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可知道,人体自身有能力治愈60%~70%的不适和疾病?你可知道,我们的自愈能力为何越来越差?本期,我们请来中西医几位专家为大家详细解答,帮你唤醒沉睡已久的自愈力。
【自愈力,人人与生俱来】
人体自带“良医”
著名心血管专家、中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医生治病,只是激发和扶持人类机体的自愈力而已,最终治好疾病的,不是药,而是人们自己。这是因为,人体内其实蕴含着一个大药铺——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激素,这些激素就是“药铺”的药材,将其排列组合,可以配出30多种药方来。
不仅如此,人体内还配备了一位高度负责的贴身“医生”——自愈系统,这包括免疫力、排异能力、修复能力(愈合和再生能力)、内分泌调节能力、应激能力等。当人有不适或生病时,这位“医生”可以敏感地捕捉到人体异常信号,马上调整人体的各种功能,并及时调动“药铺”中的各种激素,进行“配药”、“用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相反,如果人体的这种能力遭到彻底破坏,即使华佗再世,也不可能挽救性命,艾滋病之所以成为不治之症,最主要的问题是免疫系统遭到了灭顶之灾。
这些不良习惯,让自愈力越来越差
世界自然医学会联合总会主席马永华教授说:“自愈力是人体与生俱来的潜能,具有巨大的神奇力量,不会因年龄增长而消失。”可如今,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一生病,非吃药、打针不能痊愈,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的自愈力变得越来越差呢?
1.一生病就吃药
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于求医问药来抵御疾病。以感冒为例,不少人一感冒就马上吃药,其实人体自身就有自愈感冒的能力。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发高烧等症状都能把病菌赶出体外,削弱病菌的破坏力。由于人体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会出现上述症状,人们为了消除这些症状带来的不适感,就会用药物粗暴的干涉,这样,人体的自愈能力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们反而因为症状的消失,在下一次疾病来袭的时候,还是第一时间求助于藥物。自愈力也适用“用进废退”的原理,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身体的自愈力就会越来越懒惰,被闲置,直至最后退化失去作用。
2.太爱干净
人体的免疫系统要经过外界“驯化”来增加抵抗病原体的能力,如果太爱干净,免疫系统就没有锻炼的机会,长此以往免疫力就越来越差。
3.长期睡不够8小时
人的睡眠系统也是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这个系统如果被打乱,人不但无法高效工作,免疫力也会下降,诱发多种疾病。
4.饮食不均衡
长期挑食、偏食的人,常常会因为营养摄入不全面,出现很多小毛病。古语有云:“鱼生火,肉生痰,萝卜青菜保平安”,均衡膳食才最有利于健康。
5.情绪不好
乐观的人不仅能让人生活更积极,还能有效增强免疫力。而经常情绪抑郁、心理压力大的人比乐观开朗的人免疫力会差很多。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面对生活,才能防衰老,增强免疫力。
6.久坐、不爱运动
很多上班族一坐就是大半天,这会降低人体代谢速度及营养吸收。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往往不畅,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也会随之下降。
很多小毛病,不吃药也能好
德国《生机》杂志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只要注意调养和改善生活习惯,60%的疾病都能够自愈。现实生活中,一些小毛病其实是可以不吃药而愈的:
1.感冒
当身体受到细菌、病毒的袭击时,自愈系统会迅速地组织免疫细胞来打一场防卫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感冒。大多数感冒都可以不治而愈,这个过程大概需要5—7天。
2.创伤
