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策略的选择受时代背景,文本类型,译者能动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译者在处理译文时,会遭到主客观因素的双重束缚。民族主义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与翻译策略联系紧密。本文以目的论为中心,探讨民族主义影响下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民族主义 目的论 归化 异化
从直译意译到语内语际翻译再到归化和异化,文化转换越来越被重视。翻译策略的选择受民族主义的影响颇大。目的论提出后,对翻译策略的争论和选择都有了新解释和指导。本篇文章结合目的论,讨论在民族主义影响下,归化和异化的选择问题。
1 民族主义
在抽象理论上,民族主义并未形成一个确定的概念。一般而言,它是指具有同一种认知感的意识形态,以民族为“基本单位”,并塑造了特定文化与政治主张。所以民族主义首先应该是一种思想,在人类社会形成部落之时就潛移默化影响着生产和生活。“民族主义”最早被提出是15世纪。1836年这个词首次出现于《英国牛津词典》。1844年民族主义出现于社会文本中,其基本含义被解释为:对一个民族的忠诚和奉献,特别是指一种特定的民族意识,即认为自己的民族比其他民族优越,特别强调促进和提高本民族文化和本民族利益,以对抗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利益。
2 民族主义影响下的翻译策略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情感和意识形态,在译者选择翻译策略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中国翻译史上三次直译与意译之争中,近代西方翻译时期受到民族主义的影响最大。鲁迅提倡翻译的信与欧化,是出于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振兴中国民族的目的。“顺”派坚持主张也是以中华民族为出发点,全盘欧化会使译入语失去自身的特色,翻译作品佶屈聱牙也不会被读者接受,而且归化翻译才可以保留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维护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中国的现代西方翻译时期,刘英凯在1987年率先以“异化”翻译挑战占主流的“归化”翻译,并掀起了新一轮“归化”与“异化”争论的高潮。中国的民族主义起到的积极作用是显著的,几次翻译界论战的目的也都是为了发展。西方的民族主义则相对更具有攻击性,最初西方传教士进行的翻译行为目的性更明显。
3 民族主义下翻译策略的选择
3.1 翻译目的论
20世纪70年代汉斯·弗米尔首次提出翻译目的论,主张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有目的有结果的行为。翻译活动的目的并不是单一的,带有强烈民族主义的译者通常情况下出于基本或交际的目的,这种情况下译者的地位并不是中立的,译文也会带有民族主义的色彩,使读者产生误解。
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翻译策略和方法以目的为导向。目的论在强调目的决定策略和方法的同时,还注重连贯性,包括语际和语内的连贯,讲求实际功效。目的论是把受众提到了翻译过程中的第一位。由目的所决定的策略,再加上受众的接受程度,译文的功能性就得到了加强。
译者应该保持中立和准确性,对一些特殊的文本采取特殊的方法。但民族主义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并不能简单的予以回避。更不能把带有民族主义的文本简单的以译者的民族情结进行翻译。
3.2 归化翻译策略
结合后殖民主义,归化被定义为:“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语文化的价值观,把原作者带进译语文化”。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归化翻译策略是以目标语文化为看点,翻译时尽量接近目标语文化的读者,对字词句的选择也是努力优先采用为译文读者所乐于接受的表达。结果就是更讲求实际功效。
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是本民族文化个性的一种表达,作者在生成文本时受民族文化影响,译者在翻译时也不例外。更何况,翻译本身就是一种民族交流的活动。很多学者诸如奈达,钱钟书等都主张归化翻译。翻译的目的是语言文化的交流传播,归化翻译离受众更近。而且这一方法其实是已经被广为接受的,比如中国人会说“《雷雨》是中国版的《哈姆雷特》”或者“北京的中关村相当于美国的硅谷”等。
归化翻译应该是更多的站在受众的角度,出于民族文化的交流传播目的。无论是从翻译应该在实际中发挥的功效,又或是从目的翻译论的角度来看,归化策略都应该是更切合。
3.3 异化翻译策略
与归化法正好相反,归化翻译以源语文化为先导,翻译时尽量不打扰原作者,向作者靠近。翻译过程中保留或优先使用符合源语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保留原内容的基础上,努力传递原作的语言特色。一些学者诸如韦努蒂和鲁迅,都坚持异化的翻译方法。
反对归化翻译的学者大多是认为,过度的归化会使译文丧失源语言所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最终可能会导致远离异族文化,接触不到新鲜的事物,因为源语所特有的表达等都已经经过译者的修改。也有学者认为,阅读的过程也是学习和理解的过程,由陌生到熟悉,逐渐习惯源语才是民族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使用异化翻译彼此扩充词汇量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比如,“冷战”翻译成“cold war”,“磕头”译成“kowtow”,这些表达也逐渐被广为接受,并且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主张异化翻译学者的目的是想通过异化翻译更有效的实现民族文化的互享,但却忽视了受众的接受程度,有时追求源语的特色表达方式也会造成译语语言缺乏连贯性。所以,从目的论来看,民族主义下采用异化翻译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
4 结语
民族主义对翻译过程中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才可最大限度翻译出恰如其分的译文。在现有的翻译环境下,归化明显是稍优于异化的,但也并不是否定异化策略。本民族的语言文化需要维护,外来的“异”的成分需要尊重。归化和异化的考量和尺度需要译者把握。
【参考文献】:
【1】 胡涤非.《民族主义的概念及起源》[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
【2】 谭洪英.《民族中心主义对异化翻译策略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1).
