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手足口病并心肌损害患儿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0.5g静滴,对照组则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对两组患儿的心电图、心肌酶谱、主要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心电图、心肌酶谱、主要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上述指标经SPSS13.0检验,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手足口病并发的心肌损害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手足口病心肌损害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和急性弛缓性麻痹等,个别重症患儿病程进展快,易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衰竭,死亡率高。2009年2月~2011年8月收治手足口病并心肌损害患儿150例,使用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2~2011年8月收治手足口病并发心肌损害患儿150例,男90例,女60例。年龄分布:0~1岁30例,1~3岁75例,>3岁45例。所有患者的发病到住院的时间均≤3天,符合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排除了其他因素引起手足口疱疹、脑膜炎和心肌炎等合并症。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均按照卫生部制订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给予相应治疗,包括抗病毒、抗感染、减轻脑水肿等对症。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00mg/(kg?次)的大剂量维生素C静滴。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上改用静滴磷酸肌酸钠0.5g,1次/日,疗程10天。两组患儿入院立即给予心电图、心肌酶谱,每天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主要症状和体征变化及消失时间,两组患儿于治疗第7天、第14天分别复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并对两组患儿的治愈率进行比较。
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治疗10天后心肌酶谱主要指标,主要症状、体征、心电图均恢复正常,无心脏并发症出现;2有效:治疗10天后心肌酶谱主要指标均明显降低,主要症状、体征、心电图较治疗前好转;3无效:治疗10天后心肌酶谱主要指标无下降甚至加重,主要症状、体征、心电图较治疗前无改善。主要症状、体征包括发热、呕吐、神志、四肢抖动、心率、血压、神经反射。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SPSS13.0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X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在主要症状、体征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在退热天数、意识、神经反射、肢体抖动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心肌酶谱主要指标变化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心肌酶谱主要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1),见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率的比较:治疗组患儿的心电图恢复正常69例(95.8%);对照组心电图恢复正常48例(64%)。两组患儿的心电图恢复正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84.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手足口病作为全球性流行性疾病之一,每年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该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较少。对于该病的报道,先由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而命名。20世纪70年代初有报道称手足口病与EV71感染有关,1972年美国首次确认EV71感染会导致手足口病。此后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由EV71与CoxA16感染。该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其中EV71引发的手足口病起病急,进展快,容易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多脏器损害,死亡率较高,少数患儿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在本组研究中,150例手足口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手足口病的心肌损害由病毒及其毒素引起,通过血液循环到心脏,病毒及毒素直接影响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膜磷脂排列松散,降解,细胞内含物漏出,从而使细胞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数量减少,影响了心肌细胞的存活和收缩功能。磷酸肌酸作为一种细胞内的能量补充剂,对于恢复心肌收缩力和功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在肌肉收缩的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既是心肌和骨骼肌的化学储备,又可用于ADP直接转化为 ATP的合成。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对手足口病维持基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静滴,与只是使用维生素C的对照组相比,在发热天数、神志、心率、血压、神经反射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儿童心肌损害可由多种原因所致,比如各种原因的缺氧、感染等,大多表现在心肌酶谱、EKG、心功能等方面,CK-MB的动态变化对了解小儿心肌损害的程度阳性率达97.56%,特异性100%。在本组研究中的150例患儿CK-MB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明显增高,存在心肌损害,经过10天磷酸肌酸钠、维生素C静滴治疗,治疗组的CK-MB下降幅度、心电图恢复正常率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说明磷酸肌酸钠在营养心肌细胞方面的作用更优于大剂量维生素C。在对治疗效果方面的判断,治疗组总的有效率达到97.33%,而对照组只有80%,远远低于治疗组,有力的证明了磷酸肌酸钠在治疗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病例是有更确切的疗效,与国内大多数学者研究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特别是重症患儿,容易出现脑干脑炎、心肌炎等相关并发症,病情凶险,给予磷酸肌酸钠能够很好地干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保护受损的心肌细胞,而且使用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2-8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S].2010.
3郭治彬,马延峰,赵勇,等.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特殊心电图变化 [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24(7):558-559.
4Chen SC,Chang HL,Yan TR,et al.An eight year study of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 in Taiwan J.Am J Trop Med Hyg,2007,77(1):188-191.
5郭雪,郑焕英,莫艳玲,等.2008年广东省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 [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13(3):270-272.
6曹杰星.磷酸肌酸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 [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185-186.
7程志宏.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损害58例疗效观察 [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906-3907.
