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个性的塑造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一环,而对人物个性的准确再现,则是文学作品翻译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重要内容。通过选用合理的翻译策略,文学译本不仅能够呈现出栩栩如生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能够让受众更加全面的体会到文学原著所具有的艺术魅力。本文以《简·爱》为例,选取了祝庆英女士、黄渊深先生、吴均燮先生的三个译本,对文学作品语言翻译过程中人物个性的展现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简·爱》;文学翻译;人物个性;翻译特点
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在文学作品当中,每个人物都具有着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不同人物所具有的个性特征,也能够通过这一人物的语言风格得以体现。如具有内向性格的人往往不善言谈,而具有外向性格的人则一般伶牙俐齿;具有含蓄性格的人具有着委婉的说话风格,而具有直率性格的人则会在谈话中开门见山。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作为译者需要体现出对原作风格的尊重,并重视原作中人物个性的再现,而为了能够展现出原作人物的丰满形象与个性,译者就需要以原作中人物形象所具有的个性合理的选择翻译策略,特别是需要重视通过人物对话的翻译来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从而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人物性格,并更好的体会原著所具有的风格神韵。
在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中,每一个人物都具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别是主人公简爱,更是在逆境和挫折中展现出了坚强的性格,而与自身悲惨命运的斗争,也正体现出了这一人物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以及自身所具有的女性主义思想。当前被受众普遍认可的《简·爱》译本主要为祝庆英女士、黄渊深先生、吴均燮先生的三个译本,通过对这三个译本中对人物个性的展现,能够更好的认识到人物个性展现在西方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重要性。
简自小父母双亡,因此只能在舅舅里德先生家生活。但是,里德太太不仅不喜欢简爱,而且对简爱进行了残忍的虐待。在对《简·爱》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里德太太的许多语言也能够反映出她对简爱所持有的态度。如在《简爱》第一章中,讲述了里德太太将简关起来的情节,在“Four hands were immediately laid upon me,and I was borne up-stairs.”这句话的翻译中,祝庆英女士、黄渊深先生与吴均燮先生分别使用了“抓住我硬拖上楼”、“按住我推上楼”以及“抓住我拖上楼”三种不同的表述。从人物个性角度来看,里德太太本身就对简没有好感,并且对简具有着严苛的要求,因此,当里德太太看到儿子欺负简并被简还击之后,自然十分愤怒的。从简自身来看,被关到红房子里自然并不止一次,她对这种惩罚也自然会产生抗拒的心理。显然,祝庆英女士、黄渊深先生与吴均燮先生在“were laidupon”与“was borne”兩个词组的翻译处理上体现出了差异性,其中,黄渊深先生所使用的“按住”和“推”这两个词汇具有着相对中立的语气,而这两个并没有明显感情色彩的动词自然也难以体现出里德太太的愤怒与残酷以及简自身的恐惧与不情愿。吴均燮先生则使用了“抓住”和“拖”,虽然这两个词汇的使用能够反映出里德太太对简的态度,但是却没有像祝庆英女士的译本中那样将简所具有的叛逆个性和反抗精神更好的呈现出来。
另外,在简的成长历程中,渥德学校管理人布洛克赫斯特先生也是一个具有冷酷个性的人物形象。在经历里德太太的残忍虐待之后,十岁的简终于离开了舅舅家,并进入了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管理的义塾。刚刚进入渥德学校的简心怀对新生活的渴望,但是这种愿望却被现实所击碎,而布洛克赫斯特先生正是击碎简这一愿望的元凶。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的残忍与里德太太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这一人物具有着伪善的外表与语言,他将“惩罚肉体以拯救灵魂”作为自身的教育理念,并在这种教育理念的驱使下降许多孩子折磨致死,其中,简在学校中的朋友海伦,就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个。