【3】 项敏,李江华.《功能翻译理论与译者翻译策略》[Z]. 湖南农业大学外国学院.
【关键词】:民族主义 目的论 归化 异化
从直译意译到语内语际翻译再到归化和异化,文化转换越来越被重视。翻译策略的选择受民族主义的影响颇大。目的论提出后,对翻译策略的争论和选择都有了新解释和指导。本篇文章结合目的论,讨论在民族主义影响下,归化和异化的选择问题。
1 民族主义
在抽象理论上,民族主义并未形成一个确定的概念。一般而言,它是指具有同一种认知感的意识形态,以民族为“基本单位”,并塑造了特定文化与政治主张。所以民族主义首先应该是一种思想,在人类社会形成部落之时就潛移默化影响着生产和生活。“民族主义”最早被提出是15世纪。1836年这个词首次出现于《英国牛津词典》。1844年民族主义出现于社会文本中,其基本含义被解释为:对一个民族的忠诚和奉献,特别是指一种特定的民族意识,即认为自己的民族比其他民族优越,特别强调促进和提高本民族文化和本民族利益,以对抗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利益。
2 民族主义影响下的翻译策略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情感和意识形态,在译者选择翻译策略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中国翻译史上三次直译与意译之争中,近代西方翻译时期受到民族主义的影响最大。鲁迅提倡翻译的信与欧化,是出于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振兴中国民族的目的。“顺”派坚持主张也是以中华民族为出发点,全盘欧化会使译入语失去自身的特色,翻译作品佶屈聱牙也不会被读者接受,而且归化翻译才可以保留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维护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中国的现代西方翻译时期,刘英凯在1987年率先以“异化”翻译挑战占主流的“归化”翻译,并掀起了新一轮“归化”与“异化”争论的高潮。中国的民族主义起到的积极作用是显著的,几次翻译界论战的目的也都是为了发展。西方的民族主义则相对更具有攻击性,最初西方传教士进行的翻译行为目的性更明显。
3 民族主义下翻译策略的选择
3.1 翻译目的论
20世纪70年代汉斯·弗米尔首次提出翻译目的论,主张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有目的有结果的行为。翻译活动的目的并不是单一的,带有强烈民族主义的译者通常情况下出于基本或交际的目的,这种情况下译者的地位并不是中立的,译文也会带有民族主义的色彩,使读者产生误解。
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翻译策略和方法以目的为导向。目的论在强调目的决定策略和方法的同时,还注重连贯性,包括语际和语内的连贯,讲求实际功效。目的论是把受众提到了翻译过程中的第一位。由目的所决定的策略,再加上受众的接受程度,译文的功能性就得到了加强。
译者应该保持中立和准确性,对一些特殊的文本采取特殊的方法。但民族主义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并不能简单的予以回避。更不能把带有民族主义的文本简单的以译者的民族情结进行翻译。
3.2 归化翻译策略
结合后殖民主义,归化被定义为:“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语文化的价值观,把原作者带进译语文化”。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归化翻译策略是以目标语文化为看点,翻译时尽量接近目标语文化的读者,对字词句的选择也是努力优先采用为译文读者所乐于接受的表达。结果就是更讲求实际功效。
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是本民族文化个性的一种表达,作者在生成文本时受民族文化影响,译者在翻译时也不例外。更何况,翻译本身就是一种民族交流的活动。很多学者诸如奈达,钱钟书等都主张归化翻译。翻译的目的是语言文化的交流传播,归化翻译离受众更近。而且这一方法其实是已经被广为接受的,比如中国人会说“《雷雨》是中国版的《哈姆雷特》”或者“北京的中关村相当于美国的硅谷”等。
归化翻译应该是更多的站在受众的角度,出于民族文化的交流传播目的。无论是从翻译应该在实际中发挥的功效,又或是从目的翻译论的角度来看,归化策略都应该是更切合。
3.3 异化翻译策略
与归化法正好相反,归化翻译以源语文化为先导,翻译时尽量不打扰原作者,向作者靠近。翻译过程中保留或优先使用符合源语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保留原内容的基础上,努力传递原作的语言特色。一些学者诸如韦努蒂和鲁迅,都坚持异化的翻译方法。
反对归化翻译的学者大多是认为,过度的归化会使译文丧失源语言所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最终可能会导致远离异族文化,接触不到新鲜的事物,因为源语所特有的表达等都已经经过译者的修改。也有学者认为,阅读的过程也是学习和理解的过程,由陌生到熟悉,逐渐习惯源语才是民族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使用异化翻译彼此扩充词汇量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比如,“冷战”翻译成“cold war”,“磕头”译成“kowtow”,这些表达也逐渐被广为接受,并且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主张异化翻译学者的目的是想通过异化翻译更有效的实现民族文化的互享,但却忽视了受众的接受程度,有时追求源语的特色表达方式也会造成译语语言缺乏连贯性。所以,从目的论来看,民族主义下采用异化翻译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
4 结语
民族主义对翻译过程中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才可最大限度翻译出恰如其分的译文。在现有的翻译环境下,归化明显是稍优于异化的,但也并不是否定异化策略。本民族的语言文化需要维护,外来的“异”的成分需要尊重。归化和异化的考量和尺度需要译者把握。
【参考文献】:
【1】 胡涤非.《民族主义的概念及起源》[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
【2】 谭洪英.《民族中心主义对异化翻译策略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1).
【3】 项敏,李江华.《功能翻译理论与译者翻译策略》[Z]. 湖南农业大学外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