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是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关键,阐述了定西市马铃薯种质资源引进的方法,并针对其现状提出建议。
关键词马铃薯;种质资源;引进;甘肃定西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4-0123-01
ExplorationofPotatoGermplasmResourcesIntrodutioninDingxiCity
LUO Lei
(Dingxi Municipal Dryland Farming Research and Extension Center,Dingxi Gansu 743000)
AbstractIntroduction of potato germplasm resources is the key of breeding new varieties of potato. The introduced method of the potato germplasm in Dingxi was illustrated,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made based on its present status.
Key wordspotato;germplasm resource;introduction;Dingxi Gansu
甘肃省定西市因其适于马铃薯生长的独特气候及土壤条件而成为全国优质马铃薯商品薯和种薯生产中心,生产的马铃薯以薯块大﹑薯皮干净﹑淀粉含量高﹑食味佳而闻名全国;另外,定西市市政府对马铃薯产业化极为重视,并将其列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来发展。然而,多年来定西市主栽培品种仅限于渭薯系列、陇薯系列及大白花等品种,这些品种自身都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制约当地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适栽品种少的最大原因是当地马铃薯种质资源贫乏,因此对优良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迫在眉睫。
1马铃薯种质资源引进的意义
所谓种质是指决定生物性状遗传,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本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在遗传学上称为基因。携带种质的原始材料称为种质资源[1]。马铃薯种质资源包括特色地方老品种,新育成的品种、品系和变异材料,野生种和近缘栽培种材料,新型栽培种,2n配子材料,优良孤雌生殖诱导者,双单倍体与野生杂种,优良加工亲本材料,耐旱高淀粉材料等,它们具有自然进化过程和人工创造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基因,是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和生产及进行其他马铃薯品种科学研究的物资基础[2]。
2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方法
2.1引进前的调查研究
引进前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详细、系统地调查研究。通过各种途径,如资料报道、品种介绍、专业杂志、网络资源、合作单位和伙伴信息交流等,获得所需种质资源的详细介绍,例如其育成国家或单位、育成方法、亲本来源、形态特征、农艺性状、经济效益等。在获得各种种质资源详细信息后,根据引进的目的、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等,确定引进的类别和数量。由近及远率先或着重引进当前急需的一些种质资源,比如杂交育种和品种改良方面需要的具有抗旱、抗病、丰产、高淀粉、薯型好等特征的优良品种[3]。
2.2引进时的检疫和分类
引进时要注意检疫,材料要准确可靠,质量高,不允许携带任何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害。不论是试管苗、种薯、块茎或幼苗等都必须具有较强生活力。引进工作必须细致周到,做好登记核对,避免错误、重复和遗漏,进行分门别类,比如按照抗病性、抗旱性、淀粉高低分类。
2.3引进后的保存
引进后强化保存意识,只有做好种质资源的保存,才能为育种工作准备所需的材料,为生产提供优良品种,并为科学研究和利用提供物质基础[4]。比如建立种质资源圃、采用种植保存,考虑到马铃薯的退化问题,还可以采取组织培养制作脱毒试管苗的保存办法。保存时要做好详细的性狀调查、数据记载和分析。如对材料的物候期、形态特征、农艺性状、收获数据、病害和生理缺陷等进行观察记载,并对其做出综合评述,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于生产研究工作的展开。
3定西市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现状
3.1现有种质资源及需求