当然,简也没能逃脱布洛克赫斯特先生对自身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所以对于渥德学校以及管理人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简持有着抵触甚至憎恨的态度。这种态度在《简·爱》的翻译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如在《简·爱》第四章中,祝庆英女士、黄渊深先生与吴均燮先生对“He-forit was a man”的翻译体现出了一些差异,但是都反映出简对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的厌恶态度。祝庆英女士翻译为“他(因为那根柱子是个男人)”, 黄渊深先生翻译为“他-因为是个男人”, 吴均燮先生翻译为“他(因为这是个男人)”。其中,黄渊深先生与吴均燮先生的翻译类似,而祝庆英女士的翻译则能够在呈现出原著含义的基础上,更加深刻的体现出简对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的憎恶,同时也能够体现出简对布洛克赫斯特先生所有的不屑态度。
在《简·爱》中,罗切斯特先生是简·爱之外最为重要也最为丰满的人物形象,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对简·爱态度的表现,是翻译工作者需要面临的重要工作。在《简·爱》第26章中,祝庆英女士、黄渊深先生与吴均燮先生对“Mr.Rochester continued,hardily andreck-lessly”的翻译存在着一些区别。“hardy”可以理解为勇敢的,也可以理解为厚颜的,只是两种理解具有着褒义与表意之分。其中祝庆英女士将这个词汇翻译为“大胆的,不顾一切的”、黄渊深先生翻译为“厚着脸皮毫不在乎的”与吴均燮先生则翻译为“放肆而不顾一切”。显然两位男性译者选择了偏向贬义的翻译策略,而女性译者则选择了中性偏褒义的翻译策略,相对而言,祝庆英女士的翻译更能够体现出译者以及简对罗切斯特先生的宽容。
总之,在西方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需要重视原著信息的准确传达,同时也需要重视原著语言风格和艺术魅力的呈现,而译者是否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则取决于译者在语言翻译过程中是否对原著人物形象所具有的个性做出深刻的了解以及译者是否选择了更加恰当的语言处理与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冯芸.论《简·爱》中的长句英译汉翻译技巧[J].海外英语,2016(17):99-100.
[2]李鸿斌,党颖.女性主义翻译观的阐释及指导作用——《简·爱》汉译比较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8):166-167.
作者简介
王义荣(1987-),女,河北省唐山市人。现为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关键词】《简·爱》;文学翻译;人物个性;翻译特点
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在文学作品当中,每个人物都具有着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不同人物所具有的个性特征,也能够通过这一人物的语言风格得以体现。如具有内向性格的人往往不善言谈,而具有外向性格的人则一般伶牙俐齿;具有含蓄性格的人具有着委婉的说话风格,而具有直率性格的人则会在谈话中开门见山。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作为译者需要体现出对原作风格的尊重,并重视原作中人物个性的再现,而为了能够展现出原作人物的丰满形象与个性,译者就需要以原作中人物形象所具有的个性合理的选择翻译策略,特别是需要重视通过人物对话的翻译来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从而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人物性格,并更好的体会原著所具有的风格神韵。
在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中,每一个人物都具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别是主人公简爱,更是在逆境和挫折中展现出了坚强的性格,而与自身悲惨命运的斗争,也正体现出了这一人物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以及自身所具有的女性主义思想。当前被受众普遍认可的《简·爱》译本主要为祝庆英女士、黄渊深先生、吴均燮先生的三个译本,通过对这三个译本中对人物个性的展现,能够更好的认识到人物个性展现在西方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重要性。
