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黄河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_m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2年4月23日,黄河在山东境内首次断流。这一天,也就差点成了中华民族这条伟大“母亲河”的祭日;
  


  2001年,黄河潼关河段在汛期告急,滔滔大河似乎一出潼关就消失殆尽,
  2002年,黄河全流域大旱;
  2003年黄河再次告急,各大水库蓄水位已达最低点,龙羊峡逼近死水位。黄河下游流域的生产生活用水也全线告急。
  (图1)……
  与旱情并存的是黄河越来越低的过洪能力,只要黄河河道里稍稍有点水量,就会发生洪涝灾害。数据显示:这并不是因为有支流补充或局部自然降水量偏多而引起的,因为黄河中下游依然属于半干旱地带。黄河缺水是不争的事实,可黄河中下游经常性的洪水泛滥也历历在目,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在作祟呢?
  
  病根——不堪重负
  
  很多人都知道黄河的中下游是一条地上悬河,仅在黄河开封段,黄河大堤的海拔高度就比开封市高出13米之多,几乎与有名的开封铁塔一样高。而形成悬河的原因,则是长期以来河流水量持续减少,泥沙在河槽内大量淤积,主河槽不断抬升的结果。由于黄河全流域基本上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其年均降水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甚至人畜吃水的需要。因此越是缺水,就越是修水库、建引黄闸、上提灌站。扬黄脱贫、引黄致富。尤其在苦旱之年,不堪重负的黄河还要承担着向天津、青岛、河北等地远程输水的使命。黄河的供水范围已远远超越了它自身的流域。由于水量越来越少,黄河主河道内的泥沙淤积速度正以惊人的数字增长,这些泥沙迅速形成黄河故道里的一条二级悬河,而且它的河床已经远远高干两侧原有的大堤。可见,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也是下游防洪的最大隐患(图2)。
  


  黄河断流,警示着人类对河流生命的索取已突破极限。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对黄河做过多次批示,在所有批示中有一句话却始终不变,那就是“确保黄河不断流”。可是,究竟如何解决水沙关系这个困扰了沿黄儿女上千年的难题呢?
  
  处方——“成败萧何”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么,水能带来泥沙,是不是也能带走泥沙呢?在如今的黄河上,正是龙羊峡、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故县、陆浑等这些阶梯分布的水库群,预留、储存和分解了黄河的巨大活力。那么,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从上游多个水库梯次放水,从上而下形成一次大规模的人造洪峰来冲刷下游淤积的河道,是否可行呢?这是一个带有幻想色彩的理想化方案:因为一旦实施起来,就要涉及黄河上下上千公里河道的水情、雨情和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同时,这又是一个不允许失败的或者说是根本失败不起的方案,因为一旦水大了,黄河就会如同脱缰的野马挣脱本已很狭窄的下游河槽,造成人为的洪涝灾害;而如果水放小了,就会造成山东河段流量不足,形成更多的泥沙淤积,堵住黄河入海的通道。再有,对于黄河中下游这样一个极为缺水的流域,把无比珍贵的水资源就这样放进大海,值得吗?
  


  (3)这些阶梯分布的水库群既能分走大量河水致使泥沙沉淤,同时也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来将淤积的泥沙冲走
  经过周密的演算和论证,最终方案通过了可行性论证:基于维持黄河本身生命存在的大前提,必须给它留下一定的输沙水量。如果连河本身的“健康”都维持不了,别的就更无从谈起了。但方案的实施必须建立在所有环节务必精确的前提下(图3)。
  但是,要真正在原型上进行一次大规模试验,依然令人担心。神话真的能变成现实吗?
  
  疗效——标本兼治
  
  终于,世界上首例在上千公里河段上进行的调水调沙原型试验开始了。当小浪底排沙洞的闸门徐徐开启,一个精心塑造的人造洪峰形成了。黄河苏醒了,颤栗着,试探着恢复自己原始的野性。而其间,实在包含了太多的现代科学与复杂人类情感。很快:
  


