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普及,高校也迈进大数据应用时代。在大数据时代,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如何将招生系统与数据管理结合起来;根据考生信息进行数据分析,预测考生报考行为,成为未来招生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数据分析
一、民办高校招生中的大数据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考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报名条件逐步放宽,招生规模逐年递增,招考规模多样化等,给各高校的招生工作带来了不小压力,尤其是民办高校,压力更大。数据量繁多,招生任务重,在短时间内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报考学生提供极大的方便,更为招生计划编制、招生宣传、专业设置、招生就业联动等提供决策参考,以便在未来激烈的生源竞争中能掌握发挥主观能动性。
作为民办高校,每天都会产生相当数量的有效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很高的教学和科研价值。用好大数据可以帮助学校搞好学生出勤、日常教学管理、成绩管理、证书考试、就业分析等,通过大数据可以分析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供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有效掌握潜在生源及社会需求旺盛的专业,提升学校内涵建设、专业品牌建设,更好的做好招生宣传工作,从而全体师生都将从大数据技术中获益。
二、民办高校招生要素
我国的高等教育由少数人享受的精英化教育,逐步发展到适龄青年均可享受的普及化教育。目前国办高等教育发展规模还处于较低水平,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水平差距还很大。在发展公办高等教育的同时,必须发展民办高等教育。要通过公办、民办、私办等多种渠道以及函大、夜大、电大等多种形式,使我国高等教育尽快向大众化、普及化方向发展,以提高全民文化的整体素质。
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大政方针已经明确,但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尚不一致。如:传统观念的偏见、政策方面缺少有力的支持、生源竞争激烈等,对民办高校的巩固与发展都是严峻的考验,生源大战不可避免。考生填报志愿随意性较大,造成录取后报到率偏低。通过对烟台市民办高校近2年来填报志愿考生就读分析,因考生对所报考学校不了解,录取后对学校现状不满意,不报到或退学引起的生源流失率达15%左右,个别学校计划浪费率甚至高达50%以上。
因此,民办高校要做到稳定为先,质量为本,特殊为主,在竞争中求发展,在波动中求稳定,视质量为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民办高等教育越发展,越应该高度注重提高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竞争机制,才能推动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
三、如何运用大数据
1、获取数据
获取数据是大数据应用的前提,招生数据的获取方式有很多种,如直接到高中/中专与学生交流,获取学生和家长的有效信息;与在校生沟通,获取学生的就业意向;与教师沟通,获取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等;也可以通过QQ、微信、网络、电话等平台对学生及家长实时沟通,答疑解惑,顺利获取信息并对学生潜移默化。
2、数据分析
识别信息需求是确保数据分析过程有效性的首要条件,可以为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提供清晰的目标。识别信息需求是管理者的职责管理者应根据决策和过程控制的需求,提出对信息的需求。就过程控制而言,管理者应识别需求要利用那些信息支持评审过程输入、過程输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过程活动的优化方案和过程异常变异的发现。
大数据時代的到来,使整合招生的巨量信息成为可能。大数据的核心代表是分析信息时的三个转变: 一是可以分析更多的数据,甚至可以处理和某个特别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不再依赖于随机采样,可以让人们看到样本无法解释的细节信息。
二是不追求精确度,不需要对一个现象刨根究底,只要掌握大体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洞察宏观层面的现象即可。如招生宣传期间艺术类考生或普通类考生咨询量,可及时预测出学生填报志愿情况,甚至学校招生计划的完成情况。
三是不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大数据提供事物间的相关关系,它也许不能准确告知我们某件事为何会发生,但是会提醒我们这件事正在发生。
获取一手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甄别筛选,过滤掉无用信息,保留可对学校决策提供有效支撑的数据。通过对学生获知学校途径、各省学生转专业情况、获取证书情况、考研及就业情况、学生关心学校哪些方面等的数据分析,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可对当年甚至来年的招生情况进行预测、招生宣传的侧重、招生计划的制定、招生模式的改进等方面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数据。
四、运用大数据面临的挑战
1.数据利用效果不理想。大数据人才的缺乏,大数据时代对数据分析师的要求极高,只有大数据专业化的人才,才具备开发预言分析应用程序模型的技能。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远远不及理想中水平,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对存储技术提出了挑战;同时,需要高速信息传输能力支持,与低密度有价值数据的快速分析、处理能力。
2.保护数据的隐私信息是数据搜集者和分析者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和责任。但在对大数据进行价值发掘的过程中,有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利用到这些隐私数据,才能实现价值的精准匹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立法保护个人隐私数据信息应是必由之路。对于公民个人而言,在享受大数据时代所带来个性化服务的同时,应当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在有可能留下隐私数据的情形下要充分考虑隐私暴露而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裴文俊,大数据背景下的上海市中职校报名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微型电脑应用,2015 年第 31 卷第 12 期
