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这一群体普遍语文基础薄弱、文化素质较差。对此,应有效发挥大学语文教育在提升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人文情怀及培养完美人格中的重要作用,具体应从语文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方式方面有针对性、实效性地提升该类学生的文化素质。
关键词:体育专业学生 大学语文 优化路径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语文作为一门启迪智慧、熏陶情操、普及人文知识的基础性学科,对大学生特别是对语文素质较为欠缺的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一、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现状
通过调查访问得知,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总体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大多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欠缺,对文学作品的知晓情况和阅读量有限,甚至部分体育专业学生的阅读量仅达到初高中课本所学内容;二是书面表达能力较差,或措辞不当,或标点符号滥用,或语法错误,要么段落之间逻辑性混乱,要么层次感匮乏,要么错别字屡见不鲜;三是感性思维较局限,想象力不足,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体会不深入。总体而言,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文化素质堪忧,语文基础普遍较为薄弱,人文情怀较为淡薄,文化课知识呈现无序性。
二、语文教育对体育专业学生的作用
语文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自然科学具有基础学科之根基地位,也兼具社会学科中基础学科的重要角色。大学语文教育乃各大高校之公共基础课,不仅体现为工具性特征,还具备人文性特色。[1]语文教育可以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其认知水平及理解能力。学生借助语言文字的学习,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著作,感受大家风范,领略数千年文学风骚,既可以透视历史长廊,又能领悟当下各地风土人情,还能透过语言文字外在凝练的美,进而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及对美的事物的感悟水平。进言之,对于一名体育专业学生而言,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语文教育对其成长成才的作用也可见一斑。大学语文教育不但提升听说读写能力,也培养文化素养,同时还熏陶情操、开阔视野并锻造高尚的人文情怀。教育部已明文规定,应当增强学生特别是体育专业学生的语文文化素质水平,使得其通过语文人文知识的汲取、语文文化环境的陶冶、语文文化活动及文化实践的历练,不断提升其思想水平及思想境界,激发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提升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效路径
语文教学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成才成长至关重要,各大高校应把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语文教育提升到战略高度,重视其对体育人才所起的基础学科的作用和地位,注重语文学科课程内容的设置,完善语文教学学科的评价体系。
(一)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编排是关键
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体系的安排直接决定教学目的及培养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因此,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是提高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系统工程的关键。诚然,大学语文教育有其内在的系统性和独立性,但课程设置最根本的出发点是服务于学生、造福于学生,故体育专业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其内容设置应当向体育专业学生适当倾斜。首先,语文教学内容应当能满足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可以根据体育专业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的专业背景针对性地编排相应的教学内容。[2]比如,可以将大学语文课程中有关体育运动的作品全部列为精讲作品。学生对该类作品可感性较强,也极具亲切感。在具体讲解语文课文内容时,可紧扣学生掌握的知识背景,或适当穿插些体育史料,既能带领学生领略祖国灿烂与悠久的文化,又能唤起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深厚的爱国情怀;或评价某位优秀运动员;或引入某个体育术语。例如,在讲解古代大文豪欧阳修和苏轼注重养生,可以点到为止地穿插其爱好体育运动的事迹,故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谈谈有关体育方面的材料,既能增加学生对其有进一步深入地了解,也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文章的体会,而且这些材料大多是有针对性地与该专业学生喜好及感知相似或相近。当然材料的引入与运用应当围绕服务于教学内容的传送,因此需主次分明,既不可代替文章主要内容的分析,也不可进行长篇大论式地探讨,但只要是适可而止的,淳淳引出,稍加点拨,必定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教学实效。
(二)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素质为保障
语文教师作为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一线工作者,应当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掌握科学的授课方法及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高屋建瓴地领会教学目标,深挖教学内容编排的合理科学性。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举一反三地启发教诲学生,多管齐下地采用多种方法,围绕所要阐明的主要问题或主要矛盾,由感性到理性传递信息,可明示之,也可以潜移默化提醒之。或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独立思考、畅所欲言,或点到为止,适当阐述交由学生继续开拓思路。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是围绕着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培养提升其人文素质、增强其意志品质、锻造其道德情操而服务。另外,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语文教师队伍在知识层面也提高要求,其应当具备充足的体育知识背景,在平时的教学准备工作中也应随时更新自己的体育知识储备库,既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也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左右逢源、俯拾即是地引出相关体育方面的佐证。
(三)注重大学语文教学方式和方法为支撑
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教学效果的成效与失效。寻求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个性心理及内在需求的方式和方法,才能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主体与对象的良性交流,教学效果才显著。传统的一味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疑为当下具有怀疑精神的大学生群体、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诟病,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漠视学生真正的内在需要,割离理论与实践的无缝接轨,剥夺学生思考空间,弊病诸多。大学语文教育下的人文情怀迫使以上传统的教学方法退出历史舞台,以崭新方式如采取启发式、讲解式、对话式等新教学方法面世,这样具有人文关怀的方式切合体育专业学生的趋好,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得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可感、可触摸,引发学生头脑风暴,促进学生认识和理解水平,成就感的获得也无疑激发学生对文化课的喜爱,越发投入文化课,形成良性互动。[3]
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程,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特别是文化基础较差的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其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陶冶其人文情操。语文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应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体系的编排上精心设置,也应当提高语文教师自身师资水平,并使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申建芳.论语文教育在体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语文建设,2014(07).