当身体受到了机械、物理的损伤,它会默默地修复伤口、促进痊愈。比如,不小心蹭坏了皮肤、出了血,过一会儿就会自然止住,这就是体内有天然的止血药——血小板。
除了身体表面的伤口,其他包括胃溃疡、口腔溃疡之类的“伤痕”,甚至骨折、脑部伤害等,当伤害一开始,机体会立刻自然地产生再生作用,分化出新的细胞,使受伤的细胞结痂脱落,转变成新的肉芽组织,完成自疗。
当然,自愈需要条件,必要时还要寻求医生的帮助。比如,如果皮肤溃烂,要及时给伤口消炎;骨折后要上夹板;出现溃疡,要少吃上火的食物。
3.轻度“三高”
当机体内出现了多余的垃圾废物,它会有条不紊地通过各种渠道将其清除。比如,肝脏、肾脏都可以为身体排毒。脂肪肝、部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生活方式疾病,在初期,通过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即使不用药也可以使机体逐渐恢复正常。
4.发烧
人受感染时,体温升高是一种保护机制,可以抵御某些病菌的繁殖。因此,一般来说,低于38℃的发烧,多休息、多喝水就可以缓解,并不需要吃退烧药。
5.上吐下泻
孕妇呕吐,是对胎儿的一种自我保护。很多时候,拉肚子也是一种自我防御。当我们吃了有毒食物后,往往会上吐下泻,这样毒物才能及时地从体内排出,最大限度地降低“病从口入”的危害。此时,只要让肠胃充分休息,适时补充水分就可以了。
【养足正气,方能自愈】
自愈力强弱与正气是否充沛息息相关
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堂主、中医教育家、身心医学专家徐文兵说,一个人自愈力的强弱,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
《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发病首先是因为正气亏虚,然后才导致病邪入侵,使体内阴阳平衡失和而发病,因此,正气的强弱是是否发病的关键。同样的环境情况下,有的人发病,而有的人却不发病,中医认为核心因素就是其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除了发病,抗邪也是由人体正气的强弱来决定。正气充沛,病邪入侵轻浅,就容易恢复。正气虚弱,病邪入侵深入,病情就不容易恢复。所以,正气不仅仅决定病邪入侵与否、入侵深浅,也决定人体抗邪能力,身体恢复健康的能力,是核心因素。 比如,同样是感受风寒,如果患者自身阳气较强,喝点热水,吃点热粥,葱姜蒜,都可能鼓舞体内阳气,使风寒散于无形。而本身阳虚的人,则不容易好。一旦感受风寒,可能会直接腹泻,表现为阴证的症状,甚至还会胸部闷痛,出现心阳虚的表现(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往往如此)。同样是感受风寒,有的人喝点热水、热粥病就好了,而有的人需要紧急服用温心阳、扶正祛邪的药物,经过反复多日才能好转。由此可见,人体正气的强弱,是决定疾病向愈,好转的关键。
自愈力变弱时,借助外力拉一把
“人体的自愈功能十分强大。如果我们积极利用它,就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消除体内的致病因素,重新回归健康。但这并不是说人体的自愈力守护在那里,我们就可以放心了,生病了就可以不找医生,不吃药,该吃冷食还吃冷食。”徐文兵讲解说,每个人的天生禀赋不同,自愈功能的强弱也不同。利用自愈力祛病也是要辩证对待的。当我们自身的自愈功能比较弱的时候,就需要依靠外力的帮助。
还以外感风寒为例,一个阳气充足的人,通过喝热粥,热水,吃葱姜等辛温散寒的食物就可以将病邪驱除体外,而一个阳气不足,感邪程度又比较重的人,就必须依靠药物或者艾灸等疗法,来扶助他体内的正气,恢复自愈功能,战胜疾病。
这样做,可以提升你的自愈力
饮食有道,强健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养正气、提高自愈力,必先养脾胃。北京孔医堂坐馆专家武国忠说,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人秉天地四时之气而生。通过饮食来养正气的最好方法就是顺应天地四时更迭,选择相应的食材。
1.春天多吃“青色菜系”。按照中医学观点来讲,春天主升发,在五色中对应是青。“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绿色,所以,春天我们要多吃各种常见的绿色蔬菜,比如菠菜、水萝卜、芹菜等。
2.夏天多吃“红色菜系”。夏天主心、主南方,呈现的是一派“火德”之象,它的颜色是红色。自然界赐予我们很多适合于这个节令的食物,比如,西红柿、樱桃等。在这个红色“当道”的季节,多吃这些食物既饱了口福,又养了脾胃。
