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研究探讨介绍华为和任正非先生成功经验的著作摆满书架,琳琅满目,我因工作需要和职业习惯使然,浏览和精读了多部关于华为的专著。最近,我刚刚拜读完《苦难英雄任正非》,印记在脑海挥之不去的几个大字就是——“他的苦难奠基了华为独有的英雄性和基本法”。“英雄性”体现出伟大的企业家精神;“基本法”却蕴含着深邃的企业家思想。日前,我又读完《经营管理者思维——赢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部力透纸背的学者和专家之作,对“华为基本法”的出台前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顿悟任正非先生喜欢且买断的那张“芭蕾脚”图片——“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广告播放权之缘由,那舞姿却是遵循优美的旋律在跳动。愚以为这正是“基业长青”之灵魂。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愚以为“治国理政也可借鉴企业管理”。
《经营管理者思维 ——赢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彭剑锋教授与张建国先生的联袂之作。必须一说的是,彭剑锋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学术上专攻企业管理;张建国是他的学生,主管华为人力资源,是任正非的爱将之一。师生因参与华为的企业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而相识,近30年的师生情谊已然成为“亦师亦友”志同道合的中国著名的企业管理专家。彭剑锋教授冠有很多头衔,诸如董事长、学院院长、专家组长等;张建国先生也有许多头衔,诸如执行董事、副总裁、总经理等。让人羡慕的是,在“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十佳人物’”的榜单上,师生比肩红榜有名。读完这部珠联璧合的厚重力作,可以看出师生联手著书的缘由,用张建国先生的话说,面对伟大的时代变化,“我与彭剑锋老师都有强烈的感受,并且我们分别在理论与实践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读到此,我在书眉上“码字”——师生诚笃寻才霸,管理咨询两大家。同踏华为处女地,经营擘画选贤达。
《经营管理者思维》,顾名思义,重在思维,具有启迪意义。这部书稿最显著的特色是经营管理思维来自实践,从华为30年的奋斗创新中凝练出哲理,成为可资借鉴的宝贵信条。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华为不仅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知本家”的无形资产胜过亿万富翁的冠名。彭剑锋与张建国师生共同笔耕落墨的这部力作,可以看作是把“企业家精神”升华到“企业家思想”,也是“物质变精神”之典范的教科书案例。
彭剑锋教授在序言“从华为实践到我的人力资源管理观”中,凝练出20个“金句”,这让我联想起当今时新的箴言、语录、“军规”,乃至“秘笈”体的文字。“大道至简”,文字亦然。最让我感动且信服的是这些“金句”,在全书“五篇十三章”中,多有华为生动的实践作备案。因之,说这些“金句”“字字有来历,处处有根据”也不为过罢。作者在后记中自云,“以经营者思维,赢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诚然如是。
笔者采取“矮纸”短章碎句提炼要义之方法,集萃成行,方便记忆,权作心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企业发展系经营,归根结底是用人。
知识能力唯心理,众里选才倡精神。
彭剑锋教授开门见山地指出:企业经营的本质是经营客户和经营人才,最终都可以视为经营“人”。人才经营主要包含三个核心,即“知识价值”“能力发展”和“心理资本”。特别是通过有效的“心理资本”管理体系,提升人才的工作场景体验与幸福指数的感同身受,从而达到人才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忠诚感。
基业长青聚智人,英才绩效即神魂。
洞察洞见洞悉力,三者必当同步存。
为实现基业长青办成“百年老店”的愿望,创业者必须取得共识——人力资源管理当是各级管理者共同的神圣使命。取得业绩是绩效,培养出英才同样是绩效。经营部门的“一把手”要和企业“掌门人”志同道合,步履一致,具有思考造就人才的大视野,对发展趋势有洞见力,对客户需求有洞察力,对人才储备有洞悉力。
碎银难买千里马,肯舍重金聘菁华。
人才评估视贡献,选拔能者须豁达。
“人力资本的投资优于财务资本的投资。”“最贵的人才,只要有效使用,就是最便宜之人才;最便宜的人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使用,就是最贵之人才。”彭剑锋教授最让人难忘的警句是——“试图用三流的待遇去获取一流的人才,还希望做出一流的贡献,无异于白日做梦。唯有一流的待遇,才能吸纳一流人才,让其作出一流贡献”。
掌门制定路线图,干部同心耳能熟。
使命职责激情俱,轻车易举多智谋。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毛泽东主席的这条语录,我辈耳熟能详。彭剑锋说:“干部队伍建设有三要素——使命、责任、能力,即赋予干部持续使命的激情,构建干部勇于担当的机制,打造有效的领导力发展系统。”他还特别敲响警钟——“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山头与帮派主义”“腐败与堕落”及“堕怠与不思进取”,是必须割掉的四种“毒瘤”。
人才最重创价值,不以资格论虚实。
有用合适速配位,取长避短且扶持。
彭剑锋教授的人才观凸显“创造价值”,坚持“以用为本”。“只追求拥有人才,而不提供人才有效使用的机会和舞台,则是对人才最大的不尊重,也是对人才的最大浪费。”“合适即人才,有用即价值,能者即配位。”因之,“不求人才绝对高端,但求人才最合适,最能有效地进行价值创造”。
管理思维倡灰度,至清至察两糊涂。
纠缠叠加原生态,善恶两面观五湖。
彭剑锋教授认为“人性的善与恶是一体两面”。借喻物理学中“态叠加”“纠缠”的混沌状态说明“人的优点与缺点并存”,因之对人的认知与管理要有“灰度”思维。对以往的“非白即黑”“非善即恶”的说教不以为然。从用人的角度看,“要包容有个性、有缺点的优秀人才”。“既要藝术感性地扬‘善’,又要科学理性地抑‘恶’”。人才来自五湖四海,“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智者选才善用长,扬长避短理当然。
优势互补成一体,志同道合亦海涵。