[2]钱继兵,大数据背景下民办高校招生工作的思考,科教文汇,2016年1月(下)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数据分析
一、民办高校招生中的大数据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考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报名条件逐步放宽,招生规模逐年递增,招考规模多样化等,给各高校的招生工作带来了不小压力,尤其是民办高校,压力更大。数据量繁多,招生任务重,在短时间内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报考学生提供极大的方便,更为招生计划编制、招生宣传、专业设置、招生就业联动等提供决策参考,以便在未来激烈的生源竞争中能掌握发挥主观能动性。
作为民办高校,每天都会产生相当数量的有效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很高的教学和科研价值。用好大数据可以帮助学校搞好学生出勤、日常教学管理、成绩管理、证书考试、就业分析等,通过大数据可以分析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供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有效掌握潜在生源及社会需求旺盛的专业,提升学校内涵建设、专业品牌建设,更好的做好招生宣传工作,从而全体师生都将从大数据技术中获益。
二、民办高校招生要素
我国的高等教育由少数人享受的精英化教育,逐步发展到适龄青年均可享受的普及化教育。目前国办高等教育发展规模还处于较低水平,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水平差距还很大。在发展公办高等教育的同时,必须发展民办高等教育。要通过公办、民办、私办等多种渠道以及函大、夜大、电大等多种形式,使我国高等教育尽快向大众化、普及化方向发展,以提高全民文化的整体素质。
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大政方针已经明确,但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尚不一致。如:传统观念的偏见、政策方面缺少有力的支持、生源竞争激烈等,对民办高校的巩固与发展都是严峻的考验,生源大战不可避免。考生填报志愿随意性较大,造成录取后报到率偏低。通过对烟台市民办高校近2年来填报志愿考生就读分析,因考生对所报考学校不了解,录取后对学校现状不满意,不报到或退学引起的生源流失率达15%左右,个别学校计划浪费率甚至高达50%以上。
因此,民办高校要做到稳定为先,质量为本,特殊为主,在竞争中求发展,在波动中求稳定,视质量为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民办高等教育越发展,越应该高度注重提高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竞争机制,才能推动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
三、如何运用大数据
1、获取数据
获取数据是大数据应用的前提,招生数据的获取方式有很多种,如直接到高中/中专与学生交流,获取学生和家长的有效信息;与在校生沟通,获取学生的就业意向;与教师沟通,获取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等;也可以通过QQ、微信、网络、电话等平台对学生及家长实时沟通,答疑解惑,顺利获取信息并对学生潜移默化。
2、数据分析
识别信息需求是确保数据分析过程有效性的首要条件,可以为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提供清晰的目标。识别信息需求是管理者的职责管理者应根据决策和过程控制的需求,提出对信息的需求。就过程控制而言,管理者应识别需求要利用那些信息支持评审过程输入、過程输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过程活动的优化方案和过程异常变异的发现。
大数据時代的到来,使整合招生的巨量信息成为可能。大数据的核心代表是分析信息时的三个转变: 一是可以分析更多的数据,甚至可以处理和某个特别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不再依赖于随机采样,可以让人们看到样本无法解释的细节信息。
二是不追求精确度,不需要对一个现象刨根究底,只要掌握大体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洞察宏观层面的现象即可。如招生宣传期间艺术类考生或普通类考生咨询量,可及时预测出学生填报志愿情况,甚至学校招生计划的完成情况。
三是不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大数据提供事物间的相关关系,它也许不能准确告知我们某件事为何会发生,但是会提醒我们这件事正在发生。
获取一手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甄别筛选,过滤掉无用信息,保留可对学校决策提供有效支撑的数据。通过对学生获知学校途径、各省学生转专业情况、获取证书情况、考研及就业情况、学生关心学校哪些方面等的数据分析,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可对当年甚至来年的招生情况进行预测、招生宣传的侧重、招生计划的制定、招生模式的改进等方面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数据。
四、运用大数据面临的挑战
1.数据利用效果不理想。大数据人才的缺乏,大数据时代对数据分析师的要求极高,只有大数据专业化的人才,才具备开发预言分析应用程序模型的技能。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远远不及理想中水平,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对存储技术提出了挑战;同时,需要高速信息传输能力支持,与低密度有价值数据的快速分析、处理能力。
2.保护数据的隐私信息是数据搜集者和分析者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和责任。但在对大数据进行价值发掘的过程中,有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利用到这些隐私数据,才能实现价值的精准匹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立法保护个人隐私数据信息应是必由之路。对于公民个人而言,在享受大数据时代所带来个性化服务的同时,应当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在有可能留下隐私数据的情形下要充分考虑隐私暴露而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裴文俊,大数据背景下的上海市中职校报名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微型电脑应用,2015 年第 31 卷第 12 期
[2]钱继兵,大数据背景下民办高校招生工作的思考,科教文汇,2016年1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