  在黑石关水文站,伊洛河的入黄口,滚滚碧波与滔滔浊流激情相遇,清水自动背上了沉重“沙袋”,成了大河减淤的搬运工。
  3小时后的武陟水文站、花园口水文站,从太行山奔腾而下的沁河在这里与人工洪水准确对接,一种冲而不淤的水沙关系形成了;
  接着,小浪底、三门峡、万家寨——像是一个个巨大的心脏起搏器,为河流肌体鼓荡起生命的春风,世界上最大的多泥沙河流开始充满畅通的希望,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生命复活节;(图4)……
  经过几年的努力,黄河中下游河道的流量已从2001年调水调沙前的瞬时2000多立方米就开始漫堤,扩增到了现在就是超过瞬时5000立方米也不会出漕。重塑黄河,正从疯狂的科学神话一步一步走向现实。而这一凝结着60年来几代治黄人无数心血的成就,使人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伟大的母亲河会在人与河流的和谐相处中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
其他文献
61岁的卢均牛老汉,是山西省芮城县南崖村一个厚道的庄稼人。  种了一辈子庄稼的他,前不久竟然为一件事儿烦恼起来。因为他到田里去干活,忽然发现自己的麦田里出了一件怪事。  那天,卢老汉一下地,便发现有一片麦苗不翼而飞,原本长势良好的麦苗,只剩下根部的一点点,其余的都没了。这会是谁干的呢?偷盗麦苗,这可真是破天荒头一遭遇到的荒唐事儿。  卢老汉:这究竟是谁干的呢?我当时很纳闷。  从麦苗被破坏得零乱的
期刊
大地湾惊现5000年前“宫殿式”建筑遗址。在当时只有石刀石斧的生产力状况下,这座 “宫殿式”建筑究竟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    大地湾5000年前的“宫殿式”建筑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大有“天子临轩”的味道(图1)。      (1) 编号为F901的大型房屋遗址    那么,这座“宫殿式”的建筑,在那样落后的生产力状况下是如何建造的呢?    *高屋建瓴*    在F901遗址的后墙中间有许多竖立
期刊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我们怎样才能克服高山大河,获得人生的成功呢?     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在《庄子》的寓言中,总会出现许多形态与常人不同的人。从表面上看,他们身体条件都比常人相去很远,但这些人或者有抱负,或者有理想,或者活得很快乐,或者活得很成功,这又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  有一个
期刊
小孩玩火殃及村民,  家长害怕赔偿逃离村寨,  村民们能原谅他们吗?    2006年大年初五凌晨,广西省融水县盘荣村村民何丽英带着自己3岁大的儿子,从村后一条僻静的小路,悄悄地逃离这个她生活了20多年的村庄。因为村里的人要找她算账,气势汹汹似乎要杀了她才解恨。这是为什么呢?    突发火灾    盘荣村是个美丽的侗族村寨,全村共有400多村民,大多数人都姓何,大家一直平静地生活在一起,关系十分融
期刊
在一个山青水秀的浙江山村,  农民们投养的鱼儿却不在水塘里,  这是为什么呢?    2003年4月 8日,浙江省青田县仁庄镇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为欢迎他的到来,主人特意做了一道当地特有的传统菜肴。   这是一道烧鱼,可是鱼的鳞片都不除就端上来了,客人能吃得下吗?   当这位客人试探性地夹起一小块鱼肉送入口中品尝后,盘中这条看似普通的鱼立刻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来者是浙江省淡水养殖研究所的高级
期刊
北京有许多老城门的地名,却已看不见城门的模样。有名有实的只剩下了德胜门和正阳门,可是老北京过来的人都知道,就是德胜门和正阳门也不能算完整的城门。2001年,申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成功之后,北京市政府作出了一个决定:在老城区中轴路的南端复建一座与历史上完全一样的永定门城楼,让“永定门”,这个地名名实相副。    担任复建永定门城楼设计工作的专家是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所长韩扬。  从建筑学意义上说,建造
期刊
2002年初秋,一个惊人的消息在河南省灵宝市西坡村传开:考古队在村东的苹果园里找到了老祖先轩辕黄帝的宫殿,西坡就是黄帝时代的京城。    在灵宝市西坡地区茂密的苹果园里,总有一些地方的苹果树经常枯死。当地老乡称这种地方在西坡很多,历来都长不好庄稼。敏感的考古队员意识到在这里将会有重大发现。  经过两次试挖掘后,2001年,第三次挖掘开始了。这次挖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和河南省文物考古所以及灵宝市
期刊
静静的杀戮,无声的战场,小天地尽显英雄本色;  甜蜜的诱惑,机警的选择,有智慧才能笑傲自然。    2007年11月的一个星期六,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一群兴奋的学生正准备一次野外探险,他们要去寻找一种会吃肉的奇怪植物。  有一个人很了解这种奇特的食肉草,他就是今天要带学生上山的生物老师华跃进。  今天他们要考察的,是这类植物中唯一生长在中国,也是生活在最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华老师由于揭示了它许多鲜
期刊
百善孝为先    在中国儒家文化中,特别提倡孝道,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  但什么是真正的孝?每一个儿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作百善孝为先,一切从孝开始做起,因为这是自己最深刻的亲情,我们人人不可回避。而孝顺在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叫论心不论记。因为不一定每一个孝子都有充分的钱财,很高的地位,能够按照自己的梦想把爱折合成物质条件给他的父母,有的时候一个很深刻的心愿,做起来却只是一件
期刊
2006年11月1日,早晨,陕西延川县白家塬的剪花婆姨高凤莲像往常一样打开院门,开始一天的劳作。  就在这一天,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从北京赶来,参观刚刚落成的高凤莲艺术馆。    高凤莲(陕西省延川县白家塬村农民艺术家):那边呢,是莲(连)生贵子,这边是兔,蛇盘兔……这三块和那边的三块一样。  靳之林(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高大娘,这是你的剪纸特点,眼睛啊就像太阳一样的,你用的是个牡丹,这个不多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