3.秋天多吃“黄色菜系”。秋天属金,到了秋季,果实的颜色由深转浅,一到秋天,人的脾胃会比较虚弱,这个时候,要选择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莲子、蛋类等。
4.冬天多吃“白色菜系”。冬天应该吃以大白菜、萝卜为主的白色菜系的时令菜,尽量少用那些反时令的菜,比如红颜色的西红柿就应该少食。冬天是一个藏精气的时候,饮食结构一定要合理地搭配。
艾灸补阳
《扁鹊心书》中明确指出:“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艾草是纯阳之物,艾灸时,通过皮肤表面向经络、脏腑渗透能量,从内部为身体补充正气,滋养脏腑,具有增强、提高和复原人体自愈力的作用。平时,经常艾灸以下四个穴位,对提升自愈力大有裨益:
1.大椎穴:古人称它为“诸阳之会”,堪称阳中之阳,它的作用不限于补阳,当阴阳相争的时候,刺激大椎,可使阴阳平衡。取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2.腎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艾灸此穴,可滋补肾阳,在短时间内生发阳气,鼓舞肾气。取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3.神阙穴(肚脐):古人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神阙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坚持艾灸神阙穴,可以提高免疫力,强身健体。
4.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艾灸此穴有调理脾胃、补益后天等作用。取穴: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
睡眠充足,调养情志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可见,睡眠质量好坏与健康有着很大关系。睡眠占人生1/3的时间,是恢复体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睡好觉,即是养阳。阳旺,则正气足,自愈能力就强。
武国忠强调,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一定要避免熬夜。因为过度熬夜,阳气不能交阴,会虚耗于外。阳气虚耗,体质必然会变差,自愈能力也会随之变弱。现代人既然做不到像古人那样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但至少要保证入睡时间别晚于23点。
此外,不良情绪也是消耗我们正气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医素有七情致病的说法: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不良情绪不仅会影响人的气血正常运行,导致气血功能紊乱,自愈功能下降,还会损伤五脏。所以,平素里,我们应该保有一个平和、乐观的心态,使自身气血通畅、充盈,正气充沛,这样自愈功能才会无懈可击。
【自愈力,人人与生俱来】
人体自带“良医”
著名心血管专家、中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医生治病,只是激发和扶持人类机体的自愈力而已,最终治好疾病的,不是药,而是人们自己。这是因为,人体内其实蕴含着一个大药铺——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激素,这些激素就是“药铺”的药材,将其排列组合,可以配出30多种药方来。
不仅如此,人体内还配备了一位高度负责的贴身“医生”——自愈系统,这包括免疫力、排异能力、修复能力(愈合和再生能力)、内分泌调节能力、应激能力等。当人有不适或生病时,这位“医生”可以敏感地捕捉到人体异常信号,马上调整人体的各种功能,并及时调动“药铺”中的各种激素,进行“配药”、“用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相反,如果人体的这种能力遭到彻底破坏,即使华佗再世,也不可能挽救性命,艾滋病之所以成为不治之症,最主要的问题是免疫系统遭到了灭顶之灾。
这些不良习惯,让自愈力越来越差
世界自然医学会联合总会主席马永华教授说:“自愈力是人体与生俱来的潜能,具有巨大的神奇力量,不会因年龄增长而消失。”可如今,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一生病,非吃药、打针不能痊愈,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的自愈力变得越来越差呢?
