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内部审核这一概念我们都不陌生,它是企业生命力的第一道保险,是企业自身生态系统的清道夫。本文从实践出发,通过亲身的经历,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出对于企业管理内部审查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有效性
笔者多年在认证机构从事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工作,在对企业的审核过程中,发现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策划、实施是否认真到位,直接影响到管理体系的最终运行效果。内部审核可以不断发现管理链和产品实现流程链中存在问题,寻找改进机会,持续改进,使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满足顾客和相关方不断增长的期望和要求。进行多种形式的高质量的内部审核,既是管理体系标准的控制要求,也是建立管理体系改进机制的基础和保证。
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对审核这样定义“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同时加注“内部审核有时称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在许多情况下,尤其在小型组织内,可以由与正在被审核的活动无责任关系的人员进行,以证实独立性”。上述定义说明了内审的特性、主体及独立性。许多通过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每年都会进行1-2次例行管理体系内审,但往往由于最高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前期审核策划不够充分,审核组长不能胜任、审核实施方案不够具体,内审员工作不认真或水平经验不够,或开具不合格没有落实到位而使各部门思想松懈,导致审核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不能为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价保证。这样的认证企业一般来说管理体系均流于形式,大多所建立的管理体系和企业的实际管理是两张皮。笔者在审核过程中也遇到一些企业将内部审核作的有声有色,并在企业管理中起到了增值的作用。在这里分别列举一个大型企业和一个小型企业的良好内审案例,结合实际工作做一探讨。
案例一:
笔者多次到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审核,该企业是我国50年代建立的超大型企业、拖拉机的生产基地。最早通过QMS认证的企业之一,目前其QMS\EMS\OHSMS均选择了CQM认证注册。在多年的体系运作过程当中,领导的带头作用不容忽视,由于公司领导重视,公司建立的管理体系科学、完善,并通过高质量的内审活动建立了持续改进的机制,使内审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保证了内审的有效性:
1.认真选拔内审员,并建立公司内审员注册制度
公司制定了《内部审核员管理办法》,成立了公司审核管理小组负责日常内审员的管理工作,明确规定了内审员的学历、工作经历、专业能力要求,由本人申请,审核管理小组进行资格审核,并结合以往审核表现作出同意与否结论,经管理者代表审定后,确定公司级内审员名单,并在公司局域网上予以发布,从而保证了公司内审员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每个专业厂每年的内审组成员必须是公司认可的内审员。审核管理小组每年要对内审员进行再认定,并根据表现给出合理奖罚,建立了专门的奖励制度,为审核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2.加强内审员培训,提高内审员审核能力
审核管理小组对公司级内审员每年要组织专题审核研讨活动,编写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理论与实践》、《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等审核培训,就如何实施过程审核、检查表的编写方法及内容、现场审核方法及抽样要求等审核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培训研讨。另外,每次内审结束后,审核管理小组要对本次内审中发现的典型实例进行汇总、分析,对开出的不合格项进行点评,提供给内审员进行学习,提高了内审员对标准的理解,审核能力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3.变换内审方式,探索大型企业管理体系内审方法及模式
一拖公司是一个大体系套小体系相对复杂的系统,如何提高内审的有效性是企业不断探索的课题。公司将原来集中式审核变为常态滚动式审核,对下属子单位每个月都安排审核计划,根据生产、检验等报表信息,将子单位从采购到销售的过程分解到每个月进行审核,将管理体系审核作为一项日常工作,这样总的审核时间相比集中式审核大大增加,使审核更加深入、细致。根据子单位管理体系运行的状况来策划下年度的审核计划,对体系运行良好的子单位可采取每年一次集中内审,对体系运行较差的子单位可采取常态滚动式审核方式,内审员参加审核的机会增多了,审核能力及专业技能均得到了提高,内审的效果也随之得到提高。在此同时融入了专项审核及过程审核等方法,如对某一型号的产品经常出现质量问题而开展的专项审核,带着问题,针对此产品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进行了全过程的专项审核,出具了专项审核报告,解决了质量问题,得到了领导的好评,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案例二:
许多中小型企业初期认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规范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但由于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及管理水平等因素,有许多获证企业是为了拿证而疲于应付,每次审核时发现企业的内审记录同上年度雷同,内部审核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而那些体系运行较好的中小型企业,其内审工作也是做的别具特色,如在CQM认证多年的河南华东电气有限公司,根据自身的特点,策划了一套有效的内审机制,保证了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1.确保内审员的基本素质满足内审要求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匮乏且流动性大,所以如何选拨、使用好内审员尤为重要。为此,华东公司在策划管理体系初期和其它岗位一样建立了任职要求,一是评价所选人员经过培训能否满足“具有实施审核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二是考虑所选人员在企业的重要性和稳定性,最好是选择技术、业务能力强且对企业有一定的忠诚度的人员;三是应结合个人的爱好和兴趣,考虑其对管理体系方面的悟性和激情;四是评价所选人员对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过程的了解和熟悉程度,确保在工作中能结合实际策划和推动管理体系。中小企业中可考虑由中层以上人员来承担内审员工作,便于推动管理体系的运行。
2.建立建全内审员管理机制
许多中小企业中,内审员无业务主管部门,内审员基本都是兼职的,平时承担着部门的业务工作,内审时临时抽调,无考核激励机制,应付了事,其内审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应建立内审员工作考核标准,确定内审员工作主管部门或人员,明确内审员工作要求及管理办法,建立激励机制如:设置内审员岗位工资激励等,给予行政待遇如:每个部门的内审员享受部门副职待遇,参与部门管理工作,在内审中有机会与其他部门接触和交流,在一定权限下指导相关部门的体系运行工作。
3.探索新的管理体系监视方法,改变内审方法及模式
许多中小企业的内审工作是一年一次,其它时间内审员均在各个部门及岗位上工作,一次内审过后,恢复常态,无人过问部门内部的管理体系运行的好否,体系文件是否适宜、有效等问题。有的企业管理体系文件和实际工作根本没有结合,所以开展常态的管理体系监视测量尤为重要。公司体系主管部门每月给内审员下达月度工作计划,体现月度管理体系监视测量重点;每个月要求内审员针对上月计划提交完成情况并提出下月跟踪问题,对内审员的日常工作是有计划、有跟踪、有落实、有改进、有奖励,在此基础上结合半年一次的集中内审,真正做到了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结论:从上述两个案例中均可看出,内部审核是企业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有效手段;领导重视、内审员的素质及业务能力及内部审核方案的策划是做好管理体系内审缺一不可的条件。因此,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均不可教条的开展管理体系内审工作,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依据GB/T19001-2008的要求,策划出有利于自身管理体系提升、改进、完善的内审模式。
参考文献:
[1]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术语》
[3]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作者简介:
刘旭亚(1962.5- ),女,汉族,河南阳人,洛阳兵器工业职工大学机械专业,单位: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河南有限公司,职称:工程师。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有效性
笔者多年在认证机构从事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工作,在对企业的审核过程中,发现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策划、实施是否认真到位,直接影响到管理体系的最终运行效果。内部审核可以不断发现管理链和产品实现流程链中存在问题,寻找改进机会,持续改进,使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满足顾客和相关方不断增长的期望和要求。进行多种形式的高质量的内部审核,既是管理体系标准的控制要求,也是建立管理体系改进机制的基础和保证。
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中对审核这样定义“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同时加注“内部审核有时称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在许多情况下,尤其在小型组织内,可以由与正在被审核的活动无责任关系的人员进行,以证实独立性”。上述定义说明了内审的特性、主体及独立性。许多通过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每年都会进行1-2次例行管理体系内审,但往往由于最高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前期审核策划不够充分,审核组长不能胜任、审核实施方案不够具体,内审员工作不认真或水平经验不够,或开具不合格没有落实到位而使各部门思想松懈,导致审核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不能为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价保证。这样的认证企业一般来说管理体系均流于形式,大多所建立的管理体系和企业的实际管理是两张皮。笔者在审核过程中也遇到一些企业将内部审核作的有声有色,并在企业管理中起到了增值的作用。在这里分别列举一个大型企业和一个小型企业的良好内审案例,结合实际工作做一探讨。
案例一:
笔者多次到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审核,该企业是我国50年代建立的超大型企业、拖拉机的生产基地。最早通过QMS认证的企业之一,目前其QMS\EMS\OHSMS均选择了CQM认证注册。在多年的体系运作过程当中,领导的带头作用不容忽视,由于公司领导重视,公司建立的管理体系科学、完善,并通过高质量的内审活动建立了持续改进的机制,使内审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保证了内审的有效性:
1.认真选拔内审员,并建立公司内审员注册制度