彭剑锋教授十分注重人才群体的优势发挥和长短互补。经营管理者善于发现短板并及时补上短板;而人才管理则更加注重团队精神,要善于发现人才的集智优势,保留短板却不必急于补齐短板。“面对短板不能自补,而要互补。”坚持“要扬长避短,而不要取长补短。”“保留缺欠,发挥自身优势,并学会欣赏别人的优势,与志同道合的人形成个性或能力互补的团队,孕育聚变力量。”
文化养心高境界,治行制度促和谐。
良知底线须一律,企业管理重契约。
文化自信发乎人的内心却体现在行为之中。因之,“文化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无须讳言,人才是企业的最宝贵资产,当然也潜伏着风险。彭剑锋教授认为“人的道德风险最难控制”,“除了流程、制度、信息对称,更需要文化的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力。良好的文化素养让人对规律有敬畏感,慎独靠修养,做事守底线,做人有良知、有羞耻感。”“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不是自我實现,而是自我超越,追求心灵成长。”“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闻思修佛”莫如“闻思修德”。
物质精神于一体,追求向往莫诧异。
利他取势超自我,混序并行更痴迷。
彭剑锋教授开门见山地否认西方共识的“需求结构模型”,即人的生理与物质需求是低层次的,人的精神需求是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彭剑锋教授自立其说,提出自己的独家见解——“人的需求其实没有层序和高低之分,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始终是并行、混序、平等的”。因之,物质财富多的人,品德不一定高尚。“人如果一味追求自我实现,会导致精致的利己主义,而现在更应提倡‘利他取势’思维和追求心灵的自我超越与成长。”“谋求自己过得好,必须也让别人过得好”——这是中华文化的最高境界。
才俊管理循规律,刚柔相济定主题。
知识怪癖勿掌控,配位激励莫迟疑。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有其客观规律,不能迁就纵容人性的放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刚柔相济,坚持原则。彭剑锋教授倡导“人力资源的管理不是掌控,而是激活和价值的创造”。简言之——授权、激活、赋能。鉴于“知识性人才”的特点,彭教授主张“要以柔为主,以刚为辅,‘授权、激活和赋能’,远比管控重要”。“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防止瞎指挥、乱指挥”。
机制制度成体系,绩效酬薪两相宜。
责权利能四抓手,辩证有度顾全局。
“人才竞争本质上是‘机制’与‘制度’的竞争。”纵有百条千条的论述,归根结底其核心就是“绩效”与“薪酬”。“人才管理机制创新的四大抓手是‘责、权、利、能’机制,即——战略绩效责任承担与落地机制;有效的授权、赋能机制;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用人标准与能力发展机制。”好的机制,要有科学制度来规范和保证,一旦制度公之于众,各级管理层次,必须顾全大局,作为行动准绳,广大职工有了奋斗的方向和遵行的轨迹。
管理核心价值链,创评分配一线牵。
激活潜力三要素,裁判得失市场勘。
“人才资源价值链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之核心。“链条”的内涵是:形成全力创造价值、科学评价价值、合理分配价值的价值管理循环体系。唯一的目的是“激活人的价值创造潜能,打造组织顾客的价值创造及市场竞争能力,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及人的价值成长。”一以贯之其间的三大要素是“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通俗地说就是要“好人不吃亏”,“坏人不得志”,“有贡献者得到合理的回报”!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衡量价值大小的唯一裁判是市场。
互联数字跨界限,开放融合软资源。
莫吞俊杰为己有,看重才子使用权。
互联网时代为人力资源的开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彭剑锋教授用重槌响鼓提醒我们——“人才的使用权比人才的所有权更为重要。”“不求人才为我所有,但求人才为我所用。”其深远意义就是“选才不问出处”,志同道合者就是目标对象。要大胆解放思想,跨界思维,视界宽广,远望未来,“觊觎”世界才子,敢于在地球各个角落选拔俊杰。互联网人力资源数字平台为“猎头”的慧眼提供了无涯的猎取空间。
财才流转市场兴,淘汰洗牌乃真经。
活水带来新思路,美人挪动辞旧风。
“树挪死,人挪活”是句老话。“人才内外适度流动和科学动态配置却可以产生新的社会价值。”市场经济成熟的表现之一隅,就是人才按市场需求自然流动。过去对“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多从社会学上诠释,今天从市场经济规律上解读更为鲜活。市场资源配置要流动,人力资本尤其是“达人”的走向,有其规律,“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企业人才资源管理更要关注自家的“吸引力”和“定力”。
高手过招看底蕴,永恒一世是学习。
空杯心态怀若谷,批判创新大课题。
学习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好学者注重方法,以求事半功倍之效,踩着巨人肩膀摘取皇冠上的明珠。彭剑锋教授归纳出学习的三种心态:谦虚地学、批判地学、创新地学。“要坚持与正能量的人为伍,敢于同高手过招,更要学会尊重对手,永怀‘空杯’心态。”虚怀若谷,求贤若渴,“学习,学习,再学习”。
科学技术融一体,数据事实看全局。
尊重知识集情智,洞悉人性德举旗。
“人力资源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要基于数据与事实,需要专业工具助力与讲究科学方法,更需要洞悉人性求真,即有阅人的充足智慧与丰富的经验。”彭剑锋教授如是说。进一步讲,“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成为价值的创造者,就要致力于贡献“三大核心价值”——战略支撑价值、业务增长价值、员工发展价值。“人之初,性本善”,德行是人性的本质特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性,让人有尊严、有成就感地工作和生活。“让人有成就感,激发人才的成就欲望,乃是最强劲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