更快的接收知识,与此同时,还应利用家园共建中多种途径适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进而形成幼儿教育合力。②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幼儿园可以定期对幼儿家长进行一些必要性的培训,进而最大程度发挥家庭教育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幼儿园应定期聘请一些权威教育人员对家长进行幼儿教育讲座,并针对不同家长提出的问题制定出适合不同幼儿发展的方案。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组织一些主题活动,邀请家长、幼儿共同参加,使家长真正意识到幼儿教育重要性,最后,还应告诉家长要注意日常生活中自己的所作所为,为孩子树立正确榜样,还要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自信心、承受能力等进行适当培养。
(二)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为了保证幼儿在上小学时不会出现“脱节”现象,部分幼儿园及家长会利用超前教育模式来实施幼儿教育,进而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要充分为幼儿做好过渡准备,首先,适时适当的对其口语能力进行培养,以及教会他们尽可能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幼儿树立自我约束意识,其次,幼儿园教师应依据不同幼儿的自身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情况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最好利用一些游戏来帮助其掌握正确方式。再次,幼儿园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对小学校园充满好奇和向往,还可以适当带领学生参观小学,提升其入学兴趣。最后,幼儿园应与家长做好沟通,适时保持联系,尽可能的为幼儿营造一个温暖的入学氛围。
结束语
幼儿园的教育不等于小学的教育,但两者又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幼儿教育要为小学教育做好准备,要注重幼小两者的沟通、协调、合作。幼儿教育要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等,为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教育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吴斯婷.学前教育“小学化”:危害、成因及解决策略[J].林区教学,2020(02):119-121.
[2] 魏娜娜.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20(02):118+120.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及对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
(一)家长的教育理念
在对家长进行“在幼儿园中加入小学知识学习是否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小学学习内容”问题调查中发现,总体比例中76%的家长都表示不认同,且在公办幼儿园中(同类占比74%)和民办幼儿园(同类占比77%)的家长都表示出明显统一性。这说明几乎大部分家长都可以意识到幼儿学习的阶段性特点,并对其不可逆特性有明确认知。但在调查中,仍有总占比13%的家长表示同意,7%的家长表示不太清楚。以上数据表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仍被一部分家长认可,或者说仍有部分家长对其危害认知不明确。但是,在对家长进行“在幼儿园加入小学所学的知识必要性”中,结果却出乎意料,总体比例中56%的家长(公办幼儿园56%,民办幼儿园52.3%)表示“没必要,但可以接受”,总体比例中26%的家长(公办幼儿园26%,民办幼儿园24%)表示“非常必要”,总体比例中13%的家长(公办幼儿园15%,民办幼儿园10%)表示不必要。尽管在此项调查中,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家长选择比率较为相近,但可明显发现,在以上调查中民办幼儿园家长认可度明显低于公办幼儿园觉得家长。这与表1中高达76%的家长表示在幼儿园中加入小学知识学习不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小学学习内容这一观点差距较大。由此可知,大部分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认知不够明确,态度模糊。
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随着当今社会中人才竞争愈加激烈,“应试教育”压力不断前移,致使“幼升小”形势紧迫,家长不得不选择随大流。现阶段下,虽然我国已经大力推行课改,提倡以素质教育为主,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丝毫未减,为学生及家长带来了极大升学压力。而幼儿园作为升小学前的重要阶段,也会或多或少被涉及。经过有关调查发现,许多家长对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也都束手无策,且大部分家长并不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内就开始学习小学内容,只不过“幼升小”入学考试日渐严峻,为了能让孩子步入一所好一点的小学,不得不同意在幼兒园内学习小学内容。
2.教师的教育方式
笔者就“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进行了简单调查,且教师观点近乎相同,总占比73%的教师认为教学方式有所不同,总占比13%的教师认为是有无游戏的差异,总占比12%的教师认为在上课内容方面差异较大。占比较高的两项中,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在教学方式上,公办幼儿园要低于同类民办幼儿园11个百分点,在有无游戏上,公办幼儿园要高于同类民办幼儿园10.03个百分点。该调查表示,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在教育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公办幼儿园既考虑教学方式有考虑有无游戏,而民办幼儿园只认为教学方式是主要区别。从该角度来看,公办教师认知更为科学合理。
在上述背景下,对公办幼儿园及民办幼儿园的游戏时间进行了调查,如表4所示。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
(一)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形成幼儿教育合力
在幼儿园教育中,学生家长对其教育效果有着重大意义。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行政部门发动媒体宣传贯彻落实的幼儿教育方针及幼儿家长为幼儿树立的正确教育观念。因此,加大对家长教育观念的创新力度,是当下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因此,增加家园练习,是实现家园共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①帮助家长树立正确幼儿教育思想。在家长实施幼儿教育过程中,大都以家长为主体,以家长自身意愿出发而忽略了幼儿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特点、不同个性等,以成人观念对其进行幼儿教育。且部分家长认为幼儿教育应越早越好、越多越好,直接依靠孩子认字能力、算术能力来判断幼儿教育是否成功。家长常常存在教育误区并不认为好玩好动是幼儿天性,在幼儿教育中应以游戏活动为主要教育措施,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好更快的接收知识,与此同时,还应利用家园共建中多种途径适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进而形成幼儿教育合力。②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幼儿园可以定期对幼儿家长进行一些必要性的培训,进而最大程度发挥家庭教育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幼儿园应定期聘请一些权威教育人员对家长进行幼儿教育讲座,并针对不同家长提出的问题制定出适合不同幼儿发展的方案。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组织一些主题活动,邀请家长、幼儿共同参加,使家长真正意识到幼儿教育重要性,最后,还应告诉家长要注意日常生活中自己的所作所为,为孩子树立正确榜样,还要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自信心、承受能力等进行适当培养。
(二)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为了保证幼儿在上小学时不会出现“脱节”现象,部分幼儿园及家长会利用超前教育模式来实施幼儿教育,进而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要充分为幼儿做好过渡准备,首先,适时适当的对其口语能力进行培养,以及教会他们尽可能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幼儿树立自我约束意识,其次,幼儿园教师应依据不同幼儿的自身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情况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最好利用一些游戏来帮助其掌握正确方式。再次,幼儿园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对小学校园充满好奇和向往,还可以适当带领学生参观小学,提升其入学兴趣。最后,幼儿园应与家长做好沟通,适时保持联系,尽可能的为幼儿营造一个温暖的入学氛围。
结束语
幼儿园的教育不等于小学的教育,但两者又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幼儿教育要为小学教育做好准备,要注重幼小两者的沟通、协调、合作。幼儿教育要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等,为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教育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吴斯婷.学前教育“小学化”:危害、成因及解决策略[J].林区教学,2020(02):119-121.
[2] 魏娜娜.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20(02):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