公司制定了《内部审核员管理办法》,成立了公司审核管理小组负责日常内审员的管理工作,明确规定了内审员的学历、工作经历、专业能力要求,由本人申请,审核管理小组进行资格审核,并结合以往审核表现作出同意与否结论,经管理者代表审定后,确定公司级内审员名单,并在公司局域网上予以发布,从而保证了公司内审员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每个专业厂每年的内审组成员必须是公司认可的内审员。审核管理小组每年要对内审员进行再认定,并根据表现给出合理奖罚,建立了专门的奖励制度,为审核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2.加强内审员培训,提高内审员审核能力
审核管理小组对公司级内审员每年要组织专题审核研讨活动,编写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理论与实践》、《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等审核培训,就如何实施过程审核、检查表的编写方法及内容、现场审核方法及抽样要求等审核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培训研讨。另外,每次内审结束后,审核管理小组要对本次内审中发现的典型实例进行汇总、分析,对开出的不合格项进行点评,提供给内审员进行学习,提高了内审员对标准的理解,审核能力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3.变换内审方式,探索大型企业管理体系内审方法及模式
一拖公司是一个大体系套小体系相对复杂的系统,如何提高内审的有效性是企业不断探索的课题。公司将原来集中式审核变为常态滚动式审核,对下属子单位每个月都安排审核计划,根据生产、检验等报表信息,将子单位从采购到销售的过程分解到每个月进行审核,将管理体系审核作为一项日常工作,这样总的审核时间相比集中式审核大大增加,使审核更加深入、细致。根据子单位管理体系运行的状况来策划下年度的审核计划,对体系运行良好的子单位可采取每年一次集中内审,对体系运行较差的子单位可采取常态滚动式审核方式,内审员参加审核的机会增多了,审核能力及专业技能均得到了提高,内审的效果也随之得到提高。在此同时融入了专项审核及过程审核等方法,如对某一型号的产品经常出现质量问题而开展的专项审核,带着问题,针对此产品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进行了全过程的专项审核,出具了专项审核报告,解决了质量问题,得到了领导的好评,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案例二:
许多中小型企业初期认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规范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但由于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及管理水平等因素,有许多获证企业是为了拿证而疲于应付,每次审核时发现企业的内审记录同上年度雷同,内部审核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而那些体系运行较好的中小型企业,其内审工作也是做的别具特色,如在CQM认证多年的河南华东电气有限公司,根据自身的特点,策划了一套有效的内审机制,保证了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1.确保内审员的基本素质满足内审要求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匮乏且流动性大,所以如何选拨、使用好内审员尤为重要。为此,华东公司在策划管理体系初期和其它岗位一样建立了任职要求,一是评价所选人员经过培训能否满足“具有实施审核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二是考虑所选人员在企业的重要性和稳定性,最好是选择技术、业务能力强且对企业有一定的忠诚度的人员;三是应结合个人的爱好和兴趣,考虑其对管理体系方面的悟性和激情;四是评价所选人员对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过程的了解和熟悉程度,确保在工作中能结合实际策划和推动管理体系。中小企业中可考虑由中层以上人员来承担内审员工作,便于推动管理体系的运行。
2.建立建全内审员管理机制
许多中小企业中,内审员无业务主管部门,内审员基本都是兼职的,平时承担着部门的业务工作,内审时临时抽调,无考核激励机制,应付了事,其内审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应建立内审员工作考核标准,确定内审员工作主管部门或人员,明确内审员工作要求及管理办法,建立激励机制如:设置内审员岗位工资激励等,给予行政待遇如:每个部门的内审员享受部门副职待遇,参与部门管理工作,在内审中有机会与其他部门接触和交流,在一定权限下指导相关部门的体系运行工作。
3.探索新的管理体系监视方法,改变内审方法及模式
许多中小企业的内审工作是一年一次,其它时间内审员均在各个部门及岗位上工作,一次内审过后,恢复常态,无人过问部门内部的管理体系运行的好否,体系文件是否适宜、有效等问题。有的企业管理体系文件和实际工作根本没有结合,所以开展常态的管理体系监视测量尤为重要。公司体系主管部门每月给内审员下达月度工作计划,体现月度管理体系监视测量重点;每个月要求内审员针对上月计划提交完成情况并提出下月跟踪问题,对内审员的日常工作是有计划、有跟踪、有落实、有改进、有奖励,在此基础上结合半年一次的集中内审,真正做到了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结论:从上述两个案例中均可看出,内部审核是企业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有效手段;领导重视、内审员的素质及业务能力及内部审核方案的策划是做好管理体系内审缺一不可的条件。因此,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均不可教条的开展管理体系内审工作,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依据GB/T19001-2008的要求,策划出有利于自身管理体系提升、改进、完善的内审模式。
参考文献:
[1]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术语》
[3]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作者简介:
刘旭亚(1962.5- ),女,汉族,河南阳人,洛阳兵器工业职工大学机械专业,单位: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河南有限公司,职称: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