定西市以市旱农中心为主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收集引进各类马铃薯种质资源280份左右,对其进行物性鉴定,主要是对育种和生产最为重要的主要农艺、抗病性、抗逆性和品质性状进行鉴定,并对材料进行多点种植综合评价,初步鉴定出一批综合性状优良或单一性状突出的材料,以提供育种利用。其中包括当地栽培优良材料20份:大白花、新大坪、陇薯系列、渭薯系列等;外省材料50份:青薯系列、同薯系列、晋薯系列、中薯系列等;国外材料10份:大西洋、夏波蒂、布尔班克、费乌瑞它等;新型栽培种材料34份:NS78-15、NS78-2、NS51-5、Q3-20、T962-62等;抗晚疫病材料66份:晋薯5号、同薯5号、Bzura、Brador等;抗Y病毒材料28份;虎头、Colmo、Jemseg、Eba等;抗X病毒材料5份:Fortuna、Hunter、Tawa、S41956等;抗卷叶病材料26份:Amsel、Houma、Kadinal、克新1号等;高淀粉材料37份:陇薯3号、晋薯8号、高原6号、青薯2号等。但仍然缺乏野生种和近缘栽培材料、2n配子材料、耐旱材料、优良加工亲本材料、双单倍体与野生杂种等优良种质资源,不能满足育种、生产、科研等方面的工作需求。
3.2取得成绩
定西市旱农中心育种人员对现有种质资源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成功培育出定薯1号和定薯2号2个新品种,它们均具有抗旱耐瘠、丰产稳产、抗晚疫病、薯型好等优良特征,完全可以成为定西市以及其他干旱地区的优势品种。
4建议
4.1加大引进力度
引进当地没有的野生种和近缘栽培材料、2n配子材料、耐旱材料、优良加工亲本材料、双单倍体与野生杂种等,可以提高马铃薯育种成功率,为当地马铃薯产业化提供更多支持。
4.2重视方法的引进
除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材料外,还要引进先进的种质资源管理、研究等方法,以弥补现有工作的不足,并提高种质资源利用的效率,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4.3做好种质资源保存工作
种质资源是宝贵的财富,要重视种质资源的保存工作,如为解决马铃薯退化快问题,要做好脱毒试管苗的利用,加强种质资源圃的管理。
5参考文献
[1] 刘喜才,张丽娟,孙邦升,等.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马铃薯,2007,21(1):39-41.
[2] 梁远发.国际马铃薯中心资源材料的引进、评价及利用[J].西南农业学报,2005,18(6):814-817.
[3] 梁远发.四川省马铃薯种质资源材料引进、评价及利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348-352.
[4] 孙海宏,周云.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94.
关键词马铃薯;种质资源;引进;甘肃定西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4-0123-01
ExplorationofPotatoGermplasmResourcesIntrodutioninDingxiCity
LUO Lei
(Dingxi Municipal Dryland Farming Research and Extension Center,Dingxi Gansu 743000)
AbstractIntroduction of potato germplasm resources is the key of breeding new varieties of potato. The introduced method of the potato germplasm in Dingxi was illustrated,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made based on its present status.
Key wordspotato;germplasm resource;introduction;Dingxi Gansu
甘肃省定西市因其适于马铃薯生长的独特气候及土壤条件而成为全国优质马铃薯商品薯和种薯生产中心,生产的马铃薯以薯块大﹑薯皮干净﹑淀粉含量高﹑食味佳而闻名全国;另外,定西市市政府对马铃薯产业化极为重视,并将其列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来发展。然而,多年来定西市主栽培品种仅限于渭薯系列、陇薯系列及大白花等品种,这些品种自身都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制约当地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适栽品种少的最大原因是当地马铃薯种质资源贫乏,因此对优良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迫在眉睫。
1马铃薯种质资源引进的意义
