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懂”的进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i1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的男孩子,尤其是活泼好动的男生,大多体现出基础知识薄弱、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这样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但是做事麻利,生活能力强。如何充分发挥这类学生的特长,带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是每位班主任的课题。
  一、背景
  我班有一个男生,因为学习基础比较差、上课听讲习惯不好,导致学业成绩不理想,我们姑且称他为“小不懂”吧!
  刚教“小不懂”时是二年级,他课文读不下来、生字不会写,就连题目中的字都认不全。但是他性格非常热情,天然有一种“大而化小”“行侠仗义”的生活态度,是班里很多孩子的“头儿”。总之,除了对课本知识不感兴趣,“小不懂”学什么都很快,做什么都有积极性,为集体服务更是一把好手。
  为了发扬“小不懂”的优点,借此帮助他尽快在学习上赶上大部队,树立学习自信,我主动和他的家长联系,建立了家校配合机制。現在“小不懂”三年级了,学习上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二、事例以及问题的解决
  发现“小不懂”语文基础薄弱是在2年级,他上课总是说话、做小动作,下课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大嗓门”的他,无论课上课下,说话总像和人吵架,但其实“小不懂”很少与同学产生矛盾。
  那一天,上课时抽查朗读课文,“小不懂”刚读几个字就出现了很多错误,班里和他一起玩的几个小男生笑出了声。“小不懂”脸红了,整节课都无精打采的。然而一下课,这些不开心就被他抛诸脑后,依然蹦蹦跳跳地号召那几个笑出声的男孩子玩去了。
  有意思的是,认不全生字的“小不懂”竟然能够号召很多孩子课间一起看绘本,他们围成一圈看同一本书,还津津有味的。我凑近一听,原来他正学着老师的样子,安排同学们轮流读每一页绘本。故事讲到某一处特别有意思的,他还会和同学们互相分享经历和想法,他讲的故事经常逗得同学们前仰后合的。
  “小不懂”虽然乐天派,但心里却有个受伤的小角落。有一次,当我讲到“一家人要互相关爱”时,永远坐不住的“小不懂”突然沉默了,他撅起小嘴,眼圈红红的。课下我找机会单独和他谈心,他告诉我他的哥哥总欺负他,他的爸爸有一次带他出去玩,竟然忘了带他回家。说着说着,“小不懂”抹起了眼泪。
  当天放学,我就约请了“小不懂”的爸爸,因为负责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基本都是这位父亲。“小不懂”的爸爸听我说这孩子很有人缘,班里很多同学都喜欢跟他玩时,他有点意外地说,原以为这孩子学习不好又比较调皮,班里不会有几个朋友。通过孩子爸爸这么说,我推测“小不懂”的家人很少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我表达了我的猜想,孩子爸爸说确实如此,开始时是孩子不愿说,后来家人也就不问了。于是我鼓励“小不懂”的爸爸:孩子不愿和家人分享在学校的事情,是因为得不到家人积极正向的回应。下次再和孩子交流时,尽量表扬孩子的优点,久而久之孩子就愿意交流了,也愿意接受批评、及时改正错误了。
  另外,他被哥哥“欺负”的事情,“小不懂”的爸爸表示由于家庭特殊原因,家庭成员确实较多,但不存在兄弟不和的事情。我分析道:会不会是因为,孩子在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和正确的引导,所以就以这种方式来获取注意。“小不懂”的爸爸也反思,自己以前由于工作太忙,确实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关注少了。
  为解决以上问题,借助“小不懂”的爸爸是专业播音员的优势,我鼓励他积极参与班级微信群的互动,发挥特长,为孩子们录制一些故事音频。更重要的是,每天在家中要和孩子有生活上的交流、学习上的指导。这样一来,孩子能感到自己的爸爸十分关注自己的学习,感到自己的爸爸在班中有位置,进而促使自己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从此,“小不懂”的爸爸为全班孩子录制课文范读,在优美的配乐和充沛感情的朗读中,孩子们逐渐体会了什么是“有感情地朗诵”,并且热衷于练习和模仿。课堂上,“小不懂”因为能听到爸爸的声音而自豪,因为有家人陪同预习和复习而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慢慢地,“小不懂”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听写的正确率也逐渐提高。我和“小不懂”的家人也经常互动交流,表扬孩子做的好的事情,提示下一阶段的学习重点。
  在家校的紧密配合中,“小不懂”渐渐跟上了同学的学习进度,有了一定的学习自信。更令人欣喜的是,“小不懂”在班中的形象变得“高大”起来:以前同学们一提起他,总是想笑,就想和他一起玩;现在同学们提起他,能说出他的很多优点和做过的好事。当然,“小不懂”还有很多可以提高、进步的空间,学习上也依然比较被动。但是他不再像以前一样,畏惧学习、逃避学习了,在学校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学习兴趣。最可贵的是,“小不懂”从原来的看不懂、不看书,转变为拿着文字版《哈利波特》看得津津有味。我问他:“这本书你能看下来吗?”他回答我:“虽然里面很多字我都不认识,可是我能看懂的地方我觉得特有意思,所以我喜欢看。”
  在这样密切关注下,“小不懂”在学习上慢慢开了窍,当起“孩子王”来也更有号召力了,每天在学校都能看到认真学习的他、趁老师不留心调皮的他、遇到困难疑惑的他、解决问题后开心的他……
  三、反思与讨论
  针对“小不懂”的教育,我采取的是“家校协作,共同教育”的方略。因我了解到,“小不懂”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方针不同——妈妈是“散养式”,爸爸是“严格式”,且在家中的学习主要由孩子的爸爸负责,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孩子爸爸沟通得比较密切。每天我们都会互相反馈孩子在家、在校的进步和不足。“小不懂”的爸爸工作比较忙,出差时家中就没有人负责孩子的学习了,这时候我就会对“小不懂”的学习更加留意,在课堂上给他更多发言的机会。他的爸爸在出差期间也会通过微信,每天追问孩子是否完成了作业,是否学会了当天学习的课文的朗读。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与反思,我发现“家校共育”的教育方略对“小不懂”最为有效。
其他文献