简自小父母双亡,因此只能在舅舅里德先生家生活。但是,里德太太不仅不喜欢简爱,而且对简爱进行了残忍的虐待。在对《简·爱》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里德太太的许多语言也能够反映出她对简爱所持有的态度。如在《简爱》第一章中,讲述了里德太太将简关起来的情节,在“Four hands were immediately laid upon me,and I was borne up-stairs.”这句话的翻译中,祝庆英女士、黄渊深先生与吴均燮先生分别使用了“抓住我硬拖上楼”、“按住我推上楼”以及“抓住我拖上楼”三种不同的表述。从人物个性角度来看,里德太太本身就对简没有好感,并且对简具有着严苛的要求,因此,当里德太太看到儿子欺负简并被简还击之后,自然十分愤怒的。从简自身来看,被关到红房子里自然并不止一次,她对这种惩罚也自然会产生抗拒的心理。显然,祝庆英女士、黄渊深先生与吴均燮先生在“were laidupon”与“was borne”兩个词组的翻译处理上体现出了差异性,其中,黄渊深先生所使用的“按住”和“推”这两个词汇具有着相对中立的语气,而这两个并没有明显感情色彩的动词自然也难以体现出里德太太的愤怒与残酷以及简自身的恐惧与不情愿。吴均燮先生则使用了“抓住”和“拖”,虽然这两个词汇的使用能够反映出里德太太对简的态度,但是却没有像祝庆英女士的译本中那样将简所具有的叛逆个性和反抗精神更好的呈现出来。
另外,在简的成长历程中,渥德学校管理人布洛克赫斯特先生也是一个具有冷酷个性的人物形象。在经历里德太太的残忍虐待之后,十岁的简终于离开了舅舅家,并进入了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管理的义塾。刚刚进入渥德学校的简心怀对新生活的渴望,但是这种愿望却被现实所击碎,而布洛克赫斯特先生正是击碎简这一愿望的元凶。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的残忍与里德太太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这一人物具有着伪善的外表与语言,他将“惩罚肉体以拯救灵魂”作为自身的教育理念,并在这种教育理念的驱使下降许多孩子折磨致死,其中,简在学校中的朋友海伦,就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个。当然,简也没能逃脱布洛克赫斯特先生对自身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所以对于渥德学校以及管理人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简持有着抵触甚至憎恨的态度。这种态度在《简·爱》的翻译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如在《简·爱》第四章中,祝庆英女士、黄渊深先生与吴均燮先生对“He-forit was a man”的翻译体现出了一些差异,但是都反映出简对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的厌恶态度。祝庆英女士翻译为“他(因为那根柱子是个男人)”, 黄渊深先生翻译为“他-因为是个男人”, 吴均燮先生翻译为“他(因为这是个男人)”。其中,黄渊深先生与吴均燮先生的翻译类似,而祝庆英女士的翻译则能够在呈现出原著含义的基础上,更加深刻的体现出简对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的憎恶,同时也能够体现出简对布洛克赫斯特先生所有的不屑态度。
在《简·爱》中,罗切斯特先生是简·爱之外最为重要也最为丰满的人物形象,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对简·爱态度的表现,是翻译工作者需要面临的重要工作。在《简·爱》第26章中,祝庆英女士、黄渊深先生与吴均燮先生对“Mr.Rochester continued,hardily andreck-lessly”的翻译存在着一些区别。“hardy”可以理解为勇敢的,也可以理解为厚颜的,只是两种理解具有着褒义与表意之分。其中祝庆英女士将这个词汇翻译为“大胆的,不顾一切的”、黄渊深先生翻译为“厚着脸皮毫不在乎的”与吴均燮先生则翻译为“放肆而不顾一切”。显然两位男性译者选择了偏向贬义的翻译策略,而女性译者则选择了中性偏褒义的翻译策略,相对而言,祝庆英女士的翻译更能够体现出译者以及简对罗切斯特先生的宽容。
总之,在西方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需要重视原著信息的准确传达,同时也需要重视原著语言风格和艺术魅力的呈现,而译者是否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则取决于译者在语言翻译过程中是否对原著人物形象所具有的个性做出深刻的了解以及译者是否选择了更加恰当的语言处理与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冯芸.论《简·爱》中的长句英译汉翻译技巧[J].海外英语,2016(17):99-100.
[2]李鸿斌,党颖.女性主义翻译观的阐释及指导作用——《简·爱》汉译比较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8):166-167.
作者简介
王义荣(1987-),女,河北省唐山市人。现为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