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从启蒙阶段步入正轨的第一个时期,学好语文能为今后各个科目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语文学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107
俗话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一经形成,就会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催化剂,让学生如虎添翼,终生受益。现在有些学生往往因为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致力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智力潜能,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听读——激发兴趣
对于一、二年级小学生而言,汉字认识的不多,让他们自行阅读是不太现实的事。所以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以拼音和识字为主,将阅读教学束之高阁。一节课40分钟,2-3个拼音字母教学,虽然教学方法方式多样化,但教学内容难免有单调、乏味之嫌。而在拼音教学、识字教学过程中,偶尔给学生一个小插曲――听读而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如每一节课之前,教师提前走进教室,手捧一本书,或者故事,或者儿童绘本,或者动漫杂志,孩子们会感到好奇,“老师又有什么好听的故事,好看的书了?”于是,会期待老师给他们读一段。然后,把这节课读过的书放在教室里的书架上,课间自然会引去很多小朋友,他们会一起翻阅一下,讨论、交流故事中的人或事,甚至也会你一言、我一语地讲一讲、说一说,并且,也会根据老师读所听到的内容,再根据图片内容而猜测汉字的读音和意思。
经过半个学期的听读的训练,拼音教学也告一段落,逐渐认识汉字,随着汉字量的增加,学生的自主阅读就可以开展。而对于这段时间的听读,学生不仅养成听读的习惯,也养成了如饥似渴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为以后的阅读迈开成功的一大步。
二、背诵的习惯
笔者不赞成死记硬背,但是记诵确实是青少年在记忆的黄金时期的一个良好的不可忽略的学习习惯。对于语文课本所选的中国古典诗文,让学生尽量都记诵过。学生如果能够记诵大量的古典诗文,将会受益终身。这也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良好教学方法。对于一些常见常闻的历史典故、艺术故事,不必死死板板地去记,而是要熟悉即可。定期复习整理的习惯。定期整理复习有许多好处:第一,可以温故知新,旧的知识中包涵着新知识的许多线索。第二,可以避免遗忘。第三,可以把种种表面不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系统,使众多知识相互贯通,甚至可以做到触类旁通。每天晚上在做家庭作业前,将当天学过的知识及时浏览一遍。学会运用表格来复习整理。每周末,及时将所有知识进行一次系统整理。运用表格的过程,实际就是重新消化知识,疏理成体系的过程。学会对着教材的目录、章节题目,进行回忆整理。目录、章节就是知识的提纲。
三、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我们不赞成死记硬背,但是青少年是人生記忆的黄金时期,主动自觉地背诵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语文课本中明确要求背诵的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应要求学生一字不错地背下来。学生如果能够记诵大量的古典诗文,将会受益终身。因此我们还利用语文课前3分钟的候课时间,由语文课代表组织学生吟诵古诗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因此,我们要不断挑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以语文课中的读书交流活动为契机,检查阅读成果,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各样的读书活动,对引领学生的阅读大有裨益。古人言读书有三上,谓“枕上、厕上、马上”。我们要求学生每天睡觉之前读10分钟的书,持之以恒,一年下来,90万字左右,加上校内的阅读,读的书将是几十本。
习惯是一种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见效的,必须在长期的教学中反复训练,加以深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小学生对教师的某些习惯的培养还不能理解到一定的高度,但对他们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我们相信,每一个教师只要有爱心和恒心,都可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完全有希望培养出孩子的良好习惯
四、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我们经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学生在读书时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要怕麻烦,根据人的遗忘规律,读过的书,时间久了就会遗忘,如果读书时做了读书笔记,即使时间久了,打开读书笔记,书的内容就能很快明朗起来。
古代人读书强调批注,留下了大量的评点古籍的宝贵遗产。凡是在学问上卓有成就的人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列宁读书,都要写详细的读书笔记,在研究帝国主义问题时,光读书笔记就写了60多万字;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所使用的笔记卡片就达5000多张。写读书笔记还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仅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五、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语文学习中,倾听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善于倾听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能力。可以利用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利用课堂生成的辩、答、问、评等资源,养成学生倾听的习惯;结合习作课、阅读课、口语交际课等课型,强化学生倾听的意识;巧设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挖掘课外资源,锻炼学生倾听的本领。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一切时机加强训练,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就会逐步养成。
总之,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这样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耀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7(35):58-59.