中国的汉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仅符号特别,而且含意深刻、丰富,形状秀美,随着中国的繁荣与富强,汉语已走向世界,越来越被外国朋友所钟爱。因此,学习普通话不仅仅是国人在学,外国朋友正掀起一股普通话的热潮。  一、从生活入手  在教学字母时,让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新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回忆一下在家里、在幼儿园里、在街上、在公园里等实际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与这些字母读音相似。如在
期刊
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主动阅读、热爱阅读、享受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我将我个人的利用班级读书会带动全班整体阅读来浅谈班级整体阅读对学生的影响。  一、用耐心等待孩子  每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担心自己的进度跟不上,学生的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所以这一天工作中,只要有时间就会让孩子多练习几道数学题,或者多做一些练习,而忽略了学生对课本真正的需求,也在与此同时磨灭了孩
期刊
背景 :  今年,我面对的是一群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刚刚接触正规的学校教育,对学校的一切,有新奇,有兴奋,也有忐忑。作为教师的我,必须用自己的爱和耐心,帮助他们走好第一步,让他们快乐、健康的成长。尤其是对那些在学习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困难的学生,更应该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让他们都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从而和同龄人一起自信地走向未来。  事件:  郭梦涵然是个虎头虎老的男孩,样子很可爱。但他上课容
期刊
和谐幸福班级是和谐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的文化存在,它是一种可以利用班级的精神风气、文化风气以及环境氛围来影响培养教育学生的活动。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形的影响力因子,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善美。  本着我校“立真和雅”的理念,以“和雅”引领班级文化建设。“和雅”意为“和而不同,雅而灵动”。教育的根本是使人成为“人”,把学生这张原本纯洁
期刊
小孩子成长到六、七岁,进入学校读书以后,生活条件和活动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游戏,而学龄儿童进入学校开始学习生活后,学习成为其主导活动。这时,学校向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按时到校,不能旷课;上课必须安静地坐着听课,按时完成作业……教师经常严格地要求他们遵守学校纪律和规则,对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作出评定。家庭中对他们也赋予了新的义务和权力,给他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教育事业处于根本地位,新的时代发展趋势对素质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显示,小学净入学率已经达到99.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教育普及度已经超过中高收入国家水平。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也得到明显提升。在此情况下,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也被凸显出来,从小打好基础,是
期刊
当前,“核心素养”成了教育领域的热门词语,而且它必将成为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引领教育改革的方向。或许是因为教育积弊太深,“核心素养”提出后,不少学者都将其当作教育的救命稻草,认为它既解决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又解决了“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核心素养确实对“怎样培养人”提出了要求,但它本身不能解决这一问题,而只能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只能通过教育教学过程的变
期刊
崭新的时代,呼唤崭新的教育。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新的育人目标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和研究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去。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我们处在粤语地区,教
期刊
经典阅读一直以来就被作为语文的重要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在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语文新课标更关注学生的人格构建和精神构建。其中和重要的表现就是十分重视经典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重视经典阅读在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语文素养上的独特功能,以铸就学生的经典之魂,从而创造语文学习的良好风气。  所谓经典,指的是经典文学读本,它是在以往的岁月里积累下来的优秀读本。这些读
期刊
常言道:“人配衣裳马配鞍,三分人才七分打扮”。一篇好文章同样如此。那么,衡量一篇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一篇好文章的标准应该是充实的内容与完美的形式的有机结合。所谓充实的内容就是一篇文章的内容丰满程度。形式就是在行文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就是一篇充实的内容和完美的形式相结合,頗具艺术感染力的好文章。文章选自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六年级语文下
期刊