[2]薛月.大学语文教育在提高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作用[J].语文建设,2014(07).
[3]滕颖.论大学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2(05).
关键词:体育专业学生 大学语文 优化路径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语文作为一门启迪智慧、熏陶情操、普及人文知识的基础性学科,对大学生特别是对语文素质较为欠缺的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一、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现状
通过调查访问得知,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总体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大多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欠缺,对文学作品的知晓情况和阅读量有限,甚至部分体育专业学生的阅读量仅达到初高中课本所学内容;二是书面表达能力较差,或措辞不当,或标点符号滥用,或语法错误,要么段落之间逻辑性混乱,要么层次感匮乏,要么错别字屡见不鲜;三是感性思维较局限,想象力不足,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体会不深入。总体而言,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文化素质堪忧,语文基础普遍较为薄弱,人文情怀较为淡薄,文化课知识呈现无序性。
二、语文教育对体育专业学生的作用
语文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自然科学具有基础学科之根基地位,也兼具社会学科中基础学科的重要角色。大学语文教育乃各大高校之公共基础课,不仅体现为工具性特征,还具备人文性特色。[1]语文教育可以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其认知水平及理解能力。学生借助语言文字的学习,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著作,感受大家风范,领略数千年文学风骚,既可以透视历史长廊,又能领悟当下各地风土人情,还能透过语言文字外在凝练的美,进而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及对美的事物的感悟水平。进言之,对于一名体育专业学生而言,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语文教育对其成长成才的作用也可见一斑。大学语文教育不但提升听说读写能力,也培养文化素养,同时还熏陶情操、开阔视野并锻造高尚的人文情怀。教育部已明文规定,应当增强学生特别是体育专业学生的语文文化素质水平,使得其通过语文人文知识的汲取、语文文化环境的陶冶、语文文化活动及文化实践的历练,不断提升其思想水平及思想境界,激发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提升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效路径
语文教学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成才成长至关重要,各大高校应把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语文教育提升到战略高度,重视其对体育人才所起的基础学科的作用和地位,注重语文学科课程内容的设置,完善语文教学学科的评价体系。
(一)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编排是关键
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体系的安排直接决定教学目的及培养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因此,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是提高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系统工程的关键。诚然,大学语文教育有其内在的系统性和独立性,但课程设置最根本的出发点是服务于学生、造福于学生,故体育专业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其内容设置应当向体育专业学生适当倾斜。首先,语文教学内容应当能满足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可以根据体育专业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的专业背景针对性地编排相应的教学内容。[2]比如,可以将大学语文课程中有关体育运动的作品全部列为精讲作品。学生对该类作品可感性较强,也极具亲切感。在具体讲解语文课文内容时,可紧扣学生掌握的知识背景,或适当穿插些体育史料,既能带领学生领略祖国灿烂与悠久的文化,又能唤起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深厚的爱国情怀;或评价某位优秀运动员;或引入某个体育术语。例如,在讲解古代大文豪欧阳修和苏轼注重养生,可以点到为止地穿插其爱好体育运动的事迹,故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谈谈有关体育方面的材料,既能增加学生对其有进一步深入地了解,也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文章的体会,而且这些材料大多是有针对性地与该专业学生喜好及感知相似或相近。当然材料的引入与运用应当围绕服务于教学内容的传送,因此需主次分明,既不可代替文章主要内容的分析,也不可进行长篇大论式地探讨,但只要是适可而止的,淳淳引出,稍加点拨,必定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教学实效。
(二)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素质为保障
语文教师作为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一线工作者,应当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掌握科学的授课方法及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高屋建瓴地领会教学目标,深挖教学内容编排的合理科学性。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举一反三地启发教诲学生,多管齐下地采用多种方法,围绕所要阐明的主要问题或主要矛盾,由感性到理性传递信息,可明示之,也可以潜移默化提醒之。或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独立思考、畅所欲言,或点到为止,适当阐述交由学生继续开拓思路。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是围绕着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培养提升其人文素质、增强其意志品质、锻造其道德情操而服务。另外,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语文教师队伍在知识层面也提高要求,其应当具备充足的体育知识背景,在平时的教学准备工作中也应随时更新自己的体育知识储备库,既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也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左右逢源、俯拾即是地引出相关体育方面的佐证。
(三)注重大学语文教学方式和方法为支撑
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教学效果的成效与失效。寻求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个性心理及内在需求的方式和方法,才能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主体与对象的良性交流,教学效果才显著。传统的一味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疑为当下具有怀疑精神的大学生群体、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诟病,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漠视学生真正的内在需要,割离理论与实践的无缝接轨,剥夺学生思考空间,弊病诸多。大学语文教育下的人文情怀迫使以上传统的教学方法退出历史舞台,以崭新方式如采取启发式、讲解式、对话式等新教学方法面世,这样具有人文关怀的方式切合体育专业学生的趋好,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得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可感、可触摸,引发学生头脑风暴,促进学生认识和理解水平,成就感的获得也无疑激发学生对文化课的喜爱,越发投入文化课,形成良性互动。[3]
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程,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特别是文化基础较差的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其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陶冶其人文情操。语文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应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体系的编排上精心设置,也应当提高语文教师自身师资水平,并使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申建芳.论语文教育在体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语文建设,2014(07).
[2]薛月.大学语文教育在提高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作用[J].语文建设,2014(07).
[3]滕颖.论大学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