[2]王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3(20):48.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107
俗话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一经形成,就会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催化剂,让学生如虎添翼,终生受益。现在有些学生往往因为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致力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智力潜能,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听读——激发兴趣
对于一、二年级小学生而言,汉字认识的不多,让他们自行阅读是不太现实的事。所以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以拼音和识字为主,将阅读教学束之高阁。一节课40分钟,2-3个拼音字母教学,虽然教学方法方式多样化,但教学内容难免有单调、乏味之嫌。而在拼音教学、识字教学过程中,偶尔给学生一个小插曲――听读而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如每一节课之前,教师提前走进教室,手捧一本书,或者故事,或者儿童绘本,或者动漫杂志,孩子们会感到好奇,“老师又有什么好听的故事,好看的书了?”于是,会期待老师给他们读一段。然后,把这节课读过的书放在教室里的书架上,课间自然会引去很多小朋友,他们会一起翻阅一下,讨论、交流故事中的人或事,甚至也会你一言、我一语地讲一讲、说一说,并且,也会根据老师读所听到的内容,再根据图片内容而猜测汉字的读音和意思。
经过半个学期的听读的训练,拼音教学也告一段落,逐渐认识汉字,随着汉字量的增加,学生的自主阅读就可以开展。而对于这段时间的听读,学生不仅养成听读的习惯,也养成了如饥似渴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为以后的阅读迈开成功的一大步。
二、背诵的习惯
笔者不赞成死记硬背,但是记诵确实是青少年在记忆的黄金时期的一个良好的不可忽略的学习习惯。对于语文课本所选的中国古典诗文,让学生尽量都记诵过。学生如果能够记诵大量的古典诗文,将会受益终身。这也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良好教学方法。对于一些常见常闻的历史典故、艺术故事,不必死死板板地去记,而是要熟悉即可。定期复习整理的习惯。定期整理复习有许多好处:第一,可以温故知新,旧的知识中包涵着新知识的许多线索。第二,可以避免遗忘。第三,可以把种种表面不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系统,使众多知识相互贯通,甚至可以做到触类旁通。每天晚上在做家庭作业前,将当天学过的知识及时浏览一遍。学会运用表格来复习整理。每周末,及时将所有知识进行一次系统整理。运用表格的过程,实际就是重新消化知识,疏理成体系的过程。学会对着教材的目录、章节题目,进行回忆整理。目录、章节就是知识的提纲。
三、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我们不赞成死记硬背,但是青少年是人生記忆的黄金时期,主动自觉地背诵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语文课本中明确要求背诵的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应要求学生一字不错地背下来。学生如果能够记诵大量的古典诗文,将会受益终身。因此我们还利用语文课前3分钟的候课时间,由语文课代表组织学生吟诵古诗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因此,我们要不断挑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以语文课中的读书交流活动为契机,检查阅读成果,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各样的读书活动,对引领学生的阅读大有裨益。古人言读书有三上,谓“枕上、厕上、马上”。我们要求学生每天睡觉之前读10分钟的书,持之以恒,一年下来,90万字左右,加上校内的阅读,读的书将是几十本。
习惯是一种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见效的,必须在长期的教学中反复训练,加以深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小学生对教师的某些习惯的培养还不能理解到一定的高度,但对他们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我们相信,每一个教师只要有爱心和恒心,都可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完全有希望培养出孩子的良好习惯
四、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我们经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学生在读书时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要怕麻烦,根据人的遗忘规律,读过的书,时间久了就会遗忘,如果读书时做了读书笔记,即使时间久了,打开读书笔记,书的内容就能很快明朗起来。
古代人读书强调批注,留下了大量的评点古籍的宝贵遗产。凡是在学问上卓有成就的人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列宁读书,都要写详细的读书笔记,在研究帝国主义问题时,光读书笔记就写了60多万字;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所使用的笔记卡片就达5000多张。写读书笔记还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仅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五、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语文学习中,倾听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善于倾听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能力。可以利用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利用课堂生成的辩、答、问、评等资源,养成学生倾听的习惯;结合习作课、阅读课、口语交际课等课型,强化学生倾听的意识;巧设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挖掘课外资源,锻炼学生倾听的本领。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一切时机加强训练,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就会逐步养成。
总之,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这样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耀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7(35):58-59.
[2]王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3(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