8庞红霞,杨世春,欧汝奋.磷酸肌酸钠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J].临床合理用药,2010,3(8):23-24.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手足口病心肌损害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和急性弛缓性麻痹等,个别重症患儿病程进展快,易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衰竭,死亡率高。2009年2月~2011年8月收治手足口病并心肌损害患儿150例,使用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2~2011年8月收治手足口病并发心肌损害患儿150例,男90例,女60例。年龄分布:0~1岁30例,1~3岁75例,>3岁45例。所有患者的发病到住院的时间均≤3天,符合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排除了其他因素引起手足口疱疹、脑膜炎和心肌炎等合并症。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均按照卫生部制订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给予相应治疗,包括抗病毒、抗感染、减轻脑水肿等对症。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00mg/(kg?次)的大剂量维生素C静滴。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上改用静滴磷酸肌酸钠0.5g,1次/日,疗程10天。两组患儿入院立即给予心电图、心肌酶谱,每天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主要症状和体征变化及消失时间,两组患儿于治疗第7天、第14天分别复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并对两组患儿的治愈率进行比较。
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治疗10天后心肌酶谱主要指标,主要症状、体征、心电图均恢复正常,无心脏并发症出现;2有效:治疗10天后心肌酶谱主要指标均明显降低,主要症状、体征、心电图较治疗前好转;3无效:治疗10天后心肌酶谱主要指标无下降甚至加重,主要症状、体征、心电图较治疗前无改善。主要症状、体征包括发热、呕吐、神志、四肢抖动、心率、血压、神经反射。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SPSS13.0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X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在主要症状、体征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在退热天数、意识、神经反射、肢体抖动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心肌酶谱主要指标变化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心肌酶谱主要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1),见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率的比较:治疗组患儿的心电图恢复正常69例(95.8%);对照组心电图恢复正常48例(64%)。两组患儿的心电图恢复正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84.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手足口病作为全球性流行性疾病之一,每年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该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较少。对于该病的报道,先由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而命名。20世纪70年代初有报道称手足口病与EV71感染有关,1972年美国首次确认EV71感染会导致手足口病。此后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由EV71与CoxA16感染。该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其中EV71引发的手足口病起病急,进展快,容易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多脏器损害,死亡率较高,少数患儿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在本组研究中,150例手足口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手足口病的心肌损害由病毒及其毒素引起,通过血液循环到心脏,病毒及毒素直接影响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膜磷脂排列松散,降解,细胞内含物漏出,从而使细胞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数量减少,影响了心肌细胞的存活和收缩功能。磷酸肌酸作为一种细胞内的能量补充剂,对于恢复心肌收缩力和功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在肌肉收缩的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既是心肌和骨骼肌的化学储备,又可用于ADP直接转化为 ATP的合成。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对手足口病维持基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静滴,与只是使用维生素C的对照组相比,在发热天数、神志、心率、血压、神经反射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儿童心肌损害可由多种原因所致,比如各种原因的缺氧、感染等,大多表现在心肌酶谱、EKG、心功能等方面,CK-MB的动态变化对了解小儿心肌损害的程度阳性率达97.56%,特异性100%。在本组研究中的150例患儿CK-MB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明显增高,存在心肌损害,经过10天磷酸肌酸钠、维生素C静滴治疗,治疗组的CK-MB下降幅度、心电图恢复正常率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说明磷酸肌酸钠在营养心肌细胞方面的作用更优于大剂量维生素C。在对治疗效果方面的判断,治疗组总的有效率达到97.33%,而对照组只有80%,远远低于治疗组,有力的证明了磷酸肌酸钠在治疗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病例是有更确切的疗效,与国内大多数学者研究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特别是重症患儿,容易出现脑干脑炎、心肌炎等相关并发症,病情凶险,给予磷酸肌酸钠能够很好地干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保护受损的心肌细胞,而且使用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2-8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S].2010.
3郭治彬,马延峰,赵勇,等.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特殊心电图变化 [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24(7):558-559.
4Chen SC,Chang HL,Yan TR,et al.An eight year study of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 in Taiwan J.Am J Trop Med Hyg,2007,77(1):188-191.
5郭雪,郑焕英,莫艳玲,等.2008年广东省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 [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13(3):270-272.
6曹杰星.磷酸肌酸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 [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185-186.
7程志宏.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损害58例疗效观察 [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906-3907.
8庞红霞,杨世春,欧汝奋.磷酸肌酸钠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J].临床合理用药,2010,3(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