1.一生病就吃药
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于求医问药来抵御疾病。以感冒为例,不少人一感冒就马上吃药,其实人体自身就有自愈感冒的能力。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发高烧等症状都能把病菌赶出体外,削弱病菌的破坏力。由于人体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会出现上述症状,人们为了消除这些症状带来的不适感,就会用药物粗暴的干涉,这样,人体的自愈能力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们反而因为症状的消失,在下一次疾病来袭的时候,还是第一时间求助于藥物。自愈力也适用“用进废退”的原理,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身体的自愈力就会越来越懒惰,被闲置,直至最后退化失去作用。
2.太爱干净
人体的免疫系统要经过外界“驯化”来增加抵抗病原体的能力,如果太爱干净,免疫系统就没有锻炼的机会,长此以往免疫力就越来越差。
3.长期睡不够8小时
人的睡眠系统也是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这个系统如果被打乱,人不但无法高效工作,免疫力也会下降,诱发多种疾病。
4.饮食不均衡
长期挑食、偏食的人,常常会因为营养摄入不全面,出现很多小毛病。古语有云:“鱼生火,肉生痰,萝卜青菜保平安”,均衡膳食才最有利于健康。
5.情绪不好
乐观的人不仅能让人生活更积极,还能有效增强免疫力。而经常情绪抑郁、心理压力大的人比乐观开朗的人免疫力会差很多。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面对生活,才能防衰老,增强免疫力。
6.久坐、不爱运动
很多上班族一坐就是大半天,这会降低人体代谢速度及营养吸收。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往往不畅,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也会随之下降。
很多小毛病,不吃药也能好
德国《生机》杂志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只要注意调养和改善生活习惯,60%的疾病都能够自愈。现实生活中,一些小毛病其实是可以不吃药而愈的:
1.感冒
当身体受到细菌、病毒的袭击时,自愈系统会迅速地组织免疫细胞来打一场防卫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感冒。大多数感冒都可以不治而愈,这个过程大概需要5—7天。
2.创伤
当身体受到了机械、物理的损伤,它会默默地修复伤口、促进痊愈。比如,不小心蹭坏了皮肤、出了血,过一会儿就会自然止住,这就是体内有天然的止血药——血小板。
除了身体表面的伤口,其他包括胃溃疡、口腔溃疡之类的“伤痕”,甚至骨折、脑部伤害等,当伤害一开始,机体会立刻自然地产生再生作用,分化出新的细胞,使受伤的细胞结痂脱落,转变成新的肉芽组织,完成自疗。
当然,自愈需要条件,必要时还要寻求医生的帮助。比如,如果皮肤溃烂,要及时给伤口消炎;骨折后要上夹板;出现溃疡,要少吃上火的食物。
3.轻度“三高”
当机体内出现了多余的垃圾废物,它会有条不紊地通过各种渠道将其清除。比如,肝脏、肾脏都可以为身体排毒。脂肪肝、部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生活方式疾病,在初期,通过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即使不用药也可以使机体逐渐恢复正常。
4.发烧
人受感染时,体温升高是一种保护机制,可以抵御某些病菌的繁殖。因此,一般来说,低于38℃的发烧,多休息、多喝水就可以缓解,并不需要吃退烧药。
5.上吐下泻
孕妇呕吐,是对胎儿的一种自我保护。很多时候,拉肚子也是一种自我防御。当我们吃了有毒食物后,往往会上吐下泻,这样毒物才能及时地从体内排出,最大限度地降低“病从口入”的危害。此时,只要让肠胃充分休息,适时补充水分就可以了。
【养足正气,方能自愈】
自愈力强弱与正气是否充沛息息相关
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堂主、中医教育家、身心医学专家徐文兵说,一个人自愈力的强弱,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
《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发病首先是因为正气亏虚,然后才导致病邪入侵,使体内阴阳平衡失和而发病,因此,正气的强弱是是否发病的关键。同样的环境情况下,有的人发病,而有的人却不发病,中医认为核心因素就是其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除了发病,抗邪也是由人体正气的强弱来决定。正气充沛,病邪入侵轻浅,就容易恢复。正气虚弱,病邪入侵深入,病情就不容易恢复。所以,正气不仅仅决定病邪入侵与否、入侵深浅,也决定人体抗邪能力,身体恢复健康的能力,是核心因素。 比如,同样是感受风寒,如果患者自身阳气较强,喝点热水,吃点热粥,葱姜蒜,都可能鼓舞体内阳气,使风寒散于无形。而本身阳虚的人,则不容易好。一旦感受风寒,可能会直接腹泻,表现为阴证的症状,甚至还会胸部闷痛,出现心阳虚的表现(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往往如此)。同样是感受风寒,有的人喝点热水、热粥病就好了,而有的人需要紧急服用温心阳、扶正祛邪的药物,经过反复多日才能好转。由此可见,人体正气的强弱,是决定疾病向愈,好转的关键。