所谓种质是指决定生物性状遗传,并将其遗传信息从亲本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在遗传学上称为基因。携带种质的原始材料称为种质资源[1]。马铃薯种质资源包括特色地方老品种,新育成的品种、品系和变异材料,野生种和近缘栽培种材料,新型栽培种,2n配子材料,优良孤雌生殖诱导者,双单倍体与野生杂种,优良加工亲本材料,耐旱高淀粉材料等,它们具有自然进化过程和人工创造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基因,是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和生产及进行其他马铃薯品种科学研究的物资基础[2]。
2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方法
2.1引进前的调查研究
引进前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详细、系统地调查研究。通过各种途径,如资料报道、品种介绍、专业杂志、网络资源、合作单位和伙伴信息交流等,获得所需种质资源的详细介绍,例如其育成国家或单位、育成方法、亲本来源、形态特征、农艺性状、经济效益等。在获得各种种质资源详细信息后,根据引进的目的、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等,确定引进的类别和数量。由近及远率先或着重引进当前急需的一些种质资源,比如杂交育种和品种改良方面需要的具有抗旱、抗病、丰产、高淀粉、薯型好等特征的优良品种[3]。
2.2引进时的检疫和分类
引进时要注意检疫,材料要准确可靠,质量高,不允许携带任何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害。不论是试管苗、种薯、块茎或幼苗等都必须具有较强生活力。引进工作必须细致周到,做好登记核对,避免错误、重复和遗漏,进行分门别类,比如按照抗病性、抗旱性、淀粉高低分类。
2.3引进后的保存
引进后强化保存意识,只有做好种质资源的保存,才能为育种工作准备所需的材料,为生产提供优良品种,并为科学研究和利用提供物质基础[4]。比如建立种质资源圃、采用种植保存,考虑到马铃薯的退化问题,还可以采取组织培养制作脱毒试管苗的保存办法。保存时要做好详细的性狀调查、数据记载和分析。如对材料的物候期、形态特征、农艺性状、收获数据、病害和生理缺陷等进行观察记载,并对其做出综合评述,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于生产研究工作的展开。
3定西市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现状
3.1现有种质资源及需求
定西市以市旱农中心为主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收集引进各类马铃薯种质资源280份左右,对其进行物性鉴定,主要是对育种和生产最为重要的主要农艺、抗病性、抗逆性和品质性状进行鉴定,并对材料进行多点种植综合评价,初步鉴定出一批综合性状优良或单一性状突出的材料,以提供育种利用。其中包括当地栽培优良材料20份:大白花、新大坪、陇薯系列、渭薯系列等;外省材料50份:青薯系列、同薯系列、晋薯系列、中薯系列等;国外材料10份:大西洋、夏波蒂、布尔班克、费乌瑞它等;新型栽培种材料34份:NS78-15、NS78-2、NS51-5、Q3-20、T962-62等;抗晚疫病材料66份:晋薯5号、同薯5号、Bzura、Brador等;抗Y病毒材料28份;虎头、Colmo、Jemseg、Eba等;抗X病毒材料5份:Fortuna、Hunter、Tawa、S41956等;抗卷叶病材料26份:Amsel、Houma、Kadinal、克新1号等;高淀粉材料37份:陇薯3号、晋薯8号、高原6号、青薯2号等。但仍然缺乏野生种和近缘栽培材料、2n配子材料、耐旱材料、优良加工亲本材料、双单倍体与野生杂种等优良种质资源,不能满足育种、生产、科研等方面的工作需求。
3.2取得成绩
定西市旱农中心育种人员对现有种质资源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成功培育出定薯1号和定薯2号2个新品种,它们均具有抗旱耐瘠、丰产稳产、抗晚疫病、薯型好等优良特征,完全可以成为定西市以及其他干旱地区的优势品种。
4建议
4.1加大引进力度
引进当地没有的野生种和近缘栽培材料、2n配子材料、耐旱材料、优良加工亲本材料、双单倍体与野生杂种等,可以提高马铃薯育种成功率,为当地马铃薯产业化提供更多支持。
4.2重视方法的引进
除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材料外,还要引进先进的种质资源管理、研究等方法,以弥补现有工作的不足,并提高种质资源利用的效率,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4.3做好种质资源保存工作
种质资源是宝贵的财富,要重视种质资源的保存工作,如为解决马铃薯退化快问题,要做好脱毒试管苗的利用,加强种质资源圃的管理。
5参考文献
[1] 刘喜才,张丽娟,孙邦升,等.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马铃薯,2007,21(1):39-41.
[2] 梁远发.国际马铃薯中心资源材料的引进、评价及利用[J].西南农业学报,2005,18(6):814-817.
[3] 梁远发.四川省马铃薯种质资源材料引进、评价及利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348-352.
[4] 孙海宏,周云.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