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早读之浅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bf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科目是高中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而早读环节的开展则是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程的早读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正确的教学定位及执行力的不到位导致高中语文的早读效率低下,难以充分发挥该环节应有的教学作用。本文主要立足常年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实践经验的角度简要分析增强早读教学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程 早读环节 新课程教学改革
  语文课程的早读环节是提升学生知识积淀、有效推进教学进程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早读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不正确的教学定位,形式单一的教学表现及目标的模糊性导致高中语文课程的早读环节教学效果不够显著。老师的放任自流使得学生在语文早读环节流于形式,不愿意投入课程内容的熟悉了解中。面对高中语文早读在实际操作环节面临的问题,老师要依据教学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
  一、高中语文早读课程的教学意义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学生学习、记忆力最好的阶段,充分利用早晨这一黄金时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程的早读环节是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教学方式。与此同时,由于语文课程的教学特性决定了学生需要掌握必要的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语文能力,在早读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是提高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最佳方式。
  语文课程的有效推进需要学生广泛阅读,养成热爱阅读的学习习惯,而有效的朗读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请,在对语文课程的憧憬与渴望中投入课程学习。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早读环节,老师可以及时完成信息的反馈与纠正功能,在早读时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向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也可以在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遗漏的知识要点,发现在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以优化教学结构。
  二、高中语文早读课程的实施措施
  (一)具备充足的时间基础。
  高中语文早读课程的顺利开展最重要的是具备充足的时间。学校可以每周至少安排三次早读课程,每次的时间保持在三十分钟左右。倘若时间太短就难以达到早读的效果,时间太长学生就容易陷入疲惫、无聊的消极情绪中,不利于学生投入课程内容学习中。所以保持高中早读环节的时间是开展语文课程的重要前提,坚决避免老师任意占用早读现象的发生,学生的早读课程不能随意地被挪作他用,坚持高中语文早读课程开展的连贯性,避免被外界客观因素所打扰是保证早读效果的基础条件。
  (二)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早读环节的顺利开展需要老师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强烈目标意识的指导下井然有序地开展语文早读。首先,早读环节的内容主要以背诵与朗读为主,老师要给学生制订明确的早读内容。引导学生在压力的指导下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老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将具体的高中早读环节细化到每一天或者每一个小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可以依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制订集体朗读计划或者个人化的朗读计划,以不同层次的朗读操作内容更有针对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强化机制。
  保证高中语文早读课程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建立有效的监督强化机制不可避免。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可以形成不同层次的监督群体,比如在早读课程开展之前教务处可以进行长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查,对课程的人数及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记录,依据检查情况对班级的管理情况进行不同层级的评比。对于值班的教师人员来说,老师要提前五分钟进入课堂进行早读环节的准备,在早读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老师不可以坐着上课,也不可以在课堂上批改作业,刷看手机或者进行课程的讲解。在正式的早读课程开展过程中,老师只需要在教室内巡视查看,帮助学生提高早读效率。
  (四)创新表现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早读课程的内容安排可以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不同的划分。比如将不同的学习内容分配到不同的朗读单元,拼音、成语及字词句段进行不同时间段的划分以保证学生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对于早读需要背诵的篇目老师可以灵活地选择诗歌、现代文、文言文进行不同种类的背诵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发现自己难以解决的学习问题,从而在拓展学生学习思路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高中语文早读课程的形式表达中也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比如领读、范读、分段式朗读,灵活运用。在领读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领读的环节有效地培养吐字清楚、发音准确的小老师。范读是指老师依据课程的重难点亲自指导朗读,加深学生对新课程的了解并且扫除基本的学习障碍。分段式朗读是指将早读环节进行不同层次的时间划分开展不同的学习内容,比如一部分时间用于复习,一部分用于预习,剩下的一部分用于拓展,在不同阶段的时间划分中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高中语文课程的早读环节是语文课程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对于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熟悉度与学习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面对不同情况的早读教学现状,老师应该明确认识到早读环节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影响,在明确早读角色定位的基础上有条不紊地开展早读课程。一方面老师需要对早读课程的开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监督早读环节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老师需要不断地豐富早读内容与具体的表现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足的时间基础是开展高中语文早读环节的重要因素,在科学合理的安排中发挥早读环节设定的初始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冬梅.《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服务意识与行为的研究》实验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
  [2]王金玉,杨军,陈岳纯,曾强.高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3]陈伟.新时期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报告[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
  [4]刘军.关于建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数字教材》的设想[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5]邹振锋.探究性学习,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
其他文献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指先让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开始自学,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学任务后,教师出示相关题目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然后让学生“兵”教“兵”,互相指正。在全体学生都无法解决问题时,再由教师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讲完之后留一半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本节课的知识点。  学校引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教学模式已近四年,虽没有强行要求教师平时授课必须都“一刀切”按照“
摘 要:对我国财政改革和经济稳定而言,推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最先起源于西方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国引入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时间相对较晚,因此虽然距今为止我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已经有将近二十年的历史,但是总体来看依然存在些许问题。本文在分析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部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解决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财政
摘 要: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一定的教学活动必须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些目标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但是我们却完全忽略了班级的差异性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我们只看到了一个整齐划一的教学目标,却很难看到有哪个教师是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不同的学生情况有区别地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整齐划一的教学目标,也是严重违背因材施教原则的。作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课堂提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新时期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课堂提问工作,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然而,在当前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课堂提问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着手,分析其中的问题,探究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提问 提问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广,对于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工
本研究以裂壶藻(Schizochytriumlimacinum)干粉为原料,依次经70℃热水和50℃4%NaOH水溶液提取,从中获得2种粗多糖SLW和SLA,其得率分别为4.18%和1.10%。运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其理化性质、单糖组成、分子量以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SLW和SLA的单糖组成都以半乳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视,尤其要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本文从初中语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着手,探究有效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新课改的实施对新形势下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然而由于在日常教学中,初中教师缺
摘 要:钢材在我国工业等产业领域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钢材市场产品的种类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且钢材的生产需要较长的周期,物流成本较高,市场需求面临着不断的转变,因此,钢材贸易企业需要选择具有较强稳定性的营销渠道,保证材料的正常供应,从而促进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钢材贸易企业出口营销渠道进行探究与分析,使企业稳定钢材销售来源,更好的适应国际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  关键词:钢材贸易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快速调整,企业如何可持续的培育、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凸显其重要性。企业战略是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如何有效的将企业转化为日常经营管理行为,从而有效的推进企业战略的落地,就成为所有企业管理者共同面临的重要抉择。笔者在管理实践中,通过把战略与全面预算进行深度融合,做好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预算追踪、分析、评价等管理手段,实现全面预算的再平衡、再调整,对企业的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