自愈力变弱时,借助外力拉一把
“人体的自愈功能十分强大。如果我们积极利用它,就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消除体内的致病因素,重新回归健康。但这并不是说人体的自愈力守护在那里,我们就可以放心了,生病了就可以不找医生,不吃药,该吃冷食还吃冷食。”徐文兵讲解说,每个人的天生禀赋不同,自愈功能的强弱也不同。利用自愈力祛病也是要辩证对待的。当我们自身的自愈功能比较弱的时候,就需要依靠外力的帮助。
还以外感风寒为例,一个阳气充足的人,通过喝热粥,热水,吃葱姜等辛温散寒的食物就可以将病邪驱除体外,而一个阳气不足,感邪程度又比较重的人,就必须依靠药物或者艾灸等疗法,来扶助他体内的正气,恢复自愈功能,战胜疾病。
这样做,可以提升你的自愈力
饮食有道,强健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养正气、提高自愈力,必先养脾胃。北京孔医堂坐馆专家武国忠说,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人秉天地四时之气而生。通过饮食来养正气的最好方法就是顺应天地四时更迭,选择相应的食材。
1.春天多吃“青色菜系”。按照中医学观点来讲,春天主升发,在五色中对应是青。“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绿色,所以,春天我们要多吃各种常见的绿色蔬菜,比如菠菜、水萝卜、芹菜等。
2.夏天多吃“红色菜系”。夏天主心、主南方,呈现的是一派“火德”之象,它的颜色是红色。自然界赐予我们很多适合于这个节令的食物,比如,西红柿、樱桃等。在这个红色“当道”的季节,多吃这些食物既饱了口福,又养了脾胃。
3.秋天多吃“黄色菜系”。秋天属金,到了秋季,果实的颜色由深转浅,一到秋天,人的脾胃会比较虚弱,这个时候,要选择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莲子、蛋类等。
4.冬天多吃“白色菜系”。冬天应该吃以大白菜、萝卜为主的白色菜系的时令菜,尽量少用那些反时令的菜,比如红颜色的西红柿就应该少食。冬天是一个藏精气的时候,饮食结构一定要合理地搭配。
艾灸补阳
《扁鹊心书》中明确指出:“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艾草是纯阳之物,艾灸时,通过皮肤表面向经络、脏腑渗透能量,从内部为身体补充正气,滋养脏腑,具有增强、提高和复原人体自愈力的作用。平时,经常艾灸以下四个穴位,对提升自愈力大有裨益:
1.大椎穴:古人称它为“诸阳之会”,堪称阳中之阳,它的作用不限于补阳,当阴阳相争的时候,刺激大椎,可使阴阳平衡。取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2.腎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艾灸此穴,可滋补肾阳,在短时间内生发阳气,鼓舞肾气。取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3.神阙穴(肚脐):古人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神阙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坚持艾灸神阙穴,可以提高免疫力,强身健体。
4.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艾灸此穴有调理脾胃、补益后天等作用。取穴: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
睡眠充足,调养情志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可见,睡眠质量好坏与健康有着很大关系。睡眠占人生1/3的时间,是恢复体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睡好觉,即是养阳。阳旺,则正气足,自愈能力就强。
武国忠强调,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一定要避免熬夜。因为过度熬夜,阳气不能交阴,会虚耗于外。阳气虚耗,体质必然会变差,自愈能力也会随之变弱。现代人既然做不到像古人那样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但至少要保证入睡时间别晚于23点。
此外,不良情绪也是消耗我们正气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医素有七情致病的说法: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不良情绪不仅会影响人的气血正常运行,导致气血功能紊乱,自愈功能下降,还会损伤五脏。所以,平素里,我们应该保有一个平和、乐观的心态,使自身气血通畅、充盈,正气充沛,这样自愈功能才会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